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成本做大品牌读后感锦集

小成本做大品牌读后感锦集

《小成本做大品牌》是一本由布琳达·本斯 (Brenda Bence)著作,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8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成本做大品牌》读后感(一):没有品牌寸步难行

真的是这样的,现在真的是品牌时代,做什么生意现在都需要看品牌。有次逛超市听两个促销员在议论,不知名的品牌刚进入超市销售时,即便是价格便宜也没人买,大家都认品牌。特别是现代,很多知名品牌都会出问题,不知名的品牌更得不到大家的信任,所以做生意就要做品牌,做产品就要做品牌,没有品牌要想盈利寸步难行!

《小成本做大品牌》读后感(二):品牌营销时代,不做品牌就只能当炮灰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真的要被品牌承包了,走在大街小巷随便放眼望去就是五花八门的广告,这个品牌,那个品牌,让人感触最深的不外乎到商场买衣服,同样一件不料、款式都差不多的衣服,一旦冠上什么名牌,价格就高得吓人,奇怪的是,就是这样高价的商品却完全不愁卖!

去年有段时间新闻总是报道中国大陆客跑到香港、美国等地去扫货,只要是名牌店的货,一旦中国大陆游客一路过,瞬间就会被抢光,这让人忍不住要问,中国人这是怎么了?

其实都是品牌惹的祸,别说中国人,世界各国的人都一样,都对品牌货完全没有抵抗力,只有是品牌,大家都会对这样的产品趋之若鹜,而且乐此不疲,甚至是花上一两个月的薪水,能抢到名包、名表,名手机,大家都会乐不可支!

我们真的是进入品牌营销时代了!

之前中国缺乏品牌意识,不懂得品牌影响了,现在知道了,也有了品牌意识,却不懂得如何去经营品牌,如何把一个品牌打造成知名品牌,提升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只知道烧钱做广告,殊不知,广告大家早就看烦了。做品牌要动动脑子了!

《小成本做大品牌》这本书从理论联系案例的角度分析了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做出更加知名的品牌,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作者本斯确实是为很牛的专家。道理讲得直白易懂,案例丰富很具代表性。而且很多案例都是知名品牌,好像这些案例都很作者的亲身经历有关,这个作者有着精彩的职场经历。

现在有时走在菜市场,就能看到如:“王二姐凉皮”、“西少爷肉加馍”等这样的小店,看来人们的品牌意识已经很强了,这本书对还在摸索着做品牌,以及想要做品牌、正在做品牌却缺乏资金的个人和企业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小成本做大品牌》读后感(三):《小成本做大品牌》读书心得&笔记

看书有时讲究眼缘,看到一本不认识的书,是什么能够让读者感兴趣,产生想要阅读的冲动,进而拿起书来翻翻,又是什么促动读者掏钱买书。目前流行网上购书,我们也许没法看到书里的实际内容,那么书的名称、封面设计、读者评价等就显得格外重要。

《小成本做大品牌》这本书的标题真得很吸引人,不少企业没有大企业雄厚的资金去支持品牌,但也想打造提升自己的品牌,就算是大企业也会控制预算。在网上看到这本书时,我就被书名吸引,再加上这本书的副标题“我在宝洁、美赞臣20年的经验,你也能用”,还是美国年度畅销书,随即决定买下来,倒要看看怎么省钱做品牌。而在这之前,我没有听过这本书,还是在当当网上为参加满减活动时为凑单才发现的。

好了,以上这些和书的内容无关,我只是想告诉你作者是如何将这本书成功的推销给了我,书名和作者的经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读过之后,于我而言转变并拓宽了思维,让我有种这书需要再读再分析去实践,推荐给大家都想法。

这本书不是教科书,没有那么多专业名词和概念,没有系统性的介绍品牌知识,也不是什么技能书,让人看了之后就会做品牌。如果想学习品牌架构,那么还是要看专业的品牌管理书籍,想了解技能的,还是踏踏实实地买技能书练习吧。每本书都有其特定的读者群体,这本书的书名写的很清楚了,就是小成本做大品牌,提点着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被忽略的低资产可以运用,可能更适合中小企业或者个体创业者。书中的建议或多或少都已被人在运用着,但效果如何就千差万别了。知道归知道,用不用,怎么用,着就需要花心思去做了。师傅领进门,道行在个人。总之,我读完此书,还是有所收获的,其实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第一章

我在涉及品牌推广工作时,之前带有一个观念:品牌是需要花钱的,公司在品牌推广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资金不足,怎么能做好品牌。虽然之前也有人说过要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可那时的我没有静下心听进去,也没有努力想办法用好现有资源。

这本书带给我的第一个改变就是思维转变,书中提到阻碍各大企业成功营销其产品和服务的最大障碍是“一个局限的思维定式-只关注到你所没有的,而没有留意你所拥有的。”

这句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虽然以前也听到类似的话,可对于自己的影响也许也要看缘分。在这本书里读到这句话时,我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观念是狭隘和错误的,可以说是并没有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局限的思维定式阻碍了我构建品牌,我需要将思维从“我不能”转变为“我能”,转变市场营销心态,用实际行动将思维从“那个案例不适合我的品牌”转为“如何将这个案例应用到我的品牌中”,构建品牌时要思考的是我能够做什么,而不是我做不了什么。

第一章里还介绍了塑造品牌的重要术语,包括什么是“品牌”、什么是“品牌塑造”、什么是“市场营销”,这里类似于总结概述,作者对这些的看法,不是学院式的解释,所以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还是需要看看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类的教科书式的专业书籍。(作者认为“市场营销”是指,与辨别一个指定客户群体的具体需要和需求相关的所有活动,并采取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措施来满足这个客户群体的需求。)

第一章看着有点空空,但我认为也是重要的,从思维、心态开始改变,才会有更好的行动成果。

第二章

这一章很短,就是总的介绍下我们所拥有的五大品牌塑造资产,我们拥有却未曾很好利用。

第三章~第十二章 品牌塑造——资产之一:定位

定位很重要,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可是也难。定位不是拍脑袋就有的想法,而是科学的,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有人觉得麻烦,有人觉得没必要,也有相当部分人是想定位却不得其法,定位错误或者经常变化方向。

品牌定位是,在比较你和你的竞争品牌的时候,你希望客户对你的品牌的认知、认识和感受的方式。这里强调了1)和竞争品牌对比,2)你希望客户怎样看待你的品牌。我想第一点会被相当一部分人给忽略掉,而只考虑“我的品牌是***”,这时你的品牌或许就是没特色的牌子。另外,你希望人们怎样看待你的品牌,是你通过各种方式希望人们的想法和你的定位一致,但实际是人们的看法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样你的想法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书中提到认知度在市场营销中是一个客观存在,如果你不喜欢人们对你的品牌的认知方式,你就要设法去改变它。

书中提到了几个关于品牌塑造的误区,包括1)企业之前没有定位的记载,认为自己没有品牌定位,2)规模小,不需要品牌定位,3)品牌定位只适合经营消费品的公司。

其中我对作者捣毁第一个误区的观点有些触动,作者认为无论你是否写下了一个定位,你的品牌都存在着一个定位。这是之前自己未曾考虑到的点,即使你没制定品牌定位,但在人们接触到你的品牌时,同时就会对你的品牌产生认知、认识和感受,就会在心理形成某个定位。还有就是竞争对手也许会不断针对你的品牌定位,更新自己的品牌定位,直至你的品牌彻底失败。与其被动,面临人们产生错误或负面的认知,不如主动建设自己的品牌。

这本书介绍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牌定位框架---品牌定位书,有了这个框架,品牌定位变得具有方向性。每一个品牌的定位书都包含六大要素:目标群体、需求、竞争框架、好处、理由和品牌特征。这也是此书与其他书的不同之处,同样都讲品牌定位,其他书给了比较多的定位内容,看完后不太容易上手,本书提出了一个框架,给了6个方向,这样我们在思考定位时有了比较清晰的路径。不过框架里面的内容也不是容易就能做好的,工作量也比较大,依旧需要耐心去做。我想大家也会看其他相关书籍,思考点有相同也有不同,也会有人觉得这本书里写的有些浅,那就需要对比一下书籍内容,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努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核心定位要素1:目标群体

1. 可以从六个方面深入了解你的目标群体:

1) 人口特征 这点很重要,但仅仅是定义目标群体的开始,不能只通过人口特征来定义目标群体。

2) 心里特征 一个深入探讨目标群体心态的重要因素,如同给某个群体贴标,帮你描述他的特征。

3) 动机与态度 这部分主要阐述,你的目标群体对你的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所持有的态度与选择动机,明确它们是什么十分重要。

4) 当前的使用情况及行为 这两个因素需要一起考量。你的目标群体当前在使用什么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他们在使用什么牌子等。

5) 需求 清楚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

2. 书中认为公司的规模越小,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就应该越具有针对性。

3. 非常清晰的认识了六要素后要将他们组合在一起,定义出你目标群体,而不是将六要素独立出来一个个看。

4. 关于目标群体的寻找,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以前自己想用却又觉得有些随意而没用的办法,看了作者的介绍,我意识到原来真的是可以这样操作的,它就是“特定目标”的寻找。当你觉得你对目标群体定义有些迷茫时,可以尝试这个办法,真的有些令人小激动,不管对于小型公司、个体创业者还是庞大的公司,它都能产生相同的作用。

特定目标,找出一个具备你目标群体特征的一个特定客户,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可以参照你现在或者曾经拥有的一个理想客户,创建出这个“特定目标”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个个体进行详细的描述。如果尚未开始你的业务,这个人或者这间公司可以是你想象中的最佳客户。无论你怎样去定义这个特定目标,你都必须完全地满足他。同时这个人,将会十分满意从你的品牌中获得的价值。

要让你目标变得尽可能真实,并把它带到现实中来。你在理想目标客户身上投入的精力越多,你能得到真实客户也越多。

核心定位要素2:顾客需求

1. 客户需求可以从三个不同方面定义:

1) 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2) 一个目标市场上扔未得到完全解决的问题

和/或

3) 一个甚至你的客户都不知道的所存在的新问题

2. 需求有两种---功能型和情感型,优秀的品牌两种都可以满足。

3. 如果发现目标群体的情感需求是个难题,作者建议集中理解“特定目标”的感受,尤其是当他使用你的品牌或你竞争对手品牌时。情感需求都是和感受有关。

发现情感需求的方式还有重视客户的反馈,倾听客户如何表达他们的感受。

4. 需求会不断变化,了解你的客户是谁,了解他们的生活是如何不断发生变化的,让自己知道他们的需求是如何变化的。对变化迅速做出反应。

核心定位要素3:竞争框架

将品牌的标准身份转为感性竞争框架,让目标群体从其不同角度看待品牌。对比标准身份和感性竞争框架下的竞争对手分别是谁,拓展潜在市场。

比如

苹果,标准身份是水果,还是一种华美的桌面装饰,那么它的竞争对手就变成了蜡烛、鲜花和其他能够装饰桌面的物品。

希尔顿,标准身份是酒店,但是它希望客户将其看作“完美的度假胜地”

麦当劳,不仅仅是快餐店,还是家人娱乐、聚餐的地方。

核心定位要素4:好处

1. 代表你的品牌传达你的承诺

2. 品牌的好处要同时具备功能性和情感性

3. 选择具有清晰代表性的好处

核心定位要素5:理由

1. 顾客是因为什么才来购买你的东西,作者认为“理由”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最好能将三种理由结合起来。

1) 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理由,它可能是一种成分,一个设计元素,或是你在提供服务时所使用的流程。

2) 基于经验的理由,这与品牌当前和过去在市场上已取得的成绩有关。

3) 基于人的理由,这通常涉及专家认可或满意顾客的评价。

(在我了解品牌营销知识的过程中,总是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在购买“理由”这方面,以前对于明星广告,我觉得那是种宣传方式,的确是,但为何这个有效,无论从企业还是客户角度,这也是一种强有力的购买理由)

2. 最有效的理由:你所拥有的每一位满意的客户。获得他们的好评和推荐。

3. 书中给了一些获得客户好评和推荐的提示:

1)要在客户用过你的产品或服务后马上请他做出评价,趁热打铁。

2)务必提供方便,让客户尽可能提供文字资料,或者先录下来,整理成文字(最好让客户审阅)

3)请你的客户尽可能具体说明,为什么他们认为你的产品或服务更胜一筹,究竟是什么令你的品牌格外出色。

4)收集客户的姓名和头衔,并得到他们首肯公开的资料,这样做会增强可信度。

4. 必须将理由和好处挂钩。列出理由清单,选出最有意义的,确保不去选择你自己认为是最有意义的理由,要选择对你的目标群体来说最有意义的理由。

5. 定期重温理由,不要让理由过时。

核心定位要素6:特征

1. 定义品牌特征不仅限于你的品牌现有的特征;而是所有你希望你的品牌可以具备的特征。

2. 特征人格化、差异化。

(这里没有做太多的摘要,但并不表明特征不重要,相反,品牌特征非常重要,可以成就品牌也可以毁掉品牌。)

化零为整,整合六大要素,写下自己的品牌定位书

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外界传达你的品牌想要代表的形象,那么就要思考是否在各个方面都按照你的想法传达了品牌形象。其实想一想,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比如网站、所做的一切公关、宣传册、销售规划、包装、店面、员工特点、你的办公室、打电话、开会、名片、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着装等等。

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品牌塑造---资产之二:客户需求

1. 六中途径发现客户需求(简单、省钱、实用,却不一定会被重视,需要花时间花心思,有执行力,持续)

1) 用心倾听,普通所以易被忽略

2) 聚焦“焦点小组”,定期聚集潜在或现有客户,询问一些与你品牌或企业相关的特定问题。

3) 客户观察,需要在尽可能真实的情况下,观察客户使用产品或服务的情况。

4) 人种学,把自己“放到”可以找到他们的地方,然后,以很自然的方式问他们一些问题。

5) 将销售员派到“前线”,准备好资料,请他们帮忙向客户提问

6) 鼓励客户投诉,主动开口问他们,比背后表达不满强太多了。作者给了一些建议:创造各种便利条件让你的客户进行投诉;制作纸质表格或网上表格;想出各种你的客户可能想用的投诉途径;保证接听客户的全部来电;及时谨慎地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建立一个明确且具体的书面流程;记录投诉并跟踪进展;询问那些投诉的客户,他们希望看到品牌做出哪些改变。

2. 不要轻易降低你的价钱,提高品牌认知价值的一个途径是---提供“赠品”。比如酒店为客户提供免费早餐,作者可以为书的读者提供免费资料下载。

3. 重视现有客户的价值,维护好与他们的关系。他们对外是你品牌口碑宣传者,对内是你想办法要增加复购率、增加营业额、帮你减少开发宣传运营等费用的客户,是合作伙伴,是提供商机的贵人。

第十五章 品牌塑造---资产之三:你的产品和服务

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和保障,我想这是共识,但不是所有企业、所有产品和服务都是佼佼者,必然有好有坏,而且竞争者众多,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所有大家想着办法通过其他方式来提升品牌。可是基石就是基石,也要想办法利用基石宣传品牌。

作者在书里提到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必须要清楚了解你的产品及服务的优点和弱点,客观审视,不要大肆炫耀,这是建立一个可信持久的品牌的基础。

书里提到了其他方法:

免费试用、赠送,免费体验。不能免费,那就给个体验价、寻找优质试用客户

创建关键区分点,

回归品牌定位书的六要素

反串客户

建立知名度,创办奖项、成为公众人物等

优化网站

电子邮件签名

客户如何体验你的品牌、产品或服务是否提供退款担保、哪些售后服务、如何调整产品包装及标签使其看上去更加高档……

虽然产品同质化严重,但仔细想想依旧有许多可以改善的地方,聚沙成塔,每一处细小的优化都会在某个时刻感动着顾客,改变着他们对品牌的印象。

第十六章 品牌塑造---资产之四:营销团队

1. 营销团队并非只是营销部门,要发展壮大你的团队,他们是会说话的移动广告

这并不难理解,加上现在互联网盛行,公关、社群营销已经十分普遍了,但作者依旧提出来这个,因为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营销团队其实很庞大。

比如:

和业务有直接关系的:以前员工、现有的员工、客户、代理商、战略合作伙伴、粉丝等

和个人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朋友、家庭、以及他们的关系网络等

和业务有间接关系的:顾问、广告商、协会成员、供应商、记者、银行家等

和个人生活有间接关系的:校友、社区活动等

很多

2. 20秒电梯演讲

用简单明了的方式介绍你的品牌,让团队成员清楚地了解他它,并背诵下来。

万一,万一碰上了呢。

3. 名片

不仅仅是承载基本信息,而是一个强大的品牌建设工具,试着把背面用起来。(我收到过一面中文一面英文的名片,也收到过背面只有公司主色调加logo的简单名片,真正背面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的少之又少,但是名片纸张的质量、名片设计排版的样式等这些却依旧能给我不同的感受,相对而言,我会对那些名片看起来不错的企业印象更深,更有好感,也更相信他们的实力。)

4. 你团队的市场营销思维

让每一个成员拥有营销心态,不要让其置之度外,鼓励员工通过个人行为反应企业品牌的内涵。

让团队活跃起来,比如举行讨论会,集思广益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的方法;设立营销建议箱;奖励招揽新业务的人;鼓励团队学习更多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的专业知识。

5. 确切知道谁或什么是你的客户与你的品牌的“第一个接触点”

第十七章 品牌塑造---资产之无五:竞争者

1. 书里介绍了一些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了解竞争对手的方法

简报

订阅:微信、新闻订阅、邮件、RRS摘要等

追踪:Facebook、Twitter、微博等

奖励获取信息含金量高的成员

参加研讨会、论坛

使用竞争对手产品、服务

2. 找到竞争对手做的好的一面,然后让自己在这方面做的更好

3. 推理出竞争对手的品牌定位六要素,和自己的对比。(这个办法很有意思,很具有启发性)

第十七章 结语

1. 保持你的营销心态

2. 聚焦你的资产

3. 打造强势品牌的两个最基本的步骤

1)明确知道你希望你的品牌传达什么信息

2)在每一天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持续地、连贯地、一致地传达你诊所希望的品牌信息。

写在最后

1. 这不是一本专业教科书,围绕小成本做品牌这一主题展开,书中所提的建议或多或少都有人用着,我想会有人觉得这不是什么高屋建瓴的想法,也没什么指导性意见。可大家都懂得道理,为何有人用的很成功,有人模仿也做不到一样的效果呢。看似简单的操作,优质的品牌一直在用,有人可能还看不上呢。看似简单的道理,操作起来也不一定简单,也许有人想想就放弃了呢。

2. 这也不是一本技能书,没有满满的技术要领和操作步骤。

3. 不是空谈理论,而是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经验和别人的经验,做了一次分享,是思想的碰撞,可是作者也就点到为止,相当于提供些思想宽度,思想深度要靠自己挖掘。

4. 更适合中小企业和个体创业者

5. 不能仅看这种经验分享类的书籍,基础知识是骨架,是基石,品牌管理需要系统化学习,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但是书中提到的方式或许是可以让人们立即采取行动的,改善客户体验,提升品牌形象,而不需要非得等到系统化学完品牌才能行动,具有提点作用。

6. 书中案例均是国外例子,也许有人会说这可能不符合我们国内情况。那要看怎么理解了,很多道理是一通百通,很简单但也通用。国外品牌众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7. 书里作者没有提及互联网营销,虽然提及了Twitter、Facebook、微博、博客,但没有单独讲互联网营销这一块。

8. “小成本做大品牌”这句话要怎么断句呢?小成本,做,大品牌;还是小成本,做大,品牌。哈哈,也许我们不必做,大品牌,但可以努力做大,做好,品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