绿林网

男孩女孩学习大不同经典读后感有感

男孩女孩学习大不同经典读后感有感

《男孩女孩学习大不同》是一本由[美]迈克尔•古里安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90 元,页数:3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孩女孩学习大不同》读后感(一):实操

对于家长实操性不大,对于教师和学校真正做起来好像也不太容易吧,书中提到的男女分校保持怀疑,通过此书清晰的明白了男女不同的差距来自于大脑功能的不同,女生阅读先于男孩,通过观察周围情况确实如此,包括女孩要比男孩更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书中关于不同年龄段的学校教育罗列的很清楚,印象最深的还是对于孩子集体的道德教育。

《男孩女孩学习大不同》读后感(二):摘抄笔记

从青春期前期,也就是大约10岁开始,小男孩每天可能会受到多达7~10次睾酮“峰值”或“激增”的冲击。在这样的“峰值”与“峰值”期间上下波动的激素分泌,能使得小男孩的情绪状况反复在好斗激进和沉默畏缩之间起伏跌宕。

有些男孩显然是睾酮分泌量偏高的人,他可能格外好勇斗狠,或是雄心勃勃,喜欢争当霸主,可能肌肉也相当健壮,甚至会是这几项的综合体。

女性大脑有两方面的功能比男性强,一个是记忆存储量,一个是感官信息摄入量。

而男性大脑也有两方面的功能比女性强,一个是空间任务的处理,一个是抽象推理能力。

《男孩女孩学习大不同》读后感(三):正视男孩和女孩的天性差异,在“做父母”的修行中精进

文 / 董小琳

在聊天中,如果对方提到了自己的孩子,怎样才能保持和谐的沟通氛围?

唯一不能做的是:直接忽略谈其他(不管你的其他事有多着急)。

孩子是天下所有父母最关注的共同话题,没有例外。

虽然是最高优先级事项,但在具体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却很少有不迷茫、不焦虑的父母——

针对这些焦虑,市面上的指导读物可以说是林林总总。那我们今天就不妨换个角度,从性别差异入手,看下如何高效应对孩子教育的种种:

也许你会说了,这个不新鲜呀,早就有人说过了:穷养儿富养女嘛。

那么,有多少父母赞同这个观点?又有多少人能从其背后的科学理论出发,辨识真伪?

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他们接触最早、接触最多的人。这是家长的责任,也是每个人躲不过的挑战。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追求岁月静好,可以在工作上安于平稳。但在孩子面前,我们就是依靠,就是他心智成熟的引路人,没有选择。因此,学会科学教养,是我们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今天的主角就是这本,美国性别科学领域先驱人物——迈克尔·古里安的力作——《男孩女孩学习大不同》。古里安博士从事大脑生物学和性别差异领域研究三十余年,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开展学术活动,深受美国主流媒体青睐。在本书中,所有指导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神经科学和脑科学实验做支撑,尤其在性别差异对学习的影响方面,有特别详细的阐释。如果你是一位教师或者是3~18岁孩子的家长,一定不要错过这样一本实用好书。

如果说小男孩要擦妈妈的香香,有“女性化”的嫌疑。那么,在没有得到及时满足,直接自己拿棍去捅,就绝对是“很man”的行为!

为什么?

不妨试想下,如果是小女孩提出要求,妈妈答应后却没有立刻去做,她会怎么办?

十有八九会默默地站在妈妈身边等,最终从家长手里接过心念念的香香。

“还要多久?”如果超过了忍耐范围,她会用提问的方式确认,而不是自己动手。

“好勇斗狠”是男孩的天性;“展现共情”是女孩的本性。

因此,才会有前一秒还在推搡、戳弄,转脸又跟没事了一样的男孩们。在他们的基因中,用行动交流,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太多的含义。但在家长眼中,这些就会被定义为“淘气”“调皮”,甚至是“多动”。所以,我们会教育一个喜欢动手动脚的孩子,让他“用动嘴代替动手”,强硬地要求他去“共情”。

如果换做是我们自己,此时的心里会怎样?

不管是哪个答案,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因此,古里安博士在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勇狠滋养。它是与常见的“共情滋养”平等的一种教养方式,是专门给睾丸素过剩的男孩们设计的方式。具体怎么做呢?

当男孩们出现了“莽撞出手”的状况:

比如说刚才的“捅镜子”事件,我应该怎样去“勇狠滋养”呢?

“你在干什么?快放下墩布!”

“来,告诉妈妈,你刚才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在想什么?”

“嗯,你是想自己去拿香香。但,你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是把镜子弄破,伤到自己。”

“那我们除了自己用棍去拿,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解决问题呢?”

相比之下,原来那种简单粗暴地干预:“你怎么这么淘气!”“什么也别想拿了,回屋自己反省去!”简直是在泯灭人性……

迟早有一天,孩子们会长大,会不再需要我们,甚至想逃离我们。不管我们是否情愿,都会在某一天早上发生,让人猝不及防。

与其单纯地用命令去改变孩子,不如在精神世界里和他/她成为朋友。用“遇见一个人”的心态,去尊重认同他/她的行为和想法,用朋友式的交流去交换彼此的感受,互相影响。从而,当他们准备离开我们的时候,会在心灵上搭建一条甩不开的纽带,从此终生牵挂。

男孩亦或女孩,无一例外。

而要做到这些,我们只需要:克制自己对孩子们天性的干预。

这是我看完全书后,最大的感触。

那么,你呢?欢迎留言给我~

—END—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