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童话心理学的读后感大全

童话心理学的读后感大全

《童话心理学》是一本由[日]河合隼雄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童话心理学》读后感(一):从心理学视角读童话

大概每个女孩子小时候都读过童话吧,小小的心里装着一个公主梦,那里有巍峨耸立富丽堂皇的城堡,有邪恶狠毒阴险狡诈的女巫,有英俊帅气勇猛痴情的王子,也有丑陋恐怖残酷凶恶的怪兽。小小的心灵里美和丑、善与恶的界限总是那么清晰,那么分明,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成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学习课程。

长大后,看到许多对童话的重新解读,才发现原来童话里的故事也并不全是那般美好。因贫穷而抛弃儿女甚至杀害孩子的可能真的是亲生母亲,嫁给国王获得幸福的是好吃懒做巧舌如簧的姑娘而不是时时纺纱勤劳能干的女人,这种童话的黑暗向探究与思索成了越多越多人感兴趣的话题。

本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每个童话的起源、背后的原型、蕴含的深刻含义进行深度解读。作者是荣格派心理学分析师,认为童话诞生自每个人心中,隐藏着心灵最深处的愿望,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童话的诞生过程多多少少反映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灵觉醒,这种心灵觉醒中具有通性的一部分便是集体无意识,并可抽象出大母神、影子、阿尼玛、阿尼姆斯等原型。这是对现实世界的另一种解构,另辟蹊径,颇有启发。作者还基于童话故事探讨了许多精神层面的现象,比如心灵能量从意识流向无意识的退行现象。这种用精神分析法解读童话的视角令人耳目一新,全书描述得比较专业,需细细品读。

——写于2016年10月

《童话心理学》读后感(二):潜意识是个谜

碰到一本心灵相通且完全认同作者所言的书,是幸福的。 碰到一本有点难懂且又十分有趣的书,也是幸福的。 ★ 我最近就碰到一本有点难懂,但又十分吸引人的书——《童话心理学》, 如书名所言,这是一本用心理学知识来解读童话的书,准确说是依照荣格的“自性”理论来解读。 ★ 借用作者河合隼雄的话,是这样归纳全书内容: “阐述的是在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下,个人如何在每个阶段得以发展。 在这些发展过程中,主人公常常遇到危险,面临艰难的抉择,应该如何选择呢? 有的主人公勇敢地挑战困难并获得成功,有的知难而退得以保全自身。 有时乍看起来不幸的事,后来却给人带来幸福。 这种难以找出万全之策的情况显示出人生的特征,也是所谓的个性化。 但仅仅只是个性化,不是实现了自性。 所有的童话、寓言故事都有个结局,主人公的愿望通常都能实现,这仅仅代表实现自性的某一个阶段,完成这个阶段之后,便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 ❤️ ps: 看完此书后,我对荣格的“意识和潜意识”理论深深着迷,始终有个很深的感受,人的行为多半是受潜意识驱使的,而潜意识里的“指令”,多半是在童年时期就种下的。 为什么幼年种下的“指令”能一直运行在潜意识里? 为什么潜意识能精准操控人的言行? 为什么意识里知道了新的“指令”,却不能直接传达到“潜意识”里? 如何清除幼年植入潜意识的“有害指令”? …… 这一切都像个谜一样,深深吸引着我。

《童话心理学》读后感(三):童话,成人的心理乐园

之前陪儿子看过《爱哭鬼小隼》,儿子和我都非常的喜欢。那本书非常细腻写实的描写了一个爱哭的小男孩在小学期间的成长过程。书是河合隼雄的遗作,是老爷子在接近80高龄时的作品。我想,这个老人一定是非常能够洞悉孩子的心理才能以年迈之龄写出如此切合孩子的作品。

而这本《童话心理学》便给我掀开了河合隼雄老人的一角。他是日本第一位荣格派心理大师,对于教育、文化有着很深入的研究。

这几年在陪儿子阅读的时候,我也发现一个有趣的对比,日韩的包括我国的童书都比较写实,用很真实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孩子的生活,传递着很温暖很温情的正面价值观。而传统的欧美童话却充满着心理意味,诸如《彼得潘》《小王子》。在《安徒生童话》里,也不仅仅是《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衣》,还有《打火匣》这样并非符合现在主流价值观的冒险故事,以及《墓中的孩子》这样悲伤的故事。我不是一个精神分析心理学爱好者,所以在解读这些童话背后的深层含义的时候每每会觉得比较晦涩。

河合隼雄的这本《童话心理学》简直是帮了我的大忙。首先,他的文笔非常的清晰易懂。这并非一本学术著作,所以像我这样没有接触过荣格心理学的人都觉得很容易读懂。虽然这本书是以《格林童话》为例子,却不局限于《格林童话》,作者触类旁通的分析了日本童话传说,让我们明白了童话中通用的比喻和手法。整本书的排序也非常有意思,全书十一章安排的顺序,恰好符合了人的自我成长过程,由象征着孕育和出生的母性心理开始,走向独立、创造和觉醒,再到青春期,需要帮助和约束的父性心理,爱情与婚恋中的男女性形象,最后是发现自我。

我想,我们成年人在阅读童话时,也许也是另外一种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吧。

《童话心理学》读后感(四):《童话心理学》读后感

我一直觉得,只有作者自己才会知道他的作品想传达什么,其他人的解读都是带着自己的故事去看故事的。

所以说,这本书是在心理医生的角度去看童话。

他试图在告诉我们童话的心理作用在于补充,现实的补充。

比如说,我们的社会可以说是建立在推崇母性、勤奋的基础上。

但母性能给予一切的同时也欲求控制一切,而逐渐长大的小孩认识到后会有想要挣脱的愿望;

而在不得不劳作不休的年代,人们想要偷把懒的愿望;

诸如逃脱母亲、偷懒这些有悖于社会认可的观念,一般人们难以在有意识的层面上去接受,却其实多少深藏在无意识层面里。

因此作者认为,童话里面会有恶母、懒惰的人获得美好的结果是因为其作为现实世界的补充,给人们寄托了这些无意识层面上的渴求。

但在我的记忆中,童话貌似大多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

基于作者的一些例子,我只能揣测是大多童话已经遭受过有意识的修改,甚至承担了一部分社会教育的作用。

比如他说原来最原始妒忌白雪公主美貌的并不是继母,童话作者最原始版本写的是生母,只是因为这在意识层面太难让世人接受,因此让继母承担了骂名。

当然,这一点的真实性仍待进一步考究。

说回补充,其实这种补充可以称之为一种社会完善,让一切欲求有可以寄托的地方。

而人也存在自我完善的倾向,此书将男女分开作了探讨,我印象较深刻的是关于男性的潜在女性需求和女性的潜在男性需求。

社会赋予了每个人角色,而最原初的角色是男生与女生,针对这个角色会有对应的社会期待,这种期待一般让人有意识地去遵循。

比如男性应该更勇敢,女性应该更温柔,虽说通过社会进步,人可以开始坦诚地做自己,而不是承担某个角色,但不得不承认这种进步只能说是在缓慢进行中。

而在无意识层面,人们会产生与社会角色截然相反的希望。

比方说,如果阳刚与柔情相对,一个在有意识层面上阳刚的男性,会有无意识的柔情渴求,而这种渴求因人而异会通过不同方式寄托,比如通过鲜为人知地对小动物释放的柔情一面、移情于一位柔情的女性,又或是不愿意承认而压抑在深梦时分才出现。

作者认为,更合适的处理方式是首先承认自己无意识的需求,不要将其移情于他人而是与之不断对话,找到一个自身有意识和无意识层面的平衡,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

人不是一,而是二,有意识和无意识合二为一,若将无意识的需求移情于他人意味将将自己的一部分分出去了,这样或许会更轻松但也许会更痛苦,但一定是距离自己更远了。

我想我会开始关注自己到底在有意识地做什么,又在无意识地选择了什么。

《童话心理学》读后感(五):书摘

真正的神话并非用于解释事物,而是为了奠定事物的基础。...童话、寓言故事并不是单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它与人体宴自然现象后的心理反应密不可分,为了让这些体验深刻的留在心灵深处,才诞生了这些故事。

我们活着的时候,想法设法忘掉死亡。...而面对死者,我们力图通过张力这种仪式远离我们。

对于原型性事物,只有依靠一个人的整体人格,才能对当时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回应。

维持人的自我,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精神能量。当这一精神能量从自我转向无意识时,自我可以利用的能量有时便会减少,这种现象称为精神能量的退行。

人们总是只承认母亲的正面性是母性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和社会,但她的负面性却始终存在于人的无意识中,威胁着我们。

继母这个名义,将母性所有的负面特征都背负在了身上。

父亲软弱,母亲就必须刚强。母亲于是成了男性原理的施行者,并且是残酷的施行者。

极端的冷酷与极端的宠爱是性质相同的行为。

物质上过度宠爱的反面,往往是精神上爱的缺失。事物到达极点后的逆转时人生中常见的现象。极点的到达正是自我毁灭之路的开启。

只会模仿别人被视为放弃创造性这一点,反证了惰性与创造性的关系,与积极的惰性背道而驰的惰性理应受到惩罚。

绝对对立的事物之间才能产生能量的流动,完全同质的事物之间是产生不了的,

仅仅有“一”,我们无法形成对数字的意识,只有在某种意义上开始出现对整体事物的分割后,有了对立或并立的“二”的意识,才诞生了“一”的概念。

过度担心反而会产生关注的真空现象。

我们必须将时钟测得的时间和心中与时钟无关的时间区别开来,只关注时钟上的时间,人会丧失内心重要的时间。

没有不伴随危险的创造性。

只让人发挥长处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最愚蠢的人反过来成为最聪明的人,这是童话、寓言故事最偏爱的题材。它表明以体制的视角来看待改变体制的人,才觉得那人是愚蠢的。或者从个人角度来说,自以为不擅长的东西,在改变自己的人格时往往会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成就大事后,人必须懂得谦虚。在无意识的世界里完成旅程的人,必须回到自己的世界前抛弃“忘乎所以”的念头,否则必定遭遇巨大危险。

人的心理如果过度自我倾斜,便会陷入没有根基的浅薄的唯理主义。相反,如果忘记自我的存在,这回由于强烈的非日常性导致与现实脱节。

智力和体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素质的体现,必须经过相当的磨练,才能渐渐成为自己的东西。而美貌缺乏这样的要素,要将它变为自己的东西,反而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没有经受阿尼姆斯的母性太脆弱,而没有母性支撑的阿尼姆斯也太冷酷。

以科学武装起来的自我意识如果切断与自然的关系,必定会产生危害。

当得到最美的东西时,我们不得不将最低级的东西也一起据为己有。

人的心理在由无意识转向有意思时,如果没有自我强大的干预,便不会有建设性的创造。

人有了一丝,便能守护自己的理性,进行自我防卫;而有了无意识,便有了公平的立身机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