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动物的朋友圈》读后感摘抄

《动物的朋友圈》读后感摘抄

《动物的朋友圈》是一本由[瑞士]埃德里安娜·巴尔曼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动物的朋友圈》读后感(一):“圈外人”读《动物的朋友圈》

《动物的朋友圈》似乎更适合小朋友们,成人相对来说更像“圈外人”,而我就是身处“圈外”来读这本书。一开始

《动物的朋友圈》读后感(二):独出心裁的科普图画书

第一次看到这么独特的科普书,想必孩子们也会跟我这个大人一样喜爱它,并且牢牢记住书里的内容。

市场上的科普书,大多严谨,我们很需要和这本书一样的科普书,用不一样的角度去探索世界,让我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和认识自然。

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这本书能轻松地从中脱颖而出,让我们关注到它,并喜爱上它。图书从内容到插画风格,都自带幽默细胞,让看它的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深思冥想。一本好书就是这样,带给我们快乐,又让我们从中学到宝贵的知识。

希望更多的人喜欢这本独特的书。

《动物的朋友圈》读后感(三):妙趣横生的趣味读物,但就是有点欣赏不了

我倾向于从趣味图书的定位角度,去理解这本书(而不是科普)。

他完全是从感性的角度对生物进行的重新分类,而这种分类必定会打破既有的科学分类,模糊动物演进进化的路径和地理分布的区隔,这很有趣。处于趣味,这样做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但这也造成了另外的问题,本书的可读性并不强,基本上看完一遍,记住了作者有意思的想法和画面表达,就完了。

更重要的是,个人并不是太喜欢本作的美术风格。动物拟人的形象太过,甚至掩盖了动物本身的显著特性,起码对于我,这种美术风格的吸引力十分有限,而笨重的装帧又增强了这种不友好。

算是妙趣横生的趣味读物,但是科普的味道有点寡淡,不是太喜欢的一本书

《动物的朋友圈》读后感(四):好玩有用的萌书

很新颖,原来动物还可以这样分类,打破了以前头脑中固有的分类模式,耳目一新。

也很有用。中学的时候,学习《生物》课程,喜欢植物而不喜欢动物,总感觉动物部分特别枯燥,如果当时采用的方式是这样生动有趣的,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

由于是儿童绘本的形式,所以里面的动物都很可爱,包括原本可怖的蛇在内,看上去都是萌萌的样子,相比实物拍摄,感觉这种方式更好。前不久看一本关于野外观察的书,看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突然翻开一页是很吓人的毛毛虫之类,看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没有这种担忧。

书是出版社赠送的,7岁的萧秋水小盆友表示很喜欢,翻阅完以后,决定送人玫瑰,以便手有余香,拿去转赠朋友,朋友家里有小孩子,肯定也会喜欢。

另外,这本书还可以做为范本,让小朋友比着上面的动物学画画。

《动物的朋友圈》读后感(五):发现动物的有趣特质

特别有趣的一本书。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它对于动物的分类,十分符合孩子,或者说符合大众对动物的直接感觉。体型大的,脖子长的,跑的快的,通体粉红的,等等等等。

想那这当做一本工具书,那不合适。这本书更像是目录。 对一些动物的特质,有小字标注,排版很棒。不过,只是一句带过,更像是一种闲暇的谈资,而不是正儿八经的“背诵内容”。再加上全本画面有趣,色彩生动,很适合随意翻翻。 哈哈,尤其是读到跑得快的动物那一辑的时候,骤然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画面里的动物都跑了……太快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译者很贴心,在一些字上标注了拼音。除了字典,读这本书还可以搭配很多工具,比如百科全书呀,动物图鉴呀,最次也得用一用百度吧。由一本书能扩展出去,找更多有趣的信息,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了。和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小孩一起读,那真的会停不下来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