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1000字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1000字

《清华园日记》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一):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这本书篇幅不长,从今年三月开始读起,却直到今日才读完。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读书了,因为总有各种事情要做,其实都是借口,真想看书总是能找到时间看的,就是自己懒。想想有多少个周末的下午被自己白白浪费,就知道自己的惰性是有多强了。

回想起来,最能安心读书的几段时光中,第一是自己初中时期,暑假那段日子,下午躺在床上安安静静地看书,看累了便睡,睡起来想看就继续看,不想看书就打开冰箱,里面有奶奶熬好的绿豆汤,大喝几口,爽朗至极。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简单且满足。第二段便是17年在雁栖湖的那段时间了,每天晚上回宿舍后换好衣服鞋子,绕着操场或学校跑步,回来冲个澡,然后躺在床上一边吃刚从学校超市买回来的热狗,一边读Kindle里的书,走廊间虽有打闹声,自己内心却平静。

本来是书评,这会儿却一直在回忆过去的生活,笑。其实我是不愿意回忆过去的,因为我觉得回忆过去就意味对现实的不满,我不愿承认这一点。读了这本书,发现季老学生时也和我们一样,会迷茫,会骂人,考试前也会烦躁,做文章会因为没有头绪而好几天都为一篇文章而烦恼。只不过,烦恼归烦恼,季老会继续坚持,这是我所佩服的。负面情绪大家都有,也很难彻底消除掉,但能携着这些消极的东西继续努力,才是之所以超于常人的原因。

室友回来了,在聊天,不方便继续写了。总的来说,这本书很好,让我对季老有了更多面的认识,有空再读下《留德十年》。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二):真实如我——《清华园日记》书评

前记: 约是去年,包推荐我读季老先生的《清华园日记》,评价甚高。因事耽搁,一直未读。今年开学前,毅然将其列入本学期读书清单,开始阅读。刚开始只是抱着“功利性”的目的去读。慢慢了解,逐渐沉迷。越到后来,越是惭愧。 纵览全书,字字句句满是真情。不禁感叹,虽是大师,却也有年轻时候,也有常人困扰。而与常人不同的是,老先生以真实的情感、质朴的文字将其两年的大学生活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先生在书中直言: ⊙ “我经过反复考虑,决定采用后者,目的是向读者献上一份真诚。至于错别字,我写了一辈子文章,到了今天已经寿登耄耋,一不小心,还会出错,七十年前,写上几个错别字,有什么可怪呢?” 后者即是不加修饰,直接上台亮相。如此真实,几人可与之媲美? 正因“如此”真实,其对同是大学生的我们启发良多,读着读着便产生一种假象:我们并不是在读别人写的书,而是在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日记中作者经历的事与心境,大多也是我们所正在经历着的。也是受老先生的影响,才决定写个关于本书的文章,书评却谈不上,就算个读后感吧,聊以自慰。 正文: 为方便更加直观地了解本书,我且将本书内容归纳为三大方面:学情、闲情、独情,每个方面又各有余部,以下一一叙述。 一、学情 根据先生一生的学术贡献与个人固有的观念,本以为先生对专业课程定然是乐此不疲、心向往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先生日记中写道: ⊙“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真是写出了大多是大学生的真切心声,诸如此等,不胜枚举。 学生时代的矛盾除了与老师的便是与同学的,大师也如此: ⊙“我对长之总不满意,某人要对他好,他总捧他,我还是说他prejudice太大。” 长之即先生大学同窗李长之,也是大师级人物。以及在日记的后半部分,因为创办报刊的事,与持反对意见的同学们大打出手,几乎打起来。 二、闲情 先生每逢闲暇总要做些自己的事。纵观全书,先生头等大事非写作莫属: ⊙“我老想我能在一年内出一本小品文集,自己印,仿《三秋草》的办法,纸也用同样的。我最近也老想到,自己非出名不行,我想专致力写小品文。” 在此决心的引导下,先生在大学后二年里作了诸多文章,其中出版的也不在少数。 先生也是个顶认真的书虫,即使外出游玩也不忘读书: ⊙“今天我忽然想到,我真是个书迷了。无论走到哪儿,总想倘若这里有一架书,够[该]多好呢!比如游西山,我就常想到,这样幽美的地方,再有一架书相随,简直是再好没有了。” 先生对体育运动也是尤为热爱,跑步、手球、网球样样在行。一有篮球或足球比赛,必是到场观看,倘若有事耽搁,自然懊悔不已。 倘若既没课又没体育赛事,先生就会同一二好友或是骑车或是乘车进城风光,情趣可见。 三、独情 先生对自己的家庭厌倦至极,唯独对自己母亲格外深情。母亲病逝,因种种原因未能与之见最后一面,先生自责万分,几近自杀。 在上学的同时,先生也面临着和我们同样的难题——常感寂寞孤独且难以释然。此般种种,栩栩如生。 大师也有成长之过程,也曾厌课、骂老师,甚至经常逃课。但是却始终坚持己志,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忘初心,在逐梦的道路上永不言弃、脚踏实地、不断前进,用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较真态度搞学术,并且热爱生活。这种精神诚然可贵,我之后辈自当于心铭记。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三):《清华园日记》里的评人

那时的季羡林是个在校学生,不可避免与人有所接触,所以就有他在日记本里对他人的评价,也有对自己和环境的。我看的时候,觉得这些评价特别有趣,特别坦率,有时三言两语就勾勒了一个鲜活的形象,所以把这些摘录了下来。

1. herr王真没出息,眼光如豆,具女人风。 2.说实话,以前我一向以他为畏友,不意他的劣根性也极深,主观太深,思想不清楚,对不懂的事情妄加解释,又复任性使气,真是出乎意料之外啊。 3.杨先生大发议论.....谈锋极健,说来亦生气勃勃...不过我总觉得...他的思想不健康。 4.我总觉得胡先生浅薄....但是,他的眼光远大,常站在时代前面我是承认的。 5.活泼天真,教人觉得亲近。 6.梁作友终究是个纸老虎。我早就看透了。 7.我的同屋陈兆祊君,这朋友我真不能交——没热情,没思想,死木头一块,没有生命力,丝毫也没有。 吕宝东更是混蛋一个,没人味。 8.以前的秋妹是轻浮,现在是在轻浮之外,加上一层自己莫名其妙的高傲。 9.他在家,谈话很诚恳,他能代表山东人好的方面。长之给我的关于他的印象是内向的,阴郁的,但我的印象正相反。(李洗岑) 10.又会卞之琳。对他的印象也极好。他不大说话,很不世故,而有点近于shy。十足的江苏才子风味,但不奢华。 11.我的本性,不大肯向别人妥协,同时,我又怨着别人,不同我接近,就这样矛盾吗? 12.终日接触些无聊的人,说些无聊的话,真无聊。 13.林庚来屋大谈,真是诗人,真是大孩子。在别人面前,我总时时刻刻防备着,只有在他面前,我觉着不用防备了。 14.早上上了一课古代文学,有百余人之多,个个都歪头斜眼,不成东西,真讨厌死了。 15.我自己觉得,对人总是落落难舍,而且我实在觉得人混蛋的的确太多了,即如所谓朋友也者 岂不也是中间有极大的隔膜吗? 16.晚上之琳来,在长之屋谈话,陈梦家亦来,真有诗人的风趣,有点呆板,说话像戏台上的老旦。 17.施闳浩什么东西,随便乱翻我的稿纸。我的一九三四年的《新梦》,他竟然毫不知耻地看起来,真正岂有此理!每个人都有几句不能对人说的话,他这种刺探人的隐私劣根性竟能支使他做这样的事情!我认为是一种侮辱。 18.我对张露薇不能妥协,我对他的批评是:俗,clumsy,不delicate,没有taste(你看他的外表,和穿的红的衣裳)胡吹海谤,没有公德心。 19.看到沈从文给长之的信,里面谈到我评《夜会》的文章 ,很不满意。这使我难过,倘若别人这样写,我一定骂他。但沈从文则不然。我赶快写给他一封长信,对我这篇文章的写成,有所辩解,我不希望我所崇敬的人对我有丝毫的误解。 20.同蔡淳一一同吃饭,散步,以前我真误解了他,我觉得他不过是个公子哥,不会有什么脑筋的。但现在谈起来,居然还有一大篇道理,我看,还够一个朋友。 21.我已经决定:叶某真太不通,我以后不理他的了,真真岂有此理,简直出人意料之外。 22.我自己心胸总不免太偏狭,对一切人都看不上眼,都不能妥协,然而说起来,又实在没有什么原因,倘若对自己表示一点好感,自己就仿佛受宠若惊,这岂不是太没出息了吗? 23.今天又听到长之说到几个人又都现了原形,巴金之愚妄浅薄,真令人想都想不到。 24.杨丙辰先生有大师风度,与他毕竟不同。 25.晚上访朱光潜闲谈。朱光潜真是十八成好人,非常frank。 26.晚上开高中校友会,一群俗物,不能与谈。 27.今天是植树节,有校长、教务长演讲,妙不可言。 28.对《文学批评》虽然因为长之的热心也变得热心了一点,但晚上看张露薇那样愚昧固执的态度不禁又心凉了。行将见这刊物办的非驴非马,不左不右,不流氓不绅士,正像张露薇那样一个浑身洒着香水穿着大红大绿的人物。 29.我认识了什么叫朋友!什么东西,我以后一个鸟朋友也不要,我为什么不被人家看得起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