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亚爱一郎的狼狈》读后感1000字

《亚爱一郎的狼狈》是一本由(日) 泡坂妻夫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亚爱一郎的狼狈》读后感(一):大手笔与小心理

本书八个短篇,形式各异,虽然都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但不乏宏大的场景和一些经典的推理桥段,而解答的方法往往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心理,再加上一些比较传统的手法,但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使由小的心理而构成的解答不单单是心证,而传统的手法又有一些大的场景作为创新,没有无聊的感觉。

文章的语言也是幽默而流畅,主人公的形象也很立体而新鲜,不知道为什么作者对三角眼的老夫人那么执着哈。

《亚爱一郎的狼狈》读后感(二):仍有超时代的味道

1978年5月,亚爱一郎系列首作。

1.DL2号机关事件

飞机被预告了会有爆炸。神动机,脑回路更像是这个年代的作品。

2.右腕山上空

热气球密室,热气球上的人看似用枪自杀了。空中密室都有局限性,可能性可穷举,即使是泡坂妻夫来没有写出惊艳感。可整体上写的自然而周全,屁屁大石、咪咪浅野,这名是真搞笑。

3.倾斜的房间

住宅发生命案,亚爱一郎刚到现场就作出了意外的推理。这个诡计是老了点,泡坂的版本写的很简洁,总体一般。

4.掌上的黄金假面

一般,应该是为了配合亚爱一郎的搞笑风格,诡计设计本身有些笑料。

5.G号线上的黄鼠狼

抢劫案,只有最后结局有点意外性,其他方面一般。

6.被挖掘的童话

暗号推理,不懂日语就没法看。

7.荷洛波之神

二战之后,部分军队还滞留在太平洋的岛上,这篇写的就是那个时期,日军与当地原住民之间的交往。原住民的酋长与祭祀被枪杀。全书最佳,题材有新鲜感,诡计也很不错。

8.黑雾

街道被散落的碳粉污染,初步调查是有人刻意制造的。这篇谜底有点莫名其妙,不喜欢。

《亚爱一郎的狼狈》读后感(三):短评写不下

泡坂妻夫的作品真的是趣味性很强,有意思。

这篇是亚爱一郎系列的首作,也是唯一出了简体版的一作,在吉林不行了的今天,这个系列后面两作的简体可能永远不会出了。

DL2号机事件,这篇是一个心理暗示的谜底,伏笔较多但是杂乱,导致不太好猜,但是解释的比较清楚,动机在一定意义上还算合理,4星。右碗山上空,这篇是一个不太出奇的短篇,2星。倾斜的房间,这篇泡坂像是生怕读者想不明白一样给了巨多提示,总之不太难猜,2星。掌上的黄金假面,这篇的问题在于我认为作案时间上有些漏洞,不过对于一些细节的推理判断做的不错,3星。G号在线的黄鼠狼,这篇不太出彩,一个小误导诡计。2星。被挖掘的童话,这篇很有意思,虽然是日语假名的诡计,但是设计的很有趣,并不枯燥,3星。荷洛波之神,这篇的诡计有意思,利用作品的设定进行诡计设计,我觉得有铺垫的这类诡计,并不算过分,所以很喜欢,4星。黑雾,这篇太强了,读到亚开始推出真相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在看西泽保彦的感觉,我觉得西泽可能受到过泡坂的影响,这篇的幽默风格,以及最后通过一些日常问题脑洞大开进行推理,这些点做的都非常棒,5星。

总的来说是相当不错的短篇集,故事有意思,吸引人,线索给的透彻,不遮掩,推理有理有据,不含糊,真的很喜欢泡坂妻夫的文风了,读《幸福之书》时就有的的好感现在更强了,即使不考虑年代问题,他的作品也十分优秀了。而且,作为侦探的亚爱一郎真的很有意思,后面两部应该也会看。

《亚爱一郎的狼狈》读后感(四):软脚虾脑力不疲软,胆小鬼神智不狼狈

近期很喜欢的一本,8.8分。八个短篇篇篇诙谐幽默,轻松闲逸。主角亚爱一郎只要浮现于案发现场,每每都会出现配合默契的华生先生或华生小姐。其中,华生的心证与案件线索相得益彰,以华生视角带入案件、引入思考、提供心证,既有利于推理,又有利于行文,是一大亮点。三角脸老妇人、托勒密和幽浮的彩蛋,也增添了谐趣。

1.DL2号机事件。分析一连串反常事件,得出一套不寻常的价值观,好一个执着的土豪。

2.右腕山上空。天上的谜面,地上的解答,逗比人物塑造很好,手法比较好猜挺遗憾。

3.倾斜的房间。结合了社会派的作品,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在我身边也比比皆是。部分细节比较牵强,核心诡计仍显华丽,倾斜这一元素运用较好。该短篇可以视为折原一公寓系列的起源。

4.掌上的黄金甲面。案发地点华丽绝伦,散发出浓浓的新本格味道。

5.G号线上的黄鼠狼。突显心证作用的一个出租车劫案题材。问题是凶手行为有多此一举之嫌。

6.被挖掘的童话。篇幅最长的一篇暗号推理,暗号不难猜,线索设定和推理过程是亮点。结尾有些要挣脱推理小说的束缚了。

7.荷洛波之神。与众不同的一个荒岛密室不可能枪杀,宛如《鬼子来了》的一个故事。核心诡计构思巧妙,重要线索宝石出现有些突兀,关于原始崇拜的炫学很涨知识。但凶手另有其人的可能性未排除啊。

8.黑雾。西泽保彦风格的一篇脑洞之作。异常狂欢的街道,飙碳粉,飙奶油蛋糕,飙豆腐,甚至飙翔……关于碳粉事件的推理,直逼《啤酒之家的冒险》。凶手用不着猜,关键是一整套推理构想难能可贵。结尾戛然而止,不拖泥带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