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忏悔录》读后感摘抄

《忏悔录》读后感摘抄

《忏悔录》是一本由[法] 卢梭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5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忏悔录》读后感(一):译者序节选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未入集的作品》中曾高度地评价过《忏悔录》。他说,从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卢梭是“……一个一贫如洗、受人中伤、离乡背井,但仍然忧情满怀地思念故乡的人,一个疑心重重、无比高傲而且理应高傲的人,一个城府很深同时又什么也不会隐瞒的人,一个蔑视一切同时又需要一切的人,一个卷入许多不可饶恕的、危害别的天赋不那么高的人的事情中去但仍能保持灵魂的纯洁、无辜与天真无邪的人,除了他的天真无邪而外,他还是一个对当然人神秘莫测、为后代人极易理解、既狡黠而又善于洞察人心的人,一个对人们充满柔情蜜意的、天才的、品德高尚的恨世者。”

《忏悔录》是列夫·托尔斯泰爱读的作品之一。他赞赏卢梭的诚挚与真实。他感到十分亲切的是卢梭的坦率,是卢梭对社会不公平的憎恨和对人的热爱。

卢梭的作品对人类的思想宝库做出了许多新的贡献。他的思想和艺术原则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文学与社会思想中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他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对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公认为这一文学流派的先驱。法国19世纪悲观的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就深受卢梭的影响,他的《墓外回忆录》中有着卢梭的影子。包括一些外国作家,除托尔斯泰外,德国的歌德、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英国的女小说家和女诗人乔治·艾略特,以及法国20世纪初的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可以说都深受卢梭的影响。

《忏悔录》读后感(二):哲学即生活

全书虽看着比较简单,其实真正读出味道的人有多少呢?相比现在社会的虚情假意,作者的真情流露,天真无邪(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自己保持一颗童心),难能可贵。爱智,爱生活,善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作者的出生就是和生命的斗争史,作者的出生造成生母难产而死(说明作者体质不太好)。很小就离开家乡到处流浪,随时都有可能面临饥饿,疾病,各种危险而死,然而作者却依然坚强的活下来了遇到好心的“妈妈”。作者后来因为做石灰石和雌黄加水的实验处理不当,导致吸入肺部。死神又一次擦肩而过,或许正是在死亡的边界线待过几次,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才会有如此深刻的体会。无论“妈妈”当初收留作者是为了出于一如既往的好心,还是栽培,还是其它。作者一直敬畏,仰慕妈妈,不敢有半点造次(或许个人觉得他们的结合才是最优战略)。青年卢梭存钱希望给妈妈改善下经济状况,然而加速的妈妈的破产,也希望抑制妈妈奢侈浪费的习惯来改善,但这是不现实的。妈妈的感情经历更为不顺,第一个不久就死了,然而遇到第二个的时候,就纯粹是引狼如室,贪图美色和钱财,妈妈的晚年自然是贫困和疾病中凄惨的度过。卢梭就幸运多了,各种艳遇,还遇到了虽然知识上配不上卢梭,但真心爱卢梭,而且善良的妻子。——

第一次写书评,有不对之处请各位大神指正,欢迎交流。

——————希望遇到懂你的我

《忏悔录》读后感(三):给自己一个交代

读书的时候就像读这本《忏悔录》,可是那时候在图书馆拿起这本书,读了头几页,却读不下去,因此没有借出来。那时内心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多痛苦,经历的事没有那么深刻。或许正是因为成长的经历使得更向往单纯的、纯粹的生活和事物,也只有这样的状态下才更懂卢梭,更能接受卢梭。

花了近一个多月,陆陆续续将这本厚厚的卢梭自传读完了。读的时候在书页上写了很多感悟,可是由于和卢梭一样记性不好,读到下卷就把许多上卷的内容给忘了。但仍有依稀的记忆。我希望读完一本书能把自己的第一印象写出来,不管对内容记得多少,也不管其他对这本书的评价,纯粹的是自己的印象。

读完之后,最大的感觉是,终于读完了,因为向来不喜欢读厚厚的书。卢梭在书中给我最的感觉就是,他是个不善言辞,情感丰富细腻的多情种,是个在道德上自律的,追求正直,纯粹的善良的人,是个对生活有追求,渴望成功,向往大自然的,但却被生活所囿的人。他一生的幸与不幸,和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阅读过程中,我往往将他的成长经历与自己作比较。少年时代的他,应该是受到良好的教育的,嗜书如命,可以将自己完全投入到阅读中,这奠定了他今后的学习基础和态度,一种学究式的对任何感兴趣的学问都报以最最投入和执著的态度,在音乐上、文学上、植物学上皆是如此。但从小他就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去做学徒,去教会收容所,去游历,这些经验极大丰富了他,也使他对社会的公平正义有自己的深刻体会。他小时候的经历或许在我们现在看来是苦难的,但我觉得就他自身来说,他本身并没感受过多的痛苦,或许只是郁闷,因此丝毫没有改变他富有情感,多情的,羞涩的个性。他在上卷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对瓦朗夫人的真挚的却也畸形的情感。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瓦朗夫人给了他关怀和必须的生活来源,也因他的多情,他和另一位管家共同与瓦朗夫人保持着三角式畸恋,从他对夫人的称谓上,还有不伦之恋的嫌疑。及时在很长时间没有联系后,在下卷描述他得到她去世的消息是仍然感到悲痛欲绝,将其称为那一时期的一大损失。年少的卢梭依附她,爱恋她,愿意为她奉献一切,矢志不渝。见到她挥霍无度,轻易相信任何谄媚之人,痛苦不已,只是默默地在背后想为她弥补一二。这样的情感太沉重了,但他却愿意背负。

上卷虽说情感经历令他痛苦,但由于他还描述了他的美好的游历,他的学习经历,他与人的美好交往,还有他在沙尔麦特和妈妈度过的美好的一段生活,使读者觉得好事饶有趣味。那么下卷开始他就不断絮叨他那不幸的与各派斗争周旋的痛苦,使读者会感到厌烦,但他的成就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他说他对痛苦的事,对憎恨的人,很容易忘记。有些事情一旦付诸文字便不再记起。这一点感觉自己也颇为相似,一直想写写自己经历的痛苦的事,因为记忆的懒惰或说为使记忆免遭痛苦,一直提笔又止。我想起安妮宝贝在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她将自己的写作一结束,便不记得自己所写的,一切都交给读者。在这一卷他详细地叙述自己在文学上所掀起的巨浪,以及在风口浪尖上与旧日友人,与各位夫人的周旋斗争,从信任到怀疑,从朋友到敌人,加上他后期病痛的折磨,刚毅不屈的性格,使他毅然从退隐庐搬出,并不断躲避禁令。这一时期,环境将他逼到快人格分裂,他不断叙述他的怀疑,总是有人要害他,而害他的都是昔日旧友。所幸他身边一直有泰雷兹的陪伴,多少弥补了他的些许不幸。

《忏悔录》读后感(四):献祭

巴黎先贤祠卢梭的墓地

忘记以前在哪看过,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的人格通过三个维度得以建立,分别是现实自我、镜中自我和理想自我。初读这本书时我满是好奇,很好奇一个人会多大程度上对大众坦诚,也很好奇一个人是否会真如自己所言毫无保留地直面自己的过往。我不信一个人可以百分百的坦诚,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利己是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正常选择。构成我们人格的三个维度,他们彼此之间本就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在这样的矛盾下,卢梭又能坦白什么?又想表达什么?我们百分百的坦诚势必要去直面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肮脏的东西,要去揭开我们的伪装,撕下我们的面具,把我们血淋淋的、令人心悸的、腐烂的伤疤从漂亮的外表之下裸露出来.......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勇气?这样的坦诚又有何意义?再者,过分的坦诚也是一种无赖的表现,是一种我行我素的刁蛮,会令对方感到无奈和茫然......卢梭又怎能避免这个悖论?抱着这样的心情,我打开了《忏悔录》。

书的上卷写的很好,他的少年和青年时期同普罗大众一样,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平淡无奇。这个阶段的卢梭并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传奇经历,也没有什么世人所不能原谅的荒谬行径。这个时期的卢梭叛逆、懒散、眼高手低、滥情、孤独、自负而又怯弱。但同时,他又体现出善良、腼腆、温柔而又孝顺的一面。上卷他如实记录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行径,包括欺骗、偷盗、背叛、手淫、嫉妒、虚荣、好色等行为。最后,他和华伦夫人在一起的那段幸福岁月才覆盖了他这个时期的所有灰暗,这份伟大而又高贵的爱情,才陡然使卢梭的整个青少年阶段熠熠生辉。

书的下卷写于上卷完成约2年以后,相比于上卷,下卷所叙述的诸多往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臆想的成分。这时的卢梭被多年的疾病所折磨,甚至有人断言他在创作下卷时已然受制于迫害妄想症的影响。从整个下卷来看,读起来常常让人感到一种恍惚,仿佛被卢梭带进了一个混沌而又茫然的世界,莫名的无助,不知所云。

通读下来,我不禁在想,卢梭究竟想表达什么?这时我回想起上卷第一章开头时的那一段话。

“这就是我所做的,我所想的,我的为人。我以同样的坦率道出了善与恶。我既没有隐瞒什么丑行,也没添加什么善举。万一有些什么不经意的添枝加叶,那也只不过是填补因记忆欠佳而造成的空缺。我可能会把自以为如此的事当成真事写了,但绝没有把明知假的写成真的。我如实地描绘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可鄙可恶绝不隐瞒,是善良宽厚高尚也不遮掩:我把我那你所看不到的内心暴露出来了。”

耶稣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救赎了整个人类的罪孽。而卢梭剖开了自己胸膛,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灵魂的样子。我们的灵魂并非铁骨铮铮,亦非光彩圣洁。它实则锈迹斑斑,踉踉跄跄,软弱、挣扎而又可怜.....它常驻在我们身体,竭力散发着它的温暖和光亮。光亮照耀着这片大地,温暖温暖着这地上的我们,好让这地上的我们知道自己的来路,也能找寻到自己的归处,让我们不再害怕,从此从容。

这是上帝的情怀,是一种悲天悯人的痛苦和无奈。合上书的那一刻,至此感到释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