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等待电影的日子读后感摘抄

等待电影的日子读后感摘抄

《等待电影的日子》是一本由徐鸢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等待电影的日子》读后感(一):把电影当作信仰而非娱乐

那个时候因为电影热血沸腾的他们,还都只是有各自职业的爱好者。从看电影,记录电影,到研究电影,实践电影,直到影史上有了属于他们的篇章。谁说爱好只是怡情,爱好也可以改变世界。谁说电影只是娱乐,电影是世界的切片。

现在看看过去他们的努力和现在的成就,这本书绝对励志,比那些成功学不知要热血和诚恳多少。

《等待电影的日子》读后感(二):我们爱电影 爱它二十年 一直爱到老

◎《等待电影的日子》记录了 1996 年以来“电影 101 工作室”这个大型影迷团体的前世今生。这群“嗜影”青年是如何在通讯不发达、资源稀缺的年代里,自办杂志、举行电影活动放映、做电影节志愿者、拍摄短片等,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电影梦想的。

◎一篇篇影评皆经作者们的深思熟虑,语言文字里透露着严谨和认真,从中可见每一位“101”成员对电影的热血与热爱。

◎除影评外,书中还记录下“电影 101 工作室”参与的不少与电影有关的社会活动。

◎这群电影青年还采访了当时初出茅庐的贾樟柯、郑洞天,以及第五代重要导演黄建新等,这些珍贵的采访资料也都存于书中,成为历史见证。

《等待电影的日子》读后感(三):过了二十年的“悠长假期”…… [猫]

身为书评人,我从不在看完一本书每一个字之前就写评论,但今天是双十一啊,怎么不能为了我所热爱的电影任性一把? 我从2008年下旬才开始在豆瓣的帮助下围观上海的文化活动,尤其是电影放映活动,很长时间都很难把“妖灵妖”跟“101工作室”的关系弄清楚,阅读这本书,才把故事的来龙去脉理顺,同时惊叹于这二十年间的变化。这种从零到无限大的蔓生发展,虽是信息传播随科技跃进自然生长的结果,但也需要少数拓荒者做实事一点点推动这些改变,尤其在文化领域。这就是为何我们真心实意地尊敬某些前辈。 阅读这个从“七武士”开始、经营了二十年、目前结构松散的庞大组织之历史,你会看到他们早年和郑洞天、黄建新及尚未发达的《小武》时代贾樟柯这些电影人的交流,如今通过独立放映及影展对毕赣(《路边野餐》作者)、黄凯(《上海公园》作者)这些新一代电影青年的扶植,而他们自身也渐渐进入电影行业……一不小心,他们成了电影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不算齿轮,那也算润滑油。 本书每一年的章节都有徐鸢老师写的编年体导语(记性好到精确到某天某时某个笑容,好吓人!),并收入大量当年工作室成员写作的影评或活动记录,从“101办公室”内刊到“半月谭”到“新影响”再到“电影节十日谈”(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请参考微信公众号“电影山海经”,以及部分核心成员现在做的刊物《数码娱乐DVD导刊》)。每个人文风不同,但字里行间都是对生活、电影和朋友浓浓的爱,一帮精力旺盛的青年合力做一件非功利的事,文字自然鲜活生动,你甚至可以脑补出他们嬉笑、沉默、争吵的画面,谁是大美女,谁最爱耍宝,谁的文章最被人爱,谁说话最服众……徐鸢老师是创立者之一,核心成员,坚持到最后成为唯一的ID“妖灵妖”的那个人,也是命中注定要去记录这班老友青春的那个人。 本书也是普鲁斯特的玛德琳蛋糕,这些记录,能唤醒曾参加过101工作室组织的电影放映的上海青年的记忆,也能唤醒任何一个影迷私人的青春回忆。我最近刚认识的女孩,她知道这本书后,惊奇地告诉我,她在徐鸢还是海关公务员的时候就跟着101工作室看电影了,她接触小津、费里尼等人的作品,正是101工作室的启蒙作用,我叫她快去买书,“这也是你们的青春。”此书也介绍了为何他们后来不再在民间做大师电影放映,转做独立影像放映和国产艺术片展映,独立放映为何不放在“101工作室”名下,而是卡夫卡陆的“影像现场”……而大师电影放映,并非真的停止,而是转向上海电影节和单元影展这样的大荧幕了。“101工作室”本来是几个年轻人寄托爱与梦想的“悠长假期”,最后成了断断续续的无限长假…… 任何影迷都能找到自己的青春,比如看到他们争论《泰坦尼克号》是不是艺术片,你会想起那一年你看这部片的故事(比如我曾在早晨十点的影院门口偶遇跟我绝交的女孩,两人相视一笑,进场并排看完这部电影……),比如你看到年轻的他们谈及王家卫、基斯诺夫斯基、《第八天》、《偷香》、《樱桃的滋味》……你会想起自己在相似的年纪,与这些电影及影人的心灵交汇,年轻的心灵,从来都是一样的啊…… 这也是一本记录曾经的年轻人企图推翻影评界陈腐风气的书,记录他们手忙脚乱、干劲十足拍电影过程的书。内刊第一期那篇“一百个律师沉到海里……”提到的影评界三个怪现象,难道不值得今天我们这些写作后辈再一次警惕吗? 最后,何时能看到徐鸢老师主创的《项链》、《小学生作文选之记2002上海国际电影节我最难忘的几件小事》、《哗样年华》、《电影节的一天》等激发我们无限好奇心的短片? 向前辈们致敬!

-------------

我的公众号:树屋钓月亮

《等待电影的日子》读后感(四):个人视野的迷影文化史

几个月前,我在“齐放”微信群里倡议做一本“齐放”放映联盟的纪念刊。“齐放”电影放映活动始于2010年,而“齐放”放映联盟成型于2011年,因此,这本纪念刊可以说是“六周年纪念刊”(以深圳时间算),也可以说是“五周年纪念刊”(以全国时间算)。经我提名,纪念刊的编辑统筹工作交给了武汉的王丹青。为做好“表率”,我按时交了一篇文章,题为《个人视野的“齐放”小史》。不知道是组稿不利还是无暇顾及,这本纪念刊在我提交文章之后便没有了下文。也许,作为一个民间放映联盟,五年或六年的时间还不算长,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我们才能够看清楚其中的沉淀。因此,这本纪念刊不出也罢,再过几年甚至再过十几年再出也许更有意义。

四天前,收到妖灵妖老师(徐鸢)寄来的《等待电影的日子》,兴奋不已。知道这本书是几个月前,那时候它就已经在我的购书清单之中。我关注妖灵妖已经超过十年,因为“电影101办公室(工作室)”,也因为他曾是某外国电影节(釜山?)在中国的选片人或联络人(十余年前,我也鼓捣过短片,但我最终没有把短片寄给妖灵妖)。近几年,看他主编的《数码娱乐DVD导刊》,更关注他每年推出的“十大华语电影书”(这是我的“补购”清单)。但我和他其实是没有交集的,直到时代映画社把他和我拉进了同一个微信群。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多少交流,偶尔在群里搭一两句而已。所以,大半个月前,他发微信说要送我一本样书时,我真的有点受宠若惊。

《等待电影的日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电影101工作室”的“文献”和妖灵妖的“日记”。

“文献”主要来自“电影101工作室”的两本内刊——《新影响》和《半月谭》。我本人也主编过一本内刊——《齐放》,一共出了16期,每期大约2万字,资讯为主,真正有价值的文章不多。若要我从中选取重要“文献”,总共估计也就能够选出2、3万字的样子。《等待电影的日子》中的“文献”部分,应该超过了15万字,从中可见当年其内刊的文章质量。从“存目”来看,限于篇幅,应该还有很多有份量的文章没有选进书里。在中国的迷影文化史上,“电影101工作室”的内刊绝对是“民刊”(内刊)的巅峰。近几年,另一本电影类“民刊”《电影作者》的水准也很高,但其是为“中国独立电影”代言的,与“电影101工作室”的内刊为迷影文化代言有所不同。

前网络时代的影评与今天的影评大不同,主要原因是观影方式和资讯获取的不同。前网络时代有电影院、录像厅、家庭录像机、内部放映等观看电影的方式,但这些加起来,就观影的宽广度而言,远不及九区时代以及之后的网络下载。前网络时代关于影片的信息往往只能通过纸媒获得,量少,不及时,与今天的海量信息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前网络时代写影评,没有积累和硬功夫,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而今天有些影评人完全可以做到量产,把网络信息剪切、粘贴,就可以拼凑出一篇篇所谓的影评来。“电影101工作室”的“文献”也提供了前网络时代(那时候其实已经有互联网,但未普及)影评的面貌。这些影评今天看来仍然没有过时,只是因为它们言之有物,兼有真知灼见。

书中还收录了“电影101工作室”与贾樟柯、郑洞天、黄建新的对话录。这三篇对话录都很精彩,但我个人偏爱黄建新的那篇,这可能与我认为黄建新才是第五代最好的导演有关。谈话中,黄建新始终保持着对电影的谦卑态度,他不以艺术家自居,更不高谈自己的艺术理念,这应该是他能够拍出最贴近中国人性情的作品的原因。黄建新近年主攻制片工作,与他对自己的清醒认识有关,他在这篇谈话中透露他很乐意看到年轻优秀的导演横空出世,而他愿意被拍死在沙滩上(大意)。

《等待电影的日子》是一本编年体的“迷影史”,其中,妖灵妖的“日记”贯穿全书。“电影101工作室”的历史使命在2004年之前已经基本完成。因此,2004-2015年,“日记”成了迷影叙事的主体,也更加个人化。

我个人也有记日记的习惯,从小学六年级一直记到现在,已经超过20年。与妖灵妖的“日记”充满生动的细节不同,我的日记是流水账,极少细节,特别是迷影的部分,我通常只写某日看了某某电影见了某某人,细节多半欠奉。如果有一天我要写自己的迷影史,数据的份量会大于细节的份量(不知道这是否与我学工科出身有关)。

一样是迷影人,一样习惯记日记,看妖灵妖的“日记”,我常有心同此道之感。

比如在《拍电影》一篇中,我看到了自己大学时鼓捣短片的身影。同时,我也非常心虚,因为我当年纯属胡搞一通,远不及妖灵妖他们那么认真、细致。我还看到了自己的阿Q精神——妖灵妖他们如此苦心孤诣,也没有拍出惊世之作,我看了几部电影就蠢蠢欲动要拍片,没有拍出拿得出手的作品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若干年前的某一天,出于某种绝望,我彻底删除了自己拍摄的三部短片。现在我却感到很后悔,因为那些片子虽然不值一提,却是我非常珍贵的迷影记忆。妖灵妖他们拍摄的短片也许不算出色之作,但对于迷影人来说,这是“迷影履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妖灵妖的“日记”中,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迷影活动”,编辑内刊,组织放映活动,参加电影节,等等。这些,我也全部都经历过,当然,和妖灵妖比起来,我的经历都算“小巫见大巫”,但再小的“巫”,也是自己的迷影生活。

“电影101工作室”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而深圳独立电影社坚持做“一盘散沙”——对每个人来说,生活还是大于电影的;“一盘散沙”也可以规避某些不必要的风险。团队协作的好处是可以干大事,比如像“电影节十日谈”这样的高强度项目,深圳独立电影社的小伙伴们肯定是干不来的。因电影而聚,不管是干了大事还是小事,彼此之间建立的友谊却是类似的——如果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电影让我们变得不那么孤独。

妖灵妖的“日记”是个人的迷影史,也是“电影101工作室”甚至上海近20年的迷影文化史。李洋的《迷影文化史》是迷影文化的“宏大叙事”,我心神往,却永远无法参与那段峥嵘岁月。相比之下,妖灵妖的迷影史让我倍感亲切,除了我有类似的经历外,我还从中找到了一些与自己的交集。

比如“齐放”,妖灵妖参与的部分,我全都参与了。比如妖灵妖策划放映的许多中国独立电影,我也曾组织放映过。比如妖灵妖接触过的电影人,贾樟柯、张亚璇、杜海滨、顾桃、万玛才旦、张献民、耿军、舒浩伦等,我在现实生活中都见过,有些甚至算得上是点头之交。而与妖灵妖共同策划放映活动的武佳敏,和我相识于2011年南京的CIFF8的“齐放”联盟会议,在2012年北京的BIFF9我们也有见过,之后我们在“齐放”微信群里也偶有互动,几年来我们一直谋求以“齐放”放映联盟的名义再聚一次,却始终没有成功。

也许不是每一个影迷都能从妖灵妖的迷影史中找到交集,但你只要是近20年中国迷影活动的见证者,你一定能够从书中找到一些熟悉的部分。

妖灵妖在自己的迷影叙事中,还涉及到不少个人的私事,比如他曾经的体制内的工作(上海海关),比如他母亲的去世,比如辞职,比如结婚,比如装修房子,……

这些私事,貌似与迷影无关,但“生活大于电影”,这些私事其实对迷影人的迷影人生影响极大。

我从大学起迷影,毕业后从事土建工作,辞职,进入体制内(刚好我所在的部门与妖灵妖曾经工作过的部门有密切关系),结婚,装修房子,女儿出生……我的迷影生活没有停止过,但这些私事,对我的迷影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妖灵妖在创立“电影101工作室”将近五年后辞去了体制内稳定的工作。我在体制内工作将近十年了,前五年我其实非常渴望离开体制去从事与电影相关的工作,甚至弱弱地努力过,但我最终还是没有勇气离开。入职的时候有老同事跟我说过,在这个单位工作超过五年,你就很难离开了。也许,我这辈子就混在体制内了,唯一不变的是我会一直是一名电影观众。

写到这里,我发现我写的是“对照记”,而非“个人视野的迷影文化史”。正如妖灵妖在写“101电影工作室”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自己写进去了,我本来是打算写“书评”的,结果很自恋把自己写进去了。

金辉在序言中说:“也许‘101电影工作室’对于宏达的上海电影史来说,仅是一个小小的注脚,但‘电影101工作室’反映出的20年上海迷影文化的一个侧面,却值得我们为它留一本书。”妖灵妖的迷影史也许连上海电影史的一个注脚都算不上,但它却是妖灵妖生命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而我喜欢这本书也是基于感性的——我从书中看到了我过去的生命中的三分之一,以及我剩下的生命中的三分之一。

记得妖灵妖有一个很标签性的签名:“我曾伺候过上海观众。”而这本书,妖灵妖用他的迷影人生感染了每一个迷影人。

这本书让我感到不满足的地方是,居然没有随书送一张DVD,这样作为读者的我就不用“等待电影”了,可以直接看电影。这张DVD的内容我也帮妖灵妖想好了,就他参与制作的几部短片,《项链》、《小学生作文选之记2002上海国际电影节我最难忘的几件小事》、《哗样年华》、《电影节的一天》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