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随遇而安》读后感摘抄

《随遇而安》读后感摘抄

《随遇而安》是一本由孟非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随遇而安》读后感(一):一个成功的人,总是经历过许多磨练的

刚看非时,其实很不明白孟非的魅力在哪里

他何以跟乐嘉如此默契,何以对于每个人的点评透彻度都不输乐嘉

产生这种想法可能源于他低调内敛的性格,也可能是乐嘉张扬性格的对比

看完随遇而安之后,最大的感触,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对生活充满感悟的人,一个看人看事很透彻的人,一个点评事事都一针见血的人,一定是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坎坷和挫折的,一定是在大多数时候都会心态很好的积极向上和阳光的人。

《随遇而安》读后感(二):经历是最好的成长

再读孟非的《随遇而安》,对其中以前看不下去的“难忘新疆”章节多了一份喜欢和由衷的欣赏,这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也让我感叹孟爷爷的叙事文笔真的很锐利,阅读时画面感很强。

在品读时仿佛自己也置身在了广阔蓝天,茫茫白云的新疆草原之上,骑着骏马跨越潺潺小溪,合着飞鹰一起翱翔;傍晚,加入新疆牧民的篝火盛宴,吃着手抓肉,看着豪放淳朴的牧民们大碗喝酒洒脱欢跳,自己的嘴角会情不自禁的上扬,和大家一起欢唱。

56个民族永远一家亲。

全书由孟爷爷的人生经历片段组成,从回忆童年想念家乡开篇到高中毕业后遇到人生第一个转折点--进入南京市电视厅下属的电视节目报社的印刷厂工作,再到后来进入台里打杂,靠着自己的勤奋好学和扎实的文学功力、过人的文笔逐步升迁竟破天荒独挑大梁主持《南京零距离》,创造了当时的收视神话。而这些其实都为后来孟非主持《非诚勿扰》而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偶然现象的背后其实都是必然的付出。

书中还穿插着孟爷爷采访希腊奥运会、德国世界杯和纷繁复杂的以色列,这些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所有的经历在时光中积淀,在岁月中发酵,让孟非成长成熟到现在这个令人喜欢让人敬佩的模样。经历是最好的成长。

《随遇而安》读后感(三):孟非的成功,很难复制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主持人孟非的自传。经常收看《非诚勿扰》节目,对于沉稳大方得体的孟非的主持很是赞赏。

看过《随遇而安》,则从更多方面了解了这位主持人。少年在重庆的好时光,在南京的低沉岁月,和外婆,爷爷以及母亲一起生活的日子......高考失利的时刻,埋头做工人的艰苦生活,以及后来进入电视台工作之后,一步步又走上了主播台,到最后担任《非诚勿扰》节目的经历,书中都一一做了阐述。文字很清淡,平和,朴实,但是整个的人生过程讲的都很清楚。其实,孟非能走到今天和他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也应该感恩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带他入行的父母的帮助。书中也引用了北京一档财经节目主持人胡紫薇对于孟非以及他主持的《非诚勿扰》节目的评价文章,也从其他主持人的角度,观察到真实的孟非,胡对于孟非的评价还是很高的。《非诚勿扰》节目自打开播以来就一直是一档很受欢迎的节目,作为节目的主持人孟非的努力功不可没。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励志的自传,虽然高考失利,没有上过大学(后来进修过),但是最后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做出了一番成绩。

但是,孟非的成功,其他人很难复制。

《随遇而安》读后感(四):果然还是那个孟非

这算是一本自传加杂集吧。从孟非的童年时代切入,到中学时代,青年时代,进入电视台及以后的一些故事。

孟非本人在自序中给自己这本书的评价是“平淡”。确实,如果你想看的是一个人普通人如何从默默无闻,历经千辛万苦,励志成为电视界最优秀的主持人,并最终成功的鸡汤故事,那这本书确实可以归结为“平淡”。

书中描写的那些“乡愁”,那些“童年的淘气”,那些“青少年的叛逆”,还有每个人必将经历的“成长”,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实和真切。书中的孟非跟台上的孟非很像,沉稳老练,又不失幽默。当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就像孟非本人正坐在对面,亲自向你讲述那些过往的故事一样。而你也会随着他的讲述,发出类似“原来当年你是这样的~”,“嚯,你还经历过这样的事!”的感叹。

重头戏莫过于描写新疆的章节,孟非本人也承认,新疆是“人生经历中不可磨灭的重要篇章”。这一章中有新疆人民的热情,少数民族特别的风俗,也有令人毕生难忘的历险经历。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一种胡杨树,那是一种在干旱地区生长的高大的树种,新疆人会骄傲的告诉你,胡杨树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烂,是新疆的一种生命符号。我没有去过新疆,对这个地区也是知之甚少,但却深深的被这种“新疆精神”所折服。

书中还有一些杂集,你可以跟着孟非去看看民主起源地希腊的笑容,德国不一样的世界杯,神秘的国度以色列,领略不同的异域风情。

总之,这是一本适合放在床头的书,睡前读几页,伴你好睡眠。

《随遇而安》读后感(五):废话一篇

好像很多人认识孟非是从“非诚”开始的。不过作为南京人,我知道他大概始于《南京零距离》。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看,一直觉得评论特别酷,带劲儿。好像一般的南京家庭,每天都是要看零距离的。那时候还很期盼上门送礼,当然这是题外话。

把评论做到这样,不是一个所谓专家随随便便就行的。只有真在社会混过的人,才会有这样浓烈的感情。从高考失利,到进印刷厂打工,再到混进电台,一切在孟非他自己说来都好像无所谓,但怎么可能?尽管语言是一向的冷酷中透着诙谐,但那种在底层混过才会有的受歧视、不公平感,是难以磨灭的。印刷厂其实就在我家旁边,里面的人我一直认为就是小混混。话说回来,这儿用这么多“混”字,似乎“混”也不是一个贬义词。但是你想想,就我这种已经是底层的人,都当他们是混混,还有谁会瞧得起?

当然孟非自己也说,他跟那些人不太一样,毕竟念过点书,稍微敏感点。经历过这种生活,才知道何为生活。有过辛苦,才会有心声。所以我一直觉得,我既没什么生活,又不辛苦,这儿不过是发发牢骚、写点废话罢了。

继续写废话。底层的人,在中国,很久没经历过公平了。尤其是网络不那么普及的年代,所谓的“公平”好像根本就不存在。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这少数人的生活跟剩下的大多数人,都没什关系。少数人——包括政府——的“官方”言论铺天盖地之时,市民只有选择沉默,不论公平与否、真实与否,因为说了也没用。“没有用”让中国人不愿意说话,所以少数人就认为——或者假装认为——“你们”默许了。好在南京有了一个孟非。有了一个“出气筒”,你能感受得到有人在替你说出心声——自己不说,别人说也差不多。的确,那个时候,孟非在南京人气真的很旺,恐怕基本都源自“多数人”的支持。而好像政府一直都对他有点不满,甚至传言他还受到过威胁。不过总之《孟非读报》早就撤了,《非诚勿扰》倒引不来什么麻烦吧。

好像我把孟非捧得有点高了。其实都是普通人。就跟偶尔在超市看见的老吴一样,电视上耀眼的人,也有生活。不论是过去的“民生代表”,还是今日的牵线智者,褪去光环,其实就是会说点话而已,想想也挺不容易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