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装点《红楼梦》》读后感摘抄

《装点《红楼梦》》读后感摘抄

《装点《红楼梦》》是一本由杨树云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装点《红楼梦》》读后感(一):三年辛苦不寻常

作者用质朴而优雅的文字,详述了红楼梦人物造型、定妆、构思以及化妆技巧和服饰知识,对红楼梦中的部分演员和场景做了回顾、介绍和总结。处处体现细节,时时在意艺术表现的张力。红楼梦小说本身是“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皆是血”,这本书也道出了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三年辛苦不寻常,幕幕看来皆是血”。

《装点《红楼梦》》读后感(二):几处勘误

P147妙玉判词应为“欲洁何曾洁”而非“玉洁何曾洁”。

P262“周善保家的”应为“王善保家的”

P279引李白《清平调·其三》应为“名花倾国两相欢”而非“名花倾城两相欢”。

P298所言八十九回并非曹雪芹所写,是高鹗续写,所以才出现了黛玉的服饰模样,描状俗不可耐。赤金匾簪脱一“簪”字。

《装点《红楼梦》》读后感(三):用心的经典之作

本书是《红楼梦》87版电视剧的化装师杨树云所作。书中介绍了杨树云与这次拍摄结缘的原因,以及其化装设计的理念和工作情况,还有《红楼梦》设计的饰品、服装在本电视剧里的体现,另外还有拍摄过程中杨树云遇到的一些小意外插曲(这部分比较少,再多些就好了)。对本书还是比较满意,因为阅读过程中处处能够体会到红楼剧组的人员对《红楼梦》巨著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到了痴情的地步。只有用心的作品才能永恒于世。难怪87版成了无法逾越的经典之作。珍藏起来,这份美好的回忆。当真不是神马“片子头”所能够超越的。

《装点《红楼梦》》读后感(四):作者是一位专业化装师,还是一个文化学者

很感慨老影视化装师们的专业。书中写道,为了给红楼梦剧照化装,作者成了沈从文家的常客(那时沈老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在香港出版,大陆非常不容易借到),沈老午睡时,作者就在沈老的书房里翻阅此书,向沈老请教探讨了很多问题,当时沈老就提到了《雍正十二妃》画像,说其中一妃的眉毛、气质与王熙凤的想象,作者又参考了电影《乌鸦与麻雀》等,创造性地画出了王熙凤的“吊梢眉”。林黛玉的“罥烟眉”,作者更是查阅《红楼梦图咏》、《晓雨即事》、《西京杂记》、到《杨太真外传》到《后汉书》、《庄子.天运》等书籍资料,穷究其源!联想到现在一些影视剧的粗制滥造,真是太令人感慨了!

《装点《红楼梦》》读后感(五):每周一书《装点红楼梦》

看了知乎上有人的推荐才去找了这本书来看看,与其说这是一本书,更确切的说法是这是一本图集,里面有大量珍贵的照片,都是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剧照,对于非常喜欢这版电视剧的我而言,真是犹如老鼠掉进了米缸,欣喜不已。

其实书的内容很是简单,只是交代了一下当年拍摄电视版红楼梦时化妆组做过的工作,给12金钗定妆的过程,倒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但对于喜欢电视剧的我而言,仿佛又重新回顾了一下,还是觉得不错的。

相比于现在电视剧的粗制滥造,87版红楼梦要高了不少档次了。化妆、服饰什么的也都是精益求精,从杨先生的自述中就可见一斑了。不仅仅是参考史料,更重要的要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少红版的新红楼简直就被秒成了渣渣。

总之,不错的书,是值得回忆的青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