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柔情史》经典影评有感

《柔情史》经典影评有感

《柔情史》是一部由杨明明执导,耐安 / 张献民 / 杨明明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柔情史》影评(一):总结不出标题的一篇影评

从五一回家期间和父亲的争吵,到开始反思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每次回家都会争吵?为什么父亲在我眼里那么不堪?我在这个家庭中应当承担怎么样的角色和责任?......带着一连串的疑惑和不解开始去寻找解答。首先是自己分析父亲的成长经历,父亲在家里的责任,我在家里的责任,在和父母之间已经有了大的代沟时该如何和他们有亲近的关系。对以上问题有了一定的解答之后,我开始再去寻找一些书和影视作品,想要更深一层的理解,在回学校的第一天,在返程路上以及到校后断断续续把《柔情史》这部电影看完了。以下是我的影评

《柔情史》影评(二):接地气,又接地府

很多场景我和我妈都有发生过,很多对话也一样,可是要说起来,我从童年到现在快30岁的年纪,其实从来不觉得我们相处的有多愉快,在妈妈那里得到的基本语式基本都是,你穿这件衣服真难看,你咋越来越不会收拾自己了,你要抓紧多存钱,要不是因为找了你爸我早过上好日子了

你老公是不是出轨了,看紧点

等等之类的语言,不得不说我经历的母女关系和这部剧如出一辙,于是我选择一毕业就结婚逃离她逃离家,可是又发现自己由于种种能力和性格的缺失,永远也摆脱不了这种相处模式我越来越怕我变成她,有时候想想其实人更需要的自洽的过程,自己接纳自己就好了。

《柔情史》影评(三):这篇短文可能跟这个电影没点关系

前几天在老家芜湖,照例临走前去看望奶奶跟外公外婆。

外婆的阿尔茨海默症发展的很快几乎已经不识我。离开前帮外婆理了理头发,和外公道了别,但我走到楼下,习惯性的抬头张望却看见外婆依然站在窗边冲着我笑机械地向挥手,这是她一直以来的习惯,为了多看我几眼,虽然已经不认得我是谁。

那一刻,我真想返回楼上,紧紧的搂住她,就搂住她。可我没这么做,我还是继续往前走了。我知道 就算多再搂那么一下,我可能就不想走了。回家路上我用得这个病的患者不太感受到痛苦的理由搪塞着自己之前没有常来陪伴她的事实。

奶奶也是,前几天摔了一跤,万幸没有骨折。我离开她家的时候,她还一定要拖着酸痛的腿脚,下楼送我到她住的小区门口,看着我上车,直到目送载我的车走远。

她们俩,都八十几岁了。

我每一次告别,都会尽力的告诉自己,一定还会有下一次欢别。

子欲养而亲不待。

有人说,我们这代独生子女 是蜜罐子里泡大的。

是的,先甜后苦。

看着周围的亲人一个个老去,最后只能独自承受这份孤独。

我们在他们毫无保留得爱里长大也意味我们很难回馈他们每一个人同样能量的爱。

既无奈又沉重,只能期许时光流逝缓步。

有的时候我会想我们真的还需要再制造下一代吗?其实说白了孩子的诞生,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人类得各种欲望的,陪伴的需要,金钱交换,地位稳固,代替自己完成愿望,对自己未来会老去的不安。很多父母甚至仅仅只是不知道自己还能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只能留下一个孩子。可是这些愿望未必都能如愿以偿,可还是孩子终归来了。

父母获得孩子的欲望是立足当下的,而孩子日后所要承受的,是一个他/她父母完全未知的世界。

希望日后能当父母的都是喜欢孩子,把孩子当朋友的人。

《柔情史》影评(四):母女镜像

"你和的关系,决定了你跟世界的关系" 一个生活在悲苦年代的母亲,丈夫的缺失,人情的冷漠,让他含辛茹苦带大自己的女儿,母亲将自己与社会的膈膜,对自己的束缚与规训都强加在女儿身上,从小的严格,要求的完美,独立与自强将自己的女儿潜意识里变成自己欲望施加或者满足自己的替代品;这不是所有母女关系的体现,但是起码真实的像"这本就是生活",这是母女关系的一种表现。 女儿的任性、刻薄,生活中算计…其实就是母亲的一部分。母女的镜像关系想互照见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刚柔并济只有"臭味相投",女儿看似压抑着,想挣脱但是他始终也永远不会脱离母亲,因为他们都固执的爱着对方,执拗,刚烈的性格让他们谁都不会低头。 虽然这不代表着大部分人与母亲的关系,但是起码他真实的在很多方面都让人联想起自己的母亲,当然还有审视自己与女主小雾。

提一下在角色的原则上,评论里包括弹幕都在讨论所有出现的女人的相貌——“丑"。这让我想起宁瀛导演的《无穷动》,同样是“丑角色”,并不像大部分电影中所塑造的美女形象。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学电影》中认为“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 / 男性和被动的 / 女性”,通过对好莱坞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女性形象的塑造多是为了男人,他们将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风格化的女人形体上。”导演完全是在诉说着对于"凝视"的反抗。导演极力的避免这种男性的凝视,将女性打造成一种“丑角”,从男性欲望的角度遮蔽女性被看的惯性和集体无意识。导演杨明明,女性导演,在这一方面上反而抛开了男性"凝视"的目光,角色的塑造其实是一种"反凝视",或许以这种规避男性导演所塑造的美女形象来强调女性的自觉.女主小雾的职业在现在看来就是一种追求自由,自我的放飞状态,一名编剧,他写的剧本不为迎合市场,(虽然他没钱,与母亲挤在漏雨的出租屋内)这让我们想起《春潮》里郭建波-记者职业,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有一定的学识素养同样也有一定的话语权,他们是物质上的失败者,但他们起码在精神上追寻着自由与葆有的激情。

不管是白领,小资,自由职业者亦或者是编剧,导演,艺术家,记者……这类职业对女性来说在导演的范畴内被认为在本性上是女性身份的提高,摆脱掉原先的受制于男人的底层状态,受于职业的原因,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话语权(在能力,魅力上不输男人)另一方面他们带有一种"浪漫的自由追求者”的身份幻想,或许也是女性导演下意识的所想提升的女性意识。

《柔情史》影评(五):小孩

小孩是情绪化的,和人起争执的时候总有些神经质。小孩很敏感,需要很多很多爱,以及充足的安全感。小孩易怒,生命力丰沛,但也很好哄。用美食就可以。

我已经成年好久了。可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孩子。无措、退缩、多疑,遇到棘手问题的刹那就像幼儿园被老师推到讲台上非要我表演才艺时候的模样。纵然已经渐渐学会外表上的不动声色,但内心里的那个我,已然如同儿时一样躲在讲台后面,窘迫得哭出声来。因为小时候的我根本没什么才艺。我妈说我唱歌跑调,让我学舞蹈,可那我也不喜欢,觉得练功太痛,动作章法我也不愿意记。每次下课我都第一个冲出练功房。

这是住在我身体的其中一个孩子,还有一个孩子只有面对我妈的时候才会跳脱出来。她与那些受尽宠爱无法无天的孩子有些相似,但又不是完全等同。她相信母女连接纽带足够坚不可摧,因此会毫无顾忌地说出一些可怕的言语刺激妈妈;然而她又被更加专制更加敏感更加神经质的母亲所折磨,最大的愿望就是逃离这个家庭。

所以真的是这样吗,所有的母女关系都不过是互相折磨。我和她,撕裂一切在外体面的伪装,撕裂一切多余的社会身份,以最赤裸最无耻的嘴脸对彼此辱骂,诅咒,挑衅。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最后在气性的余韵里吃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你收拾桌子我洗碗,今夜我们还能把爸爸赶出去挤在一个被窝搂着睡觉。

柔情吗,那母女之间的柔情也太少了,至少在片子里没有那么多。柔情过于美好了,而美的东西显得那么不真实。

争执时对方的脸虽然可憎,但是真实。真实就是好的。

小雾与母亲的争吵贯穿全片。小雾想要什么?她有才华,清高、自傲。有时又幼稚而固执。比起稳定的生活,她似乎更需要社会对她才华的肯定。妈妈想要的就更直白功利些,稳定的生活,老爷子善心大发,把房子的产权留给她,如果女儿结婚、自己成为作家能赚钱就更好了。这样看来,如此迥然不同的母女俩,矛盾必然会一直存在。片中小雾与妈妈的剑拔弩张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都要强嘴硬得要死,下雨时,哪怕再关心母亲的情况,在男友帮她发消息问候时,小雾也再三强调,陈述句,说明文,连“妈”都不要加。而母亲的关心也是传统的中国父母式关心,夹枪带棒,总以为儿女是基督佛祖,能明了并感恩他们隐藏在数落贬损中的爱意。

但人不能一直市侩,同时也很难将高尚贯彻始终。毕竟是母女俩,母亲也憧憬甜蜜的爱情,失恋的时候会和姐妹坐在酸奶店痛哭流涕。哪怕再爱钱,也没企图用情感换取物质,那些磁产品都是她自己花钱买的;女儿呢,在房子产权问题上,她和母亲站在统一战线上,在深夜打不通爷爷电话时第一时间想的是遗嘱。如此相似的母女俩,把彼此折磨得体无完肤之后,面对各自的生活,又完整表现出了对方在自己身上刻下的烙印。不健康,不美,但是真实。

于是矛盾总会解决。平日里最常见到的,也是平常人家最容易获得的疏解压力的方式。似乎满足口欲,那些难以启齿难以纾解的苦楚与忿恨都能随着美食轻而易举吞进肚里。奶,羊蝎子,瓜,一日三餐的顺序,保证营养,物美价廉,也富有地域特色。如果《柔情史》让我来拍,估计是豆浆、炖排骨和冰镇西瓜。道理是一样的,小孩子嘛,用好吃的哄哄就不哭了,记吃不记打也是种不可多得的福气。

片尾,晃晃悠悠的公交车,玻璃上倒映出月亮和黑夜。画外音缓缓念出小雾写的《小孩》。具体诗句已经记不得了,但是“小孩,我不会喜欢你”。因为在我看来,你幸福、快乐、圆满,不像我一样在简单却痛苦的关系中挣扎。她看我就是个小孩,我看她也是,就这样互相折磨着又有什么用呢?纵然痛快地将你刺伤——

“我没有舒心,只是不再在乎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