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核灾日月》的影评大全

《核灾日月》的影评大全

《核灾日月》是一部由西浦正记 / 中田秀夫执导,役所广司 / 竹野内丰 / 小日向文世主演的一部剧情 / 灾难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核灾日月》影评(一):一则剧评

作为和切尔诺贝利同等级的严重核事故,《核在日月》剧集的表现形式却没有和《切尔诺贝利》一样引人入胜,同样是第一人称转第三人称视角的剧集,在叙事和刻画上远远不及切尔诺贝利深刻反省。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以及切尔诺贝利的前车之鉴,福岛并未发生和切一样的重大死亡事故,因此在观感上少了许多因生命的凋零带来的紧迫感。全片围绕整个福岛核电站,重点放在站长组长指挥上,对于操作员的家庭、内阁政府、东电公司刻画得不够,更多的像是为了情节冲突刻意拼凑,光希之死也并没有给予观众更多内容,这反而给了演员更多表演空间。观剧过程中,我一直在翻看维基百科进行对照,故事翻来覆去,还不如维基百科数据直给来得跌宕起伏

换个思路,不和《切》作比,的确透过氛围拍摄出符合日式恐怖的惊悚元素,“死鱼的眼神”、“热化了的鞋印”,更显暧昧和克制,却更加深核事故的严峻程度。掌权者手握生死,却毫无建树,吆五喝六,强制命令,全世界的当权者遇到事都一个样,totally bullshit.剧的最后感谢美国,想到给美国总统打电话,感觉真像简中网友说的一样,maybe 美日同盟干杯//

《核灾日月》影评(二):一流实力老戏骨拍的三流电视剧

我是满怀期待去看的这部剧,第一个是我不久前才看了切尔诺贝利那部,第二是这个日本福岛核泄漏对于全球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我想看看面对这种灾难,以一个日本人的角度,会怎样来讲解这样的一个面对灾难,力挽狂澜的故事。

可在我看了到第二集之后,说实在的,我就有点不想看了。总体感人的感觉就是压抑,但压抑而又毫无章法,导致我们的整个观感非常的混乱,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任何去解决,而剧中人物,甚至不能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告诉我们,哪怕是段旁白的形式,告诉我们,现在对于既定目标的实现到了那里了,事情的发展有那些转变,你看切尔诺贝利,里面就清清楚楚的告诉观众,现阶段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困境,我们准备任何应对,有那些实际的困难。 如果情况突然,我们又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而这部剧里,明显没有这种明确的目标。

这就导致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外人对于日本人的刻板映像,他们前几集,似乎都在一直不停的翻各种文件和资料,而且是永无止境那种,作为这个电站的主要设计者难道都不了解核心原理吗?

就算是要突然这一部分,也不需要用那么多集,那么多的镜头来表现这单一的一点吧?这不是历史的审判,这时电视剧! 哪怕就是个纪录片,再将故事的时候也需要个1.2.3啊!

更别说居中有一部分,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会让邻国抱怨,可这是抱怨的事情吗?

这可能恰恰就是反映出了,日本人对待这件事情的真实态度!

所以网络上才有那么流行的梗,说日本人,有小节 无大义!

还是回到影评,这部剧情节混乱,没有丝毫流畅感,而且好多应该展示的镜头,几乎没有展示,不知道是他们经费不够,还是不知道,某些镜头的力量! 最后一句,可惜了,那么多的老戏骨!

我甚至可以这么说,你之所以会看到我这条评论,正式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耐心看完整部剧!

《核灾日月》影评(三):《核灾日月》与《相扑避难所》,要长痛还是要短痛?

奈飞今年有两部日剧值得关注:《核灾日月》与《相扑避难所》。

他们都展现出独特的职业奇观,他们都在问,遇到重大问题的当下,该怎么抉择?

前者用8集的篇幅,展现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之后,政府跟福岛核电站员工怎么面对这千年一遇的灾难。

后者也是8集篇幅,描述一个家庭破碎,走投无路的年轻人,加入相扑这个日本专属的古老行业的所闻所感。

有人问说,索尼发明了随身听,发明了世界最好的电视机,为什么没有制造出自己的IPOD?

不。这个问题是伪命题。索尼早就制造出自己的播音器,但是这艘航母想要转弯,就得层层上报。它大到非常不灵活,除非像X-Box一样,单独成立集团,自己照顾自己。

从索尼的困境就可以发现《核灾日月》的问题所在:只要有SOP(标准作业流程),只要有事先设计过的问题演习,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轻松解决。

但是,如果没有SOP,不曾演习过的科目。那,问题就,很难办了。

我们看《核灾日月》前三集,从内阁里那些离开第一线很远的顾问,还有核电厂的大批工作人员在做什么?他们都在翻阅手册,想找到应对方法。

豆瓣有人嘲笑这部日剧是《切尔诺贝利》的低配版,显然把重点搞错了。那个46年前的悲剧,的确是科技误国。12年前的福岛,则是守成误事。

透过一个菜鸟相扑手跟年轻记者的眼睛,我们从《相扑避难所》看到相扑界怎么训练,怎麼吃饭,怎么引退,怎么面对人际关系的黏黏腻腻。

一切都有规则可循,人就是螺丝钉,要被安放在特定的位置。不适合的,就是会被夹起来,移掉。那个世界,不接受意外跟惊喜。

《核灾日月》最后怎么解决问题?除了有所谓的「福岛死士」的愿意肉身进入核反应炉之外,关键是长期在第一线工作的人,想出变通的手法。

为什么他们可以跳脱条条框框呢?因为,毁灭就在眼前。

为什么《相扑避难所》的年轻人,还要继续投入这个避难所?

因为这里有清楚的秩序(那些不清楚的,也没办法了,不是吗),只要你入了师门,总有你一碗饭可以吃。

《核灾日月》的第一线工作人员遇到问题,相信夥伴,大家愿意一起面对。

《相扑避难所》的年轻人遇到问题,加入这个行业就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

那么,当我们遇到人生问题所带来的苦,究竟要选择长痛还是短痛来面对?

核电厂厂长面对因核辐射剂量爆表,选择退回来的员工说:你们没有做错。

要相信自己的选择,才能避免无止境的自我折磨,这就是关键,就是答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