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承欢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承欢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承欢记》是一本由亦舒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承欢记》读后感(一):永恒的主题:做自己

总是在师太的书里看到一个女主,自爱再爱人,她叫女人一定要爱自己,做自己。

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越是没人爱,越要爱自己。风景这么好,我们的生命还有很长一截,路的确是弯曲一点,但有什么关系?我们最终会到达罗马。

有时候感觉和有些日剧里的女主有点像,从低谷走出,活得潇洒。

《承欢记》读后感(二):舒畅

没想到一个下午看完一本书,也没想过一个下午彻底失去一个人,而且没想到很早就醒了。

这是2018年第一本看完的书,很喜欢这本书,特别懂女主心里的感觉,距离好近。

平时看书真的好慢,一个星期都没必看得完,这次坐下看了一会就着迷了,酣畅淋漓,很久没有这种情况了,可能是看专业领悟书籍多,一看文学就控制不住自己,故事的最后终于爆发了,她找回了自己,而不是讽刺的名字,麦承欢。

后续想把亦舒的其他作品也看了,喜欢这个女人。

第一次写书评,居然不够140字,可怕可怕。

《承欢记》读后感(三):有底线地做一个独立的人

这本书不能简单的当作一本言情小说来看。

这里面不只讲爱情,还有阶层意识的差异,和两种典型女性形象的对立:承欢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性,而她的母亲是一个把自己奉献给家庭的女性。

我尽量不带评判的来看待这两类女性:

1.人生里面,因为穷而缺失的快乐,一定会用不脆弱来还给你;

2.为家庭做出牺牲的女性是伟大的,但伟大不代表我们一定要接受,正如承欢选择把“做自己”当成正职,妻子是兼职;

3.精神上的门当户对,相比物质上的门当户对,更能决定两个人能否相濡以沫,除非你的一生都很顺遂;

4.看问题,要看各自的立场;

5.对于一项决定,谁负责,听谁的。

《承欢记》读后感(四):为什么爱亦舒

第一次读亦舒竟然已经21岁了。

关注了很多时髦的博主都是亦舒的书迷。她们在东京在巴黎,工作高薪,自由独立,聪明貌美,很“亦舒”的格式了。

我觉得辛家亮很好,体贴,爱她。开篇有一段话几乎把我捕获了。承欢问他老了会怎样,他先是说:“英俊,潇洒,一如今日。”承欢笑了之后他又说:“与我一起老,你一定会知道真相。”

不能更浪漫了。

姚也很好。浪漫,激情,活好。……

生活是众生皆苦的,没有人是绝对自由的人。

但是能够成为相对自由的人,已经很幸福。

相信承欢做到了。

比较可惜的是她做到了是因为她有个知情识趣的祖母,还有她令人见过就不会忘记的美貌。

这样的成全和幸运对普通人来说,太折磨了。

《承欢记》读后感(五):承欢不是拜金,虽然说一万遍都会有人只捕捉浅表的东西

辛需要的是被依附,两个人身份巨变之后必然有很大的争执,甚至是相看两厌,还不如早断,承欢是太聪明,太果断了。 “ 两人都明白,若要从头开始,不如另起炉灶。”,两个人要结婚,都是谈条件的,现在条件巨变,不应该重新审视关系吗。难道想看的是男破产,女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典中典传统故事吗。并且,说烂了,这两个人性转,就是一个男的发达了,抛弃原配的普通故事。怎么女的发达了就不能抛弃男的啦。

而且亦舒小说经常会有这种一个年轻女子被赋予一大笔财产的剧情,这个财产并不一定是祝福,而是一种抽象的赋予这个人身份转变的方式,甚至是一种诅咒。一个人被突然莫名其妙被赋予一大笔财产的时候,写她的反应不是很有趣吗?

快节奏时代越来越多的读者太轻易给作者贴标签,虽然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会对这种现象有点愤怒,对现代写手的创作环境前景很悲观的态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