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刻骨铭心》的读后感大全

《刻骨铭心》的读后感大全

《刻骨铭心》是一本由[英]多丽丝·莱辛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16-1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刻骨铭心》读后感(一):彪悍的女子

几年前看过多丽丝。莱辛的《天黑前的夏天》。一个女人在丈夫和孩子们都不需要她的时候她该如何自处。嗯,一个家庭妇女的中老年危机。我以为莱辛是写女性与家庭的女作家。看了她的自传后才发现,她年轻时竟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左翼分子,搞政治的女子。

让人肃然起敬。贫穷对于她的童年影响是持续的。在她的自传中总是提到父母为钱发愁,母亲花钱培养她却又指责她不珍惜,这种双重压力是容易让人产生反叛和愤怒的。一样的经历,看到父母糟糕的生活,活得痛苦压抑,那么自己就会在心里呐喊我一定不要活成那样,一定不要过那样的生活。对于母亲的憎恨与疏离,以及家庭的贫困让她早早离开学校工作生活。

童年也有快乐的回忆,农场里灌木丛中,和弟弟一起探险。大自然总是孩子们最好的游乐场,以及远离痛苦的最后保护区。各种动物,景色,是回忆里的色彩斑斓。当然,每一个痛苦的孩子最后的精神圣地一定是书中的世界。莱辛很小就会阅读,她的母亲会从英国买很多书到非洲。在阅读的世界里,莱辛逃避着现实的不愉快。

在莱辛繁复的记忆里,会频繁的简短地提到书,阅读。生活在琐碎的俗世里,但是写作阅读是她一直坚持的一件事。嫁给第一人丈夫逃离了父母的家,和母亲的抱怨。嫁给第二人丈夫逃离了保守的丈夫,和二任丈夫一起为社会理想而参加活动。哪个女子会有如此丰富的经历,似乎外在的一切都影响不到她,她的决定她的离开都是那么坚决不带一丝犹豫。第一段婚姻里她是一个公务员的妻子,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参加丈夫的社交活动,一切都做的完美。四年后,却可以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妻子,参加各种团体社会活动,编辑报纸,成为一个积极参与政治的妇女。多么迥异的转型。这时莱辛的第一部小说已经成型,早期的作品是关于殖民地生活以及黑人的权利,和《天黑前的夏天》完全是两回事。莱辛的30岁前激荡起伏,各种经历让人心生羡慕。这样的女子当然有勇气带着幼子远走英国,结束两段婚姻。因为一贫如洗,所以没钱对于她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这样的女子写出来的故事充满冒险与希望。

《刻骨铭心》读后感(二):莱辛自传简评

惊奇、狂喜、悲痛、震撼……很多刻骨铭心之时都镌刻在一个人还尚显年轻的时候,那没有因为经历丰富而产生的世故和麻木,那没有因为年龄增长而故有的深邃和厚重,但那些因青涩而特有的执着、执拗、感动和冲动,构成了一份难以磨灭却也难以重温的深刻体会,抑或是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抑或是一段充满纯粹的年华,你会记住一些人、一些事,纵然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却,但当你回忆之时也总会有一些遐想和幻想。

你很难去定义莱辛是一个怎样的作家,作品各有千秋,没有特别一致的风格,如想加以总结,又总感觉读的不够,就像她自己对诺奖的颁奖词也不甚满意,对很多关于她的传记更是不屑一顾,所以从她自己的自传入手反而更加轻松和准确,尽管无论作者自身还是正在描摹的旁人,杜撰总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就一个女人来讲,在那个保守的年代里,莱辛一定属于敢于突破和正视现实的独特个体,她愿意面对自身,不怕书写混乱和肮脏,她无谓投入底层,她能经历平庸,而又在即将陷入乏味琐碎之时冲破枷锁。这本自传的时间跨度是一战二战期间那个错乱而彷徨的年代,但你看到的不是波澜壮阔的一段英雄人生,只是一个人不断觉醒和回味自己的过程。她也曾平凡,也曾对一些人身故有的逼仄和丑陋好奇,她毫不回避那些看似难以启齿的问题,并没有遮掩那些庸俗甚或低俗的话题。

或许当我们年迈之时,都会因为这一生沧桑而卸下了许多伪装,因为有些事情竟会历久弥新而突生更多滋味,有些曾饱含深重的话题却因岁月沉积而沉淀酝酿出醇厚的芬芳。当我们敢于面对许多之时,亦是真的敢于敞开心扉的时候,即便再没有了可以走遍天涯的脚步,却有了看破前路的眼睛和鼓励他人前行的豁达,你有了愿意寄托的希冀,却没有了非此不可的所谓,一些慢下来,一些看起来。

这本自传就是一本平实的自述,阅读它时不必过于计较,也不用奢求太多,你可能要忍受琐碎和絮叨,你可能对一些篇章和段落并没有兴趣,但这并不妨碍阅读和体会,因为很多书和文字终会在某一刻被你突然记起来,然后再重温和回味。这里或许没有你想要的刻骨铭心,但是这里或许有我们有一天会觉得重要的答案吧。

《刻骨铭心》读后感(三):刻骨铭心的人生-莱辛自传

作者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英国女作家,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了解莱辛,就是从读她的这本自传开始。 她的作品包括《金色笔记》《野草在歌唱》《幸存者回忆录》《第五个孩子》等。涉及众多主题,包括种族矛盾,文化碰撞,个体和集体的冲突等。 这本书里的几条线: 第一条线是莱辛童年的回忆,从出生波斯-俄国-英格兰-非洲,成长纪事还有她踏上文学之路的因缘、追寻、落籍与感触。 从婴儿,儿童,少年,青少年,到青年,成年,“跳跳虎”与母亲的斗争,非洲的生活等经历和心路历程。 第二条线是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青年们其实希望参与战争,但也带来了许多家庭不幸,社会也更加纷乱。 第三条线是种族矛盾,贫富阶级差异,关于黑人的薪水、住房和教育、权益。 第四条线是婚姻生活。莱辛有过几次婚姻,虽然不幸,还有三个孩子。 第五条线是参与政治活动。疯狂的、偏执的,不停地开会、学习,就是希望实现一个理想的世界-社会主义,没有战争,不平等,没有剥削压迫。后来脱离了这个信仰。 自传一般都要从小时候写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童年的回忆,但莱辛的童年也有不愉快,源自于母亲对弟弟的爱而不爱她,开篇从祖父母开始写起,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历史。 莱辛的母亲年轻时学业优异,曲棍球,网球都玩得很棒,还会去音乐厅看晚会,博览了进步书籍,《琼和彼得》,后来成了一名护士,也就是在医院里,认识了莱辛的父亲,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受伤的士兵。他很感激她的精心照料,还说“有感情的婚姻才是最好的婚姻。” 1919年作者出生那年,2900万人死于流感,一战造成1000万人死亡,大多数死于壕沟战。10月22日,莱辛出生了。 在遍布欧洲的每个城市,村镇,都有一座战争纪念碑,男青年们都难逃厄运。屠杀记录一桩又一桩。 “战争造就了我们,也扭曲了我们,但我们似乎都将战争遗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莱辛的童年来说就像笼罩了一层灰色阴影,父亲也患上“炮弹休克症”,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因为战争而被打乱了。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希望世界不再出现这样的残酷,疾病,灾害,饥饿,经济萧条,平安活着已然是一种幸福。虽然历史告诉我们,变化才是万物的常态。 很多沸沸扬扬的事件并没有得到公众的正确认知,因为事件参与者都选择了守口如瓶,甚至将自己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一切的发生。而事件的推动者或从旁加以刺激的人们被遗忘在了历史的洪流中。 因此,作者写自传是为了自我防卫,避免了其他人不实报道。她的一生中,扮演的角色一直是那名揭穿事实真相的小孩。 莱辛的母亲打算用蒙特梭利教育法培养她和弟弟,特鲁比·金博士说,“至关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母亲总说“孩子应该由爱来管教。” 但她认为母亲只爱弟弟不爱她,施加某些心理压力(包括善意的压力)和伤害肉体一样具有破坏性。和同样经历的人相遇就会一见如故,从家里惊恐逃脱,或经历情绪崩溃后,他们终于重新找到了自己。 书中还提到了婴幼儿喂哺指南、便盆训练,还是有帮助的。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很大,乃至后来的性格和行为都会有原生家庭的影子,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被伤害的经历,或被打骂、吼叫、指责、批评,性格因此变得懦弱、胆怯,或者叛逆,感觉缺少爱。 还有一些女人抱怨是孩子毁了自己的生活,自己又如何不想要孩子,说生孩子简直就是大错。这种做法是对孩子生命的侮辱,再刚强或迟钝的孩子也无法承受这种打击。 为什么莱辛的幼年记忆很少有舒心的呢?微小的、夹杂着悲伤的厌倦感构成了全部记忆基础?重点在于一切都超出了限度,要么太高大或沉重,要么过于艰难,要么震耳欲聋或格外明亮。她从来没有能够应对自如。 当富有爱心的人抱着孩子,这将对孩子产生永久的影响,这份爱就像悄悄贮藏起来的善意,或是悄悄发挥效用的药片,时刻灌输给孩子,甚至贯穿其生命的始终。 在成长的孩子最好由父母亲自照看,因为如果选错了人,孩子就会遭受可怕的欺凌和冷落。 在后来故事里他们家从波斯到英格兰,途经俄国。每个站台都要停靠,而站台围满了陌生人,和他们不一样的人,衣衫褴褛无父无母无人照顾的孩子们,源自战争带来的可怕的影响。和那些闹饥荒的孩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莱辛是被庇护得很好的孩子,在车上有故事听,有彩泥玩,用粉笔画画,玩猜谜游戏。 之后他们又离开英格兰,经历了远航,到非洲殖民地开辟农场。在船上母亲和船长成了好朋友。这里又有一个对比,工人们脏兮兮的,赤裸上身,往炉子里铲煤,脸上落着煤灰,而却看到两个干净的小孩,身后的父母也穿着上档次的衣服。这是两个世界的人,也可以说,是社会两个阶级的差异。 在非洲的生活一开始还是充满希望的,但也有艰难困苦的时候,一切都需要重新开辟,也有毒蛇和各种昆虫,经济萧条,贫困、疾病侵袭这个家庭。但是父母依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好的教育、培养。莱辛也在这些困苦条件中,得到了锻炼,早早学会了做饭、缝衣、做奶油乳酪、开车、照管鸡和兔子、给猫狗杀虫、淘金、狩猎鸽子和珍珠鸡来烹饪。 最有趣的是给鸡抱窝的故事了!这让她感觉很快乐,感到自己是为家庭做贡献,是有价值的人。 只不过后来父母发现选错了土地,让他们的后半生都陷于痛苦中,这种痛苦也深深影响了孩子。 莱辛说她跟母亲之间,“我总想逃走,她总想追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无比火大,攻击起那个人来就像是在攻击敌人……其实,她面对的不过是她的女儿罢了,一个从小不听话、让她操碎了心的女儿。” 在生命的暮年,莱辛说,“我恨母亲。我记得那种恨……她那些撵人的、粗暴的、冷酷的、不耐烦的手势让我害怕。”但是莱辛说,她也明白自己对母亲的依恋,每当她离开家时,“如果不想念母亲,我能想念什么呢?” 每个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父母想要掌控子女,子女想要脱离父母的掌控,但内心又有深深依恋,最亲近的人容易伤害彼此最深,好似命运的羁绊。年轻时人们想要反叛,成熟后往往会与父母握手言和。 关于莱辛的婚姻,和第一个丈夫离婚,离开了刚出生的两个孩子,主要是当时她参与了共产主义的政治活动,和公务员丈夫意识形态的不同让她濒临崩溃。但抛弃自己的孩子应该也让她内心感到痛苦!和后一个丈夫结婚,是因为他们有同样的信仰,有共同语言,也生了个孩子,虽然也只是短暂结合,在文学上他们是没有相同之处的。离婚后莱辛独自带着孩子离开了,定居伦敦。 读这本书,可以了解历史,一战和二战,冷战等战争中和战后的社会情况,各国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各种意识形态思想,英国殖民地的生活,黑人的遭遇,还有莱辛写的故事的原型人物们。了解了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她的成长经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她的作品。 所以,读完仿佛也和作者一起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一生,变幻的大历史,跌宕的人生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