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青花帝国读后感100字

青花帝国读后感100字

《青花帝国》是一本由江子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00,页数:2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花帝国》读后感(一):《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7日24版副刊-新书架)

《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7日24版副刊-新书架):

《青花帝国》:江子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写的不是瓷器的发展史,而是青花绽放背后的中国,糅合非虚构、小说、散文等多种笔法,勾勒出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艺术、宗教、外交。

《青花帝国》:江子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写的不是瓷器的发展史,而是青花绽放背后的中国,糅合非虚构、小说、散文等多种笔法,勾勒出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艺术、宗教、外交。

《青花帝国》读后感(二):一点感受

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瓷器史,也不是一本单纯的文学作品,更像是以历史的某个节点为契机,发散、想象、创造出来的新文本,有历史的依据,也有浪漫主义的想象。作者极尽细节描写之能事,用想象填补与瓷器相关的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细节,赋予历史的骨骼以血肉。

本书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文章,但是细心阅读就会发现作者的写作逻辑——从工匠、画师、督陶官、皇帝,到藏家、使者、江湖,作者是按照主题与瓷器的亲疏关系排列的。瓷器从工匠手中诞生,经由画师勾勒图案;瓷器的制造是由督陶官直接监督,瓷器的形态和风格体现的又是帝王的趣味;瓷器制成之后,或为人所收藏,或参与国家的对外贸易远渡重洋……这样写,正是以青花瓷器为主体而逐层阐发的,将瓷器作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将其作为历史演进的附庸或证物。

《青花帝国》读后感(三):乘兴而读,失望而收。

清明节去了景德镇,回来决定买这本书读读看。拖拉着看了一半,今天晚上一口气看完后一半。内容很丰富;插图很精美;选题很棒--毕竟世界的青花瓷,中国的景德镇。但是对于涉及到的方面写的深浅程度从页数也可以看出来。虽然并不一定是写的越多越好,因为如果语言凝练那当然是厉害,但很可惜这本书不是。从头到尾,我读出很少的作者对青瓷,至少是瓷的感情,或许如作者所言是因对瓷的敬畏而小心翼翼;从头到尾,似乎都在对其他记载进行另一番简单的“用自己的话说”。而且个别地方语句歧义或者标点使用不当(也可能鄙人粗浅理解力差),举例:“(介绍伍良臣时的一句话)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外甥,忽必烈的幼女、成宗皇帝妹妹仙娥公主的三儿子。”wtf?最后,还是要夸一下这本书:从多角度多文体(在本书中会惊喜地发现,有散文小说非虚构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述,一定是作者想竭力突出以青花瓷为中心的一种美的绽放。 我读的时候,确实会因为一些人一些诗句流连一会儿,但并不是因为书。你想用叙述写史甚至这样带有技术工业性的书,就算因为不是专家而用笔粗浅,但还是至少应该多一些自己的思想,作家怎么也得对得起读者,我读你的书为了和你产生共鸣,而不是希望看到太多你的转述。否则,还是研究研究较好。后记说作者花了三年,然三年时间不如重点突出个什么方面研究而不是通篇泛泛。 第一次因为读一本书而有些生气,也算是一种收获。别说什么“你行你上”,我带着读者的心最后却只收获了一个“消费者买水货”的结局,这场面我是没见过的。

真心表达感受,不喜勿喷。希望作者能沉潜下来用心研究然后用心写书。

《青花帝国》读后感(四):历史的剪影

书写得很广博。时间跨度大,从宋代景德镇得名,一直写到民国。人群层次丰富,跨专业多,与制陶行业相关的环节都有所展示,贯穿始终的是各类丰富的写作技法,展示作者具有驾驭语言和材料的特殊本领。

这是一个接通瓷器高光时代的按钮,也是一侧侧按照学术研究流程来收集资料、最后却写成文学作品的历史剪影。

从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到赵冬梅的《大宋之变》,历史学者写作从封闭式的内部交流,到借鉴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开始转向大众读者。此外,在作家群体里,也涌现不少向学术研究双向互动的作品。《青花帝国》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版本。它同时是历史的、美术的、工艺学的、美学的、宗教的、政治的、文学的、社会学的融合统一。

与单纯的历史散文叙述不一样。人与瓷器,是人与自然最古老的关系之一,几乎与人类发展史并驾齐驱。《青花帝国》借历史之厚重向下延伸,同时借艺术之灵动飞得很高。江子魔力般的文字盛满两者的巨大空间,足以撬动时间的力量。他对人物形象有合理的细腻的虚构想象,以及使用恰当的比喻,让文字在读者心里展开翅膀。亚里士多德在《诗学》说:“比喻是天才的标志。

江子是青花瓷的揭秘者。他仔细吹去时间在瓷上留下的灰尘,那些青花瓷上曾经定格过的面孔便一一凸显。于是我们看见了他们的四肢,他们的五官,脸上的皱纹甚至都清晰可辨。借助纸张的韧性,他们坚挺地活在人间。

文学即是人学。江子建立了一个纸上的青花帝国。在这个王国的殿堂上,他写技师、画家、诗人、航海者。他安放的不仅仅是皇帝、像唐英这样在陶瓷史上留名的官员专家,更多的是历史上面目最模糊的群体——底层百姓。看上去最羸弱的群体,才是撬动历史的最终力量。

江子的视角是高空亲切俯视,如上帝般的。无论皇帝也好,官员、画师、工匠也罢,当他们集体站立在散发着古老光泽的青花之前时,时间顿时消弭了他们彼此的阶层差异。

《青花帝国》读后感(五):在青花中感受家国(蒋蓝)

在我的阅读印象里,江子属于慢工出细活的作家。他不轻易着手某个题材,一旦决定了,他就全力以赴,孜孜以求。曾读到他的散文集《苍山如海——井冈山往事》,作家汇集了那些平常的、低微的、单一的、散落于民间的事物与情怀,用以展示他心目中关于“宏大题材”的另外一种构筑方式。江子面对的是大面积的、未被史家用力书写的民间,比如一位叫欧阳洛的人,江子巧妙地将自己的思绪深入到了军阀混战、硝烟四起的那个时代,用自己的想象跟随着这个年轻的农民一路穿行,展示欧阳洛如何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一个坚定、成熟、刚毅和自信的战士。

历史情怀同现实审美融合在一起,豁透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作家心灵的碰撞。由此激发的火与光,照亮了他置身红土地的道路,我可以清晰地发现,那里的山民、竹林、篝火、溪流是如何渐次被赋予信念之光的。江子的“微观叙事”写作,熔历史、思想与个人文本于一体,峭拔于寻常散文之上,确立了自己的叙述言路。

江子 著《青花帝国》

江子的新著《青花帝国》延续了“微观叙事”模式,他没有笼统地赞美那个“帝国”的繁琐、灿烂、渊博的学理,而是抽身进入到青花瓷的深处,独自远游,独自观花,工笔般展示了自己与青花的相遇与相知。在我看来,与其说江子喜欢青花瓷,不如说他更热爱那些散落在历史河床上的青花瓷片,拈瓷端详,拈花微笑……《青花帝国》展示了江子的众多“瓷问”:“元青花”为什么是青花的一种称谓?瓷器的诞生要经过多少道流程?从素到彩,青花的绽放到底会耗费多少心血?在景德镇历史上,谁的烧火功夫最强,谁的彩绘功力最深?谁的仿古瓷技艺能与张大千媲美,又有哪个画师堪比石涛与八大山人?在这《青花帝国》之中,或许我们可以在恬静青花背后,看到一个暗流涌动的万千世相?

《青花帝国》的写作特点,第一在于作者尽力回到了历史原点,呈现了历史的情状。

江子没有绕开文学而厉声叫喊,他的叙述根性是匿于事物当中的,不是那种风景主义的跑马观花,不是那种历史材料的堆砌。散文的根须将这一切纳入到一个生机勃勃的循环气场之中。瓷器术语、历史档案、小说细节、思想随笔、戏剧场景等等,在高密度的隐喻转化中使这些话语获得了空前“自治”。但这种“自治”并不等于作家文笔的失控或纵情,而是统摄于散文打造的景德镇空间中的。我就仿佛看见,各种文体在围绕瓷器而舞蹈,它们在一种慢速、诡异、陡转、冷意十足的节奏中,既制造了矜持的谜面,又翻出了血肉的谜底。

自从宋真宗赵恒将年号“景德”赐予离京师千里之外的江西昌南镇,这个南方小镇的历史就此被改写了。景德镇的工匠开始了苦心孤诣的艺术探索,在岁月长河中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独一的体系,缔造了庞大的“青花帝国”。通过江子的打捞,在青花瓷的微光里,有日理万机的皇帝、恪尽职守的督陶官、任劳任怨的工匠、个性张狂的画师、匠心独运的诗人、煊赫一时的藏家、远渡重洋的商人、海外的模仿者……这恰是历史的迷人之处。

与“大历史”不同,当下散文受到微观史影响更为深入。从小处、从个体入手,缓慢、丰沛地展开它们的生老病死,从而呈现出一个大时代加诸个体身上的轻与重,它们的命运其实就是大历史的命运。《青花帝国》展示的江子进入历史迷宫的历险。我们不应该再采用教科书的态度进入历史,而是自由地探索历史真谛:人的境遇其实并未发生重大变化,那些充满误解和错谬的情境,我们和陌生的人、陌生的物相遇时警觉的目光和奔放的想象,这一切仍然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现实。我们的历史乐观主义往往是由于健忘,就像一个人只记住了他的履历表,履历表纪录了他的成长,但是追忆旧日时光会使我们感到一切都没有离去,一切都不会消失,那些碎片隐藏在偏僻的角落,等待着被阅读、被重新讲述。

《青花帝国》第二个写作特征,在于完美处理了自己与历史的关系。

思想必须在具体时空当中进行,“发生”一词在英文里作take place,意思就是“找一处地方”。是的,江子找到了体格他心目里通往家国的点位。他清晰地意识到,放弃了“我”在文本里的出现,让自己面容模糊,成为了一个匿身的思想者,让思想成为了自己的影子内阁。如同一个瓷器,回到了泥土,它只能想象、只能预测自己浴火的时刻。

《青花帝国》第三个写作特征,恰在于作家拼合的事体,大于、高于总体。

《青花帝国》无疑是成功之作。在于作家对个体的关注,多于总体。就像对于瓷片的感情倾注多于瓷器一样。让我想起博尔赫斯在《阿莱夫》中的一个著名观点:整体并不必然大于它的每一部分。这一见解与亚里士多德认为整体必然大于它的任何部分相矛盾。

但我赞同博尔赫斯这一观点。严格的说,《青花帝国》8篇文章也是8个碎片,折射出一个庞大帝国的瓷器版图。作家尽量把每一个碎片里所蕴含的故事榨干吃尽,打捞、修复所有的蛛丝马迹,还有那种漫漶在瓷片上历史的光晕与气息,家国情怀成为了江子语境里最好的粘合剂。所以,全部的瓷片拼合起来的一个瓷器帝国的版图,也许内涵比瓷器本身要大得多。我们从中看到了江子置身个人生活深处的回顾与探幽,他在个体的、碎裂的、锐意远行的思考中,写下的这些文字,如果它们是一地的碎片,那么拼合起来的辉光,注定要大于一块镜子的光学时空。

但是,博尔赫斯也做过这样的提示:“左右相反的鸟在镜中离去”。

《青花帝国》也有遗憾之处,比如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一度占领了景德镇,出现了颇有历史深意的“太平窑”,这是打量强悍的战争与脆弱的瓷器关系绝好的案例,可惜作家没有就此深入采撷打捞。还有延续到特殊时期比如“”出现的匠心大作,我在四川建川博物馆聚所见到的景德镇粉彩“斗鸭瓶”的传奇,我倒希望成为江子日后关注的所在。

《青花帝国》是江子动手烧造的瓷器,焕发出他作为诗人的原初骨色与质地。

(本书评原发于封面新闻APP,2018年5月2日,作者:蒋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