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论电影音乐》经典读后感有感

《论电影音乐》经典读后感有感

《论电影音乐》是一本由[德]特奥多·阿多诺 [德] 汉斯·艾斯勒 著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电影音乐》读后感(一):大众被迫休闲,艺术沦为娱乐 |《论电影音乐》导言

电影不应被孤立地当作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去理解;只有把它看作是运用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当代文化工业之最具特色的媒介,它才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工业所传递的大众信息决不能被视作是一种由大众原创的艺术。这样的艺术已然消失或是尚未出现。在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地方,就连自发性民间艺术的残迹都已消失殆尽,它充其量只存在于落后的农业区域。在这个高度工业化的时代,大众被迫去寻求放松和休息,以令其在异化劳动进程中所消耗的劳动力能得以恢复。这种需求乃是大众文化的群众基础。强大的娱乐工业就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它还不断地制造新的需求并对其加以满足和再生产。

文化工业并非 20 世纪的产物,然而,只是在最近的数十年当中,它才实现垄断并被精心地组织起来。而正是因为这一进程,它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品格——它已经变得无所不在。趣味和接受大都已经实现了标准化;此外,尽管产品具有多样性,消费者却只有表面上的选择自由。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不同的行政领域,介入这一机制的任何东西都将承载其标记,进而被简化、中性化、平庸化。严肃艺术和流行艺术之间、通俗艺术和高雅的自主艺术之间的旧有区分,都不再适用了。所有的艺术,作为填充休闲时间的一种手段,已经变成了娱乐,尽管它还会吸收传统的自主艺术的某些材料和形式,以便构成所谓的“文化遗产”。正是这一混合的进程废除了艺术的自主性:让一个合唱团来唱《月光奏鸣曲》并且让一个看似神秘的管弦乐团伴奏,类似这样的事情如今比比皆是。不愿屈服的艺术被彻底排除在消费之外而陷于孤立。所有东西都被分解、被剥夺其真实含义,并被再度组装起来。这一进程的唯一标准就是尽可能有效地抵达消费者。受操控的艺术就是消费者的艺术。

在文化工业的所有媒介当中,电影最全面、最清楚地展示出了这一混合的趋势。与电影的技术元素——画面、对白、声音、剧本、摄影和表演——的发展与整合相同步,社会层面已经商品化的传统文化价值也呈现出混合的趋势。这样的趋势早先就非常重要—在瓦格纳的音乐戏剧中、在莱因哈特的新浪漫主义戏剧中、在李斯特和施特劳斯的交响诗中;此后它们被电影吸纳,构成了一种戏剧、心理小说、廉价小说、轻歌剧、交响音乐会和时事讽刺剧的混合物。

对于工业化之文化的批评性检视并不意味着对往昔寄予感伤的赞美。此种文化寄生于过去个人主义时代的成果而获得繁荣,绝非偶然。一方面既不应该把旧的个人主义的生产模式看作是优于这种文化的模式并因此而将其放置在它的对立面,也不应该认为是技术导致了文化工业的野蛮状态。另一方面,文化工业对于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并不适用于一切场合。至于何种技术资源可以用于艺术,应该取决于内在于后者的需求。技术为未来的艺术打开了无限的可能性,即使是在最贫乏的电影当中也都极其明显地会有这样的时刻。但开创了这些机会的原则同样也紧紧地联系着巨大的商机。关于工业化文化的讨论必须揭示出以下两个因素之间的互动:未来大众艺术的美学潜力及其当下的意识形态特性。

本书余下的部分将致力于承担此项任务,尽管难免挂一漏万。其中,我们处理了文化工业内一个严格限定的区块,即电影音乐的技术与社会潜力及其矛盾。

《论电影音乐》读后感(二):也谈电影音乐的重要性

电影质疑音乐的现实性,音乐不禁反问电影的现实性能不能站住脚。一部没有电影配乐的电影,该是怎样一场灾难?相比于电影音乐在电影里受到的制约和不公正待遇之类的,我更多的想说说电影音乐的重要作用。音乐在电影里作为配乐,背景音,环境音等形式出现,或淡入,或淡出,或忽然而起,或交替出现,并很好地融合其中,不着痕迹,浑然天成,这是电影音乐的奇妙之处。

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戏剧的工业化结果,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可以讲述任何时间跨度,任何地域跨度的故事,中间通过镜头语言,蒙太奇等特殊的表现方式,得以被称作艺术。这样的话绘画和音乐可能会不服,但是电影画面的构图有时甚至还涉及到黄金分割,画面中表现的事物的配色,光线还真涉及到绘画和美术。而说到音乐,我乐于称之为电影的通感的艺术。电影从纯视觉时代向视听时代迈进的重大转变。台词没有明确说出来的东西,通过音乐表达了出来,改进了长镜头的无聊,填充了无声处的空虚,填满了人物和公众的内心。

电影剪辑能加入多条音轨,这本身就是一场工业化给戏剧带来的魔法。有些电影,离开了音乐的加持,就失去了渲染的手段,表现最突出的当属恐怖片。人们在观看恐怖电影时,并不仅仅是观看本身带来恐惧,而是电影中的音乐渲染的恐怖和急促的气氛,让人屏住呼吸,恐惧异常。有人用恐怖画面和喜庆非常的音乐一起剪辑做过实验,观看者非但不害怕,反而觉得画面很好笑。音乐有时就像没有台词的叙述者,推波助澜,不可替代。是谁第一个将电影和音乐相结合的,我无从考据,但电影进入有声时代,音乐的加入可谓是画龙点睛。音乐不仅仅是韵律和节奏,还被赋予了感情和人物命运等倾向性——无论是有歌词的,还是没有歌词的。

社会历史的畸形发展,导致了音乐家的大量失业和被迫谋生,使得并不想做电影音乐的音乐家进入好莱坞发展,电影被当做主角伺候,音乐沦为陪衬,古典音乐家大有焚琴煮鹤之感。有时为了配合电影画面,使得音乐失去其鲜活的生命力和艺术审美,造成了大众对于电影音乐审美的俗套和肤浅,一首歌可能会被反复用到不同的电影中,以至于审美疲劳,破坏音乐美感,这种懒惰和敷衍的做法,也直接导致了电影和音乐的双向失败。举个例子,你讨厌你的闹钟铃声吗?是不是有窒息和心脏骤停的感觉了?还有大众传媒下的视频剪辑,你如果每天的视频阅读量在100个,大概有50个左右是一种BGM(background music),这样确实不犯法,却破坏了审美本身,亦或是文化本身,但大众文化,有时可能就是特定环境下的审美灾难造成的,这个无法下定论。音乐与画面的生拉硬套,造成了审美灾难,让电影音乐的发展受到阻碍。

当然存在很多经典的电影音乐的范例,耳中常响起的有《闻香识女人》里那段探戈舞曲的优雅,让我听到旋律就想到阿尔帕西诺;席琳迪翁的My heart will go on 一响起来,脑海中就翻起泰坦尼克号的船舷上杰克和罗斯迎风而立。此外,说个不算电影的,《猫和老鼠》里面几乎没有台词,但我们从不会觉得乏味,恰恰是因为汤姆踩着古典乐的节奏在追杰瑞,他们的动作有时正敲击在琴弦和琴键之间,古典与爵士之间相互转换,相映成趣,不可谓不经典。

如果将电影比作菜肴,那么电影音乐就是菜肴中不可或缺的盐。

《论电影音乐》读后感(三):也谈电影音乐的现状及发展

虽然题目第一个字是“也”,但真的很少见到,只是期望有更多的人在这个领域里发声。 很可惜,我也实在没有办法承认题目的最后两个字,甚至只能看到倒退。 悲哀的是,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这本书,也很特别,如书中描述的那般:一部记录了关于电影音乐之特性与潜力的开创性研究成果的著作;独一无二地代表着尝试在布莱希特式实践和批判理论之间寻找共同点的难得的合作;是一本经常被引用却很少被阅读的书。 为了更好的理解,先要理顺一些名词。试着给本书的标题做了一个拆解:论、电影、音乐。 但这明显是错的,它只可以变为:论、电影音乐。 这里就要说到电影音乐的属性和功能性。我相信当下鲜少有人没看过电影,看过电影自然会对故事情节、场面、表演等等做出评价,但很少有人说到音乐,因为电影音乐是要被隐藏的。它不可以被你发现,尽管和其它项并置,却又要藏匿其中,它只可以形成一种感觉,而非具象的篇幅,用莫可名状来描述似乎有助于理解,而服务性注定了它要成为一个矛盾体:你要感受到电影音乐所制造的气氛,你又不能感受到电影音乐本体。 反观日常中的音乐,因为没有这种限定,可以大开大阖,利用音符做着创作,就怕你记不住,就怕你不受震撼。一定要流行,一定要绕梁三日甚至更久,它就是它本身,音乐性是音乐唯一的衡量标准。 而电影音乐则要在电影这个体系里努力找好自己的位置,就像一个舞台上,我们看到了有伴舞,还有主唱的人,有些人记住了歌者,有些人留下了整体印象,除非哪个舞者跳错了才会给人印象深刻,而这也就是电影音乐的尴尬之处。 但一定要记得的是,电影音乐和电影的其它项,同样重要! 只是我们的忽视,让它越来越不被重视。 甚至如书中的例子:可以无端出现摄影机的第三方视角,但却不能出现非现实的音乐。观众什么时候能感受到,什么时候又感受不到,这种训练,到底是谁的课题,又是谁的责任? 回溯,电影从诞生时,只有画面,于是印象中的电影一定是要有画面的,哪怕全片只有一片蓝色,也要有视觉上的追求。而声音,后续也慢慢赶了上来,甚至耳朵因为它的灵敏性,无法接受更多的噪声(画面则可以主动或被动制造着“花样”)。但是电影音乐,反而从某个辉煌的时刻,集体在电影院里看无声电影听交响乐的那个隆重的场面中消失了,被新技术记录到胶片中,和台词一起抢夺位置,最后落于下风。 甚至在现在时,某些制作者的眼里,电影音乐都不一定比得上音效的作用。因为大家的需要(或说给予展示的空间)越来越短。 但是“长”也并非良策,拿香港电影举例,曾有那么一段时间,影片中都铺满了“罐头音乐”,这种就类似于为电影胶片加上遮幅变身为各种画幅比例的伪创作行为,其实是把电影音乐的发展道路弄得越来越狭隘,最后,终究被堵死了。 但是每个人又都承认:电影音乐是艺术。 是电影中的重要一环,是表达的载体之一。 落到实践中,一些不幸的事发生了。正常的电影预算都会有制作音乐的部分,但是这部分预算很可能被挤压,因为电影音乐是延后,甚至被排在剪辑的后面,在成片之前才需要的,而在它之前,但凡有一些超标,就可能被添补窟窿。而因此,拟定邀请创作的艺术家从成本控制上就会一落再落(当然,不排除不知名薪酬少但是有良好创作能力的新势力借此机会崭露头角),甚至到相关院校找某个老师(更有甚者是找学生),补这一环。电影结束了,有些必须成为牺牲品。 当然不都是这么悲伤的故事,也有可能是制作者很重视这一环,从风格角度特意指定了某个艺术家,但是因为他的档期或灵感导致创作出来的作品与电影不匹配(这又是谁的主观认定呢?),结果没办法,退而求其次。 希望这不仅仅是我的想象。 书中没有太多的例子,盖因两位作者并不是长期战斗在电影音乐第一线的职场人,也因此他们还可以保持客观,同时对这个流程也还算熟悉(参与过的经验很重要),再加上不同地域的思辨性,让他们做起批评来,有的放矢。而众多人,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也不好知庐山真面目了。 但又不得不说,在好莱坞,即使商业性是大前提,他们还是在每年的奥斯卡上为音乐奖项挤出来一点位置,反观国内呢,导演、演员和制片人的风光掩盖了其他,编剧还可以发声某段台词我写的如何的好,而电影音乐人呢,如果他跟你说,你看那个画面的那个音乐的那几个小节,每个小节之间的过渡,与画面的统一性与疏离感,是多么的棒呀!你会给予怎样的回应?。 有没有解决之道呢? 有。 或者说,曾经有过。 两位作者在这本并不厚的小书中几乎没有一句废话的阐述了电影音乐到底是什么,令我想起巴赞先生也曾不遗余力的想告诉大家“电影是什么?”尽管没有标准答案,但却已经深入人心。可惜的是,电影音乐本来是两种艺术形式的再创作,可以激发出更多的火花,甚至有机会成为新的载体,结果在初期,被“便利”影响,导致成为了暗地里的花,既要存在,又要被忽视。 我们不能怪罪于现代人的观影习惯,毕竟这习惯也是一点点养成的,虽然这一点点就几乎花了一百年的时光。 我们又不能强求把电影音乐失去的都拿回来,毕竟审美的不同导致对待事物看法的不一致,看一场电影不是逛一次画廊,甚至快进成了标准模式,五分钟讲电影成了阅片首选,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 再回到那一年,两个年轻的艺术家,因为法西斯的迫害,纷纷从德国跑到美国,进入音乐相关领域,并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就电影音乐发声,留下一本书,也不仅仅是一本书而已。 那年,还有人为电影音乐振臂高呼,今天,我们都好像忘了还有这件事。 但也不是不能改变,至少用个俗语:从我做起。 我也给我自己的电影做过音乐,说起来汗颜,只是在后期软件中按照长度铺轨,按照强度调关键帧。 下一次,争取找个更懂的人一起合作,并且可以跟他讲:好好做。 电影音乐,是艺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