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漂泊的灵魂读后感100字

漂泊的灵魂读后感100字

《漂泊的灵魂》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0.80,页数:1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漂泊的灵魂》读后感(一):摘几首小诗

疲倦的旅人 / 坐在酒馆里 / 那不是别人 / 是我放荡的儿子

你以为我对你有意 / 我却绝无那个意思 / 每当在人群中出现 / 我就羞得无地自容

小姐们,为我歌唱吧 / 因为我已夭折 / 唱一首离别的歌 / 下次我再重返人间时 / 下次我再重返人间时 / 我将是个翩翩美少年

从前我穿的是红色上衣 / 现在必须换上黑色的丧服 / 六年,七年,岁月流逝 / 直到我的爱人化为尘土为止

宛如穿着华丽衣裳的少女 / 就要出门一般 / 鲜红而得意 / 太阳从冷杉林中升起——

花朵都 / 注定要凋零 / 人也 / 注定要死亡 / 沉入坟墓里去 / 人和花朵 / 到了春天 / 都会苏醒过来 / 病痛的身体也 / 全都获得赦免

《漂泊的灵魂》读后感(二):平凡而自由的灵魂

因为《悉达多》而读到《克诺尔普》。

初读第一节早春,克诺尔普初入脑海,也让人入迷。这个快活美丽心灵的人,带给他人欢乐,也被人质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第二节回忆克诺尔普。克诺尔普与我在墓地的停留和对话。说出“我非常想再当一次男孩。”的克诺尔普仍旧是谜一般。特别是我在意的是“有时候又想,这或许是傍晚时分天边云层间放出的一缕霞光,它总把一切都照得发亮,却不会照瞎人的眼睛,万物因而显得既愉快又纯洁。”,这一段话中他表达着对美的看法。随后和朋友的谈论以及他唱起的歌,和他说起的梦,总让人觉得他---克诺尔普是否在否定之前的生活,是否在回头看被自己早已甩在身后的早年的自己和生活。

第三节的终点,也是克诺尔普的终点。虽然不愿意看到克诺尔普这样的结局,徘徊在自己的家乡,却依旧是流浪的人。也许这才是克诺尔普,我又怎能希求他像其他人一样,有着他们一样的生活?只是那些早年生活投下的阴影就这样追随着克诺尔普,仿佛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我甚至不希望他追悔早年的生活,可是正是这些造就了这样的克诺尔普,如果不是这些,克诺尔普也就是个普通的医生,手艺人,但是成为流浪者的克诺尔普就是独特的吗?克诺尔普永远是孤独的。

《漂泊的灵魂》读后感(三):任何灵魂都不能到别的灵魂那里去

一百来页的小书,一小时就读完了。书中黑塞浪漫纯真的灵魂,注定了孤独的漂泊。常言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但黑塞却求不得一个心安。没有一个地方容得下他过度敏锐的灵魂。

克鲁尔普在书中是矛盾的集合体,他明白自己的追求,却在求而不得中迷茫的漂泊。他信仰着美好,却又悲观的认为所有美好终将破灭。让他停留下来的美好,不能让他永远的定居。他和每一个人都是朋友,每一个人都想和他成为朋友,流连在众生之间,却发现,灵魂的壁垒不可能被打破。“不能同别的灵魂交杂混合…任何灵魂都不能到别的灵魂那里去”。

悲观,虚无,荒诞,孤独是克鲁尔普一生的写照,他在上帝面前忏悔了自己虚无的一生,却被上帝告知他一生的漂泊和孤独,带着神性,温柔而美好。从书中不能明确这是真正的神圣,还是自我回光返照的安慰。无论如何,这种美好,在一页纸之后,破灭了,克鲁尔普死了。

诗与远方是信仰,或许根本不存在,而追求它的过程,这孤独的过程,是人的困境,也是人的幸福。追寻到的诗与远方,就已经是日常和近处了。

《漂泊的灵魂》读后感(四):翩翩美少年

黑塞笔下的流浪者总是代表着那些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社会边缘人、不愿与其他人同流合污的人,如果不是黑塞本人的写照,也是他的精神追求和向往。早春时节,流浪者克努尔普来到皮匠朋友家,随性的住了几天之后,在优美的口哨声和曼妙的舞姿下,和年轻的女仆贝蕾一夕约会后就不辞而别,飘然离去了,只留下怀念流浪者的人还在回忆中搜索他的影子。终于有一天克努普尔病倒了,但无论如何也挡不住他漂泊的脚步,在故乡的雪地里,他永远的睡着了,下次我再重返人间时,我将是个翩翩美少年,神在远方的暴风雪中消逝,拥抱着黑塞漂泊的灵魂。

流浪者浪漫随性、能歌善舞,像一位东方的隐士隐于世间,在一个地方从不呆太久,用流浪对身体的摧残换取自由,不需要别人理解他的灵魂,肉体世界中的流浪者是精神世界中的荒原狼。“他走了,悄悄地溜了,再也不想留在我身边了。也许是昨天我喝酒使他觉得不愉快。也许是他自己昨天太放肆,今天觉得不好意思。也许只是一时兴之所至。也许他不相信我有和他共同漂泊的心思,或者是因为想要孤独而突然改变了决定。”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孤独里,但大部分人总是活在虚伪之中,活在众人之中,流浪者选择更难的道路,这条路却是最舒适的。

《漂泊的灵魂》读后感(五):自由并孤独

自由,孤独,在路上。 怀着一些相似的心理把这本书看完了,黑塞用细腻得抓透人心的文字将克努尔普漂泊的灵魂鲜活地描绘了出来。 这是一具与生俱来的有某种天生才智的灵魂,但当他没达到人们的期望值时,无人不扼腕叹息。因为他几乎将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流浪上,并没有让他的天才得以具体体现。就如有一个有本领成为菁英的人物,最后却选择做了杀猪匠。 哲学的对话思考占据了本书的大量篇幅。比如我喜欢的: "最美的事物总是在伴随着满足、悲伤和不安的时候才显得出美来。" “所以,再也没有任何事物会比烟火更美的了。漆黑的夜里升起蓝色和绿色的光点,在最美的时候,就划着小小的圆弧消失了。看着烟火,除了感受到喜悦之外,同时也怀着烟火会马上消失的不安。就因为如此,烟火才会比能维持长久的事物显得更美,可不是吗?” "每个人各自所拥有的只能由自己拥有,是不能和他人共同分享的。每个人在死去的时候都会很清楚地明白这一点。人们为死者伤心哭泣一天、一个月,也有人会痛哭一整年。但死的还是死了,还是消失了。这和没有故乡,没有朋友,躺在棺材里的小学徒是没有两样的。” …… 漂泊的人,连同他漂泊的灵魂一同行走在路上。而我认为,正是他的漂泊,才让他的灵魂最后回归到与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终归圆满。 当我们在临死前回顾自己的一生,意义存在于何处,是否一切都是虚无。 还是,在最后一时刻会否定自己的一生,全盘皆输。 路就是那样走的,不管怎样我们都已经走过了。 所以,尽管去走。 最后别忘了回到家乡。 存在,即为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