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脑髓地狱》的读后感大全

《脑髓地狱》的读后感大全

《脑髓地狱》是一本由[日] 梦野久作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5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脑髓地狱》读后感(一):野心太大,烧着了自己的脑

废话灌水太多,又极其浮夸的文风,非常喜欢用“恶魔”、“地狱”、“恐怖”、“无比残忍”、“狂乱”、“惨酷”、“滑稽”之类的地摊感十足词语堆砌,少年一定是无比俊美,少女一定是无比美丽的,反角一定状如恶魔的,实在是格调不高。

整体故事情节又非常狗血,不论是古代部分还是现代部分,总是让人出戏(但并非是作者的意图,而是作者力有不逮),其实可以说是漏洞百出、充满了机械降神的通俗杂志套路制作,只不过作者野心太大(但能力并不匹配)故意这么乱七八糟地用不同文体来交代(可为什么总是同一个滑稽浮夸的调调?),才显得稍微有点复杂。

撇开故事构架的质量不提,撇开显然的伪科学设定不提,光说我们读者去试图理解“我”是谁,其实有个明显的线索,很多解读并没有重视,那就是《胎儿之梦》。用胎儿的重演梦来理解,就很好说圆了(为避免泄底,点到为止)。

最后,确实这里看到了不少后世推理小说的影子,确实是一部开先河之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书是值得历史地位的。

《脑髓地狱》读后感(二):寻找内心深处的一念……

四面墙、三面窗和一扇冷冷的门,夹杂着沉重的寂寞,将我钉在房间正中,而混凝土墙的对面,传来了沙哑不似人类的悲痛回响:“哥哥,哥哥……”这是在哪里?我究竟是谁?她又是谁?他所诉说的究竟是不是真的?……

比这更诱人的是,这篇作品早就名声在外:它是日本著名幻想文学作家、变格派推理大师梦野久作的代表作品《脑髓地狱》,位居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首,也是宫崎骏所称的日本三大奇迹之一。残酷的书名配之以悬幻的故事,再加上假期充足的阅读时间,慕名而来的我一上手便仔细阅读起来……

也许是倾注了太多的期望,伴着最初的开场,一连串的疑问便大幅抛下。紧接着便来到漫长的等待期,也可以说是煎熬,久作大师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故事构架:在“我”的思维导向下,逐渐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和脑髓理论,读之晦涩,难于理解,给通读全书带来了不太顺畅的体验和不小的挑战……

随着故事的深入,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与那个时代三岛由纪夫等人的美学作品大不相同,极大的考验着读客的阅读耐心。虽然在接触之前就有书友的友情提醒,再加上国内译本的几番修订,心中早有准备,但真正阅读起来,我还是被全书中的艰涩部分所困扰,一步一停顿,一步一迷茫:理论观点、资料实录、传说、梦境、呓语等线索性文字交替出现,逻辑线索也渐渐清晰,巧妙庞大的故事布局渐渐浮出水面……

如果将故事分为起、承、转、合,在这种近乎洗脑的方式折磨之后,小说中那一套匪夷所思的理论潜移默化地渐渐被读者接受;久作大师用大半篇幅笔墨堆砌的三观“承”之后,小说来到了转的部分,作品自然而然的“转”向高潮,原来脑髓是能够独立思考的,它的思考依赖于遗传,现在“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拜其所赐,事情还得从古老的东方大唐讲起:玄宗年间,天才画师吴清秀因妙笔为皇帝作画赢得空前的荣耀。但世所周知,李隆基爱美人不爱江山,王朝风雨飘摇,名极一时的他为唤醒皇帝,不惜牺牲美艳的娇妻,用残忍变态的手法创作了六副世所未有的绘画,从未经历的过程激发了他阴暗卑劣的欲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时光流转,物是人非,这幅绘卷几经辗转,继与吴家后人上演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精彩故事。开头的“我”便是吴家一员,姓名、位置、家庭、身份等悬念也渐渐水落石出,衔接自然,交代完美。

脑髓一念,流传千年。阴暗的附体构造成地狱的幻象,致使悲伤恐怖的过去一直挥之不去。虽然作品出版至今已近九十年,久作老师的幻想、思考与批判仍令我们读客惊叹不已,而他本人也在作品出版后的一年猝死于访客谈话中,结束了传奇的一生;他所引领的悬疑一派,正遍地开花……

《脑髓地狱》读后感(三):构思十年执笔十年,设计一场最癫狂的精神实验

△《脑髓地狱》素描,日本著名插画师竹中英太郎(1906—1988)绘。

在世界文坛中,有一些作家一生倾尽数十年心力,只为写好一部作品,如今这些作品很多都已经成为了不朽的传世之作:26岁的玛格丽特·米切尔辞去报社记者的工作,花费10年时间完成了《飘》;法国文学家普鲁斯特从1909年开始,夜以继日地伏案写作,直到1922年因肺炎去世前完成了《追忆似水年华》;雨果从构思到动笔创作,历时30余年完成了《悲惨世界》。《红楼梦》《儒林外史》《战争与和平》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同样耗费了作者十年以上的时间与精力写就。伟大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鸿篇巨著,通常需要作者花费很长的时间布局谋篇,多次修改,“十年磨一剑”。这些作品在出版后确实经住了时间的考验,能够传递给一代一代读者反复阅读。

在推理小说这个类型文学领域,也出现了一位罕见的天才作家,花费10年时间只为构思一个诡计、推敲一个谜题,又历时10年潜心创作、反复修改,用20年构筑一梦,这就是变格派推理大师梦野久作于1935年出版的“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首”《脑髓地狱》。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件幻怪诡丽、空前绝后的离奇谜案,而且结构上首尾连贯、环环相套,穿插了各类文体,是一部很神奇的推理小说,出版80多年至今仍稳坐在日本推理奇书之首的位置。推理圈曾有说法认为“99%的推理小说在读完全书,悬念已经透底之后,都不值得读第二遍”,但《脑髓地狱》就是那1%值得反复琢磨品味,每一遍都会有不同感受的不朽杰作。

△角川文库版《脑髓地狱》,封面由日本演员、绘师米仓齐加年(1934—2014)绘制。

推理小说诞生于1841年的美国,由鬼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创造,19世纪末传入日本后,得到日本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出现了大量翻译、翻写以及原创的作品。1889年,以黑岩泪香发表他的第一篇原创作品《无惨》为标志,推理小说的发展在日本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推理小说在这个东方国度真正地生根发芽了。1923年,“日本推理小说之父”、本格派创始人江户川乱步在推理杂志《新青年》发表了具有国际水准的作品《两分铜币》,因此这一年被视为“日本推理元年”。同一时期,许多知名的日本推理小说家都开始在《新青年》杂志崭露头角,跃登文坛,其中的佼佼者就有梦野久作。

△右:梦野久作的媒体报道,称赞他“不可思议的世界观”。

奇书背后必有奇人。梦野久作于1889年出生在日本福冈市,本名杉山直树。父亲杉山茂丸是信奉国家主义的政治团体“玄洋社”的核心成员,这些政治人物经常出入杉山家,使得梦野久作从小就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之中。两岁时父母离婚,母亲改嫁,父亲也娶了别的女人。受当时日本的政治形势、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久作小时候的住址几乎每年都有变动,甚至有一年变更三次的情形,加上长期缺乏亲生父母管教,造成他内向、离群、压抑、冷静的性格。但好在祖父疼爱他,亲自教他读书,久作天资聪颖,3岁的时候就能熟读四书,7岁时学起《诗经》和《易经》,别人都视他为神童。童年时期的教育和学习让梦野久作愈发对文学感兴趣。15岁时,他读到了黑岩泪香和爱伦•坡的作品,很快便爱上了侦探小说。但未来希望成为文学家的志愿遭到父亲茂丸的严斥,只许他日后从事与自家农业相关的工作。

△14岁的梦野久作。

19岁时梦野久作开始服兵役,三年后进入庆应大学攻读历史学,开始创作习作小说。23岁被任命为陆军少尉;24岁时因弟弟猝死从庆应大学休学,听从父亲的安排回到福冈县经营家里的农场。然而他的继母和周围的一群人不希望他插手家里的资产,于是出现了排挤梦野久作的“废嫡风波”,他出走流浪表示抗议,但终究不堪忍受,于26岁时剃发出家为僧。之后他以行脚僧的身份在日本旅行,遍览各地的风土人情,两年后还俗。之后他开始以不同的笔名发表作品——朴平、钝骨、香椎村人、青杉居士、外人某氏、钝骨生、TS生、T生、香俱土三鸟、海若蓝平、土原耕作……他至少用过十四五个笔名,这么做的原因或许是他的生活一直颠沛流离,不安宁的心理直接体现在了对笔名的反复变换上。

30岁时,梦野久作入职九州日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此时他开始陆续发表童话作品。记者生涯更加拓宽了他的社会阅历,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中,他以报社震灾特派记者的身份赴东京采访,发表了许多纪实报道。

△以梦野久作的小说《人间肠诘》《冥土进行曲》为主打作的《新青年》杂志封面。

1926年是梦野久作人生中进行戏剧性转变的一年,此时的他已经37岁了,某一天他把完成的侦探小说《妖鼓》拿给父亲看,杉山茂丸说“就像梦野久作所写的小说”,在博多地区的方言里,“梦野久作”指整天精神恍惚、像做白日梦似的浑浑噩噩的人,从此以后梦野久作就固定使用这四个字作为笔名了。《妖鼓》发表后,便一举获得《新青年》杂志推理小说大奖的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梦野久作终于确立了自己在日本文坛上的地位。同年,他辞去了报社的工作,开始创作一部以疯子/狂人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书名定为《疯子的解放治疗》,这就是《脑髓地狱》的雏形。之后他反复推敲、修改,校正了1000张手稿,历时10年,终于在1935年出版了这部作品,书名更改为《脑髓地狱》。

△《脑髓地狱》手稿

然而一年后,在1936年3月11日上午,梦野久作在与客人谈话时突发脑溢血猝死,年仅47岁。在完成心血之作后撒手人寰,仿佛他的一生就是为了完成这部旷世奇书。说来巧合的是,久作的祖父也曾罹患脑溢血,父亲死于脑溢血,他本人也是因此病去世,杉山三代都罹患此病,也是杉山家的一个传奇之处了。

△《脑髓地狱》改编电影的DVD封面,1988年由松本俊夫执导。

《脑髓地狱》可谓耗费了梦野久作一生心血的作品,然而在出版后,可能是故事内容太过异色和吊诡,不容易让读者带入感情,当时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直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文坛盛行起重估战前作品的风气,沉寂已久的《脑髓地狱》终于被挖了出来,至此才获得绝对的肯定,位列“四大奇书之首”,被誉为日本文学中“黑色水脉”的高峰,之后影响了京极夏彦、村上春树、筒井康隆、三津田信三、森博嗣、有栖川有栖、山口雅也等众多作家作品。

△日本著名歌手佐井好子大学时期非常喜欢梦野久作的作品,图为她以《脑髓地狱》为灵感创作的专辑《胎儿之梦》。

《脑髓地狱》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传奇故事?故事的开始,一名年轻男子在九州帝国大学精神病科的7号病房中醒来,他惊恐地发现自己失去了所有的记忆。此时一位名叫若林镜太郎的法医学教授出现,向他解释说自己是来接替自杀的精神科学教授正木敬之教授,继续完成以男子为实验对象的疯子解放治疗项目,帮助男子恢复记忆的,只要男子恢复记忆,就能解开一起谋杀惨案的真相。实际上,正木教授在男子出生前便设计了一场长达二十年的精神科学实验,想要验证“心理遗传论”,为新兴的精神科学在学术界正名,为此他创造了一个完美的精神病人。而若林教授则是在研究“应用精神科学的犯罪”,他迫切地希望男子能恢复记忆,证明应用精神科学的犯罪确实存在,从而取得学术上的大成功。

△《脑髓地狱》电影剧照,正木博士的“狂人解放治疗场”。

小说围绕着两个学术疯子疯狂的学术实验,与一个失忆的精神病患必须亲自揭开事件真相层层推进,内容涉及历史、犯罪、精神病学、心理学、遗传学、民俗学、进化论等多个领域,集推理趣味、猎奇趣味、科学趣味、神秘趣味于一体,小说中穿插狂人和歌、新闻报道、学术论文、遗书等多种文体,结构上首尾连贯、环环相套、不断反转,足见作品的规模和作者的野心之大。

△左:初版《脑髓地狱》(1935年1月,松柏馆书店出版)。右:印在初版《脑髓地狱》包装盒背面的“概要”和“主要人物”,感觉在布局上能看出一部分作品的疯狂。

正是因为不管是案件内容、写作结构、小说中的观点都“不走寻常路”,很多读者表示很难读完,“读完本书头脑昏乱、想要自杀”,为这本书附上了许多神秘色彩。但实际上《脑髓地狱》并没有那么玄乎,小说的核心是一个所有人人生中都思考过的问题——我是谁,就像日本思想家鹤见俊辅的评价:这是一部“寻找自我的推理小说”。根据各种线索和材料,推断小说中的“我”是谁,在情节反转中的思维碰撞是阅读此书时的一大重要乐趣。

△舞台剧版《脑髓地狱》的原声大碟封面,传达出了小说的异色感。

《脑髓地狱》整部作品呈现出的“癫狂”仿佛展现了人在追寻自我时茫然无措的状态,同时也映照了一位推理文学巨匠的人生底色。由梦野久作的经历我们可以得知,正是生活的坎坷、精神上的不安宁让他写下了这部“读完精神恍惚”的心理悬疑推理小说,在书中不停地、循环式地追问“我是谁”,控诉世界的荒谬、生而为人的痛苦,探索自我、精神、梦境、现实、命运这些重要的“人生谜题”;正是他广泛的涉猎、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一部推理小说能够具有严肃文学的思想深度。梦野久作曾说:“如果将《脑髓地狱》读五遍,每次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因此,梦野久作会把读者您带向一个怎样终极的“脑髓地狱”,还是请老老实实地读完全书吧。

△《脑髓地狱》限量书口喷印特装版,普通版也有哦(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2年12月出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