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丽与哀愁经典读后感有感

美丽与哀愁经典读后感有感

《美丽与哀愁》是一本由[瑞典] 皮特·恩格伦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6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丽与哀愁》读后感(一):日常读书

#读完此书2018#第六十七本,通篇只有哀愁,战争中的人们毫无美丽可言,能够出现在书中的人物是幸运的,毕竟还能让后人知晓其遭遇,而那些默默死去的人,如三个死于海战的中国洗衣妇、在无足轻重的非洲战场死亡的数十万非洲苦力更无人了解其生平。今年是一战百年,最近新出了些关于中国在一战参战却受到不公待遇的书籍文章,对于山东问题,建议读者阅读唐启华先生著作,相信读后会有不同观感。至于华工的战时贡献究竟如何大,只需知道直接参战的罗马尼亚、葡萄牙的作用就知道了。

《美丽与哀愁》读后感(二):以时间来记录时间

过生日的时候朋友送了很多书,这是其中一本,太厚的书,一时间看不完。因为这本书是以时间线来记录一战,我决定在此以时间线记录我每次阅读的感受,希望是很有趣的阅读体验。

#2018.03.17#今天在读《美丽与哀愁》,书从二十三个小人物的角度,反应第一次世界大战。作者的文字很平和,但是在这种跨越时间的题材面前,再华丽的文字也会黯然失色,平凡反而更具震撼力。读到曾经的战舰已经变成现在特别受欢迎的潜水目标时,我感到,在时间的维度上,人类的战争与和平都太过渺小。

#2018.03.18#战争的真相是什么?战争的正义性又在哪里?这些复杂的问题从来不是参战的平民所考虑的问题,他们的心中只有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人的不舍,对战争惨烈程度的震惊,对未来的惶惶不安。他们不决定是否开战,但开战的结果却要他们来背负,这种无能为力感,残酷而又悲哀。

#2018.03.25#今天读到小护士第一次看到医院里死人,印度洋上的德国船员击毁英国船但却先遣散了船上的士兵,卡夫卡找各种借口拖延参军的时间,战争残酷性的面纱随着时间不断被揭开,有人感觉到地早些,有人晚些。

#2018.03.27#今天读到的几个小故事很有趣,从不同的所属国不同的身份来看待战争,让我的立场随着人物不断转换,有几次我都被那种悲壮地自我牺牲感所感动,直到艾尔弗里德的姥姥反驳贡普雷希特的爱国主义说辞,说道“所有的母亲都应该去对皇帝说,我们现在就要和平!”,我那保家卫国的激烈情感才退去。年轻人总是想上战场,那是因为战争还未从他们那里剥夺走重要的东西,重要的东西也许是青春,也许是生命,也许是灵魂,但如果国家的荣耀要通过牺牲这些得以彰显,那这种荣耀也太过血腥和不堪。

《美丽与哀愁》读后感(三):哀愁倒是真的,美丽从何而来?

买书缘由:“美丽与哀愁”这个书名让我着迷;再者副标题说这是“个人史”,而普通人物在历史事件下的亲身感受是我一直想要了解的,趁着五折随即购入。

这本书呢,近700页的砖头,读来也挺费劲,毕竟我喜欢出门把最近在读的书带在身上,而这本书,真得好几斤吧?

内容上呢,值得一读。这本书的内容大部分是由23个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一战的人员的日记构成——有前线士兵、士官,也有远在后方的中学生、公务员(比如弗朗茨·卡夫卡)以及救护人员和运输物资的驾驶员,有海上的、陆上的,也有空中的,有欧洲的也有非洲的等等,不一而足。即使是作者论述的文字部分,也大多是基于这23个人物的日记来串联故事情节和人物情绪发展的。再者,不同于我以往读过的历史类书籍——读书太少,所涉及历史方面的,大多是后来的研究人员站在单一的上帝视角来论述历史人物的,一来书中的23个人物是战争亲历人员,他们对战争有着最直接和真切的体会;二来他们都只是一些小人物,一些最容易被历史忽略的小人物,而我对普通人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我愿意去发觉和了解他们的人生和经历。以上两个原因都使得我对阅读此书始终有着比较平和以及入迷的体验。

说说我的感受。

书中印象最深的场景,莫过于一个德国后备队的士兵,与一个法国俘虏激烈争吵起来,甚至大打出手,原因竟是——两人因为对古普罗旺斯语诗歌中的虚拟语气用法意见有分歧而吵了起来。这个德国士兵在参战前是哥廷根大学的罗曼语教授,而那名法国俘虏却是索邦大学的教授。当时读到这里,我真是苦笑了起来。

对于能够健康安全返回家园的人来说——比如帕尔·凯莱门,这4年仿佛是一场梦,在父母睡下时偷跑出去玩耍,赶在父母还未醒来之际,偷偷溜回家中。

可是对于那丧生的上千万的士兵或数百万平民呢?他们不过是构成历史书上某个数字的一部分、是某些安坐在战场后方的某位政治家或军事家实现其目的或诡计的一个棋子罢了。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任何上升到尊严、荣誉等层面的国家战争,背后都是被实实际际的利益所驱动的,受苦受难的永远是无权无势的平民罢了。

还有跟我以往的常识有悖的一点便是,我以为人人都憎恶战争,知道战争是吞噬、毁坏财物和性命的恶魔,可读这本书的前部分让我知道我错了,一来民众一如既往的容易被煽动——通过封锁异见媒体,并且借用国家荣誉、人民尊严等来煽动民众的仇视情绪,从而既可获得他们的言论支持,也可获得他们的金钱援助,乌合之众永远是乌合之众,所以民众对战争持赞同还是强烈反对,在战争开始前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或国家说了算的;二来并非人人都珍视别人的生命和财产,即使这个人和你并未谋面,甚至远在不同的国家。基于这两点,我很惊讶的看到,原来一战之初——具体说来是一战还未爆发之初,是有如此多的人对这场战争如此狂热,以至于书中说到的,当时你要敢稍微表达一些反对战争——更别说诉求和平了,就会收到疯狂的民众群起而攻之。正所谓,个人可能保持冷静与理性,但民众,我始终认为,永远都是愚昧和盲目的。

最后一点,同情心——更遑论同理心,并非人人都具有的,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并不只是中国的谚语,在战争进入焦灼、如火如荼之际,前线士兵饱受饮食、疾病等痛苦,后方依然可以灯红酒绿、载歌载舞,虽然我很难现在就断定如果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不会做出不同于他们的行为,但我依然觉得很痛心,确切说来是寒心。

《美丽与哀愁》读后感(四):当青春的色彩染上一抹哀愁

文|轻禅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这一天之前,欧洲一片祥和、繁荣,这一天之后,欧洲不再是世界中心,战争开始肆意蔓延。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多,欧洲的许多城市因此变成废墟,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失去了平静安宁的生活,他们对生活与未来的希望,伴随着时间一点点消磨殆尽。即使一战结束,有些人幸存下来,那存留于内心的伤痛也无法愈合,战争带给他们的那一抹哀愁似乎变得无尽绵长。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书籍不少,但将视线锁定在小人物身上,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轨迹来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书籍却不常见。《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就是这样一部别出心裁的书籍,瑞典历史学家皮特·恩格伦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将目光投向那些曾被历史遮掩的小人物,通过讲述他们在战争中的经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们的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从《美丽与哀愁》一书讲到的23个不同阶级、国家、阵营的普通人身上,我们可以深切的感触到战争究竟是什么感觉。

那么,战争究竟是什么感觉?当战争打响,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乱,劳拉原本打算参加华丽的晚宴,等不来她的丈夫,最终等来了他派人送来的卡片:“宣战了。马上带孩子们过来。”当战争打响,军队开始奔赴战场,借由艾尔芙莉的眼睛,可以看到士兵爬上了货车车厢,随着号角声离开。对于作家卡夫卡而言,他平静的生活也被打乱,他目睹了一场爱国示威游行,他无法安心创作,饱受失眠之苦,他试图将战争隔离在外,却无能无力。

战争与死亡、毁灭,似乎永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例外。因战争,福萝伦丝第一次目睹死亡,在这之前,她从未见过死人,而这死去的军官马夫竟是被马踢中头部而死,她因目睹死者感到心神不宁,房间彻底的寂静让她不安。也是因为战争,萨拉目睹安特卫普这座城市陷落,一座城市由此变得满目疮痍,到处是伤员,炮声一整夜连绵不断。同样是因为战争,恩特斯目睹了两名战死的法国人被海葬,即使生命逝去,也不能很好的被安葬,被尊重。

战争造成了食物短缺,疾病爆发,甚至造成了人性的泯灭。萨拉在开设食物救济站的同时,越发厌恶战争,不仅仅是因为战争对其他人产生的印象,也因为战争对她产生的影响,“我觉得我内心有某种东西在这场战争中停滞不前,或者已经死去了。”劳拉在看见一名士兵吃橙子时,心生羡慕,她几乎愿意不惜一切和那个士兵换取橙子,把橙子拿回家给孩子吃。在食物短缺,爱德华目睹了最后一批马被杀,他不忍心看,亲了唐璜(一匹马)的脸颊,转身离开,唐璜却看着他离开,当天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相信它一定宁可被我吃掉,而不要让别人吃掉。”

战争中,受伤已然司空见惯之事,可更为严重的是心灵的创伤,这种伤痛直到战争结束也不曾停止。1917年8月9日,卡夫卡第一次肺出血,隔夜,他的情况变得越发严重,他一直相信,这场病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即使战争结束,卡夫卡的流感也没有康复,已然演变成致命的肺炎。战后,罗伯特对于好友提出战后赋闲期间做了什么这样的问题,他的回答竟然是:“自我毁灭。”科庞在战后出现了并发症,截肢的伤口未曾愈合,他的抑郁症也没有缓和,他这样说:“我应当欣喜不已,但我却觉得仿佛有一只冰冷的手掐住了我的喉咙。我对未来充满焦虑。”

《美丽与哀愁》一书中描写的23位小人物,他们大多二三十岁的年纪,他们的青春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失去了本该拥有的色彩,原本亮丽的人生涂抹上了一层无法擦掉的哀愁。战争带给他们的痛苦,有身体上的,更有精神上的,这些痛苦,并没随着战争结束而结束,兴许会伴随他们一生。看他们的在战争中的轨迹,不难发现人在面对战争时的无奈与被动,而透过作者满载真实的文字,让人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世界需要和平,无论在任何年代,都是如此。

《美丽与哀愁》读后感(五):美丽的生命为何轻于鸿毛?

瑞典历史学家皮特·恩格伦曾为战地记者。看惯个体的生死荣辱,或是他以小人物的命运书写历史的灵感。《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即是这样一部视角独特的作品,它讲述了一战期间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境遇的小人物的命运。

战火中的离散与哀愁不难理解,那么美丽从何而来呢?最显见的美丽,是鼓舞民众捐躯的愿景,或者说主战者为民众勾勒出的幻景:“这场战争是一项承诺,也是一个机会,承诺人类与文化中最美好的一面将有可能得以实现,同时欧洲可借此摆脱战前那种四处可见的动荡不安与崩解现象。”心潮澎湃的个体流露出一种朴素、热忱、自发的生命之美,那是一想到可以手刃敌人嘴角就绽出的微笑,是费尽周折投身医护志愿者时的亢奋,是被士兵握过手后想要留存的珍贵……也有人在憧憬自己的未来:历练自己,变成强壮的汉子;争当英雄,坐拥名利。

然而,亲历战争的环境,热情被消磨殆尽,人们开始质疑当初的盲目,而曾经冷漠的人更欲坐壁上观。倘是为了锻炼自己,锻炼的方式有千百种,何必要上前线?倘是要当英雄,疆场上供过于求的就是英雄,鲜活的生命瞬间就会变成明日黄花。更甚者,士兵在沙场的九死一生、举步维艰,并不为普通民众所知,后者的道听途说只是战局的凝滞。究竟因何而战?此中人不得而知,时间洗尽粉饰后,徒留疮痍和绝望。

意大利士兵保罗·摩内利的日记道出许多人的心声:“自己有如木偶,被一个未知的木偶师所操控”,这是比丧生的风险更令人沮丧和心寒的。受惠于战争的艾尔弗雷德·波拉德娶到了心爱的女子,但他付出的代价是无法换算的:当他看到尸横遍野,不觉怜悯、不觉恐惧、不觉愤怒,仿佛失去了人之为人的“人性”——只是个无动于衷的机器,“尽力完成被指派的工作”。战争要求人们把宝贵的生命放在第二位,难道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理由吗?

理智的人因此裹足不前。我们熟悉的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开战时是奥匈帝国一个前途无量的职员。他清楚地看到,那些拥趸皇帝的犹太商人是为了私利而站队;遭遇过三次战争的老妇,将士兵称为“趟浑水的”,当别人以皇帝、荣耀、名誉之类的词质问她时,她一针见血:“每个母亲都应该去对皇帝说:‘我们现在就要和平!’”;高烧不退的士兵有着极富象征意义的梦呓,一边说着德皇要为战争负责,一边把额头的冰袋认作了皇冠;德国士兵虽为军官的煽动性演说着迷,却也深知“如果你自己不必付出代价,这种话当然很容易说”。为国捐躯是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字眼,可是,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也需要同等的尊重和理解,而不仅被当作棋子、当作机器,被少数人非正义的野心所蒙蔽,成为轻于鸿毛的一串数字。

在恩格伦笔下,即使承认自己的私心也不尽然是件可耻的事。譬如有人坦言,入伍是为了积攒谈资,为了不错过这一日后必是热门话题的事件;有人以身涉险,想要通过受伤早日返乡;基于同样的理由,有人故意去找有病的妓女,或亲密接触结核病患的痰液;还有人夸大其词,把一次意外的失误渲染成一次偷袭。人们可以理解这类感受及其事出有因。相反,违背了人伦的非常之举,才让战争的扭曲成为不能承受之痛,譬如两起杀妻案:一个上尉的妻子不肯与丈夫分离,上尉因此不得上前线,愤而杀了妻子;另一个男人好不容易与被困敌方许久的妻子重聚,其妻称赞了敌军的骑士风度,竟被丈夫杀死。于战争而言,个体的生命显然要比一个数字沉重太多了。被看轻的疼痛并不像昙花一现的战争英雄那般,会被轻易遗忘。

这让人想起之前的日本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有着高水准的制作和饱受质疑的三观。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介平民,在二战中失去了亲人、落下了残疾,她都咬牙挺过,却在得知日本投降后崩溃。这被视作是日本打着反战旗号的不反思。其实该剧的漫画原作中,对此有更清楚的解释:和千千万万曾以爱国为荣耀的普通人一样,主人公失去了为之坚持的意义,她既不曾真正了解为何而战,更无从安放自己的牺牲。这亦是恩格伦笔下的美丽与哀愁——美丽的愿景触不可及,所谓的意义如同谎言,对于已经在付出的人,轻视和否定才是战争的玩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