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读后感100字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读后感100字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一本由(英)E·M·福斯特(ForsterE. M. )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读后感(一):充满欧洲田园风情的爱情故事

名字很诗意,可是看完却没有什么感觉。是不是因为这是男人写的爱情小说?确实是想看一下男作家笔下的爱情故事,生性自由的女主角,啰嗦八卦刀子嘴又没意识到自己豆腐心的old women,男主角虽然独特浪漫,却总觉得有些神经质导致我很无感。倒是同名电影,拍出了中世纪意大利的田园风光。其实最让我惊奇的是,没想到海伦娜年轻的时候是那么忧郁美丽的女文青,怎么跟了蒂姆波顿之后开始走烟熏哥特路线了呢。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读后感(二):福斯特的风格

与同时代的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相比,E•M•福斯特无疑是平易近人的。

如果说乔伊斯和伍尔夫的小说是冰山下的潜流,那么福斯特的小说就是冰雪消融后的小涧,水流中裹夹的片片冰凌,俯首可见。

福斯特简洁而准确。他从不作冗长的描写,景物如此,人物的对话与心理亦然。但呈现的场景却准确而生动。

譬如下面这段暮景:“暮色渐渐降临,空气变得较为清新了,树木和群山的颜色变得纯净了,阿诺河也不再是一片浑浊的泥泞,开始闪烁了。云间出现几道蓝绿色,有几滩带着水汽的微光射在大地上,圣米尼亚托教堂正面墙上淌着水珠,在夕阳中亮得耀眼。”(摘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第三章)三两句话,百余字,没有什么复杂的修辞,却让我仿佛亲眼目睹了那个佛罗伦萨的黄昏,体尝了其间洋溢的清新之美。这还不算翻译时所打的折扣,能完全领略英语的话,原文的效果更应在此之上。

用极少、极简的语言让读者产生鲜明的感受,是小说家的天分,也是我们常说的——有没有那种“感觉”或“调调”。这也是很多平庸作家终其一生无法跨越的天命。

福斯特无疑是有这种天分的,这使他得以跻身天才小说家之列。于是,世人对他只用自己丰盈的天分创作了薄薄六本“平易近人”的小说甚感可惜,尤其是在对比乔伊斯和伍尔夫的那些艰深厚重的作品之后。

这真地值得可惜吗?写作终究是私人的事,尤其是对天才小说家而言。写作在他们的生命中所承载的作用应该是不同的。大概在写完这类他感兴趣、在当时的环境下又被允许出版的题材之后,福斯特厌倦了。

这确是有些可惜的。在读过《莫利斯》结尾那充满活力的几章之后,我渴望看到福斯特之后的作品。如果某些题材不为当时社会环境所限的话,他应该是乐于多使用几次自己的天分的。

也许在小说技巧的探索和主题的深掘上,福斯特不若乔伊斯和伍尔夫伟大,但他的那些平易近人的小说无碍于彰显他的天分,甚至于他的“不伟大”让更多普通人领略到了小说艺术之美。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读后感(三):《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两套等级系统及其他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这本书读了两遍,电影看了两遍,最近打算再读一次原版。

初看电影是很久之前的事了,配乐加上交缠交错的裱花字,一看就知道是老牌英国爱情片。暑假找了小说来看时,便努力把巴特利特小姐或是霍奇彻奇小姐等等长而拗口的名字在脑海中和海伦娜•伯翰•卡特或是玛吉•史密斯大惊小怪的面容挂上钩,却是枉然。看到一半还是糊里糊涂。前两天对着电影,又细细读了一遍,自觉对人物心理明白得多了。

私以为要看懂福斯特对书中各人物的褒贬,理清书里的两套等级系统是很重要的。

第一套自然是巴特利特小姐时时挂在嘴边的那个注重“教养”的阶层,在开场一幕中就借着文雅的太太小姐之口暗藏锋芒又无不明显的点出来了:

……其中有一个人——那是个人们在国外确实会遇到的缺乏教养的人——隔着桌子向前……

她还没朝这插话的人看一眼,就知道此人缺乏教养。

……她向四周扫了一眼,似乎在说,“难道你们都是这样的?”坐在靠近桌子另一端、披肩垂在椅子的靠背上的两位身材矮小的老太太,往这边看了看,清楚地暗示,“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是有教养的。”

具体为何在饭桌上与新来的旅客攀谈就缺乏教养了,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圈子已经画的很明显了,中产阶级的圈子,其中包括了露西、夏洛特、两位艾伦小姐以至于夏街的社交圈子里的绅士小姐等等,是不欢迎不懂得使用委婉的社交辞令,乃至于“不够虔诚”(这一点之后会再提)的艾默森父子的。这种优越感来自于所谓”教养“和经济水平的双重差距:巴特利特小姐得知乔治在铁路公司工作时,还尖酸地嘲笑乔治活像个火车上的茶房。

不过塞西尔的阶层还要再高一些。因为他受过更好的教育,懂得怎样正确地念意大利画家的名字,知道鉴赏高雅音乐,说话随口引用典故,也可能因为他更有钱,这一点书里没有明说。不过大概正是因为经济条件更加宽裕,他才会对霍奇彻奇一家烟火气息浓厚的茶米油盐如此鄙夷。

……“是啊,可是她现在正在涤除霍奇彻奇家的污点——霍奇彻奇一家人都非常好,不过你懂得我的意思。她并没有老是说仆人们怎么说,或者是打听这种布丁是怎么做的。”……

……塞西尔又皱起了眉。唉,霍奇彻奇这一家子啊!鸡蛋、锅炉、绣球花、女佣人——这就是他们生活的组成。

塞西尔的圈子更加“不食人间烟火”,他本人甚至没有工作。虽然在那个年代绅士有工作才是不正常的事,然而这终究是一个只有精神生活,只关注最辉煌的艺术、书本和音乐的人。这种知识分子的优越感让他顺带着对宗教,或曰宗教仪式产生了鄙夷。注意到塞西尔虽然也不去做礼拜,却和艾默森先生的出发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把塞西尔这份假清高理顺,就能很容易理解书中写的相当迂回的一个情节:塞西尔为了恶作剧,使哈里爵士相信艾默森父子是“体面人”,从而让两人替代艾伦小姐成为了希西公寓的房客。哈里爵士作为中产阶级中的佼佼者,自然有向上爬,变得更加高雅的意愿。而在塞西尔眼里这种“撑面子”简直是不可容忍的(且不论他自己就是虚伪的集大成者吧),比露西母亲的直白的粗俗和市井还要可怕。这种心态大概也很好理解。总之自命不凡的塞西尔被哈里爵士,这位俗不可耐的“冒牌美学”的代言人气得怵怵的,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法子来羞辱他:找来两个念不对意大利画家名字的土老帽冒充文化人给他做房客。这不是一个绝妙的反讽吗!我猜,塞西尔大约是非常热爱反讽的。

这样一位塞西尔何以会爱上(我们姑且说他对露西是爱情吧)露西,这就要说到这个故事里暗含的第二个等级了:即人性之美,自然之美(即最后艾默森先生不断强调的“爱情与真理”)凌驾于一切。对于自然之美,身处大自然怀抱之中的以霍奇彻奇太太的夏街众人是浑然不觉的(也并不是完全浑然不觉,自然,也即书中的关键词“风景”能给他们以快乐,而他们却不会以美学的角度看待自然)。受过艺术熏陶的塞西尔,明白自然之美的伟大,但是他对这种美的体察是间接的,是来源于艺术作品的,与其说他能欣赏自然之美,毋宁说他欣赏高雅艺术中称颂的高雅的自然。而艾默森父子自然是这种美的传道者和践行者。他们对美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具体的景色本身,进而有些形而上了。(参见他们不看重有风景的房间一事,他们是真的不在意风景吗?)以下这段露西、乔治、塞西尔三人间的对话可以作为一个好例子:

“艾默森先生,你觉得我家的风景怎么样?”

“我向来不觉得风景有多大的差别。”

“你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风景都是一样的。因为风景中最要紧的是距离和空气。”

塞西尔发出一声“哼!”他说不准这句话好不好算作惊人之语。

“我爸爸”一他抬眼望着她,(他的脸有点发红)一“说只有一种景色是完美的—那就是我们头顶上的天空,而地上的所有景色都不过是粗制滥造的复制品。”

“我想你爸爸在读但丁吧,”塞西尔说……

“他说不准这句话好不好算作惊人之语。”写得多妙啊!塞西尔评判事物,并不是看其本身如何如何,而是看其是否符合那一套书里的价值观。很明显他并没有明白艺术家乔治话中的意思。一旁的露西可能已经在琢磨话中深意了,而塞西尔想的却是,这句话是真的没什么意义还是他说出来为了装深沉的?接下来的对话进一步刻画了塞西尔和乔治的差别,乔治已经说到自然之美的极致了,而塞西尔的理解层次还留在书本中的大自然,一步也不能更高。

顺带说一下对于人性之美,情形基本一致:夏街的一帮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么深刻的话题,但却实实在在闪烁着人性淳朴的光辉;塞西尔对爱情的理解同样局限于书本,想想他对露西那个滑稽的吻和其后宛如爱情小说般的脑补吧!而艾默森父子则是直接走向解放人性的道路了。

回到塞西尔对露西的感情起因这个问题上来。我觉得这种感情倒是有点像光源氏和紫姬的养成模式:发现一个珍宝,保护她,带她脱离低俗的环境,按照自己理想的模式培养她。所以当露西逐渐显示出自己的自主性乃至最后爆发的时候,他一次比一次更茫然,更不知所措,更惶恐。

但是我总觉得说他把露西当成一幅名画有点太过分了,总归还有些爱情。不过露西的确相当特殊。我们能看到她的转变。最开始,她和她的母亲一样,对自然和爱情之美是不觉察的。尽管相较其他人,她有着不那么传统、大家闺秀的一面。这一点,毕比先生几次三番用他的贝多芬理论给我们点明了。然而意大利之行(意大利在本书中无疑是至善至美的象征),以其迷人的风光,淳朴的人情(想想那位法厄同!)以及和乔治的“意外”,让露西觉醒了。这在书中简直是直说了出来:

……“因为一件十分重大的事发生了”……童年已经进入了充满岔道的青春年华。

又是“十分重大”又是加粗,这要是在交响乐里大概就是几个tutti了吧。作者简直是在扯着嗓子要引起读者的注意,还配上了波澜壮阔一去不返的阿诺河当背景。(这一点电影倒是相当忠实)

露西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间完成的,尤其是经历了塞西尔以其填鸭式的揠苗助长带她所走的弯路。这和她天性中纯真的一面是背道而驰的。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小人物,虽然有着无数的条条框框和伦理束缚,和爱情却不是不兼容。夏洛特最后的“叛变”就足以证明了。可怜的露西被带到了塞西尔那条僵化的路上去,可幸最后还是被乔治父子接连两番振聋发聩的演讲给拽回来了。

不太想说露西和乔治的爱情,因为感觉这一块写得并不够动人。诚然初吻那一幕的确是美的摄人心魄,就是不太明白译者为什么要把poppy译作紫罗兰?说到翻译,感觉这个版本不算完美,许多句式读起来还有点别扭。要看了原文再做定夺。

总的来说这本书相当有意思,想一想福斯特都是和伍尔夫一个时代的人了,却写了一本像简奥斯汀那样的小说。主题还是人性解放,这简直要老到文艺复兴了。最后一章的标题说的很明白:《中世纪的结束》。文笔相当婉转迂回,说的又不是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初读很容易一片混沌不知所云。但细细琢磨却有不少值得细品之处。比如这本书序言中提到的露西在维斯太太家做的那个梦,再比如她对夏洛特的一番剖白,作者说看似严密却有个漏洞,可是是什么漏洞呢?这都是很容易漏掉的地方。

关于电影改编,感觉除了几个细微的外貌差别(乔治在书里是黑发,毕比先生也过于年轻),演员还原度实在很高。夏洛特的老小姐气质,艾默森先生孩子气的脸几乎是百分百还原了,塞西尔有点过分漫画化,但神韵抓的很准。情节基本没动,而细节更是还原到了可怕的地步,比如露西去教堂穿的那条樱桃红的裙子。比较大的一个改编是把原著里十分含蓄的夏洛特最后一刻给恋人的成全改得更直接了,这很好,毕竟电影不像书,没有多少时间细想。在不够引人入胜这一点上电影倒是很好地契合了原著温吞的气质。

最后记两个觉得有趣的点。

第四章开头,一段以隐喻写女性解放的,实在是华彩文章:

在这位中世纪女士身上有许多永恒的东西。龙不存在了,骑士也不存在了,但是她仍然逗留在我们的中间。她曾在许多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城堡中居于统治地位,也是许多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歌曲中的女王。工余之暇,好好保护她是件乐事,她为我们准备了可口的晚餐,这时向她致敬也是件乐事。可是真是可惜!这个人堕落了。她心底里也涌现出各种奇怪的欲望。她也迷恋狂风,迷恋波澜壮阔的全景和一望无际的绿色大海。她注意到当今世界的这个王国,它多么美好,充满了财富和战争———四周是一层金光灿灿的外壳,中间是熊熊的火焰,旋转上升,向着渐渐远去的天空。男人们声明是她激励他们向它走去,在它的表面上兴冲冲地活动着,和其他男人万分愉快地相聚,他们非常快乐,倒不是因为他们具有男子汉气概,而是因为他们是活人。在这场戏结束以前她很想放弃“永恒的女人”这—令人敬畏的尊号,作为一个生命短暂的人,也到那里去。

第一遍读的时候,对于毕比之语,即贝多芬对于露西来说实在是情感过于充沛了,只留下一个印象,不怎么理解。直到暑假机缘巧合去翻译钢琴的大师课,刚好讲到贝多芬的作品,真正听到大师现场示范演奏,那一瞬间突然明白了何以当时的人们认为贝多芬不该是闺秀弹的曲子——情感真是如狂风暴雨一般的暴戾啊!只在旁坐着都要被席卷而去。那个时候的小姐怎么会被允许有这样热烈的情感呢?能弹出贝多芬的露西又怎么会和塞西尔是一路人呢?

(今天外教才说写文章得有chute,然而我已然chute不动了,就让我一路沉入梦乡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