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苏家风读后感1000字

三苏家风读后感1000字

《三苏家风》是一本由刘小川 / 刘寅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苏家风》读后感(一):看了这本书,觉得我又可以了

关于写苏东坡的书看了很多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嫌一褒一贬太明显,看不到王安石的价值,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都值得一看,今天看的这本《三苏家风》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阐述苏东坡,也是别有一趣。

作者刘小川是苏东坡的老乡,眉山人,这本书追叙苏东坡的家族传统,家风底蕴,思考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养出了苏东坡这样的天性乐观,诗才文才一流的大家。里面有很多观点,如释放天性、亲近自然,不要圈养、不要懒,要劳动等等与今天五育并举等科学育儿观不谋而合,给做家长的我许多启发。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苏东坡是这么说的,他确实也做到了,在朝为官,交流谈论交往的都是一顶一的人物,宋仁宗、宋英宗、太后也是都见过的,一朝被贬,黄州惠州儋州,邻里沽酒老儿、锄田老翁都是他聊天求教的对象,甚至还自酿酒喝了轻微中毒,有意思的人物都是成块出现的,苏轼的爷爷苏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嗓门大酒量大脾气大是乐天派,是热心肠。

与其他写苏东坡的书和文章不同,这本书略浅显,主要通过从家风层面观照苏东坡,语言文字都很直白,口语化,但也不乏苏东坡的诗词,古今文学大家的话语、事例、言论也是顺手拈来,当然既然是家风,自然见仁见智,不妨一读。

《三苏家风》读后感(二):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三苏成才密码《三苏家风》

眉山三苏,大器晚成的苏洵,经世治国的苏辙,文采独步天下(旷达洒脱巴拉巴拉夸赞苏轼的形容词太多了)的苏轼,苏门家风的养成一直备受关注。究竟是什么样的氛围,形成了让人津津乐道的,孝、恭、廉等一系列褒义词组成的家风文化。家风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基石,苏门的成才密码,就藏在他们的家风之中。

作为一本通俗读物,《三苏家风》通过白话故事的形式,对三苏家庭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参考如《苏轼年谱》《宋人轶事汇编》等史料进行通俗化解读。每篇故事都独立成篇,但又保持时间顺序可连续阅读。非常适合有碎片化阅读需要的读者,同时每篇故事都以家庭为核心,无不在强调家在价值观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也适合作为青少年的睡前读物。

《三苏家风》作者从眉山一地展开讲述。宋代文化和经济的高度繁荣,形成了特有的平等观念和兼容精神。尚文,成为一大社会风气,特别是印刷技术的使用和印刷材料的改进,促进了文化在社会上的疯狂传播。学而优则仕,科举制度的发展也让很多家庭看到了阶级跃升的可能。眉山就是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技术的中心之一,在三百余年间培养进士900余人。苏东坡也在眉山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以三苏的父辈、慈母、眉山的社会环境谈论了三苏家风的形成。书中介绍了很多苏轼的童年趣事,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同学,以及苏轼的初恋...作者认为良好的民风,才会孕育良好的家风。

家风看似在强调文化,实际在说家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作者抽丝剥茧指出三苏家风的核心人物是苏轼的爷爷苏序,爱骑驴、豁达的苏序给苏轼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积极影响。《三苏家风》通过人物的立体构建,让读者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最好的教育不是刻板的文字教条,而是家人的率先垂范。

兴衰始于闺门,如果说家风始自苏序,三苏家风吹进千家万户离不开程夫人。深明大义的程夫人作为家庭的贤内助,安贫守志,经商致富不忘乡邻。苏洵大器晚成,离不开程夫人的辛苦付出,她耳提面命,教育调皮的苏轼不残鸟雀,不发宿藏。作为在家谱中仅留下姓氏的程夫人,她用自己的精神魅力,给苏轼和苏辙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苏老泉,苏轼的父亲,二十七,始发愤。苏洵年轻时游荡不学,但及时悔悟,导致他功名之路十分艰辛,所以他对于读书异常重视。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孩子的榜样,他就在苏轼兄弟的脑海中种下了多读书的种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鉴古知今,苏氏家风的流传,早已超越苏氏一门的意义。苏氏家风飞跃眉山,载入史册。《三苏家风》的通俗诠释,让这些鲜活的故事、灵动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随着川流不息的道德精神,流进千家万户。

但是这本书并非十全十美的,本人恰好比较喜欢王安石,所以在书中有一篇关于王安石人格培养的故事,指其父亲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笔者不敢苟同。笔者同意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对力主改革王安石是人品性格有问题这种主观论断保留意见。在伦理道德严肃化的今天,苏轼的情人关系是苏轼人格魅力的体现,但大肆褒扬的论调,并不值得推崇。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做一些关于家风巾帼的研究,程夫人,王弗、王润之、王朝云这些女性的出现在家风的塑造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夫教子,底于光大。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读者,也可以做一些延展阅读,如书中提到的《苏轼年谱》《方舆胜览》《宋人轶事汇编》《苏轼诗集》等。

《三苏家风》读后感(三):苏轼苏辙兄弟俩的感情到底有多深?

苏辙对自己哥哥苏轼的爱到底有多深?自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变法始,苏辙除了兢兢业业做官,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给苏轼“善后”了。

王安石变法,苏轼觉得此举不妥,跳出来大喊:我不同意,结果被下了大牢。苏辙为了救他,用自己的尊严和前途向圣上求情,最后在多番努力下,苏轼好不容易才留下了性命,之后被贬黄州。而同时苏辙也被贬江西。

苏轼被贬后,没有盘缠上路,苏辙又变卖了自己的房子给哥哥做路费,自己把一家老小送到江西后,又马不停蹄地护送哥哥及家人去黄州。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又因为支持变法和保守派发生了冲突再次入狱,后被贬到惠州,也是苏辙倾其所有,为哥哥凑齐了路费,并且毫无怨言地替哥哥照顾留在家里的一家老小。

在苏轼苏辙兄弟俩的一生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只要哥哥有难,弟弟必定倾其所有去救哥哥。而哥哥对弟弟的爱,也同样深刻。

据统计,苏轼诗词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语,是“子由”二字,竟然有229次之多。仅以“子由”为题目的诗就超过了100首。而子由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弟弟苏辙。

下雪了,想弟弟;吃到好吃的,想弟弟;春光正好想弟弟,总之,除了个人生活,其余时间都是在想弟弟。

为什么兄弟俩的感情这么好,苏辙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地给哥哥帮助,仅仅是因为一起长大的兄弟情吗?

在《三苏家风》这本书中,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细节。

苏轼是哥哥,在那些年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中,是他一直护着弟弟苏辙。也正是因为如此,苏辙才如此尽心尽力地帮助哥哥。

如此看来,其实人之间的情感都是相互的,哪怕是亲人,也是先有一,再有二。从这个角度来说,苏式家风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三苏家风》这本书,从男人讲到女人,从童年讲到成年,从幸福讲到苦难,给我们展示了苏氏家族每个人的方方面面,不偏不倚地带我们真正认识了这个大家族。

比如作者在写苏洵的时候,着重用一个章节写了他作为一个男人的“不作为”。

苏洵年少时爱游历,经常一个人背着包袱励志走遍山川湖海,和程夫人成婚后,本应起到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角色,但是心依旧在外飘荡,还是和以前一样经常出门看山看海,把家里的一切都交给程夫人。

程夫人一介女子,在从商让人看不起的年代开了一家布店以养活家人,但收入微薄,虽勉强能度日,但苏轼苏辙兄弟俩经常饿肚子。

父亲这两个字,在童年的苏轼苏辙两人眼里,只是一个名词。为人父母,应当尽到应尽的责任。

在中国历代文人中,以苏轼为代表的苏氏家族是一个非常闪亮的存在。了解他们,从源头了解其家族家风,对我们的生活也能带来非常多的启发。这本《三苏家风》,值得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