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人的友情》的读后感大全

《大人的友情》的读后感大全

《大人的友情》是一本由河合隼雄著作,49.9出版的169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人的友情》读后感(一):大人的江湖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很无力,也很感慨,一路走来,人都去了哪里?是啊,身边人来人往,却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你是不是想说,哎哟,都这么大年纪,连个朋友都没有,你是混得有多惨呀。对啊,就是越长大越觉得孤独,越长大越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孤独像漫无边际的深海一样,慢慢地淹没我,淹没我~

《大人的友情》读后感(二):越长越大,你还有纯粹的友谊吗?

是不是很怀念小时候的友谊

那时候

分享一颗糖

就会有特别好的小玩伴

现在

不一样了

也是最后特别期待的事情

一串糖葫芦

也换不来

你想要友情

至于大人的友情呢

想必你也是有亲身体会的

跟上级

跟同事

跟伴侣

跟儿女

哪一个不是要你

小心翼翼去维护的

天晓得

哪一天会出问题

《大人的友情》读后感(三):摘抄

在某种意义上,人的生活往往有点倾向于其中一方面。这时候,看到有人以向来自己所忽视的另一种状态自在地活着,有时候就会觉得“虫不喜欢”。

友情中具有“仪式”意义的一些活动,亲近中有礼仪。

如果支持友情的东西不是目的或者理想的话,那么我会想着就是“活着”本身。就像是你说“你还活着啊,我也是啊”的感觉。

这就是友情中困难的地方。和朋友同忧,并不太困难,然而,对朋友的欢喜,却往往会生出嫉妒之心。

说得准确一点,朋友间类似性高对维持关系有重大帮助,相反性高则对发展关系有帮助。

那就顺便一提,我看到欧美的男同性恋伴侣所感觉到事情是,为了有一方扮演男性,一方扮演女性,他们似乎把精力都灌注在“男性气概”或“女性魅力”上。

所以对“礼金”及时地回馈,可以正负抵消为零,但这反而变成好像两个人撇清了关系似地,也就是说,没有讲究友情的余地了。

《大人的友情》读后感(四):大人的友情有什么道理

读初中的时候,我的同桌随父母刚从北方移居到了我们所在的这座南方城市。那时的她,不得不适应热带生活,也常常想念自己过去的朋友和朋友之间发生的趣事。在她的心中,友情占据了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当时我对于友情的概念模糊不清,尚未成形。在心里暗自发问:友情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没了友情,难道就不能活了吗?

长大了才明白,人不是越活越孤独。而是在成长的一段又一段时间里,随着受到的教育,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人和事,不断交融集合在一起,打磨成了不同的性情,养成了不同的习惯与价值观。久而久之,便向着“人以群分”的方向发展了。

日本著名心理学教授河合隼雄先生的经典著作《大人的友情》,谈的便是成人世界里友情存在与维系的道理。大人的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但是,理性地认知和了解大人的友情,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以舒适放松的状态,在成人世界中生活。《大人的友情》既是说明书,也是指导书。

关于结交朋友和维系友情这些事,我们需要来自旁人的指导吗?读完《大人的友情》之后,我想确有必要。成年人的世界,极其容易在各种表象和经验的渲染笼罩下,被贴上“冷漠”、“自私”、“残酷”等冰冷的标签。

可生活就是会欢喜也会落寞的小剧场,虽然日日波澜不惊,却会因朋友的陪伴和关怀多一份温暖和惊喜。熟稔于得体的相处方式,舒适的相处距离,便能够与朋友享受一同营造的愉悦轻松的氛围。

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独立成文,细致而微地阐述友情的个中道理,有的是认识论,有的是方法论,也有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的典型案例。

人只要活着,便是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不能永远以百分之百遗世而独立的姿态生存过活。抱团取暖,寻找同类乃至于同伴,是人性的本能。相互作伴的方式有很多种,同性之间或是异性之间的方式各有不同,友情、亲情以及爱情各占几分。过了这么多年,我明白了人没有友情当然可以活着。只是会活得寂寞而寥落许多。有了友伴的存在,无论是近是远,亦无论见与不见,总之呼吸都是舒畅的,步伐都是轻盈的,未知的将来都是可堪期待的。

大人的友情与小孩子的友情相比,复杂而厚重了许多,在于那份责任感,在于其中的理解、隐忍和包容,在于彼此之间深深的信赖与关爱。

大人的友情并没有太深奥的道理,但以属于自己的方式拥有它,能让我们活得更有意义。

《大人的友情》读后感(五):友情的种种(一)

喜欢河合隼雄,温和而有力量!

写了不少绘本,这次想谈谈友情,绘本已经拿好,却选了另一本书,亚洲著名心理咨询师河合隼雄的《大人的友情》。这本书通俗易懂,却很难三言两语深悟。这次趁带领读书会的机会又看了几遍,看似大人的友情,却是给了大家很多育儿的启发。

我想,任何一部作品,在激发我们的过程中,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而不是刻意教导和改变。

这本书的标题看似一般,所以放身边很久我也没怎么翻。就感觉友情嘛,精而不滥,大家玩得好,有话聊,互相喜欢,志同道合就是了。殊不知,远远不止这些......

书中一开始就插曲了一个小故事聊了友情:“所谓朋友,就是半夜12点开车来,后备箱里装着一具尸体,问你该怎么办时,你会二话不说地帮忙想办法的人。”

探讨发现,现实中这个案例好像行不通。知情不报是包庇,或吓得不行快躲闪。是啊,这个事情怎么会遇到呢,想象也能知道自己或朋友会怎么做。

这大概就是我们的惯性思维了,怀疑朋友杀了人,确定他做了不道德的事情。然而真正的朋友会互相信任,而不是先责备,会听他说,而不是先质疑。这个尸体不一定就是朋友杀害的,或者是朋友杀的,但会不带评判地倾听和面对。

拥有这样的朋友,真是美好的事情,不过现实很难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各种形式的朋友都会诞生,友谊的获取仿佛很快,一旦破裂得也很彻底。

朋友间的吸引有着各种原因,因为孤单而需要彼此陪伴的;因为性格太像或互补而一见如故的;因为志同道合而日久情深的;因为利益关系而价值明确的;因为莫名喜欢而怦然心动的;

孤单中的陪伴就像取暖,两个人总要暖和些。源于这类友情有种深层的需要,就像儿时对母爱的需要,容易模糊边界感,期待中生出要求和控制。就像书中提到的,心情在一起,帐篷分开住,适当给点彼此的空间,不至于窒息。

性格太像或者互补会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就像我们看见了自己,或是看见了另一个自己想努力成为的人。这样的朋友刚开始在一起会特别默契,慢慢地会发现自己不能接受的点。

比如同样的强势会想证明自己而压制对方,又或者自己努力隐藏的懦弱却在对方身上体现出来。这样的朋友若能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也许能包容对方更多。当彼此可以真实表达的时候,关系会越来越趋于平衡,这样的友情会走得更远。

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同样的目标和理想,大家一起展望,充满期待,生活无限动力。而河合隼雄认为,如此的朋友成为伙伴比较恰当。

因为朋友以目的和理想为优先的话,就会以此为基准进行评价。若是违背理想或不够卖力,就容易发生矛盾。所以很多朋友合伙、夫妻开店的,最后会走向自己单干。可能,也是一种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吧。

书中关于友谊“同一化”的描述,和这也有点类似。河合隼雄提到了心理学家佛洛依德和荣格的相遇,他们一见面就聊了13个小时,最后还是分道扬镳。我觉得这个“同一化”的感觉包含了以上三种,有需要和一见如故还有共同理想,犹如遇到了灵魂知己,感觉太美了。

然而,正是这样强烈的感觉,让彼此合为一体仿佛成为了一个人。这时,遵循友情的忠臣,独立人格将会破灭,为了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便出现了“背叛友情”一说。反观学术界,这样的关系还挺多,这种情况在很多体育、演员、歌星搭档中也经常出现。

这么看来,“同一化”追求相似的同时也衍生出竞争,要么共进退,要么各自飞。倘若能接受各自的优秀和不完美,相处反而更加轻松。

书中还有个“一心同体”之说,我常和“同一化”混淆,现在想来,还是有区别的。若说“同一化”是基于志同道合的默契感,那么“一心同体”就是心灵相通的舒适感。彼此不需要多能聊到一起,但是,互相述说着任何事情,毫无距离感。

河合隼雄提到,从未感受“一心同体”的感受未免寂寞,一味沉溺于“一心同体”又会落入感伤。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吧,适当的体会是忘我,过度沉溺就会迷失。我在想,这种沉溺是否源于本能,就像难产的婴儿对子宫的迷恋一样,想出出不来,待着又窒息。

以上谈及的友情,都是感性为主导,深入情感的友情。若说理性的友情,那就比较明显了,利益为主导的,功利心的友情。说是理性其实也未必,如果从小就习惯了这样的择友模式,可能就是潜意识了。每当大脑搜索朋友的时候,他会自动选择和屏蔽,物色对自己有利的朋友。

正如河合隼雄说的,太聪明的人往往没有朋友。这个聪明是指“工于心计”的人,这样的人往往自认为不需要朋友,别人也难接近。比如,真正的朋友愿意陪你浪费金钱和时间,哪怕自己不是很感兴趣,也会愿意“奉陪”。而聪明的人会认为毫无趣味和利益,直接拒绝无法奉陪。

所谓利益关系而价值明确的友情,遗憾不能有一定的深度,很多都是昙花一现。

书中讲到一个案例,说一个学生以前和A是朋友,现在却没有往来了。问他为什么,原因是A之前因为数学很好可以帮助他,后来他变懒了,数学也不好了,所有不再往来了。

河合隼雄对这个学生以“朋友”称呼A有点在意,他认为成为朋友的基础扯上厉害关系很不合适。这也解释了他提到的,很多前来咨询的学生没有朋友的原因吧。他认为这些学生只知道学习,却没有学会交朋友,以至于关系的困扰而影响了正常生活。

诚然,作为父母的希望孩子学好,这没有问题。但是,潜移默化甚至直接地告知孩子,只和成绩好的玩,别学不听话的差生等等,又未免过激。我们需要的是,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培养他们思辨的能力,发现不同伙伴身上的特点。

记得,我的孩子刚入小学,很多同学带书去学校,午休或者课间看看。刚开始,我觉得这只是培养很好的阅读习惯。后来,发现他经常和别人交换,带回家看。原来,书是孩子们交际的桥梁。他们会聊书里的内容,还会互相赠送,这种感觉很是快乐。所以,学校的时间,不只是学习,还有交友,这也是孩子友情发展的关键期吧。

刚入学的时候,我时不时听孩子倾述他的不爽。谁喜欢捣乱谁比较烦人,真是不想和他们玩等等。站在成人的角度,觉得没啥,也没过度紧张这段关系。我通常是不做评判,和孩子一起讨论冲突的几种可能。然后问他,需要我帮忙吗?他的回应都是不需要,我自己来吧。

再后来,我会意外地发现,烦人的同学成了好朋友,原因也是某个瞬间的互动,互相被感动了。慢慢地,我就很少听孩子述说不爽,也许,他在不断尝试中找到了相处的方法,这是他自己的经验。

无论怎么样的孩子,都是值得拥有朋友的。我不反对校园霸凌的说法,但我也不赞成在很小的时候,就夸张孩子们之间是所谓的霸凌关系。倘若我们家长不刻意地给孩子分类,在孩子的经验里,他是慢慢接触各类同学的。再到中学的时候,他也能面对不同的关系,做到不怕事,不惹事。再回归到书中的案例,也不至于那么多孩子去咨询烦恼找不到朋友吧。

书中讲到,能忍受孤独的人是伟大的,但是,人完全孤独是活不下去的。这就需要有各种关系,若是固执于特定的对象和关系,会变得无法动弹。有点那种只在一颗树上吊死的感觉,而忘记自己身处一片森林。

书中讲到一位老人的妻子去世,他却拒绝和子女同住,而是打磨无意捡来的石头,成为了乐趣。当他把石头送给孩子们的时候,内心的感觉是快乐的。他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也找到了活下去的力量。

河合隼雄提到我们也可以和人以外的东西交往,比如松树、土石、太阳等。我却觉得这也需要一种能力,比如,儿时有大量的时间去感受自然,或者现在,有一定的心境去发现自然。

他还说,人不只在恋爱的时候才会心跳加速,对自然界的很多东西,或者对人为创作的艺术品等也会怦然心动。若人的一生从来没有感觉过一次怦然心动,那真是可怜了。

关于恋爱的怦然心动,想到那首歌曲“莫名就是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我想,人对爱情的怦然心动,是很神奇的感觉,没有掺杂地只喜欢这个人本身。而有此感觉的人,对待万物也是会动情的吧,人只是这万物中的一种,这也是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关于自然的怦然心动,我的体会是微风,有些时候它的拂面,让我有瞬间的心醉,那种沉浸,会让人生出一种热爱,对今天是崭新一天的期待。

再说说我近期的怦然心动,便是那河边的桑树。从发现它的第一眼起,就一见钟情了。偌大一颗树,满满的嫩叶,我小心翼翼地边摘边留。

再一次采摘,惊讶于它的成长,朝阳的叶子如手掌般大,那怦然心动真像初恋。我开始跳着触摸更高的枝叶,它们也互相依着一起拢来。那种感觉,兴奋又满足,心跳也是一直加速的。

后来,每当我路过的时候,都想去看看那颗桑树,仿佛是我的一个老友,又像是我的孩子。它就那么静静地待着,负责自己的一天天成长。

看似我在寻找桑叶,也像是在寻找希望,哪怕再忙再累,只要到了那颗桑树下,却只有我的笑声。我努力采摘,奋力伸向高处,忘我地感受着,人生的意义。

河合隼雄所谓的,若能和自然交往的话,就不必一味依赖他人,也避免了很多麻烦。现在看来,确实有这么个意思。比如,桑树不会对我有期待,我们也不会互相要求和控制。我不会期待它的回应,它亦不会在意我的反馈。我对桑叶的希望也是遵循自然,有没有都是尊重它的发展。反过来看,倘若我们对人的互动,和这自然的要求一样,是否又会轻松很多。

当然,书中一样提醒,适当地投入自然,而不要过度沉浸而忽略人的关系。就像我偶尔投入桑叶,倘若因此而忘记生活,看不见身边人,这样在人的世界又会不顺利。那样忘我的状态就是彻底地迷失,误入沉迷的上瘾状态。

游刃有余说着容易,把握之道尤为难啊。大人的友情很多点都在一个“度的问题”,我们的经历往往容易走向一个端的边缘。比如下一期我们继续探讨的异性友情、同性之情、婚外之情、夫妻之情等等。也许,真实地看见自己,方能做出合适的选择。

期待我们,下一次的继续探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