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伤逝》读后感1000字

《伤逝》读后感1000字

《伤逝》是一本由鲁迅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3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伤逝》读后感(一):再读伤逝

2022年回头再看1925年鲁迅笔下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依旧发人深思。虽是以男性视角写下的手记,却值得所有女性朋友仔细阅读。

看完这本书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以飞蛾扑火般不顾一切的步入婚姻的殿堂,幻想着王子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可一到现实面前立马被击得粉碎。书中的涓生和子君从最初为了爱情不顾世俗眼光到后来两人相看无语凝噎,之间仅仅过了半年光景。他们之间不再无话不谈,两人之间仿佛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而这层纱就叫做“现实生活”。

中学政治课本上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语有言:“贫贱夫妻百事哀”、电影台词谈到“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没有人能够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依旧高谈诗词歌赋、人生哲学。子君为了这个家默默付出,喂鸡养狗,终日汗流满面,纤纤玉手也在日复一日的操劳中变得粗糙起来,这点涓生是看到的,但是他不理解,反而在柴米油盐、纷扰琐碎中日生不满和责怪。《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有这样一句话“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灾难,日常的琐碎烦恼更加难以躲避”,婚姻因琐碎的烟火气与面纱下的真实性而走向坟墓,早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古今中外的通病。理想主义青年涓生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而将真实的重担留给了子君。最终不免落得伤逝的结局,这让我不禁想到《三十而已》里,钟晓芹和陈屿离婚前的那一次争吵,钟晓芹质问陈屿:“都说家庭就是避风港,都想避风,谁当港啊?”实在是说出了很多已婚女生的真实心理,两个人结婚就是为了相互陪伴,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只让一个人承受。我想,子君在婚姻生活中也曾想过这些吧,当初一腔孤勇纵身扎入爱情的漩涡,换来的却不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幸福生活。

“人必须活着,爱才有付丽”,爱情从来不是雪中送炭,只是锦上添花。我们又往往把婚姻看的很神圣,因为那些山盟海誓终于要兑现成对彼此的责任和义务,似乎人性得到了升华,其实这一点儿必要也没有,将一件事进行主观的情感拔高,就容易偏离事情的本来面目。《伤逝》带给我们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看清爱情和婚姻的现实和真相,然后再选择要不要一起步入婚姻殿堂、一起面对柴米油盐的日常琐碎、一起面对未来可能的变数……

《伤逝》读后感(二):涓生不是特例,是我们中的大多数

读《伤逝》,想起纳兰容若的这句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伤逝》,这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小说,是以涓生的手记开始的:“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一种越读越悲凉的气氛。

中学时候学鲁迅的文章,懂不了多少。特别《伤逝》这篇小说。只记住两个好听的名字:子君和涓生。还记得几句对话。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涓生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至于子君为何死了,涓生为何不爱子君了,年少的时候不懂什么原因。即使是现在又能说自己懂多少呢。在此只能勉力说说自己的读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紫藤架下,子君带着笑涡的圆脸,瘦的臂膀,玄色的裙,皮鞋触着砖地的清响,两眼弥漫着稚气的光泽,令涓生的心骤然生动起来。涓生爱这鲜活的生命,跟她说泰戈尔,和雪莱。

何事秋风悲画扇。子君卖掉了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和涓生生活在一起。她每天炒菜做饭,喂鸡养狗。琐碎的家务之后,连聊天的功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子君终日汗流满面,两只手也变得粗糙了。

涓生告诉子君,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可涓生又失了业。小油鸡也被吃了。小狗被涓生放出去了。冬天,家里也没钱买火炉。家里冷,心里也冷。涓生独自去了阅览室,因为那里有两个铁火炉。

至于子君,涓生是不管的。他说他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是因为子君的缘故。发现子君的见识也变得浅薄了。她的勇气也没有了,最终,涓生说了实话:我是已经不爱你了。

对于软弱的子君来说,是太沉重的打击。她为他抛弃了一切,跟家庭决裂,然而现在也只能被父亲接走,最后却死了!

呜呼,渣不渣的,如今读起来,读着就来气。不过那个时代,鲁迅先生的意思绝不是在叱责一个渣男。

无论怎样,爱情和婚姻是永远的话题。爱情和现实的平衡,物质和精神的追求是每个时代都存在的课题。子君和涓生如果生活在今天的时代,他们是不是就拥有了幸福稳定的生活了呢?没人敢保证。

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爱情变得更加脆弱了,不是吗?这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伤逝》读后感(三):子君、涓生

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追求了一个幻梦。

《伤逝》从后往前推,一点点的讲述了二人的爱情故事。我同情涓生,因为这故事好熟悉,涓生不是特例,而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

子君与涓生的故事,最悲情的应该是二人将分手,未分手的时候。涓生迫于压力(生活+工作+爱情)——作为男性的一点自尊心,不能给女伴创造些什么。分手的念头,涓生从波折一开始就有了,他错误的把压力归结于和子君的感情,或者说不是归结,而是错误的联结。这是涓生代表的大多数男性,必然会经历到的。可他依然保有对子君的爱,不过依现在而言,那点温存的东西,早已不是二人刚刚开始时“诚诚恳恳”,倒有些眷恋、不舍与愧疚。再说子君,她看见一天天冷淡下去的涓生,心里定然不是滋味。因为作为女性,她以独有的对涓生的爱,或说女性的天性使然,她会包容到涓生最后一刻,她早已经预料到了这个结局,只是不想率先提出来,不想增添涓生的烦恼。 可二人最终都向生活低了头。 这早已经是预料之中的事,所以好像没什么理由还要在为之哭丧。涓生希望能尽快翻过这一篇去。 涓生觉得自己会吧失恋的痛苦分散在熙熙攘攘的外部世界,可当夜幕降临,孤枕冷衾,他就开始陷入沉思、后悔、苦痛,泥淖中。 涓生以为把悲苦的情感讲出来,二人会调整方式,继续走下去,可那些话就如猛兽脱笼,说出来就一定代表什么,其中隐含着的那微乎其微的东西——涓生已经对子君“疲惫了”,那么在子君看来,信任、托付、勇气、与涓生的爱,也就那么随水东逝了。 涓生终于意识到他所做的一切终究是在推卸责任,我想大多数恋爱失败的人,尤其是男性肯定会深有体会。 涓生开始疯狂逃避,逃离吉兆,甚至想到了:“如果子君死掉”(后来也却是如此),这是他最可恨、最失败、最混蛋的一处。最讽刺的一点是偏偏他想让她死,而她想让他好好生活下去。 阿随代表了什么?可以理解为,爱情回来了吗?这只叭狗儿,是二人情意浓浓时,买的“定情信物”,那是二人美好时候的象征。现在阿随回来了,子君的魂灵也回来了,她终于可以长久的伴着涓生,只是不能言语、也不能做饭。 原来涓生,一步步杀掉了子君,他要的是异化成一个概念的子君。 许子东在讲《伤逝》这一篇的时候,主题是:“对‘五四’启蒙主题的活生生的反省”。要浪漫,还是看现实? 国人的浪漫爱情故事终止于现实! 子君在二人同居后变成了传统的家庭主妇,这似乎早已预示了二人爱情故事终要收场。涓生向往着浪漫,他一腔的热血,然经历失业,就彻底迷失了自己。 “五四”时期的青年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自由”、“爱情至上”、“个性解放”等等,可根深蒂固的东西自始至终扎根在青年人的骨子里,千年之久,你能依靠几捧沙阻断滚滚长河吗?在“铁屋子”里待久了,再见到“太阳”,那么这个“太阳”,究竟是不是我想见到的“太阳”呢?

《伤逝》读后感(四):被神化的周先生

在周先生生前,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小说里,其地位来自于他对白话文运动的贡献;在周先生死后,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杂文里,其地位来自于左翼精英们对他的追捧。于是,如今的周先生便成了一个被神化的图腾与偶像。在我看来,周先生确实是一个一流的杂文家,但不过是一个三流的小说家而已。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伤逝》,是周先生的小说合集,涵盖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本小说集,收录小说共三十三篇。当中我最喜欢《故事新编》。作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语出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故事新编》借古喻今,意味深长。

周先生认为《故事新编》里的作品不足以称为小说,可我不同意,反倒是《呐喊》、《彷徨》里的作品,与其谓之小说,还不如叫作“一些断片的零星速写”(语出梁实秋《关于鲁迅》),尤其《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几篇,更像是随笔杂感。

笔下每个人物都有生活原型、而且偏好以“我”为故事叙述视角的小说家很多很多,周先生是其中一个,可绝对不是属于大师级别的,他对小说写作的掌控远远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读一读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那本《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就能明显感受到一流小说家和三流小说家之间的区别。同样是针对发生在身边的生活原型,同样是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同样是以笔为刀狠狠地切开社会的暗面,同样是描述看客的麻木和漠视,同样是表达人民思想的闭塞和落后,《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被马尔克斯写成了一部极其富有张力的小说,他在精巧构思的基础上编织出缜密的结构,使得异常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能带来跌宕起伏的阅读体验。相比而言,周先生的小说就显得太过刻意,他对社会的牢骚和怨气太满,对人民过于爱之深和责之切,并不自觉溢出他的写作语言,由此导致了思想凌驾于故事之上的失衡。

然而,周先生的这个失衡在《故事新编》中被出场的古人给模糊掉了。与按照写作时间排序作品的《呐喊》、《彷徨》不同,《故事新编》里的作品是按小说人物的历史年代排序的,从上古时代的女娲、后羿、大禹,到春秋时代的伯夷、眉间尺、老聃,再到战国时代的墨翟、庄周,“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便铺成了八篇略显油滑却别有深意的历史新编小说。周先生塑造了几个中国脊梁式的人物——《补天》中埋头苦干的女娲,《奔月》、《理水》中拼命硬干的后羿及大禹,《非攻》中为民请命的墨翟,《铸剑》中舍身求法的眉间尺及宴之敖者——他们都是失败的英雄,因为他们的努力与抗争虽然得不到群众的理解与尊重,可他们都从未丢弃韧性与勇气。与之相对的,是另外几个失掉自信力的形象。比如《采薇》中避迹藏时的伯夷及叔齐,《出关》中无为而治的老聃,暗指那些能认清现实但懦弱胆怯的消极分子。又比如《起死》中自以为是的庄周,影射那些对现实抱有幻想而一厢情愿的人。这八篇小说,一方面消解了历史的庄严感,一方面增构了时代的荒诞感,读起来只觉回味无穷。

相较于《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的知名度不高,周先生本人对其似乎也不太满意,毕竟后者的故事性更强,思想性也始终不如前两者那般霸气外露。但我只是一个不入流的读者罢了,偶尔小作一些不入流的感想,还请周先生的门徒不要介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