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被伤害的勇气 :不必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读后感锦集

《《被伤害的勇气 :不必让每个人都喜欢你》》是一本由[韩]李承珉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1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伤害的勇气 :不必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读后感(一):来,互相“伤害”吧

“伤害”,人与生俱来便拥有“伤害”他人的能力,辞藻华丽的毒舌、拳脚相向的动手,即便是眼神我们都能因不屑而往上翻一翻。但请记得,这些与生俱来的能力你有、他也有,当你伤害他人的时候,就不要抱怨有一天会被他人伤害,我们无法保证自己一辈子不会伤害别人,那么就保证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因受伤颓废。来,互相“伤害”吧!

《《被伤害的勇气 :不必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读后感(二):最温暖的认可,是爱

本书讲的是“受伤的勇气”,是指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爱我们的人身上,而不是被伤害我们的人牵着鼻子走。责骂与伤痛都是日常沟通的一小部分,就此产生的伤痛也应该像对待离开的火车一样,挥手告别。在消耗性的人际关系中,经受痛苦的人,通过本书会找到勇敢坚守自己的方向。

爱无处不在,每个孩子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爱是维系亲密关系的纽带,是人类的本能。安稳的爱,是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最佳认可。

获得关心和认可的欲望是人类的本能。既然是本能,任何解释似乎都是多余的,如果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被爱与肯定的“土壤”滋养着,那么我们也能成长成一个内心强大,不畏困难的人。被爱,不只是单纯地左右着我们的心情,因为渴望被爱是一种本能,我们必须要得到爱,不但从父母那里,也要从其他人那得到爱和认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爱。

我想起我的童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父母收入能维持一家老小的温饱已属不易,对我们的关爱也很匮乏,从小到大收到最多的不是肯定和爱,而是否定,从小我就很羡慕的看着其他家长对小孩慢慢的爱,而我一直生活在父母对我无视的状态中,那时候对我最好的是爷爷奶奶。这样的童年对我未来性格的养成也有很大原因,我长大后变得没有安全感,很缺爱,养成了一种讨好型性格,也变得不自信。虽然这里面也有自己的原因,但是我觉得最大的原因还在于父母这个角色爱的缺失,在爱中成长的孩子,总是格外有安全感,也更加自信和开朗。

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宝宝,虽然对父母已经没有了怨恨,但也希望自己不要成为这样的家长。努力回应宝宝的需求,不再冷淡她,忽视她,希望她健康成长,活在满满的爱里。

《《被伤害的勇气 :不必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读后感(三):用智慧的方法,摆脱受到的伤害

人作为一个社会人,在生活和职场中难免经历过不被理解,不受认可的境地。更严重的是,有的人还被冤枉,来自周围人的指指点点与攻击,难道你都可以不在乎吗?遇到讨厌的上司,你是选择委曲求全还是辞去工作?当你觉得自己在职场中非常努力,渴望被认可的时候,你的上司还不满意并时不时挑你毛病,你该怎么办呢?特别是学生这类群体,大都拥有一颗玻璃心,宛如温室中的花朵,一遇到狂风暴雨难逃厄运。就算是久经沙场的人,也会有伤心难过力不从心的时候。如果你缺少一位推心置腹的朋友或亲人,那这本《被伤害的勇气》就像是你的心理导师,帮你找到缓解情绪的突破口,为你指点迷津。

正如内容简介所言,韩国作者李承珉想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你之所以会受到如此的“伤害”,很多时候并不意味着你自身存在什么问题,归根结底,造成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与人实在是太不一样了。我们不能指望从所有人那里都得到爱。是的,世界上的人千差万别,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尽相同。就算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有时候也免不了一些争吵与摩擦。我想,认清人的本质与社会现实,放宽心态,人就会幸福许多。

作为精神科医生,作者这样建议读者:责骂与伤痛都是日常沟通的一小部分,就此产生的伤痛也应像对待离开的火车一样,挥手告别。在消耗性的人际关系中经受痛苦的人,通过本书会找到勇敢坚守自己的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本书所说的“受伤的勇气”,不是指甘愿被别人伤害,被伤害我们的人牵着鼻子走,而是应该把焦点放在爱我们的人身上。

通过举例的方式引导出一个个话题,乍一看,会觉得这本书是心灵鸡汤,就鸡汤文来说,它侧重教导大家要“达到内心的平静,学会放下”,但这本书认为,说归说,哪儿那么容易就能做到?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一直没有回应,你是不是会感到受挫,自信心受到打击?这时候降低期待值会不会让你好受些?谁说必须让所有的同事都认可你了?可是,精神科医生说了,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所谓本能,是无法通过降低期待值来调节的。我既不是看破红尘的和尚,也不是哲学家,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我没办法降低渴望获得他人认可的期待值。那么,只要不受伤害就行。毕竟衡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是否成功,似乎与对指责和诽谤的忍耐力强弱有着直接的关系。

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你学会了智慧的方法,就能正确处理那些流言蜚语,明枪暗箭,摆脱别人给你的伤害。让自己的内心强大吧,所有困难将迎刃而解。

《《被伤害的勇气 :不必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读后感(四):享受自己的人生

百样的生活,百样的日子,我们在百样的人群中过着自己的日子同时,我们也在看着听着形形色色的人群对于我们的评价和某种不太友好的交流。然而,生活是自己的,别人终究无法知道我们的生活中的各种酸甜苦辣,无法体会我们的欢乐与苦痛,看似无关的人生故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旁观者总要在这里指指点点,发挥一下八卦的娱乐精神,或者本着地球正义身份的代言人,来对我们的生活进行评价,我们在那些看似无伤,实则重伤的言语中,白眼中,过着我们的每一分钟,但是你何尝不是这种别人生活中的看客呢?

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每一个人都是人都喜欢我们,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喜欢和讨厌的人,我们不能因为喜欢我们的人而欢喜,也不能因为讨厌我们的人而伤心。我们不可能要求全世界都会喜欢我们这样的人,只能是期望,我们在乎的那个人,能够将爱保留下来。即使全世界都是冷漠的眼神,即使全世界都憎恨你,但是仍旧拥有那个爱你的人,你就是那个最幸福的人。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在那些受到苦难和排挤的日子中,我们看到了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是那个爱你的人,落井下石是让人寒心,最亲近的人的抛弃更让人受伤。我们此时应该学会在坚强中长大,只有自己的伟大坚强,才能够让苦痛离我们远一点,让伤害的危害值降到最低。

每一个人生活中无可厚非的会遇到骂我们的人,当然做错事,来自于长辈的责骂,耽误工作,来自于上司的职责,甚至是那些无关乎别人的令人费解的责骂,这些都已经司空见惯。我没所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是对不起某个人,这些声音不会随着我们长大而减少,也不会因为我们成功而改变。我们似乎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做自己的事情,为自己的生活努力,为我们自己而奋斗,那些身后的骂声似乎也就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了。似乎像一句老生常谈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不被认可不是大事,骂声连天不可怕,做自己的样子,享受自己的人生,坚强,忍耐,做我们最爱的自己,那些伤害都将是我们生命中的风景。

《《被伤害的勇气 :不必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读后感(五):善待自己,从找回被伤害的勇气开始

大学毕业刚入职场时,我遇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位上司。很遗憾,我的运气稍微差了一点,遇到了一位人格非常扭曲的男上司,于是,我工作的前五年,现在回想起来,都如同地狱般黑暗。

我的这位直接上司酗酒,性格阴暗,工作上典型的甩手掌柜,什么大活小活都丢给我,任何时间不分节假日都要求我随叫随到,对我的工作动不动出言批评指责,三两句话就开始人身攻击加侮辱,醉酒之后更是各种非难让人苦不堪言。而我刚毕业,急需挣钱来补贴家用,加之胆小怕事担心丢掉编制工作让家人担心,所以对这位上司的行径一再忍让不敢反抗。记得那个时候,每次被劈头盖脸指责之后,我躲在自己的小宿舍里哭,一次又一次地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每天上班都无比的恐惧和紧张,而这位上司也把持着我的升值加薪机会,五年里让我没有任何长进。

现在想起来,我都难以想象自己居然能够忍五年,那时的我还一次次说服自己,职场上苛刻的上司也是有的,严苛之下自己的进步会更大。但是,直到每天对我的处境担心受怕的母亲病倒之后,我才明白,有的人对你不好,伤害你,纯粹就是出于一种恶,纯粹就是想要毁灭你,这种人性中的赤裸裸的恶和坏,不值得用任何借口来辩驳。

当我在看这本《被伤害的勇气:不必让每个人都喜欢你》的时候,我的眼前浮现的就是那个在黑暗的宿舍里,独自一人哭泣的、无助而绝望的自己,可惜当时我还太年轻,太懦弱,太缺少阅历,也缺乏他人的帮助和指导,于是,就像一个溺水的人被旋涡席卷,无法自救。如果不是母亲的突然病倒让我在悲痛之中顿悟,平添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我恐怕自己会花更多的时间才能走出被伤害的阴影。

正如本书的作者李承珉所写的,现代人所遭遇的种种压力,一般归结为两个字:“事”和“人”,而其中人相关的问题更为突出——“事好做,人难处”,在职场这个“进退两难”的地方,我们遇到的人,会决定我们生活的质量,而在这一过程中最难忍受的就是他人对我们的伤害和仇视。作为长期关注职场精神健康的医生,本书作者从自己接触的真实案例中得出了自己的思考,来帮助那些在职场中遭遇伤害的人们,可以说,这是一本介绍如何过上幸福满足的职场生活的建议书和报告书。

1 不被认可 也没关系

职场就是人们一边相互折磨一边做事的地方。

也许你要说,工作嘛,就是挣钱的地方,混口饭吃,哪来那么多的情绪。但是,我们都是社会人,职场中的人际关系难免会左右我们的喜怒哀乐。运气好,遇到氛围好的,大家都相处容易一点,运气不好的,比如我,就如同走在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上,举步维艰。遇到伤害,有的人积极处理,有的人忽略无视,有的人硬气秒炒老板鱿鱼。但是当一个人无法逃避和逃离,长期地遭遇强烈的指责和诽谤时,任何防御方法都不管用了,会导致人自信心的丧失——

因为,我们都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而不是否定。但是很遗憾,正如作者所写的,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永远包容我们,肯定我们的父母渐行渐远,困扰折磨我们的陌生人反倒越来越多,我们无法避免来自职场和社会的评价和攻击,我们的内心就如同不断被攻击的城墙,时间长了逐渐出现裂缝。我们是那么地需要爱与支持,来重新黏合内心的裂缝。我们需要被认可,逐渐形成自我的自尊感。

选自《被伤害的勇气》

作者强调“自我存在感”,甚至肯定了自恋者在一定程度上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现在的我们缺乏一种不允许他人攻击的缜密意识和集中精力在自我防御上的专注精神。要培养自尊感,我们首先要培养自我存在感,而好好体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做事的感觉,就是自尊。在直面非难与指责之前,我们要给自己深植强大的自尊和信念,这样才能拥有与之对抗的强大力量。

2 每个人都在 挨骂中生活

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完美的人吗?

相信就算存在完美的人,也难逃指责的“魔掌”。因为人的差异性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指责,只要是人类聚集的地方,就会有指责。我们每个人在被议论的同时,也都在议论别人——“你并非是你想象中的单方受害者”。

我们不能因为别人讨厌我,就认定对方的人格不成熟。但如果对方让我们感到自己是个一无是处、毫无价值的人,但他其实对我毫不关心,那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理会他们所说的话。当然,“一笑而过”、无视指责与非难也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能量的,这绝不轻松,一味地忍耐也绝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作者提到心理医学领域的“情绪通风效果”,让你强烈的情绪宣泄出来,这是一种正面的排解压力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态度积极、埋头专注地去做一件事,身体的实际行动可以让我们暂时忘掉苦恼,让自己真正的自信起来。

选自《被伤害的勇气》

我们要积极地寻求帮助,接收治疗,用不断强大的内心来对抗各种压力与诽谤,给自己不断“充电”和“加油”。要知道,总有人会不喜欢你,就算你多努力,也无法阻挡对方讨厌你的那颗心,不管有没有原因,肯定会有人开始就和你不对付。当我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最智慧的方法就是接受、接纳它。千万不要羡慕那些朋友多的人,他们照样躲不开非难这把箭,并且,喜欢你的人和讨厌自己的人是成比例增加的,如果我们不能接受“敌军”越来越多,倒不如保持现有的人际交往圈子,反而不会有太多的压力。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别人身上是很耗费精力的,也并不能起到躲避伤害的作用,我们真正要认识到的是——我们的情绪。

在书中,作者把情绪比作火车——

不用去计较孰对孰错,因为不管别人怎么说,内心坚定自己是正确的,活着就不会太累,说一句“好吧,你是对的。”这有那么重要吗?要知道,别人指责你的地方恰恰是你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之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存在”,不断地为证明自己的存在而默默积蓄力量。

3 寻找被伤害的勇气

答案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孤独,是我们独自站立起来的机会。

在经过层层的开解和力量积蓄之后,在最后一章里,作者开始给出获得“被伤害的勇气”的具体方法。

首先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承认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不要埋怨环境,也不要埋怨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活得很好。

其次,学会思考和自省。如同作者所说,成人的社会是一个“维持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这部由齿轮组成的巨大机器中麻木地旋转,扮演着公司里的中坚力量、家里的“顶梁柱”、子女的责任人……只顾着埋头完成任务而丧失了为自己思考的时间。其实,生活也不用太过循规蹈矩,我们可以给自己留一点点时间,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我们要学会从日常纷繁复杂的事物中脱离出来,在履行责任的同时,留出时间来思考和自省,感受自我的存在感。良辰美景、诗与远方,喜悦与感动,是因为我的存在,才能被感知,我周围的世界才变得有意义。

再次,寻找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快乐是让我们体会到自我存在感的一种最强烈的正面情绪。积极寻找我们喜欢的事情并参与其中,能够很好地增强自信和自尊,找到内心的强大内核。

同时,我们要珍视独处的时光。在这个信息爆炸又充满诱惑的时代,能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为自己思考的机会并不多。独处的时间犹如沙漠中的绿洲,读书、听歌、发呆、赏月,倾听身体和内心的表达,这些独处的时间获得的自尊和幸福,比依靠他人获得的自尊和幸福要真实和牢靠得多。

最后,充分体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喜怒哀乐,学会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摸爬滚打”,积极地增强自己抗打击的能力。学会关注我们自己的情绪和内心,保持尊重他人的姿态,终有一天我们会收获他人对我们的尊重。

这本书不厚,读起来很顺畅,如果不看作者介绍,你完全不会意识到作者是位韩国人。书里面,与我们所处的环境高度的相似——相似的职场生态、相似的家庭结构、相似的国民心理,作者所构建起来的“被伤害的勇气”不仅被韩国国人所需要,也被在“996”的桎梏中挣扎的中国职场人士所需要。在韩国,有“企业精神健康所”这样的机构存在,去关注,去疗愈。而我们也可以从这本《被伤害的勇气》里,找到自我救赎的途径。

如果有传送门,我想把这本书给刚进职场的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