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当代艺术的主题》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代艺术的主题》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代艺术的主题》是一本由[美] 简·罗伯森著作,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461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01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代艺术的主题》读后感(一):新版

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新版

《当代艺术的主题》读后感(二):关于当代艺术的一点想法

就本书中对当代艺术所划分的七个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和精神性)来讲,单就其中某一个主题的视角出发去讨论所涵盖的东西也是巨大的。 在此之前我没有太系统的了解过当代艺术,它所给我的整体印象实在是过于抽象。 之前在我看来,所谓的当代艺术是远离纯粹的艺术形式的,是从传统艺术媒介中脱离出来的。 但现在再看,脱离这个概念似乎并不准确,延伸这个词更好一点。 当代文化的繁荣多元和新兴媒介的轰动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当代艺术更多的可能。架上绘画之类的传统艺术形式虽然还不至于到边缘化的程度,但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艺术家的创造欲和表现力。 当代艺术家对自己的理念进行延伸和创造的同时也会更注重其中的思辨性,哲学性以及精神性,且大部分当代艺术家似乎都更强调作品中的现实意义。 感觉本书整体上只能作为导读材料来看,内容上只是讲述一下当代艺术的框架,浅析部分概念。真要细读下去就有些捉襟见肘。

《当代艺术的主题》读后感(三):本书的配图

相关配图

本书目标: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而又涉猎广泛的向读者介绍自1980年后30年间当代艺术的发展

本书方法:聚焦于30年间艺术实践领域反复出现的七个主题上: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和精神性,通过对主题的探讨引出相关艺术创作理念、艺术家及艺术作品。

本书结构:第一章概括性介绍了艺术界的重要进展以及1980年至2008年期间影响艺术的观念和事件。还介绍了后几章讨论到的所有主题的一些概念。第二到第八章分别深入探讨一个主题,遵循相似的格式:介绍性内容将主题置于一个更宏大的社会和文化母体之中,简要的历史回顾探讨了一个主题的早期艺术方法和相关概念,从核心理论和艺术生产策略的角度出发,评价了新近艺术家对主题的处理,通过在当代艺术展和艺术出版物中受到评论界关注的子范畴对主题进行考察。在深入探讨主题之后,每章还简要介绍两位艺术家,对其进行简要考察。

本书评价:翻译尚可,缺少配图(我自己搜罗了一份),理论性一般(只是一些基本概念的介绍),但客观公正,视野宽广,所罗列的艺术家及作品均可称为优秀且重要,作为当代艺术入门及资料书十分合适。

《当代艺术的主题》读后感(四):手动给全书提到的作品配了近200张图片

有不少图片直接放出来会被sbdb删掉^_^只好弄了个pdf(链接见评论区)

几乎涵盖书中所有带书名号的作品,遗漏的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1.不是当代艺术(当代以前的作品)2.搜不到

所有网址都需要梯子(应该是吧)

pdf长这样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当代艺术的主题》读后感(五):消失的光晕

当代艺术是个很大的话题,下面几段是我以前随手记下的笔记,是当时我对当代艺术的整体印象,给大家参考~

艺术史、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向来是互相牵引的,这意味着谈论其中一项,往往牵涉另外两项。《当代艺术的主题》可以说兼有这三个方面,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作为一部艺术史,他既不遵循时间逻辑,也不遵循空间逻辑,而是以主题划分的形式展开叙述。这显示出当代艺术的多元、混杂及难以定义。

书中涉及的主题包括:身体、身份、精神、场所等七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足以独立建构出一部艺术史。比如对艺术家身份的讨论,在柏拉图时代已经开始了,他将艺术家视为蛊惑人心的低层人排除出理想国。而在当代语境中,身份变得非常混杂,因为全球化让不同区域的人相互交流,在他者的对比中,人们产生了复杂的身份构成,也涌现出普遍的身份焦虑。同时,资本对世界的入侵,也让艺术本身变得面目全非,乃至于成为了资本的附庸。需要补充的是,自丹托宣布艺术的终结后,艺术事实上成为了关于艺术的哲学讨论。在本质主义遭到质疑的当代,艺术本体不被人重视,而关于艺术的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等讨论却广为流行。这其中蕴含的危险是,艺术品是否沦为了人文学科的注脚,而失去了它本身的魅力?

可以肯定的是,在现代主义的后期,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已经失去了活力,其图像单调而重复,又缺乏具体的象征意义。晚年的波洛克也开始怀疑自己:这也叫艺术?但在商业的挟持下,他已经成为抽象艺术的代言人,他无路可退。这预示着纯粹形式的衰落。不过,当新艺术史家对传统艺术开始解剖时,当代艺术热衷于互动、大众和商业性时,艺术仿佛可以成为所有事物:哲学思辨、环保行为、政治诉讼、社会运动、大众玩物,却唯独无法成为艺术。这是艺术品光晕的消逝。实际上,20世纪以来人类的精神大厦在普遍消逝,艺术也只是其中一块碎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