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王云五回忆录》的读后感大全

《王云五回忆录》的读后感大全

《王云五回忆录》是一本由王云五著作,九州出版的287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云五回忆录》读后感(一):一代奇人王云五

王云五的“奇”,奇在小学都没毕业,却做了大学教授;夜校学的英语,却是胡适的英文老师;一个小秘书,很快做了教育部的司长;小书局都经营不下去,转眼成了全国最大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顶梁柱;一个出版社的老板,摇身一变,却做了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从小体弱多病,却活了92岁的高龄;他还发明了四角号码检字法;还培养出了台湾第一个博士;他是学问家、教育家、演说家、出版家、发明家、政治家等等。小学都没有毕业的学历,却最终成了许多“家”,你说奇不奇?书的“引言”,把读者引入追溯王云五扑朔迷离的传奇人生之中。

《王云五回忆录》读后感(二):一代奇人王云五

他是几乎家喻户晓的出版业巨子,将当时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搞得风生水起,纽约时报称其“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非炮弹”。他是文化界奇人,出身贫寒的他,以小学都未毕业的正式学历,却做了大学教授;只在夜校自学过英语,却成为胡适的第一恩师。在文教界如鱼得水的他,却又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政坛失意者,以财政部长之职主导币制改革方案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了民国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终结。

如果说,身为出版家的王云五尚且为一般内地读者所知晓,那么可以说,关于这个人的完整历史,今日之公众依然不甚了了。比如,他当年主持金圆券改革的详情及导致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场金圆券改革如何就成为了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最终溃败?又如,他主持下的商务印书馆,其规模到底达到了何种程度?他自己又是如何从一名出身贫寒,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学生,成长为一位著名文化人的呢?

九州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的《王云五回忆录》,系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引进的无删本,将由王先生本人亲自为您讲述他传奇般的人生故事。,带你以最权威的视角,追寻这位被遗忘者的风采。

《王云五回忆录》读后感(三):未删节本的《王云五回忆录》,棒!

未删节本的《王云五回忆录》,棒!

他是几乎家喻户晓的出版业巨子,将当时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搞得风生水起,纽约时报称其“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非炮弹”。他是文化界奇人,出身贫寒的他,以小学都未毕业的正式学历,却做了大学教授;只在夜校自学过英语,却成为胡适的第一恩师。在文教界如鱼得水的他,却又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政坛失意者,以财政部长之职主导币制改革方案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了民国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终结。

如果说,身为出版家的王云五尚且为一般内地读者所知晓,那么可以说,关于这个人的完整历史,今日之公众依然不甚了了。比如,他当年主持金圆券改革的详情及导致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场金圆券改革如何就成为了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最终溃败?又如,他主持下的商务印书馆,其规模到底达到了何种程度?他自己又是如何从一名出身贫寒,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学生,成长为一位著名文化人的呢?

九州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的《王云五回忆录》,系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引进的无删本,将由王先生本人亲自为您讲述他传奇般的人生故事。,带你以最权威的视角,追寻这位被遗忘者的风采。

《王云五回忆录》读后感(四):王云五,一位出身贫寒者的传奇人生

王云五一生只受过五年私塾教育,却成为著作等身的编译家,他发明的《四角号码检字法》,为之后的几代人所沿用;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他主持下的商务印书馆,在当时更是执中国出版界之牛耳。1948年,他临危受命,担任翁文灏内阁的经济部长,任内推出金圆券,却引发了金融失调。迁台后,王云五继续主持台湾商务印书馆。由于1949年政权易手之际,他被大陆新政权宣布为“战犯”,此后几十年间,大陆官方对王云五的评价始终很低,使他几乎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当年为中国的出版及文化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有出版家效仿其当年编辑出版《万有文库》的做法,编辑出版了《新世纪万有文库》;又如,他所撰写的文章近年来在内地报刊上开始陆续出现。

可是,关于这个人的历史,公众依然不甚了了。比如,他当年主持金圆券改革的详情及导致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场金圆券改革如何就成为了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最终溃败?又如,他主持下的商务印书馆,其规模到底达到了何种程度?他自己又是如何从一名出身贫寒,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学生,成长为一位著名文化人的呢?这些,在九州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全本、无删节的《王云五回忆录》里都有呈现。

《王云五回忆录》读后感(五):历史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人

从前,我读蒋介石传记的时候,就琢磨,这个老蒋,你说他到底有没有本事呀?当上了八百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的总司令,却让日本鬼子追得到处跑,让解放军赶到了台湾岛。就说那个胡适吧,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诗人、作家、学者、教授,光大大小小的博士头衔,就让他从国外划拉了36个。这要是专心从事创作与研究,说不定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了呢,老蒋却让他当什么驻外大使,出席联合国会议,参与制定什么宪章。

读完了《王云五回忆录》,才发现,这又是一个老蒋“知人不善用”的例子。作为一名“文化奇人”,当年,王云五得回师胡适的推荐,出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王云五组织编译了一大批介绍中外古籍名著的丛书,成为当年商务印书馆的品牌出版物,他主持发明的四角号码检字法和出版的《王云五大词典》等工具书,更使千万读者受益。提起商务印书馆,王云武逸闻遐迩,可以说,商务印书馆就是王云武的代名词。他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大了去了!

但是,在抗日战争爆发特别是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后,王云五却想在业已取得成功的商务印书馆之外,“另作一种尝试”。经过蒋介石这位“善于使用人才”的党魁的拉拢归劝,总于决定“加入政府”,担任国民党政府经济部长官,进而担任财政部长。其时,国民党政权已经处于风雨飘摇岌岌欲倾之中。为挽救濒于崩溃的经济,他在蒋介石授意下,提出币制改革方案,以金圆券代替法币,限制物价,并获通过实行。结果,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出现一麻袋钱买不了半袋米的笑话,发生于1948年12月24日的黄金兑换践踏惨案,一次挤踏7死50伤的。王云五的这次从政经历只履行了两年半即宣告失败。

一直被当作笑谈至今的当年国民党的币制改革,造成如此惊人的通货膨胀,与当年岌岌可危的国民党政权陈积多年的腐败没落不无关系。但作为当时的主要当事人,学者出身的王云五,却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而这使后人看到,这个老蒋,其实知人并不善任。

王云五这本回忆录,以更多的篇幅详细回忆了当年他从政的经历,所以更具重要价值。

这本回忆录也第九州出版社从台湾引进的行版权,用简体字出版发行。其目录仍依原书旧例,以竖排自右向左的格式印刷,翻起来颇不适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