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读后感100字

《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读后感100字

《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是一本由平装著作,253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8-6,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读后感(一):青春的出口

《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品味书香》节目的主持人小马哥出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可以说是小马哥对过去的人生历程的一个总结。书中的文字,情真意切,语言朴实,一如小马哥温润的性格。书中写到他所经历的种种生活中的痛苦:有年少时失去父母的痛苦,有在荒凉的戈壁滩修车的无奈与孤独,有北漂时住潮湿黑暗的地下室的岁月,有最亲近的二姐生病离开的痛彻心扉,有因为学历低而险些被电台淘汰的恐慌与无助……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把他打倒。凭着内心对广播近乎执拗的热爱,他付出了比其他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努力,才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当他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话筒前,用自己的声音来温暖无数陌生人的内心时,一定也是颇为感慨的。 在小马哥主持的《品味书香》和《千里共良宵》节目中,小马哥无数次地提到,他曾经在新疆的戈壁滩修了十年汽车,而从一个满身油污的汽车修理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在这本书中,小马哥写到了自己与广播的不解之缘,为了心中的那个广播梦,在工作十年之后,他带着买断工龄和打工十年的积蓄,26岁那年来到北京。27岁那年,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中华女子学院的播音专业。毕业后,考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又因为学历低在35岁那年,读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在职硕士。貌似开挂的人生,小马哥走得跌跌撞撞,但是却未曾想到放弃,咬紧牙关,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尽管每次说起,小马哥对这些人生中的苦难轻描淡写,但是背后经历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懂得。 回顾之前经历的种种艰辛,小马哥的文字不是那种愤世嫉俗的控诉,而是有着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的云淡风轻,他对于苦难的描写,更多的是充满了温情与感激。他对当时在新疆修车时,给了他很多帮助的师傅一直念念不忘,他对读大学时为他申请了减免学费的老师充满感激,他对在任何时候都无条件地支持他的姐姐的那种亲情都让人动容。经历了人生中的苦难,并能独自一个人坚持了下来,这些经历让小马哥的文字有着一种笃定与淡然。 在这样的一个浮躁的时代,小马哥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流,读后能让人的内心变得安静下来。 最后,希望小马哥用心写下的这些文字能够温暖到更多的人。

《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读后感(二):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寻常——读小马哥的生活故事

在一次新书首发活动中见到了小马哥,得知有石油系统工作的背景,就加上微信。小马哥谦逊痛快,简单寒暄聊到石油,就多了一份亲切。

小马哥,原名马宗武, 曾在中国石油运输公司从事汽车修理工作十年。现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主持人,主持文艺之声《品味书香》节目、中国之声《千里共良宵》节目。被中宣部聘为“中国好书”媒体专家代表,北京国际图书节形象大使,央广十佳节目主持人。出版作品:《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折腾吧,小青年》。

曾经的汽车修理工,如今的知名主持人,强大的反差集于一身,让故事具有了一定传奇色彩。但一个人的传奇,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幸运,大抵由奋斗的汗水铸就,笑中带泪,执着坚守,坚韧前行。看小马哥的文字,能切身体会到一个追梦人的艰辛与执着。

这是本励志的书。书名《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很像爱情类的寓意,确实,除了由修车工到播音员的逆袭,小马也提到自己的爱情故事,这个标题和书的内容很贴切。再看四个章节的标题:《你吃的苦,终将照亮你未来的路》《生活,从来不会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全力奔跑,你才能和生命中最美的际遇相逢》《如果,你生来没有羽翼》,都是抒情性的人生感叹。但这些感叹依托于小马哥自身经历、家庭故事、听众故事,会让读者感同身受。鸡汤式的励志话只能兴奋一时,但真实的故事却能打动人心,小马哥的书做到了。

小马哥的文字是纯净爽朗的,不故作高深,不矫情做作,故事娓娓道来,透着真和纯,没有过于深奥的人生思考,读来轻松明快。戈壁风沙、远大梦想、求学艰辛、京城打拼、全情投入,小马哥以平静的笔墨营造出寻常生活的氛围,静静述说着不平凡的故事,那些生活过往的隐隐风雷,都化作背景,让“和生命中最美的际遇相逢”变得更加美丽。

读完小马哥的书,想起纳兰容若《浣溪沙》中的两句词:“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寻常。”这两句并不相连,但放到一起,却很有岁月沧桑的味道。耳边又响起刀郎《爱是你我》的经典词句:“这世界我来了,任凭风暴漩涡......就算生活给我无尽的苦痛折磨,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

不多想了,建议您拿起这本书,读上两段,大概也会想起很多,很多......

《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读后感(三):“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

1

读完小马老师的新书《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是一个闷热的午后,我在家乡老房的卧室里,一抬眼就能看到窗外的蓝天。

这样的天气,和十几年前好像没有什么不同。

几乎每年总有一段时间,我因为身体原因都要回家休养,要么是低烧,要么是扭伤,这次因为颈椎出了问题,一天有大半时间都躺在床上。

每每生病,总有僵卧孤村不自哀的自怜自艾,倒也确实能沉下心来老老实实读本书。

小马老师的这本书,我看得很慢,看了三天才看完。

我曾多次做客他的节目,和他开玩笑说要成常驻嘉宾,每次见面都是在黄昏时分,晚上直播,深夜结束。

我基本都是早到很久,一个人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外的围栏旁,眯着眼睛看来来往往的行人。

有时我会眺望着那栋大楼,心想,这其实也是我曾经的第一理想职业啊。

我也曾和小马老师半开玩笑地说,如果让我进这里工作,我愿意舍弃一切啊。小马老师在一旁哈哈大笑。

但人的际遇,有时就是这么奇妙啊。

我因为高中在一所封闭的学校读书,错过了传媒大学的提前招生,开始做网电,大学学着法律,却误打误撞进入广告行业,喜欢写作,出过几本书,因为宣传结识小马老师。

小马老师曾在新疆做一份辛苦的修车工作,为打发时光每天听广播,最后疯狂地迷恋上播音主持,毅然决定北上,经过那么多曲折,最终成为了优秀的主持人。

回头再看这些来路,好像是一路追寻着梦想走到今天。

但说实话,若是没有仿佛命运的安排,有许多非常微妙和巧合的时刻,说不定,我现在是一个律师。说不定,小马老师还在做着曾经的工作。

说不定,我们都走不到今天。

我好像也曾对小马老师说过这样的话,好羡慕你啊,能做我理想中的工作。

我已经不记得他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但看罢这本书才知道,有许多人都曾对他说过类似的话。

别人的羡慕其实也不难理解。

一个远在戈壁滩的年轻人,只因为热爱某件事,就能放下铁饭碗,独身闯北京,身边的同事领导师傅都不同意,都劝要三思而行。

可没想到,这事儿竟然就这么成了。

于是他们说,好羡慕你啊,你好幸运啊。

小马老师在书中说,每每听到这样的话,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微笑。

我对这种感受非常了解,好像我们在遇到一些优秀的人时,都会表达羡慕之情,但其实只有当事人才明白,自己到底曾经经历过什么。

我也算是北漂,来北京多年,我见过北京凌晨四点的天空,加过连续七十二小时的班,在摄影棚赶进度整整一周没有见阳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种心酸的往事。

但在旁人看来,都是你好幸运啊。

在书里,小马老师讲过自己当年的故事,在戈壁滩做着重复的脏活,想要北上却遭遇过身边人的反对,来到北京因为拮据省吃俭用,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捱过最艰难的那段时光。

他写,哪有什么幸运而言,不过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

在别人看来,小马老师是中央台十佳主持人,做着一份被人尊敬的工作,有自己的听友,传播阅读和正能量。

但读过这本书你就会知道,他也曾经迷茫,觉得自己大好的青春时光即将被荒废,他也曾经自卑,看着同台的主持人游刃有余自己却能力不足,他也曾经伤心,被领导暗示不能转正焦急地流下眼泪。

我其实很能想象,现在这样一个坐在话筒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曾经经历过多少不被外人所知的艰难和苦楚。

我也觉得,书中写到的感受,不及他当年那种痛心的十分之一。

真正的艰难和隐忍,只有当下,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了解。

但话又说回来,小马老师不是幸运的吗?

我对书中提到的几个人印象深刻,一个是他的师父老章,一个是他童年的玩伴。

不管在什么环境,你可能都会遇到一些不甘于现实的人。

老章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小马老师当年的师父,在他刚刚开始工作修车的时候,老章对他关照有加。

老章爱读书,性子执拗,在那样一个靠着关系上位的单位,老章坚信要通过自己的真本事晋升。

他每天捧着一本书看,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他的行为影响过小马老师,让他知道,无论在任何的环境下,只要你愿意去做,总会有办法。

还有小马老师曾经的玩伴小方和陈凡,小方最机灵,有生意头脑,当年靠给外地学生卖被褥就能挣钱,陈凡爱写作,写过的文章被老师当作范文,还发表过。

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曾经也有抱有梦想,也曾为了最初心里的悸动努力过,如小马老师一样。

只是,现实不及梦想美丽,总有一天会露出爪牙,龇牙咧嘴,面目狰狞。

老章最终还是没能晋升,他离开了原来的单位,最终杳无音讯。

小方做生意总是赔本,炒股也没赚到钱,最后被骗进传销组织,逃出来光着脚走了一天一夜才被警察发现。

陈凡早早成家立业,提及曾经的写作梦言谈之间多了几分尴尬,工作太忙看书太少,写出的东西连孩子都不愿意看了。

在书里,陈凡说,年少轻狂,谁没有做过梦呢?

老章做过,小方做过,陈凡做过,小马老师也做过。

只是,有人梦圆了,有人梦碎了,有人笑着醒了,有人醒着哭了。

相比之下,小马老师是幸运的,他幸运的地方不是他有多么被命运眷顾,而是他比许多人多了勇气、多了毅力、多了坚持、多了努力,当然也有运气。

能够拥有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其实就是一份幸运。

我在多年前上播音主持课的时候,一位老师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要觉得你的工作多么了不起,你就是一个说话的人。

这句话,深深影响过我许多年。

虽然我最终没能走到播音主持的岗位上,但它却依然不断地鞭策着我,不要高看自己,不要高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不过只是一个写字的人,一个说话的人,一个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的普通的人。

读完这本书,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层的理解。

我深深的能够从小马老师和我不多的交谈中,从他这本书的文字中,从他每天做的节目中,感受到同样的主题——

传递。

小马老师多年前通过半导体广播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第一次察觉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外面的世界传递给他知识、眼界,让他知道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经过那么多年的努力,终于他如愿以偿坐在话筒前,用心准备节目,每晚做读书分享,将美好的文字和思想通过电波传递给电波那头的人们。

如今他又写下这本书,娓娓道来了自己的往事,字里行间质朴而踏实,将一个追梦的形象跃然纸上,传递出自己多年的信念,从不放弃,一直前行。

我始终觉得,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要留下点什么的。

世界传递给我们,我们接收学习到,之后又散发出去,传递给其他人。

美好、坚强、善意、独立、清醒,这些都是别人曾经传递给我们的,而今我们又通过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别人和这个世界。

我曾梦想做主持工作,传递声音和温暖,而后改用网络电台和写作的方式,向读者表达我的观点和想法。

小马老师曾经为梦前行,执着自己的道路,从不曾妄自菲薄,他的声音陪伴了这座城市那么多的人。

我不禁觉得,能够做这样的事情,真的很美好。

它会让自己的存在,变得更加具有意义。

每次我做客完小马老师的节目,他还要做其他的收尾工作,我独自一人从中央台的大门走出去后,都会回头望望这栋大楼。

身处这座城市浓浓的夜色中,街上依然车水马龙,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忙碌。

那一刻,我的心里是踏实的。

我每次都会想这样一个问题:

每当小马老师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我一样走出这栋大楼时,他是不是也会偶尔恍神。

他是不是也会偶尔驻足看看这座城市的夜色和行人,他会不会也回忆起往事?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我想,他书中的一句话已经给了最好的答案:

风雨兼程,沉浮不悔。

《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读后感(四):白日梦想家马宗武:从克拉玛依油田汽修工到央广主持

在豆瓣上看到一位豆友发了一本书的信息,简介是作者从新疆的汽修工人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这样的职业转变非常惊人,好奇作者具体的人生经历,便买了《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这本书,作者是人称小马哥的央广主持人马宗武。

马宗武1974年出生在新疆昌吉,家里有四个孩子,他是老幺,父母早逝,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6岁时,他初中还没毕业,就进入克拉玛依油田的汽修厂工作。石油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油田的工作岗位非常诱人,因为油田为职工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条龙的社会服务,油田里有医院、学校、商场等等生产生活设施,小马年纪轻轻就捧上了油田下属工厂的铁饭碗,是非常让人羡慕的。

1990年,克拉玛依油田汽修厂是按照师傅传帮带的方法来培养新人,从师傅手把手教导到能够独当一面,小马在汽修厂一干就是十年。2000年,汽修厂改制,小马选择由厂里买断工龄,自谋生路。

拿着3万多的工龄买断费,小马前往北京学习自己一直热爱的广播主持。在北京,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以后,他决定参加成人高考,以期能够进入专业院校深造。半年备考,小马被中华女子学院播音专业录取,成为该校建校以来录取的第一名男生。在女院学习期间,小马半工半读,平时会去找一些配音的兼职来增加收入。后来,他通过招考进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国家级的媒体中,才子才女、海归、国内名校毕业生多如过江之鲫,一个学历背景并不亮眼的新人如何立足?反复听知名主播的节目录音,研究他们的播音风格,疯狂学习、吸取知识,去他人不愿意去的超早或者超晚时段主持,通过捡漏来获取工作机会。后来的故事是天道酬勤,小马在行业内获得了小马哥的称号,同时他在北京房价暴涨之前贷款购房,成功上车。

个人的人生轨迹折叠着时代的宏大叙事,小马哥的故事里可以瞥见石油企业改革、以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由盛而衰、北京的房价一路向上。

50年代,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处在蜜月期,苏联对中国的工业与教育建设进行了支援,1955年,中苏专家合作在准噶尔盆地勘探到了丰富石油储备。那里被命名为克拉玛依油田,并开启了如火如荼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当时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为了集中力量搞生产,国有企业办社会的模式被广泛推广,克拉玛依油田也办起了社会。

在2017年的跨年演讲上,罗振宇提出了动车组脑洞,简而言之,在过去,中国各级城市之间的发展就像一列绿皮火车,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发达地区就犹如车头,带动没有动力驱动装置的欠发达地区;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现在的中国就像一列动车,每列车厢都自有动力,不同的城市都自备驱动经济发展的实力。动车组脑洞也能够延伸到国有企业办社会上,国企的核心生产部门就像火车头,输出了绝大多数的效益,其中的一部分效益被输送到了为企业职工提供生活服务的非核心部门。然而,市场经济的到来就犹如铁轨的革命,路径的变化决定国企本身需要从绿皮火车升级为动车,曾经单纯依赖火车头动力支持的非核心部门必须要进化成自负盈亏的独立个体。2000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包括克拉玛依油田在内的国企加速剥离办社会职能,对于没达到退休年龄的员工,单位买断他们的工龄,将他们推向市场。

现在,包括广播在内的所有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呈断崖式下跌,依托互联网,各类自媒体层出不穷。在互联网巨头的车联网战略布局中,车载音频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互联网巨头们在这里激烈厮杀,进一步压缩传统广播的生存空间。小马来到北京的2000年,移动时代还未到来,内容传播载体上,传统媒独领风骚,加上北京巨大的汽车保有量,无论是通过车载收音系统还是收音机或者有收音功能的mp3等便携设备,广播都有庞大的受众市场,广播电台在求职者心中自带光环,广播电台的主持人非常有发展前景,而且作为政府喉舌的一环,广播电台属于事业单位,能够为外地员工解决北京户口。

2000年,3万多的工龄买断费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因为要用这些钱来支撑后续的学习,小马没有坐飞机而是坐火车进京,克拉玛依和北京之间没有直达铁路线,他先坐车到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到北京。克拉玛依距乌鲁木齐350公里,乌鲁木齐距北京3800多公里,26岁的小马告别十年的修车生涯,跨越4000多公里的距离,向着自己心中充满光环的广播主持人这个职业岗位努力。

为了敲开广播行业的门,小马选择了深造,2001年9月,通过成人高考的小马入读中华女子学院播音专业,学制是大专。念大专,专升本,走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岗位,2006年,小马在北京贷款买房,靠远在新疆的二姐从积蓄中拿出的5万,攒齐了首付。

根据链家网绘制的《北京地区2006-2017年房价走势VS政策松紧》信息图,2006年北京住房均价七千。2006年,为了调控楼市,「国六条」出台,规定首套房贷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自住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首付款比例20%。 按照当时的房屋均价购入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首付加上契税不会超过15万元,对于出身普通工薪家庭、自己有稳定收入的人来说,凭借个人努力与家庭帮衬买上房并不遥远,小马哥的购房故事便是这样。伴随流动性宽松政策,北京房价绝尘而去,在没有家庭巨额首付支援的情况下,普通工薪族要上车越来越难。

我用坚果手机,坚果的在线壁纸很好看。我现在的锁屏壁纸是在线壁纸系统4月2日更新的一张图,冰天雪地,山崖陡峭,两名登山者向着山顶行进。第一眼看到这张壁纸时我想起了我收藏很久的另一张登山图,图片的右下角写着: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now playing(沃特密提的秘密生活正在进行)。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沃特密提的秘密生活》是作家James Thurber1939年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的一篇短篇小说。沃特开车载妻子去做头发,路上,他做白日梦梦见自己在海军部队训练,妻子下车后,沃特将车开进理发店的停车场,又梦见自己是手术室中救死扶伤的医生,小说继续展开,沃特身处的现实与他脑子中的白日梦交织着。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把《纽约客》上的这篇小说看了一遍,又做了一番搜索,才发现以小说为蓝本的同名电影在2013年上映,中文译名是《白日梦想家》。小说与电影的区别在于,小说讲的是一个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做着英雄梦,而电影讲的是一个心怀英雄梦想的普通人如何用实际行动让梦想成真。

多年前在看到那幅写着「沃特密提的秘密生活正在进行」的登山图时,我秒懂图片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个人的生活中有他人看不见的沟壑与崖壁,他人看到的风平浪静背后,是自己正在经历的飞沙走石,他人看到的一马平川背后,是自己如履薄冰的步步惊心,在只有自己看得见的地方,唯有全力以赴、义无反顾。

做汽修工时,马宗武工作之余会自学高中知识,成为广播电台主持人以后,他会在工作之余研究其他主持人的风格,他像沃特密提一样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过自己的秘密生活。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汽修工人到央广主持人,马宗武的人生堪称奇迹,奇迹是晦暗的日子里莫问前程的努力,是深夜独自痛哭、白天毅然行路,是他人质疑声中、自我挞伐之下、心力交瘁之际依然惯性坚持精进,是在无数濒临崩溃的时刻和自我放逐的心声打疲劳战,是困兽犹斗至死方休,是在有限的机会上竭尽全力,是持续抵御风暴的勇士成为了风暴。

北京地区2006-2017年房价走势VS政策松紧

《沃特密提的秘密生活》阅读地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