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生苦短欲望长读后感100字

人生苦短欲望长读后感100字

《人生苦短欲望长》是一本由(法)帕特里克·拉佩尔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苦短欲望长》读后感(一):欲望来自于“无望”的追逐

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看完。这本书所描写,所传达的与爱有关的悲伤与等待、无望与追逐,让人为之纠结、无奈、悲伤、释然。很多时候,我们所苦苦追寻的,源自一种无望的期许。因为有所贪恋,才执着于不放弃。娜拉爱着他们,他们也爱着娜拉,然而,这种爱已与生活无关,只是让欲望更疯狂。在这部小说里,在作者所精心演绎的三个人的爱情里,细节一一勾勒,“无望”随之蔓延,执着或是放弃,我们会将如何选择?

《人生苦短欲望长》读后感(二):时间如同唱片 唱片机在上面总是划着相同的圈

只能说法国人把婚外情都能写得要让全世界都不得不原谅他内心的懦弱和忧郁的性格。非常喜欢环境描写。经常使用环境的勾画来对比衬托人物性格。画面感非常好。的确有看法国电影的感觉。同性恋 婚外恋 一方压制的不平等婚姻关系 莫名其妙结婚了过不下去又分开了 理智在拒绝却无法忍受内心的向往的感情 不断用金钱维系的爱情 基本上可怜又可笑的爱情的模样都涵盖了。没什么中心思想。男主就是一个废物。他的情人也不太行。但是法式风格比较明显了。能联想到阿黛尔的生活的一些情绪。典型的温饱思淫欲。有一段话非常喜欢 : “他不知道两种选择之间哪种会让他更痛苦——有朝一日离开妻子还是与她共同变老。”

《人生苦短欲望长》读后感(三):也许相爱的人太多,而爱情却远远不够

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由得想起鲁迅的那篇《娜拉出走之后》,当然,想到的是标题字面的意思。只是因为,本书前10多章,都在叙述娜拉离开的两个男主人公的感受;还因为,作者很可能有意的为女主人公选了娜拉这个名字。 有一次,布莱里奥对娜拉说:“也许相爱的人太多,而爱情却远远不够。”而娜拉说:“一切都正好相反。”“爱情太多,而相爱的人不够。所以,总是有剩余。” 其实,全书直接说到爱的地方不多,从书名看,作者似乎要说的是欲望。而这里的欲望,其实就是爱:遇到一个人,喜欢与他(她)在一起的感觉,置家庭、置道德于不顾,变得谎话连篇。拉佩尔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对布莱里奥、墨菲的内心活动作了深入的探索,也对爱作出了自己的剖析。 在前49章对布莱里奥夫妇、墨菲等现实主义的刻画之后,拉佩尔在最后一章说:“在所有人的眼里,我们当然只有一种形体,一种状态,而且从生物学上讲也只有一次生命。然而从量子学的可能性上讲,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宇宙时刻不停地在分裂成不同的、同时存在的世界。”就此作者又描述了4幅不同的图景,“最后,也可能还有一个永无止境的世界,那里谁也没有存在过。” 这短短的一章,对前49章的叙述构成多个颠覆,那一个更真实更可能更合理呢?是不是还有更多的可能,更多的在其他世界的现实? 到底是“相爱的人太多,而爱情却远远不够”,还是“爱情太多,而相爱的人不够。所以,总是有剩余。”?

虽然作者使用了全能的上帝视角形成整个叙述,然而,关于娜拉,其实讲的并不多,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万人迷,更重视她自己是自由的感觉,其余方面近似于一个影子。有人说,娜拉只是一个象征,也许真的是。

《人生苦短欲望长》读后感(四):从这段故事中得到一些感悟

这本书的书名“人生苦短欲望长”取得不错,似乎一语道破人生的忧伤与无奈,让人有想看的欲望。

这是一段很普通的一女两男的三角恋情,在作者的描述中,看似平凡但是看完后,似乎又能从这段故事中得到一些感悟。

女主角娜拉其实是幸福的,刚开始她也觉得自己似乎是幸福的吧,因为她定义的幸福就是自由,毫无拘束,想与哪个情人在一起就在一起。

就如书中所说:“她始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这几年来,她始终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她是一个单纯的女孩,但这样从不考虑现实的未来,从不考虑现实的后果,给她的两位情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她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看不到两位情人对娜拉的无尽的思念与担忧。

或许她爱自由更胜于她的两个情人。

所以我想说,她是自私的,只注重自己的感觉与心情。从不考虑她对两个情人的生活的影响。

所以她这样的作风,她这样的不安定因素,最终决定了她的结局。也决定了围绕她团团转的两位情人的结局。三人必然会分离,孤独与忧伤同时也伴随着他们。

《人生苦短欲望长》读后感(五):人生就是纠结

因为有幸参加作者的一个讲座并提到这本书,冲着作者花了25块大洋买了这本在我看来很有趣的小说。作者拉佩尔在跟我们做讲座的时候,没有过多地提到自己的作品,也没有刻意地和哪个作家套近乎,而是跟我们探讨对他写作生涯影响最深刻的作品,即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虽然不曾阅读过这部名作,但是拉佩尔向我们介绍时却好像小说场景呈现在我们眼前,他说这部小说最出彩的地方并不是故事的情节反而是故事的细节描写,甚至墙上的石灰落下的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在耳边。拉佩尔如此评价,而在他的作品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细节描写,尤其是人物的性格描写以及内心挣扎,如此地富有张性而人物无尽的欲望处理的如此地巧妙。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生活都不是完美的甚至有些不幸,娜拉深爱着两个男人,在两个城市间辗转,在两个男人见周旋,她爱他们却要求绝对的自由。布莱里奥,一个靠女人和朋友接济,一些小翻译勉强的生活,他在强势而理智的妻子面前是卑微的,弱小的,却又对这种状态没有喜欢与不喜欢,只有习惯,当他美其名曰为平淡的婚姻毫无激情时,娜拉的出现勾起了布莱里奥所有的激情甚至是青春,他期待这妻子将他扫地出门而又谨慎地维持着微妙的夫妻关系,他为这种出格的行为感到羞愧,而这种越轨行为同时又让他兴奋。他甚至认为没有追求过两个女人的男人算不上一个真正的男人。他接受娜拉的任性,毫无缘由的离开而又毫无缘由的回到他的身边,但是他又无法做到心安理得地接受,娜拉的这种朝三暮四让他妒忌,也让他软弱。归根到底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性格导致妻子的最终离去以及情人的抛弃,重复着父母的不幸,慢慢地变得麻木,一切都变得无所谓。墨菲是我整本书中最喜欢的人物,他爱娜拉,可又希望一段清晰的感情,即使他看清了娜拉的一切目的,他也愿意给予给娜拉的比要求还要多。

也是在薛定谔的猫的世界里,娜拉如在两个不同的平行时空里和两个男人和谐地生活,这谁又知道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