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读后感大全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读后感大全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是一本由[英] 安吉拉·卡特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页数: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一):有点乱、但是还是挺有意思的

我是因为这本书美美哒的装帧才去看的,虽然看了第一页就有点点看不下去了,原谅我才疏学浅,并不懂什么文学欣赏,反正第一次看还是有点奇怪的,人物、情节什么的都有点无厘头,sorry目前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文学体裁,我觉得我坚持下来的原因还是因为这本书比较奇怪吧,所以里面很多故事都是很有意思的,先是一个一个故事的读,然后再把它们串联起来就可以看清整个故事大概进程了。

反正一本薄薄的小书,准备看的同学们就坚持下来吧。你会发现有点意思的。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二):编织梦境的关键在于使用真实的材料

编织梦境的关键在于使用真实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欧洲人的殖民历史、女人要遵守的规矩、性、食物、还有集这些于一身的节日庆典。此外还有一些我们见过或者没见过的材料,但我们丝毫不会怀疑它们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过,就在我们生活的无趣的世界里:如鸟类的羽毛、沼泽的泥土、印第安人的口水。

描述葡萄牙人对陌生大陆的探索,导致梅毒的白色螺旋病毒和上帝的教诲一样必不可少;还有荷兰人开垦的运河;和英国人扩大规模的水利系统,卡特就这样赋予一片布满沼泽疟疾丛生的土地以被殖民的历史。除了依次到来的欧洲殖民者的面孔,还有运往种植园的奴隶,和用大船的三等舱载来的囚犯——映衬着欧洲建筑的布景:教堂、监狱、交易所、还有疯人院,构建一个混杂着各色面孔的美洲城市(甚至是国家)也轻而易举。最后、画上一个无处可去,也无家可归的bastard,最好他还有个身份不明的父亲、和一个痛恨他的母亲。在画面的空白处补上霍乱、天花和结核病,完成一幅从整体到细节、你都熟悉得几乎可以脱口而出的图景,就完成了编织梦境的第一步了。

编织梦境的第二步是追随鸟儿羽毛的痕迹,无论它是落向了柔软轻便的大氅、还是掉进了鲜艳细密的毛毯,用印第安人的传说接住他们,用时光造就的残破也无法遮掩的丰富色彩证明它们的精美无可比拟。还有奇特的住所,和英语截然不同的语言,以及传教士无法理解的性情——也就是说写一个旅行文学、或者冒险小说的开头。

至于第三步、则是用不容置疑的“事实”搭建一个不为人知的例外——没有消失的印第安人出现在了这里·。接下来,只需要针对年轻女人和怀孕女人的习俗,我们就能勾勒一个社会的轮廓(毕竟99%的社会轮廓都差不多)。再辅以对该族人外貌、语言和饮食的零星描写,他们的存在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就连弗洛伊德也不会察觉到自己在做梦的。

最后一步呢、是用句子把虚构的细节跟刻得和公章一样深的偏见绑在一起,卖给读者。没有人会怀疑印第安人是不是真的会用健康处女的新鲜尿液给手术刀消毒的。

下午又读了一遍河上一族那一章、实在是太喜欢了。但因为没又找到中文的文章细致解读卡特巫术一般真假难辨的虚构手法的,就自己写了,玩笑的成分多于严肃的解读。如果真被研究卡特的学者看到了,也可以骂一骂我。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三):那场战争,关乎欲望

安吉拉·卡特,英国著名女作家。在她去世的六年后,美国圣马丁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现代小说家研究专著,其中就包括了卡特,这意味着她进入了二十世纪重要作家之列。2006年,由众多的女性读者自发推动,又在英国掀起了一股卡特的作品回顾热潮。两年后,《泰晤士报》排了一个“战后50位英国最伟大作家”的座次表,安吉拉·卡特位居第十,而且她还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作家。而国内的读者是因为在英国评论家迈克尔•伍德的《沉默之子》的作品中,才开始对卡特有了最初的认识。

本书《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为卡特在旅居日本时所作,出版于1972年,是她的第六部小说,今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引进。本书的风格沿袭了卡特一贯的写作风格,如流浪汉小说、哥特、奇幻、狂欢、童话改写等元素,把这些相当多的元素融合到一起,还有爱情、有叙事、有社会结构,而却没有一点混乱的感觉,写作技巧相当娴熟,让读者读起来一气呵成。故事在现实与魔幻之间转换,开始于一场关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战争。

以男主德赛得里奥的视角,以回忆的方式展开故事的叙述。故事从城里发生的那场战争开始,当时间和空间开始出现幻想,一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都开始变得不正常,宫殿崩塌、柱子开始念经之后爆的四分五裂、房舍建筑已全无比例可言,有时膨胀到巨大的尺度,有时又无限重复下去。而上述的这一切都是霍夫曼博士制造出来的幻想。年轻的德赛得里奥受了部长托付,开始走上一场寻找霍夫曼博士并且要恢复城市原貌的旅途。

在这场奇妙的旅途中,称之为旅途的话,其实更适合称其为历险。他经过了博士曾经待过的小镇,了解了博士过去的一些事情,还差点被人误会杀了镇长女儿关进监狱、因为受到了河上一族的照顾差点同意入赘最后头脑清醒逃离之后才免于被杀害的风险、路过杂耍马戏团看到了他们的欲望杂耍、遇到一位伯爵和他的车夫之后又踏上了一场情色旅途、又在海上遇到海盗、之后和他自己心爱的女子阿尔贝蒂娜在混沌时间中进入人马兽的世界。

最终,德赛得里奥被阿尔贝蒂娜带入博士的城堡,在博士的实验室中,他看到了欲望机器。通过制造人们的欲望,将其转换成用来改变的世界的能量。幸好,最后德赛得里奥的理智战胜了一切,将博士打败,而他最心爱的女人阿尔贝蒂娜也死在他的怀中。之后,城市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在这场关于理性与感性的战争中。部长代表了理性,博士则是感性,企图利用人类的欲望控制世界。而这一切,最终被德赛得里奥打破没有得逞。虽说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是有贪念的,但是,在关乎到一切大问题生死存亡的时候,这些,还值得我们去贪念嘛。

卡特的思想果然是超前的,谁能想到在70年代诞生出的这部作品中已经包含了如此奇幻世界的元素,充满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本书的翻译也相当不错,把属于卡特的经典作品呈现在国内的读者面前,让我们领略异国别样的文学作品,也是一场大饱眼福的视觉盛宴。当我们在这个时代再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竟完全没有一点时代的隔阂,这显然是这部作品的神奇之处。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四):成人版格列弗游记

迟暮的英雄德赛得里奥通过他自己的口,讲述着他年轻时候的荒诞诡异的冒险故事,说着自己是怎样在自己的长官部长的命令下,为了打败霍夫曼博士,拯救自己的城市。跋山涉水经历各种奇遇,从而遇见了自己的挚爱,霍夫曼博士的女儿,却在阴差阳错之下,杀死了她,最终也打败了霍夫曼博士和他的欲望机器。这就是《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故事梗概。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讲述着德赛得里奥一个个的奇遇,其间夹杂这各种情色描写,本书俨然像极了一部成人版的格列弗游记。

本书作者安加拉卡特,英国著名女作家,作品风格中混杂着魔幻现实主义、女性主义、哥特式及黑暗系童话,想象奇异诡谲,语言瑰丽璀璨,充满戏仿的狂欢。之前在中国,了解卡特作品的人甚少,直至南京大学出版社陆续的引进翻译她的作品,才开始被人关注。这本书基本能够表达其作品的主要风格,故事基调晦涩阴暗,穿插着各种魔幻故事也夹杂着多处情色描写。读卡特的这部作品,不要想着循序渐进,因为作者会将你带入一个个奇幻的场景,却突然戛然而止,当你想去慢慢回味的时候,又进入了另一个玄妙的地域。

这本小说中对于情色的描写充满着禁忌和隐喻,从第二章的拉洋片的“世界七大奇观”可以看出,这所谓的七大奇观,却是充满着血腥恐怖的性爱场面,表现了作者对于世俗传统伦理观念的挑战,文中也描写了德赛得里奥同十二三岁的幼女、被九个摩洛哥同性强暴等故事,可以说本书挑战了太多传统情色文学的笔锋吧。

文章中对于欲望机器的描述非常的超前,书中的霍夫曼博士与他的好朋友在大学时代就发现了所谓的现象动力学,及能想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存在。霍夫曼博士认为情感聚集在一点上,就像放大镜的阳光一样,无论落在什么上面,都将其点燃。也就是说人的情感欲望,在霍夫曼博士这里,变成了一种能量,他通过操作这种能量,将人类的想象客体化,并释放出来。而最后主人公发现,霍夫曼博士生产这种能量的方式竟然是性欲,他认为我欲故我在。私以为这种隐喻表达了所谓欲望其实是毁灭人类最大的敌人的主题,虽然欲望不能够实体化,但是欲望所带来的表象依然可以驱动人类,所以本书的斗争,其实是秩序与欲望的斗争。

文章中主人公,从南美洲的某个城市出发,几乎跨越了大半个地球,遇到了各色各样的奇人异事,无论是非洲的食人族部落、还是落寞的欧洲贵族,或者是重口味的摩洛哥人,每个地域每个人充满了奇幻色彩,作者将当时对于某个地域的传说进行加工,加入神秘元素,

使其更具有黑暗童话风格。让整个故事带有一种黑暗哥特风。

这里吐槽一点的就是,在本书里面中国成为了最神秘的国度,霍夫曼博士的某些理论竟然学自中国的道家思维,而北京也成为了霍夫曼博士不敢去攻破的城市。可见在成书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在英国人的普遍思维里面,还是比较陌生而神秘的。这让我想起了,所谓的“推理十诫”中竟然有一条是小说中不准有中国人,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的事情。

本书推荐给喜欢哥特式奇幻或者黑暗情色文学的读者。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五):真实的幻觉

凭借《数种知觉》拿到毛姆奖后,安吉拉卡特拿着奖金离开自己老公跑到日本去,还给自己朋友写信说“我觉得毛姆知道了一定会赞同的”。在日本她只花了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本书的初稿。

她生前不被认可,死后最被赞誉的是她在《焚舟纪》中对一系列民间童话的改编。第一次读这本《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尚未感受到这本书对她写作产生的巨大影响,读完了之后的三本小说才发觉这是她写作生涯中一次巨大的飞跃。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写小说可以激发出人的无限潜能,但是那又怎样,她没办法养活自己了。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场景中。在这本书之前的作品故事情节虽然充满了魔幻气息,场景构建确实真实无比。《魔幻玩具铺》的故事本身充满魔力,对于伦敦下层阶级的描绘还停留在溢满的垃圾桶、荒废的公园与城市里的小巷。不是不好,只是没那么有趣。

而在之后的《新夏娃的激情》中,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页写纽约上来就是“跟黑死病一样黑的老鼠”和“石膏做成的肥痴地精蹲在石膏蘑菇上大嚼巨型石膏披萨”,逼着译者自己造词。到了美国中部的沙漠又是“强迫绝育之处,脱水的不孕之海,大地的后更年期地带”。偌大的美国不过是她游乐园里的一处装置。

《马戏团之夜》第一部分一百多页读出去了,还停留在伦敦的一夜,只有在女主人公絮絮叨叨的讲述中偶尔传来的大本钟声提醒你,这儿是伦敦。第二部分到了莫斯科,随着马戏团深入到西伯利亚,她甚至让一群西伯利亚的老虎都随着钢琴声跳舞。

写最后一本长篇小说《明智的孩子》时,她已经患上肺癌,遣词造句却愈发凶狠。伦敦为什么跟布达佩斯像?因为都被一条河流分成了两半。故事里的双胞胎就居住在泰晤士河老爹私生子的这边。对穷人居住的地方百般嘲讽,怎么能轻易放过上流阶级居住的河对岸?单只乳房一样的圣保罗教堂,阿拉伯露天市集一样的火车站,充满异域风情的粗俗比喻精准地传达出女主人公的鄙夷与不屑。

从《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到《明智的孩子》,这四本小说里面魔幻元素越来越少。《马戏团之夜》里魔法除了让大本钟始停留在十二点几乎没有没再出场,而《明智的孩子》里完全没有了任何超自然能力的迹象。如果幻觉已经融入到现实的场景中去,那么额外的超自然能力自然就是多余。

回到这本小说,霍夫曼博士解放了时间与空间,试图用幻觉统治世界,人的观感被扭曲,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博士制造出的幻觉无处不在,然而博士本人在小说的最后一章才出现。不同于他一手创造出的癫狂,博士本人保持着纯粹的理性,居住的城堡也是安安稳稳井井有条。有人说这本小说是安吉拉卡特对现代社会的预言,仔细瞧瞧如今的时代,谁能说自己能辨清真假,谁又能说自己生活的地方不是她所写的“瞬间王国”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