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孤独要趁好时光Ⅱ香港的前后时光》的读后感大全

《孤独要趁好时光Ⅱ香港的前后时光》的读后感大全

《孤独要趁好时光Ⅱ香港的前后时光》是一本由张朴著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要趁好时光Ⅱ香港的前后时光》读后感(一):并非书评,几句话。

最有价值有营养的就是四篇对话访谈,比较精华。

作者一个人的个人感受我认为撑不起整本书。

看完了我也没觉得这本书多有价值。完全了解香港的人不需要这样的书,不了解香港的人也不能从这获取什么精髓。准备旅游的人可以看下,但旅游建议也不密集。

1.作者的个人感悟从头到尾,就算是描述叙述,也是自己感兴趣或者所擅长的。

2.并没有觉得这就是香港,因为很多深层次的没有说出来。这本书只能算是游记。

另外,对于香港我想说

我爱香港。

不希望他给我们留下的只是怀旧,这意味着他的现在没有以前好。

希望香港越来越好。

《孤独要趁好时光Ⅱ香港的前后时光》读后感(二):最文艺的香港

张朴用独特的视角观察香港,并把香港细致而轻盈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私人香港”“时装香港”“艺文香港”“电影香港”。他运用这样的角度将整个香港完美呈现。尖沙咀的密实风格,中环SOHO的青春梦境,遁入岁月的时装之河,流动之城里的美丽往事,电影光影里的不了旧情……

他的笔调里充满了回忆的温暖与怀旧,对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茶餐厅的描写,对每一次购物每一次对话的回忆都充满了脉脉的温情。香港在作者的意识里已不是一个旅行到此处的新鲜,而是一种沉淀在内心深处的记忆与怀恋。

内容涉及时尚、饮食、文化、电影、而时尚不仅仅是对流行的追逐,饮食又不仅仅是对美食的推荐,文化不仅仅是对文艺的解读,电影也不仅仅是对影片的感受评论,作者细细道来,更需要读者自己慢慢品味。

这种细致入微的叙述方式渗透到每一个章节,仿佛孤独的时光似有似无的蔓延,让我们在一种内心极其安静的状态下品读香港,是一种难得的暖黄色的色调。

书中更有作者与香港文化名人的对谈,马家辉,陈宁,林奕华。他们与作者的对话中表达自己对香港当下存在状态的理解。不同的工作性质表达出独具特色的理解,马家辉先生对于湾仔的切身感受与冷酷描写,陈宁对香港商业社会中愿做小众文艺人的思考与甘愿,林奕华对香港时间的不立体解读,以及甘国亮先生对香港的热情情态,都非常具有可读性。

在这本书中,《3孤独要趁好时光Ⅱ香港的前后时光》这样的标题,本就让人感到一种时光淡淡的美好。而作者的叙述方式或者是与各位文化名人的对谈录,皆给人一种品味香港的感觉。细细读来,竟然好像自己也在香港生活了一段时光,尖沙咀狭窄逼仄的隔间,旺角的杂乱市井的纯粹港味,甚至你能感受到作者笔下Amber小姐高跟鞋里的美丽与妩媚,感受到香港电影里的光与影的切换,感受到他们对香港的犀利透视与怀念的依赖。让人唏嘘而向往。

《孤独要趁好时光Ⅱ香港的前后时光》读后感(三):一本书的前后时光

因为今天下午要见一位香港特别优秀的医生,昨晚回到家里看到这本书,就翻了起来。

据我了解,这是沐文自去年到今年5月一共出版的3本系列旅行书——《如果在巴黎,一个旅人》《趁活着,去旅行》《香港的前后时光》——之一,说他们是书,真心有点怠慢了他们的装帧设计和排版。比起来更像是件艺术品,凝聚了文字艺术、图片艺术、色彩艺术、编排艺术。我有幸有这三本,香港这本是最喜欢的。

这其中最欣喜的部分是艺文香港,张朴说这是他在高密度游走和物质主义的购买后的片刻停顿,是一种碎片式的遐思,而我却在这一部分感受到了一扇门的豁然打开后的开朗。

这一部分他写了5个人,这五个人绝不是他一个人私有的记忆。

张国荣、张曼玉、王菲、陈奕迅、林奕华。我相信随便一个人就能随口说出前四位的随便哪些作品,然而着墨最多的部分竟然是林奕华,这对于刚看过贾宝玉还暂时不能从情绪中抽离的我来说,无疑是兴奋的。他和林奕华促膝聊天,聊香港文化、聊旅行、聊舞台剧、聊鼎盛时期的香港影视、聊创作经验。其中关于香港文化缺少求变态度以及review(回顾,审视。重新思考和自我叩问)的这一部分颇有共鸣,这一部分我就不剧透了吧,感兴趣的大家可以找来看看,张朴确实 是一个好的提问者,也是一个好的记录者。(林奕华导演不愧是我心头肉啊,好爱他)

除此之外,还有私人香港、时装香港、和电影香港三大部分。展开都是一个大不同的香港,文化、时尚、流行、快速、便捷,香港似乎有你想拥有的一切,而它却从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时代。它为那些来来去去的人而存在的。如书中所述,“我们往往需要这些遐思来填补物质消费之外的贫乏与空洞,来对抗疲惫旅程的一种信息饱和,尤其是在香港这座聚合版的城市”,我想这就是张朴把时光记录下来的意义和目的。

书里图片颜色大胆而浓烈,有九十年代影片的质感,加之裸书脊高成本的设计,从阅读体验上来说是很棒的,从做书的态度来看,沐文的用心和野心都是我没想到的。

《孤独要趁好时光Ⅱ香港的前后时光》读后感(四):香港是一个没有家的城市

住在香港三年,看这本书才能有点回响。作者是一个香港文青,带着电影的记忆徘徊在这个城市的街道。这种把在湾仔The Pawn边品酒边闲话艺术当成文青行为的经济基础是每个月收入起码两万以上,而现在香港的毕业生起薪也不过一万多一些。换句话来说,除非你本来就是香港永久居民有地方住不用交房租,就是你已经拼命赚钱并过了年轻浪漫的年纪硬生生来装文青。作为一个外来人,在香港是杜绝文青的可能,就算当初来香港读的就是艺术。对于香港,我能说的实在太多,看这本书也是想找点共鸣。书的大部分说的就是月薪两万不用交房租的文青小忧郁,我越看就越觉矫情。但是没有想到作者能在最后说出,“香港是为那些来来去去的人而存在的。这座无根的城市里,哪里是我家呢?也许,香港通宵达旦的灯光正是为了温暖和抚慰寂寞的路人吧。”香港就像一座豪华酒店,里面的雇员对你笑容可掬,是因为你付了巨额的房费。如果你退房了,他们就把你送到门口,然后你就完全无关他们的事了。更糟糕的是,如果你只是到前台问个路,你就可以看到前台小姐刚刚对着老外住客的恭维笑脸立即收敛,硬梆梆地回答与她职责无关的这个外来人的问题。有些人说香港比内地更有人情味,我有次在马路中央摔倒,然而没有一个人扶我一下,没有一个人。

作者在书中对话了几位文化名人,其中马家辉提到“湾仔其实是香港的挫败者(吸毒者、妓女、黑社会古惑仔、精神病患者)的领地。”鉴于我在此住了一年有多,自然能给出一点反馈。香港新闻时不时报道类似“湾仔道拘捕多名内地女子怀疑从事卖淫”或“在湾仔道寓所搜出50克冰毒”这些事情说明此区的“挫败者”如此之多。住在这里完全是因为离上班近,这也说明湾仔同时也是香港的中心,这里离任何政治经济文化地标都近。有钱人的跑车经常在拥挤的马路上轰鸣。我居住的街区满地都是菲佣拖着有钱人的狗周围拉的屎尿,垃圾车倾倒垃圾的剧臭,车和人逼挤在狭窄的街道,漫天都是严实的废气。原本住在新界的我一向习惯青山绿树,现在面对如此恶劣的黑色街区,心中的“挫败感”也禁不住滋生。湾仔不仅是居住挫败者的地方,而且是培养挫败感的温床。以这样一个地方评价整个香港是不公平的,但评价香港湾仔却是一个无法忽略的部分。

《孤独要趁好时光Ⅱ香港的前后时光》读后感(五):当我们谈论起香港

当我们谈论到香港时,谈论最多的是什么?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

这是一本讲述香港情感磁场与文艺氛围的书,它介绍了私人香港、时装香港、艺文香港以及电影香港四个部分,将香港的那种袅袅娜娜又兼夜雨剑心的独有味道复刻出来,端上读者的精神餐桌。

作者那种文艺的气质,对小众时尚的捕捉,对旧日香港电影的深情回顾都以极其优美华丽的词句进行了展示,但这本书最妙的地方,却在于它的排版,将多而杂的图片,以一种随意舒适却不凌乱的方式排列在每一页,页面的左侧统一有五厘米左右的留白,时不时在里面插上一些按语或是照片,为避免页面显得花哨而杂乱,整本书都只使用黑色黑体,只在页面无图或少图时,将字体加粗,避免页面显的单调与其他页面形成的反差过大。同时,为突出标题中“时光”的厚重感,也为了提高整本书的格调,这本书中几乎没有出现过于明亮鲜艳的照片,绝大多数的照片都经过软件调色,对比度减弱,整体色调偏暗,凸显了这些照片的质感与城市的粗粒感。这本书的编辑排版是非常出色,值得学习的。

但是单从这本书的内容来看的话,文字本身却要略微逊色于它出色的编辑排版。文本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作者没有深度挖掘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根基或发展脉络的笔力,文章流于网络写手常用的“标价牌”写法,如“在2006年的香港,我才真正接触到很多有着神秘光环的名字;第一次拿起Maison Martin Margirla的真衣,见识到比利时设计师Martin Margiela的魔术手美丽;久久伫立在尖沙咀山本耀司的橱窗前,橱窗里男模身上的那一身层次丰富却简单犀利的黑色套装而赞叹;第一次感受到川久保玲的时装世界里那种在泥沼之中,孜孜不倦找寻一个强大内心的努力……”等等,作者对于时装香港的理解基本采用了这种写法,仿佛是中国相声界的“报菜名”,光听见他张口“蒸烧鸭,蒸熊掌,三鲜饺子,四喜丸子……”,等你胃口被吊足了,问他蒸烧鸭用的是文火还是大火,蒸熊掌用的是哪里的熊取的是前掌还是后掌,饺子能不能尝丸子好不好吃,他就立刻闭了嘴噤了声,表示你不能问也不能尝,这就让“食客”大感扫兴了。

又者,谈到香港,我们要谈些什么,我们想听写什么?香港回归已近20年,经济通讯,民生交通,没有什么不是同生共存,20年的时光也让越来越多的内陆人民了解了香港,香港的文化艺术,也借助各种途径流向中国各地。但是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描绘“香港时光的书籍,还是停留在妄图以坐落在香港的高端国际大品牌与小众奢侈的流行品味来震慑读者,以文艺青年必看的香港电影的种种情怀,以张曼玉、林青霞等一众港星的款款风情来描绘香港掩在时光中的那份美,不是不可以,只是用得太多,写的太浅,难免情怀变煽情,风情变滥情,反倒不美。

香港在这个时代正迎来一个难以摆脱的困境,相较大陆的发展它一步步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优势,港片也正在成为没落电影的代名词,那些曾经风华绝代的港星早已衰老,新生的品牌难以在飓风狂飙的市场上立足,等等等等。如何应对这些危机,如何走出这个困局,香港的明天应该往哪一个方向起航,这才是我们迫切想要关注的、需要思考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