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深情史读后感摘抄

深情史读后感摘抄

《深情史》是一本由刘丽朵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2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情史》读后感(一):我待你是金和玉 你待我好似土和泥

“信白话之聊斋,短制之红楼。”西渡评此书。

读头几篇《看不见你》已心惊。困顿中有美人作伴,须知,这美人非寻常,只在夜中相会。“不可以拿灯照我。”他终于还是看了,下身是惨白的骨。神仙或鬼妖冲破禁忌与人结合,而人毕竟肉体凡胎。与人的约法三章,似乎是让人的违信落下的必然伏笔。《鹤妻》莫不如是。终有期限。人鬼不可长久,岂在朝朝暮暮。这是女性求得自我解脱的一个说辞。想着那些年、若干年,便也好罢。

《少年游》是少年离开少年的一段旅程。情字前面礼三分。他耍不得蛮。“总觉得间壁的窗子内有一双眼睛在温柔地看着他。”他要况味这情之所起,而绝不只是刹时的欲念。因而他只能是一个为情困的普通男子,做不了“浪子”。有飞马也只是逃逸到一个栖身之所,与有情人安稳度日。而非于马背上奔驰,有无数的一时情人。

《饼师》。一个做饼的师傅将自己娇美的妻子卖与买饼的宁王。他日王府上重逢,旧妻泪水连连。故事就结束在这瓢泼的泪水中。看笑不如看哭。宁王唤众宾客观瞻新妇脸上的泪水,如同人类捉弄一只蚂蚁。

选自《水浒》的段落竟是白花花的肉,赤红红的血。淫者杀。如卫道士。而卫道士自己呢?所以民间有武松和嫂嫂的一出。纵是好汉,不懂情,如何深情?

《深情史》读后感(二):情深则贵,难得深情

读《深情史》有种读《聊斋志异》的感觉。梦里的相遇,能预测出前世今生。鬼,更是有情。这哪里是鬼,分明就是有情人。从小就喜欢读这类看似很怪异的书,在这个“怪异”的世界里,总有温情在。人往往却是贪婪的,到是鬼,能克己,能审时度势,见好就收。到是这鬼,那么深情,不会见异思迁。我就想,这人世间,如果都能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这个世界是不是就不会出现各类奇谈怪事了。可惜,人,在不同的境遇里,所思,所想,所为竟是那么不同。

这本书里的故事,短小,都是由中国小说中的片断而成。也就是每一个故事都有版本,《搜神记》《蜀王本纪》《隋史遗文》《太平广记》《拾遗记》……作者在这些版本基础上,改写了这些故事。这些书,我并没有读过,不过有很多故事,还是很熟悉的,不过经过作者的演绎后,就变得似曾相识了。每一个故事都写了男女之间的情爱。男子深情,女子的命运却是极为坎坷。女子一往情深,男子却逢场作戏。当然也有男女都那么情深意切。这是这世间最为美好的了,但愿每一个人世间的男女都能遇到这样的伴侣。

作者能阅读这么多古典小说,并把小说中枯燥的故事,改编后,通过男女之间的深情表现出来,立刻增加了阅读性。试想,让我们去读哪些古汉语的小说,我是读不下去的。因为读起来很是费劲。作者改编后,一个个故事,至少我读完了它。

深情史,为什么男女情爱,最终都是受挫,总是禁不住时间的考验?难道这世间情,真如此难以获得。看世间,有多少情深义重的夫妇,一直相伴到老。又有多少爱恨情仇,演绎世间悲欢离合……一旦深陷情感的泥潭,的确是难以自拔的。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拜托不了“情”的绑缚。于是在人世间,作茧自缚。即使做了鬼,也要来世间找寻真爱。看来,这真爱,弥足珍贵。

《深情史》读后感(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满眼满眼精美装帧的书籍中,《深情史》古拙低调的像是从图书馆角落处的书架上抽出的一本,桃红和浅灰的色块大大小小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几缕似有似无的情与痴,引着人走进这书里的那些情深旧事。

《深情史》里全是短篇的小故事,有些我们早已熟知,有些是第一次听闻,它们既是古代人的小说,又不全是,因为作者复述着这些故事,又在这复述中加入了自己的解说和润色,赋予它们新的灵魂和生命。所有的故事都有同样的关键词——情爱,每个故事又都是截然不同的人与事,没有拖沓的铺垫,甚至没有一个简短的开头,刘丽朵讲的这些故事都是单刀直入式的,年代不甚重要、环境不甚重要、既然你看了读了,就直接开始这一段情了,情交代清了,故事也就结束了,至于震惊、纠结、遗憾?那就是故事里的人和故事外的人自己的事儿了。

一个接一个的故事,一段接一段的纠葛,看的人酣畅淋漓,百味俱尝。《细池》是一个关于二女一男的故事,男人和狐仙结了夫妻,生活恣意风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不能纳妾,实为憾事,于是越压制越反弹,男人终是弃了狐仙另觅良缘;狐仙报复了、畅快了,于是嫁与他人继续过着和美的小日子,男人落的个落魄终老。狐仙的个性很像现代女子,爱就爱了,恨便恨了,自己的生活还是要过的有声有色,也许这也是那个时代女子心中的期盼吧,寄托在狐仙身上的缥缈遥远的期盼,如今再不会被世俗抨击批判。《龙女》的故事带给人的遐想远比故事本身的内容要丰富的多,神仙眷侣宿世因缘,最终也不得不分开,他们曾经的恩爱被寥寥数语带过,为什么成了现下仙人两隔的情形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再续前缘还是永不相见更是无从说起,这么一个没头没尾的故事读起来更像是一段叙述,却不妨碍它分分钟被我们脑补成年度仙侠大剧,结尾一定会被设定成再续前缘的美好结局。

意犹未尽的读完这本书,只觉每个故事都太匆忙,潦潦草草的几笔就讲完了,根本还没看够呢。纵使如此“草率”,却丝毫不妨碍故事里人的形象的鲜明,也不减淡故事里情的不能承受之深重。情之一字,有时是两个人的伤,有时不过是一个人的痛,这些故事超越了时间和科学,神仙妖鬼的出现是常态,情起情灭的缘由也是亦古亦今,深情的人读来大概愁肠百转,无情的人读来更像猎奇,我最喜欢的应该还是《龙女》,那跨越了人类生命的情聚情散,更显苍凉悠远。

《深情史》读后感(四):阅尽世间千种“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题记

自古至今,如果非要找一个最难说懂的字,想必是“情”这个字了。从传说、历史以及文学作品来看,涉及到的“情”字比比皆是,譬如历史上的刘秀与阴丽华,传说中的嫦娥与后羿,文学作品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张生与崔莺莺。他们的爱情感动了世间无数人,即使多年之后的今日,仍有人在谈论。

情,最重要的就在于“深”这个字。如若不然,也不会为人传诵千年。偶然机缘,阅读《深情史》,着实又令我感动了一番,也窥探到自己未曾了解过得深情。《深情史》一书选取了七十多个小故事,短小精悍,题材丰富,却每一个故事都能够打动人。这些故事发生于不同的年代,但个中的深情皆可见。而更妙的是,这些故事,即使跨越无数年到今日,通过刘丽朵的笔写就出来,却给人一种极为亲切舒服之感。

选自《搜神记》中这样一句:“王利其生,不利其死。愿以尸骸,赐冯合葬。”冯韩在妻子被康王夺走之后,日夜思念妻子,却不得见,等待很久之后,他选择了死,其妻子在他死后不久,也选择了死。他们是因相爱而死,生不能在一起,死便是唯一的办法。死,让他们的爱情得到了永生。

这仿若梁山伯与祝英台,人虽死亡,可他们化成了蝴蝶,永远在一起了;又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遭遇众人反对,可死也要在一起。这种情,跨越了生死,跨越了时间,终成为永恒。

看《同州歌女》这一篇,不禁为李姝感到无奈。十四岁那年,她遇见四王,四王给了她从未有过的温暖,她就对她有了情。可张侯却将她带入自己的府上,多年之后,李姝等四王,迟迟等不到,她似乎明白了,自己终究是被遗弃了。可她又希望四王能够知晓,便自杀。事出王山《笔奁录》中这样写道:“死犹复见思,生当长弃捐。”

兴许,动了情,也就有了牵挂。若是这种情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便有了绝望与无奈。若是情足够深,似乎只有死亡在得以解脱吧?若是这样,就不难理解世人为情所困的心态了。

当然,《深情史》一书中,写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感动的想哭。为何会这样?我个人思考是这样的:人,不管是何人,都是有情的,若故事中人物的身上有自己的影子,便是触动了内心最为敏感的情弦,那自然就会感动了。

阅读这样一本书,虽然故事很短,但是却不轻松,只因为心总是跟随故事中的人而动,时而感动,时而无奈,却无一例外,每一个故事,都让人记忆深刻。这或许就是这本书最为成功之处吧!

沐夕瑶 2017.12.8

《深情史》读后感(五):海棠千树

钟辐大概是今年洛阳城中最快乐的一个人了。他考中了榜眼,正值青春,文采飞扬,玉树临风,盛名之下,有位菜农甘心把绝美的女儿青箱送给他做如夫人。鹿鸣宴罢,醉月三日,朋友遍天下,钟辐心上不免有些春风得意马蹄疾。趁着这得得的马蹄声,他携青箱南归金陵。

一路上皆有朋友款待,以蒲城为甚。这里的太守是他白衣时在金陵的故人,早就宣称以钟辐的文章,折桂如探囊取物,且应做三十年天下文章魁首的。如今果然一半应了他的话。故人见他,执手大笑,布下密密的宴席款待他,每日里都有各路文士前来切磋论文,问道谈禅。钟辐趁醉写了不少草书,被人当宝物似的抢去了。

回到房间中,青箱带着盈盈的笑意,为他宽衣解带,递上一杯香茗。她已经与太守家的男女长幼熟稔起来,大家都喜欢她,称颂她美丽,与钟才子正是一对。被钟辐抱在腿上,青箱仿佛无意中说起:“我们在这里久滞不归,等到了家,夫人先有了三分气,还能让青箱进门?”

“不要这样说,你太无礼了。”钟辐说,“家中夫人是名宦之女,才貌双全。当初也是因为她爱我,才自愿结成婚姻,否则钟辐恐怕高攀不上。新婚燕尔,情热之极,无奈离家应举,我心上也时时想念她。”

青箱不再说话,心里却灰暗下来。等钟辐到家同夫人见了面,天生一对的就不是他们二人了!她想了又想,两手紧紧抱住眼前的才子,觉得自己整颗心都碎了。这万人崇敬的俊才,这青春的郎君,此刻还属于她的怀抱,不论如何,先享受目前的欢乐吧。

她的殷勤侍奉让钟辐感到温暖,令他的欢乐更加无忧无虑,他在享受着她;而对青箱而言,在蒲城的日子好像云端的梦,每一天都是明亮而甜蜜的。她想要这样的日子无尽地延续下去,几个月过去了,似乎钟辐也并无归意,她不明白为什么有一日大清早,钟辐要起来匆匆理装,并且告诉她说:“今天就回去吧。”

雇头口,坐车,搭船,顺着风儿漂流而下,前面叫作采石渡。钟辐告诉青箱,离家已经不远了。青箱坐在船舱里,看着不远处的彼岸,突然感到胸腔一阵刺痛,那疼痛越来越

疾,痛到窒息,连手指尖都是痛的。青箱扶着桌案倒了下去。

钟辐到家时,并没有美人在侧,船上只有青箱的灵柩,而家中的樊氏也早已仙去了,她的坟在采石渡,因此青箱被送回了采石渡,葬在樊氏近旁。在两人坟前,钟辐哭光了他一生的眼泪。就是那一晚,他梦到樊氏寄诗给他,因此决定回家的那晚,樊氏已经不在人间。这是春暮,采石渡有千树海棠,每一株都在诉说着他的薄情,如梦中樊氏的诗:

楚水平如练,双双白鸟飞。金陵几多地,一去不言归。

(事出文莹《湘山野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