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耻读后感锦集

耻读后感锦集

《耻》是一本由J.M.库切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耻》读后感(一):后知后觉为耻 无法改变的对内对外的伤害力也为耻

从色老头的内心偏执 善良 思考 极其对理想的追求入手;用极其细腻的手法 完整而又深刻的刻画了文中的男主 看后淡定但不平静;己之耻 人之耻 国之耻 是那么的无奈;大师就是大师 翻译的也很不错 从男人视角来看 前端颇有喜剧范 文艺范;中后段则更多是绵绵的思考和无力的抗争

《耻》读后感(二):诺贝尔

南非作家库切的作品。库切获得过200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这部作品于1999年获得了英国文学布克奖。这是他的第二部夺得布克奖的作品。自1969年创立至今的英国文学布克奖史上,只有三位作家有获奖两次的殊荣。

从个体而言,男主人公从大学教授到宠物诊所的义工,他的耻辱是自我选择的结果。自己较劲,灵肉分裂,现实与精神的失之交臂。女主人公是他的女儿,从小农场主到黑人佣工的妻子。她的遭遇和最后的选择有时代的印记,背负了南非殖民历史,让人唏嘘。

《耻》读后感(三):后知后觉始为耻

种族隔离背景下写就的文本,在民族性意义上看似高过了对独立个体兴衰的慨叹。然而不得不慨叹,库切一层一层书写出人性的柔软及懦弱,它们如何在内心的欲望、生活的困顿逼迫下被剥离的丝毫不剩。

库切笔下,与女同学偷情的教授卢里被贬斥乡野。在主角世界中,即便是僭越世俗的交媾,和禽兽诊所里的偷情,都是世俗默许的应然之物。冷静的旁观者视角看待自身经历,一切行为无非是欲望的泄洪,他人指摘。这已预示着一种自恃才与叛离,道德评判标准在卢里被大学放逐后,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全书分为四个情节段落,第三部分最为精彩。与女儿的尴尬与不解,以及同周围环境的出离和漠然刚开始消解,本是平静且圆满的归乡,却成为见证女儿被暴㑦歹徒袭击的残酷经历。卢里因灼烧而残破的耳骨,更是对昔日大学教授的疯狂耻笑,击破他已残破的道德砖瓦,碾碎的万般彻底。

此刻,施暴者和被施暴者的双重身份集于卢里一身,劝说女儿露西离开“荒蛮之地”的过程,像是伪善的犯罪者妄图自我救赎和开脱,披上了执法的外衣,意在粉饰一切有悖自己意愿发生的事情,并对过去加以合法化。而那倏忽得知的消息:露西腹中怀上了混杂着强暴者血液、如幼虫一般的婴孩,让 卢里无法面对自己充当施暴者时的自圆其说。

末尾,贝芙肖诊室里那被臂肘夹起的最后一条狗,仿佛就是残存在卢里身体中最后一丁点羞耻感,“对,不留他了。”亦是他对自己作为道德人的最终阉割。

一次次双目定视强装投入,但我承认那时的自己是完全怯懦的。即使尽力投入作者叙事节奏,总也觉得哪怕仅有一双眼撇到书页中的文字,我便成为了完全的裸露,精神上、肉体上,易受到攻击的对象。

情欲在干涸的身体里涌动,性的符号图腾似样高悬昊空,代际之间的漠然,人心叵测于层层叠叠情节单元背后无力的伸张,最后是穿插在人与动物之间怪诞的对比…这些,如若阻不断的洪流,打湿了整本书又淌了一地。即便我是相隔时空、穿越虚幻捡起这些流动的意义,潮湿黏腻冰冷的感觉还是顺着指尖翻上皮肤,不禁抖落下满身寒噤。

《耻》读后感(四):爱与耻

性欲作为自然欲望,是情欲最直接的表达,寻欢作乐的人利用刺激的性欢愉来忘却自我,许多的人将性作为发泄自己欲望的方式,通过各种各式的途径找到你情我愿的另一方,戴维作为单身大学教授也沦为性奴中一员。在固定性侣索菲娅离开了他,他便立即开始物色下一个猎物,将目标锁定在年幼的足以当他孙女的学生梅拉妮身上,很快与半推半就的梅拉妮发生了关系。根据戴维教授的思想,这一切都是受欲望所驱使的,正常人无法逃避的,并认为自身在其中获益匪浅。他拒绝学校的安排,拒绝向社会和梅拉妮及其家人做出正面的道歉,拒绝忏悔因为身为爱的奴隶所做的触犯道德准则的罪恶……于是他决定前往居住在乡村未结婚的女儿哪里避开所有的唾弃。在乡村与他曾不屑的人和事打交道,继续他性的生活,与女儿的朋友、那个不修边幅的女人躺在地板上通奸,这是发生在那件厄运般事情发生以后。

女儿被三个黑人轮奸,自己也因此受伤。人们对此事只字不提,曾经的大学教授对性的态度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令人感到耻辱的事紧紧将他包围,这一生,也许就这么浑浑噩噩,被捆绑在性的驱使下。他拼命的想让女儿离开农场和他去城里,远离这悲痛之地,女儿却执拗的回答这是命。他独自一人来到被他亵渎的梅拉妮学生家里,向他们全家人做出了道歉。他曾经的耻辱似乎得到了原谅。

接下来的噩耗是女儿怀孕了,是那三个人的孩子,女二决心将它生下来!这女二的秘密对于他来说可谓是真正耻辱到骨子里……生活该怎么继续下去?

我们的理智不该被生命中的一部分事物所支配,而是在理智下处理好所有的事物。生活之所以美好,便是我们处于爱的笼罩中。

《耻》读后感(五):《耻》简评

就像成年人早就忘记了学说话时候的烦恼一样,人们在他们的国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时候,也早就忘记了让他们从原始野蛮状态摆脱出来所需要的是什么。——约翰·哥特弗雷德·霍夫曼

上一次写库切还是在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康拉德的《在西方目光下》的比较的时候,专门读了一下库切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调写的《彼得堡的大师》。那种神经兮兮的复调写作方法,加上作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生活和行为的想象,竟有一种以假乱真的感觉。但这并不是他一贯的写作风格,库切在书写上是一个多面手,风格多样,感觉多样,不过他和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地方在于,他们都很擅长以作家或者学者的生活跌宕作为引线,从而勾勒出小说进展的主线。当然,库切在笔力和生活阅历上显然更为深刻和丰富,视角也更为独特,但在文章中时常并没有个人的立场的表达。

和戈迪默并称为南非文坛双子星的库切,和戈迪默一样都是白人,说实话,在他们的作品中你看到的也确实是白人眼中的非洲,而非阿契贝等黑人作家眼里的非洲。蛮荒与野蛮和富饶与文明之间的对立,就如他们在非洲的生活感触一样,种族隔离让非洲大陆撕裂,文明似有进展和突破,却总在不经意间遭到无情的反噬和退化。这就像大自然的苔藓,看似渺小平庸,却在不经意间爬满一切,这或许是一种自然的美丽,但也是一种让人无法摆脱的恐惧。

库切的小说通常是开放性的叙述,一般读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但是震撼人心之处往往来的也猝不及防,作者的笔调依旧,行文平静,但这种对于故事的平淡描述,在故事的转折之处来临时却有一种强烈的冲击,更有一分现实的残酷感。你会觉得那种无力的似曾相识,也许人性的丑陋与脆弱都有超越人种的相同。

《耻》是库切的第二部布克奖作品,也让他成了首位两获布克文学奖的作家。其实《耻》的故事让我想到了很多国内作家描写农村生活和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乡土文学,你会看到文明与落后之间的冲突,亦看到人性在环境变化中的摇摆与坚持。小说在绝望中结尾,但一贯并没有申明作家的立场,他只是在描述一段事实,一个主人公在极力抗争却不得不妥协的事实。有一种对于现实的恨意,而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当那些不甘在与现实的碰撞中消失殆尽,那副行尸走肉般的躯壳或只剩下了按部就班和虚与委蛇。

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很欣赏一些有特点的人,但当时光流逝,那些人中的大部分会沦为平庸,或者他压根就非常平庸和现实,当你走近之时。《耻》中那个思想丰富的主人公在面对生活的挫折和现实中的无助时,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而这妥协却让读者有着无比的压抑和愤懑。这是不同种族之间的思想冲突?抑或是所谓文明对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曲解?我们无从得知在非洲这样难以开化之地之中,我们心中早已习惯的文明会遭遇怎样的曲折和认同,但这种一个人对于生活的从反叛到妥协,却是现实里大多数人的最终选择,就如非洲有色人种的行为方式对其他种族的生活的反噬,有些时候你无从判断,只在无声中无力中失去了自己的坚持,你们终沦落于一团。

有人说库切的作品有一种绝望中的力量,是在蛮荒绝望中孕育着思想的曙光。我却觉得这力量真的是微小的,因为他总是那样平静的叙述着现实,不过他或许至少给了我们一个可以换种方式思考的角度和方向吧,因为故事在通往绝望的路途上,你总是会想象另一种方向里会否有不一样的转机和结局。

“耻”是什么?它源自不同的标准,有外在的,有内里的,那是一种不可接受,亦是一种刻骨铭心,但这道德的疆界并非不可逾矩,人类的文明从知耻而逆流而上,人性的堕落从鲜耻而不可救药。文明之中的肮脏因这“耻”的标准不一而有时显得如此堂皇,更有各类斡旋的手段被冠以聪明,而使人与人之间少了太多的坦诚。规则难于自发地产生于自然的交互,权威的合理性就在于要规制那些不合理性的自由。但高筑的篱墙并非守卫文明最好的方式,面对更为广袤和黑暗的蛮荒与野性,终会有一群坚韧的人们敢于走向远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