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胡同里的日常读后感摘抄

胡同里的日常读后感摘抄

《胡同里的日常》是一本由尚君义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48.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同里的日常》读后感(一):《胡同的日常》就这样一转身,昨日已经远去不在。

看这本摄影集,有感于昨日的世界。昨日的世界好像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独有,我看到二十年前与三十年前的生活方式,发现这是非常模糊的,好像有点印象、好像自己并未亲历。我也不清楚照片中的那些中年人回看自己的往昔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苏珊桑塔格说摄影最高使命是向人解释人,那这本影集就是向未来的人解释昨日的生活。

胡同文化本质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出现的特殊的短暂的人际关系,好像每个人都没有隐私,彼此共用一个地方在生存,别人的生活如同齿轮一样不断的咬合进自己的生活里,想摆脱掉这种宿命式的咬合,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无能为力。自己的私事很容易就成了公事,窃窃私语很快被传至角角落落,大家被迫习惯以熟人的交流方式来应付自己不想面对的人。有时候即便事吵架,也无法做到关起门来吵,还要去街头巷尾处。

胡同生活让成年人几多无奈,不过却是小朋友的乐园,很容易就能聚集起一众小朋友一起玩耍,完全不会有现代小朋友的那种孤单与寂寞,现在好像看见一群小朋友一起玩耍都是一种奇观了。作者叫这种群欢为:“撒欢儿”,虽说是北京话,但拆分出来就是播撒欢乐,想象一下,巷子里都是小朋友的欢声笑语,多少不快与惆怅也会随声而去。看见洋画的时候,我是愣了很久,想起来了很多事,作者如此用心的去观察小朋友的游戏,也详细的记录下来,或许能唤醒很多读者尘封的美好记忆。在作者的摄影集里,也隐约看见了电子时代的降临,小朋友已经开始更小的世界所吸引。这本影集有种今日世界难以一见的情感丰沛的人际关系,而我们的今日的世界,好像人与手机之间才有着精彩的互动,人与人之间只剩下了疲倦与敷衍。

摄影表面拍的是真实世界的景观与人物,如果摄影者有自己的出发点,也会拍出那种令人难忘的“内心风景”。如果摄影者是简单的表现世界,那摄影者的意义就会微弱,但如果摄影者想去探索什么,想去表达一些表象之后的思想,那摄影者就是创造者。

《胡同里的日常》读后感(二):每一张照片,都是时光的标本

这是一本关于北京胡同的摄影集,收录了摄影家尚君义于1985至2010年所拍摄的胡同照片近300幅。 每张照片都配有一大段文字介绍,既像是照片的释解,又像是时代的脚注。 有意思的是,这些文字介绍多使用原汁原味的北京话写成,如“愣了神儿”“话茬儿”“油脂麻花”“敢情”“烧包”“吃了吗您”……读来京味京腔十足,仿佛一下子把人拉进了照片里的老北京胡同生活里去。

随着年岁渐长,人也变得愈发怀旧和感性起来,见不得老照片、老影像,因为看着看着老是感觉鼻头一酸,眼泪便开始在眼眶里打转。翻这本影集的时候也是如此。 影集里呈现的北京胡同的各色风光和人生百态,既有着独特的地域色彩,又有着时代和文化的共性。 就比如在“撒欢儿”这一系列里,90年代的胡同里孩子们玩的小游戏,跳皮筋儿、踢毽子、翻花绳、丢沙包、找迷藏、过家家、弹球儿、洋画儿、五子棋……这些我全部都玩过,一下子梦回五彩缤纷的童年时代。 影像图片的魔力或许就在于此。比文字更直白,比声音更清晰,更容易刺激人的感官,引起人们五味杂陈的感怀。

除了对童年的追忆,还有对时代发展的感叹。 影集中收录的照片多是以黑白老照片为主,间或掺杂一些彩色照片。一张张翻过,从黑白到彩色,给人一种时间上的穿梭之感,仿佛从记忆走向了现实,又从现实穿越回记忆深处。 在记忆的时空穿梭中,往日胡同里的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都一一在面前鲜活起来、饱满起来。 影集主要分为四个系列:家长里短儿是街坊们唠叨不完的话题;撒欢儿是发小们一起长大的共同回忆;一把年纪的老人遛鸟下棋侃大山;街面儿上人们营生忙活总是不缺新鲜事。

这些照片再现了老北京胡同的真实生活,再现了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的童年生活,再现了改Ⅰ革开Ⅰ放后时代的飞速发展、文化的新旧革Ⅰ新。 本以为会一直沉浸在影集构建的美好回忆中,但是结尾两张关于胡同拆除的照片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现实,有几句图注很令人伤心,“只有雇外地人拆胡同心里才没顾虑”“百年胡同从此终结,只剩下几个孤零零的钉子户”,令人唏嘘不已…… 或许这本影集的意义还在于,见证社会的变迁,胡同的消失,记录保存一缕曾经的烟火气、人情味。

《胡同里的日常》读后感(三):胡同里的旧时光,谁的回忆在砰砰砰敲打着窗?

晚饭时间,开着阳台门,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几声鸟叫。这声音太熟悉了,只要听到它的叫声,就知道马上要采金银花了,马上要麦浪金黄了,马上要杏子成熟了——它可是传递收获讯息的布谷鸟啊。

唤醒回忆的,除了声音,当然还少不了影像。

翻开这本《胡同里的日常》之前,看了一位北京朋友的书评,像随他瞬间回到了小时候。那些照片记录下的生活细节,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它们曾经多么鲜活地存在过,又曾被我们默默遗忘。

这是一本摄影集兼散文集,一位北京摄影师用图像和文字,记录下1985-2010年间的胡同生活。作者常年在胡同行走,拍摄,并用北京方言书写。打开,扑面而来的老北京气息。

270多页,每页至少一幅照片。胡同人家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吃喝玩乐、营生忙活,也有风景日常:残雪、街巷、黄土路、大红灯笼,甚至有门口堆起的一堆干了叶子的大葱……

黑白的照片静默无语,却好像那时的人们依然在走街串巷,生动着呢:摇着蒲扇纳凉的,抱着孩子闲聊的,给孩子喂饭的,太阳地儿下抖搂床单的,阴凉下晾米的,当街给炉子生火的、当院子里养鸟的……

仅仅能读到关于北京的情怀吗?并非如此。很显然,那可是一代人特别是80后的集体童年记忆啊。很多场景不止北京独有。在这个集子里,我看到那久违的屋顶残雪,那开在房顶上的狗尾巴草,2元5角的剃头棚,还有一盏透窗的灯光。

是不是在地道的北京方言里听出了古早春晚相声的味道?

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人们拥有的简单的盼望,更直接热切的交流,纯粹的热烈的沉浸……而这些,显然已一去不返了。我们获得了更多物质的选择,却更难拥有内心宁静片刻了。欲望水涨船高,曾经明亮得像被雪擦过的月亮和星星,也常常隐匿在灿烂霓虹之中。

城市的车水马龙中,我们很难再听到布谷鸟的叫声。

摄影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见证。假如每个人都能看到关于自己家乡的前世今生,都能有机会回望这样丰厚细致的一份记忆大礼,那得多幸运啊。

回望来时路,那些记忆并非呼唤我们回去。而是提醒我们,仓促奔走时,它们还停在原地帮我们累积生命的分量和厚度。原来,走出这么远,这么久了。

记忆中的胡同,记忆中的老街,记忆中的街坊邻居,如今都还好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