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上钢琴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海上钢琴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海上钢琴师》是一本由[意]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一):他是幸福的。

一位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伟大钢琴师,他执着着,孤独着,恐惧着,逃避着。

“他告诉我,他不是在发疯,他是在拯救自己的灵魂,不让它陷入疯狂的境地,为此必须离开自己的生命。”读到这里有些难过。

欲望是嫉妒的种子,它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追求外在的掌声,胜过了追求内在的享受。对欲望的过度追寻并不可能带来快乐,反而会带来沮丧和愤怒。他不想被欲望驱使与束缚,所有他选择了永远的待在船上。如果肉体和灵魂只能选择一个,那么,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灵魂。我想,他是幸福的。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二):没想到这本书还有原著

1990--这个不平凡的名字,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出生后父母把他放在了头等舱的钢琴上,希望某个富人将他抱走,让他幸福终身。然而这个计划却只实现了一半,他没有变成富翁,倒成了一名最优秀的钢琴师,一个一辈子都没有下过船的钢琴师,一个随着船葬身于大海的钢琴师。 这部在豆瓣排No.13的高分电影—《海上钢琴师》,我第一次看过以后就超喜欢,前年重映的时候我简直太开心了!赶紧去电影院重温了一遍,然而我现在才知道这部电影是有原著滴~ 原著其实算是舞台剧剧本,内容很简短,我甚至觉得不到半个小时就能读完[笑哭R]跟电影相比的话,原著中没有出现那个特别的女生,少了这段感情戏,其他内容都基本相符 说实话,电影比书的视觉感染力更强,还可以欣赏到绝佳的钢琴曲,所以还是建议没看过这部电影的小伙伴可以先看电影,确实喜欢的话可以再买书来收藏~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三):1.14.2022 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

早就有闻名这部电影,这才拿起母本来读。没想到是以戏剧的形式呈现出的,像作者在前言里写的:“更感到它似乎是在一幅舞台布景与一篇需高声诵读的小说之间摇摆。” 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场景,不时穿插的诗句,读罢,这书便更像载着1900一生故事的Virginian号了。那是他漂浮的或不曾存在的人生,但世界在他身边流动。1900最终没能走下这艘船,他畏惧的是他不曾见过的。“对我来说,大地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段太漫长的旅程。是一个太漂亮的女人。是一种太强烈的香水。是一种我无法弹奏的音乐。请原谅我。我不会下船。就让我回去吧……” 他最后选择了自己的信仰,两支右臂。

《丝绸》

这篇故事并没有惊艳,就像丝绸轻轻拂过一般。简单来说就是一支红杏出墙来。唯有小男孩为荣库尔带路却被杀害时心里痛了一阵。或许我还未能理解其深意吧,有空定来重读。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四):丝绸

当埃尔维·荣库尔爱上了那一个虚无的,缥缈的女人,他便一次次翻越高山,横渡大海,在那个美丽的山村与她相见。他陷入了沉郁,他着了迷,他的身体回到了法国,可是灵魂却永远地留在了那个世界尽头的国度。海伦却早已看破,她用与其他的男子交谈试图唤回丈夫的心。但最终她妥协了,因为她是如此深刻铭心地爱着埃尔维。她也许曾一次次看见丈夫在夜色下对着那几个日文字出神,一次次在梦魇降临时看到丈夫的离去。她不愿让他离去,不是为了挽留他那份早已褪色的爱,而是为了挽留自己对他的爱。 浪漫虚无的爱恋,如同川端康成笔下飘落的洁净的雪,即使是肉欲,也在跨越千里的爱恋下显得纯洁得不可方物。也正如川端康成笔下的雪花代表爱情一般,巴里科笔下洁白的蚕丝也代表了纯洁的爱情。于海伦,于那名日本女子,于埃尔维,海伦托人写出那封日文信,并将其传递给埃尔维时,她对于丈夫深刻的爱,在那时升华。她是多么想看到一个过去的埃尔维,而不是如今那个在虚无中游荡,在深渊中迷离的男子。海伦死后,埃尔维才幡然醒悟,真正纯洁美丽的爱,一直弥漫在他身边,那虚无的跨越大洋的爱,最终如同落幕的戏剧,化作微风下水面的涟漪。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五):文字形式的《海上钢琴师》

这本书应该是格式不标准的舞台剧剧本。若问我为何在看完电影后要去买这本书,那我会告诉你,因为我爱1900这个角色,所以不想错过他的任何细节。通过另一种艺术表达,来加深对其的理解。

1900他不是普通人,表现在身世、才华、对世界的理解等等。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我对歌声施了魔法,听见他的歌声你就可以看见,看见峡谷,看见周围的山峰,看见缓缓流淌的河流、冬天的雪,以及夜晚的狼……”,“懂得倾听也懂得解读”。

最爱他邀请“我”在海浪翻滚时解开钢琴的挂钩,“摇篮”中的他一刻不停地弹奏。最欣赏他与莫顿比赛时好奇并学习的态度,最后明白莫顿把爵士音乐当炫技的工具时的愤怒:一曲过后,琴弦点燃烟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是个天才,却不恃才傲物。

画掉落的那一刻,在大海上漂泊了32年的他,想要到陆地上生活,原因是得看一样东西:大海。在船上呆久了,便听不见大海的声音。

回到第一个问题(上篇写电影观后感所提到的),他为什么没有下船。1900是在有自己精神家园的前提下尝试进入另一个世界,而我猜大多数人并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至少我是在浑浑噩噩中寻找道路,1900却是要跳出光明,到黑暗中生存。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不愿走到黑暗中去。可以说他逃避,也可以说他为了守卫一些东西。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你看,处于私心,我真的希望1900可以活下去。没准他上了岸,发现生活并没有那么糟糕。

❤️❤️❤️❤️

扣掉一星是因为翻译很糟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