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玛蒂尔达:音乐剧》的影评大全

《玛蒂尔达:音乐剧》的影评大全

《玛蒂尔达:音乐剧》是一部由马修·沃楚斯执导,阿丽莎·威尔 / 艾玛·汤普森 / 拉什纳·林奇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奇幻 / 歌舞 / 家庭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玛蒂尔达:音乐剧》影评(一):理性之光应从小培养

童话的美好之处在于,其打破了世俗常规、教条主义,只留下彰显生命活力的高贵品质…… 而这,会让人变得年轻…… 孩子们表现的太棒了,尤其在唱跳的时候,让我忍不住也想参与进来,而对音乐剧的痴迷,此乃生平第一次…… 玛蒂尔达演出了灵魂,相信会对同样年纪的观众产生深刻的影响…… 导演的心中若非充满爱意,又怎会如此细致的展现出孩童的天真浪漫呢…… 最后,希望未来的花朵们,能学会自我思辨,敢于怀疑权威,拒绝复制粘贴,活出精彩人生……

《玛蒂尔达:音乐剧》影评(二):有朝一日要跟孩子和孩子的孩子一起看

个人要打十星,太牛逼了,牛逼到都不知道从哪开始夸,如假包换的六边形电影,每一帧都被狠狠打动,年度最爱! 你以为沉默可以抵御不公,但还是要面对无尽的欺压;你以为接受惩罚就能停止闹剧,但规则制定者只会变本加厉;你以为手拉着手say no就能阻止荒诞,不,他们只会每一个人定制专属的牢笼。Two wrongs don't make a right, unless they do, in which case, you'll just have to make a right out of two wrongs.(以暴制暴不是好办法,除非没有好办法) 一唱歌就眼睛酸,一跳舞就鸡皮疙瘩,充满力量的小学生们一步一跺脚、眼神坚定地讲述着永恒的真理。没有年龄界限,没有代沟,亲子共情也毫不费力。两个小时气不带喘尿不带撒的酣畅淋漓,太好了,真的太好了,有朝一日要跟孩子和孩子的孩子一起看的那种好。

《玛蒂尔达:音乐剧》影评(三):别试图使用暴力让我服从,我会倾尽所有选择反抗

这部电影中的反派是校长,力大无穷,在小孩眼中,成人的体能是他们无法比拟的,显得他们如此渺小,电影中校长表现的力气是夸张的,令观众能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视角,引发心中的愤怒,体会孩子们的无助,更有甚者会代入童年阴影,所以最后的结局可能一定程度上让童年创伤得到一些抚平。再者,原生家庭的问题也在电影中展现出来,用主角和老师的故事表现出原生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伤害,主角幸而遇见了图书馆老板和老师,一个可以聆听她用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故(心)事,一个因相似经历而愿意帮助主角。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老板也许是配合主角装傻充愣,作为倾听者任由主角发泄心中愤懑,一次故事中的角色被虐待,老板提出了报警,却被主角打着哈哈掩饰过去了,主角有意营造出家庭和睦的形象,却不知在成人看来不过是一块几乎透明的遮羞布。我个人解读,老板自始至终都没有介入主角的家事,也很大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家庭纠纷的态度,同情但无作为。黑人老师小时候经历过家暴,所以更容易发现相似经历的主角,很快地看透她,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主角,我觉得这也是对于童年自己的救赎。这整部电影更多的像是热血与教育,基调不是悲情的,反而是欢快的、天真的、活泼的,家庭问题和师长暴力情节并不突兀,有明显的故事线,许多问题会引发思考,音乐也非常好听,推荐。

《玛蒂尔达:音乐剧》影评(四):玛蒂尔达:儿童文学和个性自由

非凡少女玛蒂尔达反抗着家庭和学校的规训,在 Honey 老师的启发和朋友们的支持下,最后摆脱了专制的校长,谅解了刻薄的父母,和温柔善良的 Honey 老师幸福地在一起。

当代的儿童文学多少有些浪漫主义色彩,往往围绕着个性自由、不服规训的小孩展开,暗含着对成人世界权威的反抗。

但是,近年的某些儿童文学有逆行的趋势。有点极端的例子当属某热门动画系列。这个新系列把小孩子塑造成任性不负责任的小魔头,无时无刻不在给家长添乱。危机经常是小孩子造成的,最后由于小孩子接受家长的规训得到了解决,试图教导小孩子要听话。这似乎很“正能量”,但是,由于小孩子的行为过于离谱,新系列反而被很多家长骂三观不正。这种夸张与其说是艺术手段,不如说是在火急火燎地恢复家长制。

那么,怎样的成长方式才是对的呢?应该反抗呢还是应该听话呢?反抗和听话都不是目的。成长中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碰到一个和 Honey 老师一样温柔善良的启发者。爱和宽容是成长最需要的养分。还是那句老套但是不过时的话,如果你爱孩子,如果你希望孩子快乐,请给予孩子以个性的自由,而不是用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抹煞童年的快乐和自由的灵魂。

《玛蒂尔达:音乐剧》影评(五):For the right to be a little bit naughty

一直在期待这部电影,比我所想的还要出色。

整部电影充满着小孩子所有的奇思妙想。

虽然主人公Matilda在电影中无疑是最亮眼的角色,但是其他每个小孩也有着自己的亮点,他们或许不像Matilda一样拥有过人的头脑和神奇的能力,但是他们在面对校长的霸凌之下,会用自己的方法反抗。因为辫子被扔出围墙的女孩第二天上学依旧绑着辫子,偷吃巧克力蛋糕的男孩礼貌地表示着自己的歉意后又坚持吃完了一个近乎和自己一般大的蛋糕,勇敢将自己心爱的蝾螈放进校长的水壶。当校长的霸凌发生时,他们或许不敢直接站出来和她对抗,但他们也不会出卖自己的同学是在装睡,是谁放的蝾螈,在其他同学接受校长的惩罚时,他们会默默希望同学可以撑过惩罚并将敢于反抗的同学视为英雄。在Matilda的感染下,他们也逐渐开始反抗,一班的同学一个个站上课桌大声拼出错误的单词,去帮助将要因为无理原因被关禁闭的同学。

刚入校的School Song完全震撼到我,从曲子的编曲作词到镜头在我看来都十分完美。

看到有人说抛弃了电影自然的场景、调度,自造舞台,认为这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这么多年已经有不少音乐剧从舞台上搬到大荧幕,其实从这些电影中也能看出来,全片用电影镜头去表现音乐剧的歌舞片,很难将一部音乐剧电影拍好。芝加哥、卡巴莱、西区故事(老版)或多或少都带着舞台元素,毕竟音乐剧有它自己的基调,不是那么容易想改变就可以改变的,舞台上本就允许很多非常态的表现和灯光,而整个剧情和表演也是基于这个基础之上去创作的。从斯坦伯格版西区故事也看得出来,即使是一位他那样伟大的导演,完全抛弃舞台去进行音乐剧电影创作也很难获得成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