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金粉世家读后感锦集

金粉世家读后感锦集

《金粉世家》是一本由张恨水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元,页数:201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粉世家》读后感(一):西郊芳草年年绿,多少游人似去年?

花了整整一年多时间才看完的书 不似电视剧版的美好,原著现实、通俗、平淡。 金燕西并不是电视剧中深情、阳光、执着的英俊富家少爷,而是一个见异思迁、不成熟、没学问的富二代纨绔子弟罢了。对清秋的各种执着变着花样的烧钱撩妹追求套路不过是他不做正事而且不把家里钱当钱的游戏。对清秋、对任何女子恐怕都没有多少真情实感,选择清秋只是漂亮加上气质稍有独特而已。 对于很多读者认为清秋也不是完全的冷清、孤傲、脱俗,也是爱慕虚荣自食苦果。我还是比较赞同清秋的做法,毕竟在这样女子还没有太多的社会地位和选择的环境,何况她也不是富家千金,遇到一位英俊、家世显赫、对自己深情的穷追不舍、各种花钱变着花样讨你开心,且一大家族也算和气、有文化的青年,如何会不选择呢。对于婚后的变故,清秋毅然决然的选择分居、出走、断绝联系。后来一个人凭本事谋生,我还是很钦佩和赞同的。 这一对恋人,这一场爱情乃至婚姻,这一段家族故事。并不是情投意合,不顾门不当户不对的深深相爱,不似百合花纯洁、孤傲,也不似向日葵灿烂热烈。不过是富二代对高颜值的文艺女孩兴起追求,未婚先孕最终选择结婚,婚后又很快婚变凋零不欢而散的现实罢了。

《金粉世家》读后感(二):金粉世家读后感

好久没看大部头小说了,忙着很多事断续看完还是果然缺了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本书一直被冠以民国红楼梦之名,我个人认为还是觉得差之甚远。

其实挺喜欢鸳鸯蝴蝶派这个说法的,感觉缠绵悱恻又带点易殇的脆弱。这本出自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的书,却竟然没有该有的缠绵情爱。

槽点不少,直到尾声看到原来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实际上都是一年间发生,应接不暇之余感到太过啰嗦。一些不必要的描写和情节略显多余,晚香这个人物实际上和白莲花姐妹相似得很,存在的意义真的不是很大,若是为了凸显老大的纨绔实在是太费章节。我实在厌恶这个民国红楼梦之名,红楼梦的女子性格鲜明又惹人可爱;金粉世家的几个嫂子甚至是冷清秋都刻画得太虚荣了,乍一看三嫂很像凤姐,但是又带头造谣生事偷看书信,手段有点低级;冷清秋后期悲惨令人唏嘘,可当初虚荣作怪下收人礼物却不手软。情节真是来得快就像龙卷风,金铨一下子就病逝一下子就树倒猢狲散一下子就着火一下子妻离子散,有时候戏剧化太多真的就疲劳了。另外金燕西前后转变仿佛换了个人,实在是观感有点差。倒是喜欢将渣男形象贯彻到底的结局以及给剩下女角色结局留白的设计。

故事情节开头实在吸引人,世家纨绔子弟骑马游园瞥到清纯女高中生,和以往一起饮酒作乐的妖艳贱货不一样,于是展开疯狂追求。这段时间展示的金燕西仿佛是完成某项任务一样,无所不尽其极,花钱如流水只为博美人芳心,冷清秋在这种猛烈攻势下自然就萌生爱意。接下来情节实在太戏剧化,也完全将冷清秋一个饱读诗书的温柔女子形象毁掉,真是大跌眼镜,因而对接下来发生在冷清秋的悲剧我实在无法共情。金燕西也是,结婚前后对冷清秋差异太大了,之前塑造的和宝玉相似的怜香惜玉的形象一下子在后期崩塌。

读完全书,哪里有点令人刻骨铭心的嗔痴情爱,哪有鸳鸯戏水的情意浓浓蝴蝶纷飞的爱意痴痴,倒全是苦涩不堪言。一如序言中的冷清秋,尽管是好一副书香气息的少妇模样,念及往事终究堪堪逃避。现实生活大家既非蝴蝶更非鸳鸯,少点飞蛾扑火的冲动,就让日子白开淡淡,煮着呗。

《金粉世家》读后感(三):宁愿是条船,如果你是大海就让她漂流在你心中

如果清秋一开始能有后来的决绝,恐怕就没有清秋婚姻的悲剧。可是,首先世界上没有如果这两个字,其次性格决定了命运。

高楼大厦一夜倾覆,一大家子为了生计各奔东西,短短一年这样的变故在金家上演。金燕西注定是富裕家庭最大的悲剧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是唯一一个没有成长的金家人。在变故发生之后还能沉迷于温柔乡,放不下公子哥的架子,为白姓姐妹俩花大笔的钱。对自己的发妻却可以说出:你浑身上下哪样不是金家的?追清秋时办诗社写的诗是代笔,找清秋时写的寻人启示还是代笔,无论是追时还是找时这个公子哥做的最大的努力就是靠钱来解决一切。结尾处,他似乎成为了一名演员,也似乎是继续流连于温柔乡。他这样的人啊,最终还是没有任何长进。苦难没有让他成长,他只怨恨过为什么生在了这样的家庭。金钱也没让他成长,只让他成为了纨绔子弟。

再来说说清秋,影视形象的清秋真是清纯的惹人爱。小说里的清秋更加立体,也更加贴近生活。由于是家道中落,小有才华,也算是见过一点场面。但是清秋也有虚荣的一面,金燕西的背景让冷家只想“抱大腿”。这也间接的导致了悲剧。在这场婚姻中,冷母如果能冷静一点,不像清秋一样也被金钱冲昏头脑,悲剧也许不会发生。

这场爱情令人唏嘘不已。开始的轰轰烈烈,结果的老死不相往来。十七岁的清秋一封信就断了和金燕西的关系。靠着一己之力养着两个人的孩子,金燕西却从没有为这个孩子做过什么,甚至都没有对这个孩子产生过内疚感。遇错了人,错了一生,遇错了人,心里的伤痕只会结疤,遇错了人,是不是也会失去了爱的能力。结局张老先生并没有交代。也是啊,如先生所说,短短一年就写了几十万字,要写十年二十年的金家怕是没有完结的一天了。

爱情中,金钱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女生想要爱情,对方的金钱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但是如果想要钱,也不要奢望什么爱情。多么残酷的现实,可是这就是如今的现状。性别反转也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金燕西如果没有钱,周围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交际花围绕,也不可能追到清秋。钱给了金燕西足够的面子,但是也算是毁了他。钱,一定要学会自己赚,会花会赚方才是真男儿。

可是,故事只是故事,就算给了人启示,当真的遇到那样的情况又会好多少呢?我们不得而知。

《金粉世家》读后感(四):燕子归西 冷霜清秋

http://weibo.com/p/230444cf76a86a6a25df6f816024fa7b0d5a73

不知道怎么开始写金粉的评论,姑且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写着吧。

耳朵:《让她降落》ing

总是听这歌,听的或是冷汗盈盈或是寒毛倒立或是腹部中一团被憋闷的被压抑的情绪涌动。从高中一直到现在不自觉地受到一种类似浮躁感的东西的束缚,整个人悬空着,脚尖接触不到地面,脑袋上血流冲涌,胸中有个声音横冲直撞地敲打着胸腔:快跑 快跑 快跑。我精疲力尽地像个无头苍蝇一般胡乱地跑着,见沿途别的人悠然自得,游刃有余,心中恨恨不已。我一直再试图让自己降落,不再漂浮到自己的幻境。

--------------------------------------------

人物图

金铨 :张恨水让人喝了点酒就跌倒身亡了。其实早死也好,看死后自己儿子姨太太都这幅德性估计庆幸自己死得早。金铨有处让我动容: 他看见道之给他看的清秋的照片就说了句:【这孩子的人品,我看他的相片和诗,都信得过,就是福薄一点】,对于在楔子处就被张恨水剧透的人来说(恨恨脸),感觉总理还是阅人无数,照片就能看出人命运来。

金太太:很不错的老太太。无论是对待儿女教育结婚立业还是主持分家稳定大局都是有理有据是非分明。也和冷太太谈的来。就是对儿子嘴上狠狠

二姨太:存在感弱,后来才知道翠姨是三姨太,是负责搞笑附和的

翠姨:果然和晚香一样,最后都偷偷卷铺盖金银财宝逃走了。先前和燕西和清秋金铨的对话感觉像是个懂事理的人,结果。

凤举:难道大公子一般都充当软渣的角色?爹死了让别人代劳主持。金屋藏娇还让娇卷铺盖跑了。老婆吐槽说要核对总账目才打算学财务知识,所谓要拉屎才打茅坑类的。托爹荫蒙得认识多处政界人做事没决断性瞻前顾后被窑姐玩的团团转。

佩芳:有凤举软柿子处的来,治夫有方,和玉芬走的近但也不嚼舌根。脑子灵活一晚上就把糊弄的账目漏洞找出来了。

晚香:有点卑鄙,不过是想找个安身处。

鹤荪:

慧厂

鹏振

玉芬

道之:留洋才女,做事有魄力。促成了燕西和清秋,其实现在想想道之也不过是青年人打着文明的幌子试图想要冲破所谓家族的传统桎梏罢了,看的最清的恐怕是老人。

刘守华:

日本姨太太:挺好

敏之:她和润之我是分不清。

润之

燕西 清秋

梅丽:天真烂漫的人,希望她和谢玉树有好的结局,而不是金荣预想的燕西和清秋的结局。

小怜 柳春江 小怜确实是最聪明的人,在金家这么长时间,她绝不可能不了解燕西和凤举的德行。碰到柳春江跳出金府围墙是她最正确的选择。小怜不是没动摇过,再加上佩芳的撮合,我估计她最深处还是

《金粉世家》读后感(五):变革年代里的旧家族和新爱情

这次还是短评不够说。

一年多后终于读完。将《金粉世家》和《红楼梦》对比不是没有道理,读的时候难免都有联想。但的确有些地方大不及红楼:叙事略显冗长,特别是前半部分(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两人还没有结婚我就读不下去的原因之一);功能性的人物太多,有的小配角形象并不饱满,取的名字也有点敷衍(比如两位跑路的姨太太翠姨和晚香,两位婚礼傧相卫谢二人,形象有重复之嫌);有些情节上的确有缺陷,首先其实故事的时间线很短,前后只有一年,按理行文不该这么长,或者说这么长的篇幅完全可以写更长一点的时间,保证一些事件显得不太突兀(红楼里面的时间线其实长很多,有些年份貌似是省略了的),比如清秋其实婚前就有怀孕,但是直到生子前这八个月似乎只从流言中传过一次,按道理长辈同辈也该有一些言语上的关怀,两人感情没有分裂的时候也该有一些相关的谈话吧,可是孩子就像不存在一样。除开这些瑕疵之外,《金粉世家》还是一部很优秀的小说的(不得不说张恨水的作品我始终抱有一种喜爱却总是不停挑毛病的态度)。

的确金铨去世之后,故事急转直下,家道中落已成必然。世代簪缨的金家也逃不过“飞鸟各投林”的命运,说到底将一家的风光只寄托在父亲一人身上本身就是靠不住的,何况金家的儿子都不够上进,日常花销里就有极大的亏空(一开始就有一种明显收入不足的感觉)。父亲去世后虚名不再,军阀得势的年代里,金家也不再有往日的风光了。儿子们几乎也没有谋求过其他的生路,金家的小姐们虽然都是非常不错的人物但是似乎并未起大作用,一场大火虽然也只是烧了金家的一小部分,烧尽的却是大家庭里最后的气数。分家除了家道中落外,西方小家庭的观念也为其增了几分合理性。只是说到底也不过是遮掩伤疤。就像金太太说,老爷即使留过西洋,懂些新观念,最后也是娶了姨太太的。金家的衰败,还是旧式大家族的衰败。只是相比贾家彻底的家破人亡的命运,金家儿女的未来也不至于彻底的灰暗,身处新年代也是一种幸运,无论如何,敏之、闰之、梅丽等人的归宿还是有几分乐观的情景。

燕西和清秋的感情线算是一主线。最令我感怀的两个片段都与此有关。一是大火之后燕西打开一个箱匣发现一些被热焦的纸,找到才结婚时给清秋拍的照片,当初因为照片背后的镜子碎了,他悄悄藏起来,希望老的时候拿出来可以破除诅咒。可见曾经也是有白头偕老的愿望的。二是清秋的决绝书,“行矣!燕西 ” ,秋扇见捐的凄凉,不外如是。“而四姊八妹,一则古道热肠,肝胆相照,一则耳鬓厮磨,形影相惜”一句,言辞之恳切,忆及往昔好时光,实在令人落泪。

只是两人的爱情实在薄弱,相识到绝交,似乎只有一年上下,放到今日来看更算不得什么了。何况从旁观者来看,两个人的结合注定是会失败的。这里的悲剧其实和时代和社会也没什么关系,基本上就是一个性格悲剧。两个人的结合算是自由婚姻,又破了门当户对的禁锢,(甚至有婚前性行为。其实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在那个年代有点令人意外,不过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一下民国社会史之类的),也算是新式婚姻的一个体现了。清秋嫁入金家后,基本上也没有受到太多的为难(其实像玉芬那种更像是个人的性格问题,尽管也有一些其他的猜疑,但总体来说也不是所谓“府斗”的戏码),只是个人性格的确不适合金家的环境和燕西的处事方式。她自己多次感慨的“齐大非偶”其实并不算最主要的原因。想到《歌厅》里的Sally最后选择堕胎时对Brian解释,自己的理想是成为电影明星,而不是在剑桥的小屋里照顾孩子,我们很快就会相互厌恶对方。其实清秋婚前但凡有这样一点想法,这场悲剧便可以避免了,只是没有什么可假设的,何况作为家境普通的年轻姑娘,对一个能给自己幸福和物质上的丰足的“终身寄托”,终究不能不向往吧。我依然喜欢清秋的气节,尽管后文没有交代了,只是希望她不必终身卖字才好。

关于燕西。并没有看过电视剧,其实就小说来说,我最痛恨的还不是金燕西四处留情,而是他乱花钱。金家虽然后来衰落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底还是有的,只是里面的人似乎都不会理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此言不虚。

如果说《金粉世家》对我个人发展有什么启发的话,大概是:少乱花钱,多读书 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