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罪疚与修复》读后感摘抄

《爱、罪疚与修复》是一本由[英]梅兰妮•克莱因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496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1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罪疚与修复》读后感(一):那些潜藏于内心的爱与恨

文/初晓

最近一些年,许多心理疾病被社会关注,只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存在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来源究竟要追溯到哪里?这就牵扯到心理学的问题了。从大学时期接触心理学至今,阅读的书籍越多,越是觉得心理学十分重要,人成年之后遇到的很多问题,根源都在儿童时期。这也就意味着,儿童心理学至关重要。

《爱、罪疚与修复》读后感(二):遗传自本能的精神幻想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延续,是一个家庭繁衍生息的希望,如何培养孩子也是一个家庭最大的难题。一个孩子的诞生为一个家庭带来了无数的欢笑,看着自家宝宝健康成长可以说是无数家长最大的愿望。当孩子懵懂无知的时候,宝宝们整天呼呼大睡,就如同睡着了的小天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天使们慢慢的变成了熊孩子,有时候憨态可掬让人发笑,有时候小小的身体里隐藏的破坏力却足以让爸爸妈妈发疯,但是不管怎么说孩子们也健康长大了。当他长大之后,开始对自己看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小小的脑袋里幻想着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是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怎么产生的,又有什么用?当然还有最大的好奇一直困扰着他,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也许很多家长都会在自己孩子长大的时候思考过如何回答孩子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问题,也有很多的答案,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是因为传统文化中对性的避讳,所以回答孩子们问题的时候大都选择一种十分隐晦的答案,如果宝宝不能理解,那就糊弄过去,告诉他们是从外面捡回来的,或者某位神仙送的,暂时用一个答案骗过这一关,希望他们慢慢长大以后能够自己寻找到答案。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我们选择的这样方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压抑了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欲望,而这种压抑也是那些小时候看起来非常聪明的宝宝长大以后泯然众人矣的导火索,因为他们的这份好奇和探索没有收到回应,没有一个清楚的答案告诉他们的幻想究竟对不对,长此以往下来,他们也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变得越来越习惯接受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有些问题是不应该被回避的。当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书出版以后在精神分析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虽然一些理论无法让人立刻接受,但是却也无法因为羞于启齿而辩驳那些存在的事实。克莱因女士更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又一位对精神分析理论最有启发性和最具创意的研究学者,而且她更是大胆假设,触及当时尚未关注的儿童精神分析,致力于区辩儿童心智世界的真实与幻想,以严谨的态度分析儿童精神世界,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儿童幻想世界。只有我们能够正视它,才能够发现在这个幻想世界里那些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那些幻想是安全的,那些幻想又是危险的。然后才能向儿童指出那些是错误和危险的幻想,才能教导孩子改正它们,给孩子一个正确安全的幻想。 从小树立一个正确的性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男女身体结构的不同是生命诞生就注定的,男女不同的性器本身也并非可耻的,对性的好奇也是人的一种本能。有些孩子会觉得自己对性好奇就是做错了,并且对此有一种罪疚感,进而有可能会压抑这份好奇,使自己具有比较大的精神压力,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爱是一种力量,而性则是爱的产物,错误的爱情观会导致错误的性,这时候就需要引导转移到正确的对象身上。一个小男孩最早对于自己母亲的某种幻想而引起的罪疚感也会随着正确性观念的修复而消失。同时对于他人与众不同的性爱观念即使不认同也应该学会包容,因为在包容他人的同时我们也就选择了原谅了曾经自己的幻想,原谅了恨与对应的伤害。

《爱、罪疚与修复》读后感(三):无意识心灵的情感研究分析与诠释

《爱、罪疚与修复》是2017年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克莱因文集》的第一部书,这部书是英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师梅兰妮·克莱因从1921年到1945年的论文集子,也是呈现她早期儿童精神研究的作品以及思想方面的发展,进而延伸导向她形成主要理论概念的论述——忧郁心理位置。

梅兰妮·克莱因与同时期另一位研究者安娜·弗洛伊德大约在同一时间开始分析儿童的,但她们的工作却是有很大差异。克莱因更关注于儿童焦虑,而往往这一焦虑经常伴随潜在的攻击性。她看到诠释焦虑的重要性,她在儿童分析的过程中在不偏离精神分析基本原则的前提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分析技法,通过儿童地自然表达也就是游戏的过程看作是内在生活的象征表达(即同成人的自由联想),她诠释儿童的游戏和行为,以及他们的口语沟通。以此取向开启了对儿童潜意识幻想更多的了解,并辨识很多有关弗洛伊德曾描述的议题。——客体的关系、认同与内射的过程以及俄狄浦斯情结等。儿童本能的依附着他们的原初客体即他们的父母,她观察到内在客体运作的方式决定了儿童与分析师建立的关系也是移情,有正向也有负向的移情表现。通过移情的观察分析了解投射与内射的机制,以及移情如何反映了儿童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经验之间不断进行的互动。

葛罗库斯写道:“她对潜意识这观念着迷……并将之推到一个弗洛伊德所不敢碰触的深度。”1925年,克莱因的研究遭到了维也纳的分析师们纷纷质疑,原因是克莱因疑似改变了弗洛伊德所传递的精神分析。而在克莱因的坚持,她虽然发展了新的理论架构但并未违背弗洛伊德的精神而是基于其理论延伸,克莱因勇于深入潜意识幻想的最底层,解读人性中最残酷的面向。克莱因在这本书中最早提出了“修复本能”的观点,并在1927年的论文中反驳了安娜·弗洛伊德的批判。克莱因认为安娜混淆了内在与外在现实,且不敢于碰触儿童深处的潜意识幻想。教育与精神分析是要区分的,只有透过毫不修饰的深入分析,“才能够触及孩子们最深层的潜抑经验与固着行为。”克莱因以此为准则操守,以严谨分析技巧揭开心智世界的真理。

儿童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几乎所有的个案中都指出成年后的精神疾病,甚至于正常心理状态中或多或少都有的病态元素或抑制都源于童年性欲的潜抑。儿童应尽可能避免于经历过度的潜抑,以避免病态或不利的人格发展。避免潜抑就要“从心里除去笼罩在性特质上,神秘、虚假和危险的厚重面纱,这面纱是基于情感与一致性的基础而编制出来的虚伪文明。”所以在分析过程中,最直接深入地诠释会缓解潜抑。这样精神分析的经验与学说所得结论,使得克莱因全身心投入到并证实坚持儿童分析之重要影响。

这本书在分析研究中通过个案实例验证基本的理论以及发展先进有效的治疗与塑造。《爱、罪疚与修复》重点写到克莱因对精神分析提出的忧郁心理位置这一概念,在修复本能的前提下,爱与恨的客体被统一(父母),对于修复本能不信任,使其不能认同自己所拥有的是否是好的内在客体而处于忧郁心理位置。这一分析的贡献可以媲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梅兰妮·克莱因对于精神分析理论与技巧发展的原创思路,或间接或直接影响了全世界精神分析的趋势。使得我们的研究更接近于真理,即便在无数的研究者不懈地坚持下只能更近似真理,也在后人的精神领域里填充更为准确的价值经验。

《爱、罪疚与修复》读后感(四):儿童世界的爱恨交织

众所周知,孩童时期的心智发展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就像俗话说的那样:“三岁看老,七岁看小”。孩子出生的头三年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因为这在一年中他不仅要了解外部世界,同时也在构建自己的内心世界。

很多人认为3岁前的孩子哪里有什么内心世界,给他们吃饱穿暖便好,对于这个世界的一切他们都是无知的。殊不知,在婴儿时期,人的潜意识就已经开始发展了,并对今后的个人心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梅兰妮·克莱因著的《爱、罪疚与修复》就是阐述了孩童心智世界的专业心理学著作。书中收录了她从1921年到1945年的论文,全面呈现了克莱因在儿童精神分析方面的思想发展,她以写实、非专业的方式呈现了在个体研究所得到的各种看法,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儿童心智分析发展指南。

梅兰妮·克莱因——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她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 发明了游戏疗法最初的一些技巧。她的工作开启了对婴幼儿进行精神分析的先河。克莱因的游戏疗法技巧源自她相信儿童通过自由使用玩具来清楚地表达他们的焦虑、幻想和矛盾。克莱因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沿着弗洛伊德的思想脉络,深入到儿童甚至幼儿(小到从两岁八个月)方向进行探索。所以她被许多学者公推为精神分析史上继弗洛伊德之后,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开拓最具启发、创意的思想家之一。

根据克莱因的描述,儿童关系首先指向的是部分客体——母亲的乳房,然后开始分裂为一个非常好而充满爱的乳房,以及一个非常坏而充满恨的乳房。这种关系逐渐延展到母亲的整个身体。对于儿童在关于母亲身体的幻想中形成的这种强烈关系,克莱因将之描述为一种具有好奇与爱恨交织心理特质的关系。

儿童将母亲的身体幻想为富饶的源头,同时充斥着爱与恨。她认为儿童想要探索母亲的身体,乃是追求知识的本能。但由于这些追求知识的冲动链接着原欲和攻击愿望,它们所引发的焦虑便可能导向相关的抑制。克莱因认为焦虑同时是发展的推动者和潜在的抑制者。

而克莱因在她的临床工作中一直以焦虑为线索。她认为儿童同时受到两种焦虑的牵制,一是被害焦虑,二是忧郁焦虑,而这两种焦虑都源自于生命第一年的两个阶段。小婴儿在第一个阶段为被害焦虑所主宰,当他意识到母亲是一个完整的人之后,便会转变为忧郁焦虑,因为这时候婴儿会发现好的形象与坏的形象发生在同一个人——母亲身上。这会让婴儿觉察到自己对这样一个形象的爱恨交织,一方面婴儿会对攻击这位所爱之人产生罪疚感,另一方面又害怕在毁灭性的攻击之下将会失去她。

在幻想当中,婴儿感觉到所爱与所恨的母亲将被摧毁、将要失落,这带来了罪疚、苦恼与失落感,这些感受渐渐会取代早起的被害感,从而引发出爱与修复的倾向。

焦虑、罪疚与忧郁的感觉,都是儿童情感生活中固有的元素,必然会渗透到儿童的早期客体关系中。这些客体关系包括了他与真人的关系,以及他内在世界中想象的人物关系。婴儿的情感生活,婴儿在爱、憎恨、厌恶的矛盾压力下建立起来的早期防卫机制,以及儿童认同的不断变化,这些交织在一起奠定了人格的基础。

克莱因的《爱、罪疚与修复》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婴孩早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且与《儿童精神分析》、《嫉羡与感恩》、《儿童分析的故事》共同组成克莱因儿童精神研究与分析文集,推动了儿童精神分析领域的发展,若是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将其他三本找出一并看了,同时也建议每位母亲阅读,对于早期婴孩的一些极端表现,不至于人云亦云,毁了孩子一生。

《爱、罪疚与修复》读后感(五):以小见大

我们总是觉得儿童的心理都是依赖于父母的指导,儿童并没有自我分析能力这种观念早已在成年人的思想世界里根深蒂固。很多为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都倾向于保守,谨慎,他们觉得孩子年龄太小不需要了解太多,时常用敷衍的道理去回答儿童所提出的问题。婴儿也如成年人一样有着性心理,比如吮吸拇指其实也是一种儿童的性行为,它是由嘴或嘴唇有节奏地重复吸吮,无意这一举动在于吸取营养,嘴唇,皮肤,舌头都够获得轻微的快感,肉体吮吸可以吸引儿童全部的注意力,导致儿童昏昏欲睡,甚至引发一种类似性高潮时的动态反应。由此可见儿童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单纯的像一张漂浆过的白纸,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父母总是认为孩童的一切思想都依赖于他们,孩童没有独立的思想,更有父母认为自己所说的任何话,都不会影响孩童的发展。

小孩和成人是相似的,当其欲望不能满足的时候,就把它转便为焦虑。其实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来思考,当一个成年人因其欲望不能满足而焦虑时,也表现的像个孩子,暴饮暴食,嗜睡,不去参加任何社交活动,这些事情在孩童身上会经常出现,放在成年人身上也是如此,当一个成年独处时,他开始感到害怕,这也就是说他一旦离开他所爱的人,他便失去了安全感,而试图以最孩子气的方式来缓解这种恐惧。研究成年人的心理固然重要,但不要急功近利,舍本逐末,每一个孩童慢慢的长大后都会变成成年人,研究孩童的心理或许比研究成年人的心理更有价值,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或许更适合心理学的研究。

梅兰妮·克莱因是一位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被誉为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克莱因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是基于弗洛伊德的思路,所发展的客体关系理论。何为客体关系理论,它指的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客体的寻求”,即人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快乐的寻求”。这本《爱,罪疚与修复》讲的就是儿童的心里分析。

这本书诠释了儿童的游戏和行为,以及他们口语的沟通,一般人认为儿童不可能像成人一样对精神分析师发展出移情,因为儿童还依附着他们的原初客体,也就是他们的父母。克莱因却发现儿童确实会形成移情,有正向也有负向的移情。儿童在早期的时候时常会问,“我从哪里来的呀?”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回答,“你是我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捡回来的呀。”当然,也有人会说你是我充话费送的,只有极少数的父母会正确的告诉孩子,他来自何处,尤其是中国人,一旦对孩子谈起性教育就讳莫如深,避而不谈,性教育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片永远也不能踏入进去的雷区。其实这种做法都是错误的,要确保儿童的心态发展结果不是毫无限制的乌托邦想象与幻想,而是适当的乐观,就必须适时引导儿童思考,并加以纠正。性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孩子男女有别,洁身自好,分清善恶至关重要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想当然的人为这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减少父母的尴尬。若是父母胡编乱造一个答案,则对孩子又是一次伤害。当大人强迫给汉子答案,硬将现成的想法加诸在他们身上,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求知欲与现实意识又被另一个迫在眼前的危险威胁,由于想法是强迫给予的,因此儿童不敢以自己的现实知识去反驳,更不敢企图去推论或带出结论,这就是永久的伤害。

这本对儿童心理学分析的书,适合所有的为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如想象的那么简单,孩子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抓住孩子的心理活动,再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才能为孩子铺垫一个更好的成长道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