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黑客横行》经典读后感有感

《黑客横行》经典读后感有感

《黑客横行》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客横行》读后感(一):水平参差不齐的科幻合集

作品不错,大部分值4到5星;但合集本身还是要打叉!

这辑以黑客为题,但并非篇篇都有黑客,最多也就是基本都引入了网络技术吧。

大刘的恶搞型作品《太原之恋》居然成为首篇,呃。。。现在看起来还是太粗浅了:一个初级病毒搞垮全人类?活用通配符*?是亮点;男主撒逼倒是少见的撒贝宁同宗[挤眼]《镜子》则是高质量,用电脑模拟宇宙起源为基底(类似的还有老王的几个中篇),但没想到是用反腐引出故事。大刘对传统故事的写作也挺不错嘛[good]

老王《七重外壳》也是VR大战经典之作,有粉丝称《盗梦空间》应该给它交版权费;南派三叔号称改编电影2018年上映现在仍遥遥无期。可惜作品有点虎头蛇尾,最后收得莫名其妙,是不是当年老王也想不出完美结局了?

何夕3篇各有特色,千年虫的回文笔法,《天生我材》对《异域》的续写另辟蹊径,《我是谁》的身份认知恐慌,何夕都能自圆其说。相比而言,后两者的题材和叙事现在已很平常,倒是千年虫这篇的短小精干比较抢眼,适合在短篇小说竞赛里去夺奖~

比起来,刘维佳的两篇颇有凑数之感,质量和前面几篇差得太远了。《做梦小鸟》如同儿戏,说陈词滥调应不为过,哪怕在传统文学范畴里讨论也是如此。《售梦者》稍好,但只有创意和浓厚的情感,却没有突出的故事和人物刻画,使得情感飘浮无根,显得不知所云。

说白了,这套科幻也是充满了这种凑数的气质。博峰文化的虫系列,起步就是主打科幻合集,把历年来的科幻短中篇扫一扫,归拢出一堆,签够授权就出一本,相当鬼祟和鸡贼。这一套分系列已经过了草创期,装帧和编排相对好多了。但仍然带着呛鼻的山寨味,选编不精细,水平参差不齐。这对已经有过各个作品早期版本的人来说,毫无收藏价值……

《黑客横行》读后感(二):科幻就是一场想象的盛宴

这是一部短篇合集。同样是打着刘大师的旗号,但事实上只有前两篇是刘大师的作品,不过总体质量很不错。超喜欢看这种短篇合集,突破了想象,突破了现实,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我想象不了的未来。 《太原之恋》,讲的是一个普通的初级病毒,最终演化成一个要毁灭全人类的强大病毒。那时的世界,所有的物品都上了网,自行车、家里的一切电器、城市的用水用电……人类生活需要的一切,都是网络控制的,都是高度智能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高度的智能想杀人的时候,简直易如反掌。这个设想很可能真的会实现,未来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一切都由网络联结,利很明显,弊也很恐怖。 《镜子》讲的则是一个更恐怖的故事。你是否相信人所有的一切早已注定?每个人的命运、世界的走向,在宇宙爆炸之初,就写好了结局?而且每个人的一切都像机器里面的螺丝钉一样,都是明明白白注定的了的? 那么,就一定有这么一部电脑,有这么一个软件,能够把一切彰显。当这部电脑出现的时候,最紧张的是那些举止不轨的人,因为这部恐怖的电脑已经记录了一切。一群省领导,追杀这个握着电脑的人。当发现这个事实的时候,所有人都惊住了。但连它的创造者都说,其实他不想把这一切公布于众。因为,这意味着扼杀了世界的活力。 世界正是由于各种规则之外的东西,而显示出活力和生机。如果每个人都规规矩矩,那么世界上的文学、艺术、科学等等都会陷入停滞,世界将失去了生命力。如同生命的出现,正是基于细胞分化的变异,如果每个细胞都精确按照既定的规则分化,那就不会有生命了。 而故事的结局也验证了这个说法,当一切发展都停滞的时候,世界很快就毁灭了。 细想开来,没有人能真正经受住镜子的考验。每个人,我以前以为是大多数人,现在我相信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示人的一面,都有自己的软肋和隐痛。镜子的出现,看似会使社会清明,但长远看,它会扼杀每一个人的生命力。 《七重外壳》讲的是模拟现实和现实之间,几乎无法分辨。虚拟的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真实的又分不清是不是假的,人陷入了迷乱和惶恐,无法逃出。 《爱做梦的小鸟》是指那些依靠虚拟来逃避现实的人,最终沉浸在虚拟里无法自拔,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现实。 人的相信力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黑客横行》读后感(三):即使是小人物,也请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黑客横行/虫科幻中国》 是一部收录了 “银河奖”历届获奖作家、作品的中国本土科幻小说合集 。其《黑客横行》中收录了刘慈欣、何夕、王晋康和刘维佳的作品,由八个短篇科幻小说所组成。

与这本书的缘分,其实只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的无心的多看了几眼,发现了“刘慈欣”这个如此熟悉的名字,于是就取下来开始阅读了。

相信大家对刘慈欣都有了不少的了解,也是他所著的《三体》,让我又一次地迷上了科幻小说,也让我领会到硬科幻的无比魅力。

所谓硬科幻,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医学等“硬科学”为基础的,以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以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与之对应的有软科幻。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试图重置这个定义: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来源:百度百科)

《黑客横行》里面所收录的八个短篇科幻小说,都是以“网络科学技术”为线索而写的,当然,是未来强大的网络科学技术。我们常常会说到,10年前的我们,无法想象我们现在的生活,而我们现在的生活之所以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在科学技术各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而跟随着小说中所描述的故事,的确会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未来50年、30年,甚至会不会只需要10年,我们现在的生活便会产生当下的我们无法预想的变化?我想,这大概就是科幻小说之所以让人着迷的地方,让人立足于当下而又能畅想未来。

纵观《黑客横行》里的八个故事,相比刘慈欣,我反而更欣赏何夕的作品。

《黑客横行》中收录了何夕的三个短篇《祸害万年虫》、《天生我材》和《我是谁》,均是获得银河奖(原科幻银河奖)的作品,可见是科幻小说中的精品。

这三者最让我深思的是《天生我材》,故事的副标题是:是否需要个别人来代替众生思考?

故事主要以不同的立场与地位两组人物——兆脑级研究员与普通人,围绕“脑域”而展开的故事:

正当“脑域”快要得出“时间尺度守恒原理”的可逆修正方程式的结果之时,从未发生过故障的“脑域”却发生了意外,这导致对世界影响重大的研究结果的丢失。因此,兆脑级研究员不得不努力去补救:尝试寻找同时连线的人,并企图从这些人的脑中找到丢失的研究成果。作为兆脑级研究员的俞峰和赵南等人,找到了作为普通人的星冉,并邀请她参与这次的补救计划。而主角何夕则想要阻止已经同意参与补救计划的星冉,因为风险实在太大,但无论何夕进入“脑域”里作出怎样的努力,最终还是无法挽回一个完整的星冉回来。

故事中的兆脑级研究员,是具有“脑域”思维权的联入者,他们的大脑在联入后用于思维而不是用于储存和计算。兆脑级研究员平均一个人可以得到超过100万个大脑的强大支撑,当他们联入“脑域”后,每个人的智力都足以无所顾忌地嘲笑人类历史上的所有人,在他们面前,牛顿和爱因斯坦只是两只未脱蒙昧的猿猴。而普通人在“脑域”里面只是提供脑细胞的活机器,甚至大多数人都以出售自己的脑细胞来获得收入而得以生存。

这展示的不正是两大阶级的差异吗?前者拥有着全世界的顶尖知识和特权,后者只能凭借出售自身的细胞而苟且活着。前者被寄予着生产出无数有用知识的期待,后者并不被期待着所谓的努力和理想。前者始终站在全世界的最高位,后者始终只是世界的小蝼蚁。

《天生我材》展示的不仅是一个科幻故事,更展示了一种固化的阶级矛盾,而这是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只是不同时代所展示的形式和内容不同而已。所以人,到底还是非得分个三六九等、优越和卑劣吗?

故事的最后,是一个普通人,也就是星冉,最终拯救了这个世界。而星冉作为这个世界的小人物,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就是证明了自己是有用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