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安妮的椅子》读后感100字

《安妮的椅子》读后感100字

《安妮的椅子》是一本由黛博拉.尼兰德著作,29.80出版的36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妮的椅子》读后感(一):不喜欢孔融让梨怎么办?

关于分享,特别是如何让2、3岁的孩子和小朋友分享玩具、食物等等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的侄子4岁半,我给他讲了2遍孔融让梨,讲完了问他,如果你是孔融,你拿哪一个?他都回答:“拿大的!”而且斩钉截铁。看来这样顽冥不化的小孩子也是有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教育“的。推荐不喜欢孔融让梨的家长和小朋友看看这本书。

《安妮的椅子》读后感(二):这是一本很有益处的绘本

我的儿子三岁了。他之前只对图片书有兴趣。你知道的,就是那种单色背景下一辆汽车、一只动物的那种。对于有情节的书,他也只是看到有一只小猴几只小鸟,或者一群鱼,我从来也没听到过他对哪个图片编过故事。直到那一天,给他洗过澡随便拿本书给他,我就去忙了。突然听见KK自己念叨,小姐姐晒太阳哪,这是她的家,这是她的猫咪。过了一会KK大声叫我:妈妈,妈妈,小狗哭了,它哭了。我进了房间,他又说:姐姐也哭了。我看了看封面,就是这本书:安妮的椅子,儿子看的颠来倒去。看我进了房间,儿子要求我一起看看。他对那一页特别感兴趣,一整页只有一只大哭的小黄狗,还自己编故事,小黄狗找不到自己的骨头了,它就哭了,嗯嗯。。。。我当时就想,这个绘本的画真不错。给儿子讲了整个故事,儿子居然点点头说不能抢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玩。

《安妮的椅子》读后感(三):值得推荐

当好朋友送我这本书的时候,《安妮的椅子》色彩鲜艳且内容很简单。宝贝儿岑岑一岁了,我没想到她看到这本书的充满好奇,我就给她一页一页的讲,她一直很有耐心的听着看着。之后的三四天中我每天都给她讲这个故事。再后来有的时候哭闹,以为她想玩什么或者吃什么,给玩具不玩给东西也不吃,摇头摆手哭着,后来我们把“安妮的椅子这个本书拿出来,她就不闹了,自己翻着看,尤其是在”安妮指着本尼说‘不需坐我的椅子’”那一页,岑岑也跟着啊啊的叫。。。呵呵这本书的影响力是我没想到的,我觉得低龄孩子很适合启蒙教育,感受其中的情感及分享,是本不错的书。

樱桃—岑岑妈妈

2011年5月26日

《安妮的椅子》读后感(四):《安妮的椅子》读后感

《安妮的椅子》读后感

茜墨妈妈 乙乙木

2008年夏天我的小女儿茜茜出生,我记得她的小姐姐——当时两岁八个月的小墨在小区的绿草地上,蹦蹦跳跳地追着的士,迎接妹妹回家的情景……那时作为妈妈的我心里好幸福,理想中小姐妹俩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景象似乎已经展开在我眼前,那是我和她们爸爸在决定要第二个孩子时的期望和理想啊。

可是就在妈妈抱着妹妹刚在客厅的沙发坐下,全家人围着小妹妹看的时候,小墨刚刚有了小妹妹的喜悦不知为什么忽然变成了气愤:“妈妈为什么不抱我?!”呵呵,我和爸爸拼命动脑筋想办法平衡小姐妹关系的时光从此开始了……

早在小墨小的时候,她每个阶段出现的新现象都让我感到惊奇和不知所措,这种心情大概是因为,我是一个出生于七十年代的中国妈妈,我的青年和少年时代总是被要求作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我要谦让不管我是否愿意,我要懂事不管我是否真的懂了,我要坚强不管多么疼也不哭……可是在我作了妈妈的时候,忽然觉得失去了方向,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呢,我一直期望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现在面对着两个活泼而个性不同的孩子,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小姐俩时常发生的争执往往让我既纠结又难办。不过在我一时想不出办法的时候,我会对她们说“我们来看书吧。”这是小姐妹都很喜欢的。

朋友拿来一本《安妮的椅子》,大概是因为画很好看,小姐俩都强烈要求妈妈给念念。第一页简单极了,一个巧克力色短发的小女孩举着一把不大的椅子:“这是安妮,这是安妮的椅子。”小姐俩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第二页“当安妮还很小的时候这椅子就属于她。”小姐妹俩笑了,因为小安妮笨拙地想爬上椅子的样子可爱极了。

第三页“安妮喜欢她的椅子。”画面上的安妮站在她的椅子上,好可以够着用妈妈的洗碗池,给她的玩具娃娃洗澡。我随口问“小朋友是不是都希望在够不到的时候能有一个东西可以站在上面啊?”小姐俩重重地点点头说“嗯。”是啊,孩子们生活在按照成人的尺寸设计的环境里,多么渴望能有谁帮他们拿到那些放得高高的有趣的东西啊!在这个功能上,我们成年人可能还不如一把小小的椅子,我们总是习惯说“噢,不行。”我想茜茜和小墨对“安妮喜欢她的椅子”理解极了,而她们最近也正热衷于在大人的洗脸池里洗她们的玩具茶壶呢,安妮简直就是她们自己嘛!

安妮还喜欢在她的椅子上看书、大头冲下看电视、没大人看见的时候蹦上蹦下、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蜷在椅子里发呆。安妮不允许任何人坐她的椅子,哪怕是爸爸、妈妈和哥哥。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小狗本尼正坐在她的椅子上,无论安妮怎么说怎么拉也不肯下来,安妮终于忍不住“哇”的哭了……本尼也哭了,安妮对它说“再也不许你坐在我的椅子上——除非,和我一起。”小姐俩随着安妮开心、着急、想哭——直到最后,终于松了一口气,笑了。

这时候茜茜两岁,小墨五岁,她们都那么理解安妮的生活中发生的这一切,共同阅读的美好感觉也让她们忘记了之前的争执,我想这真是一本贴近孩子的不错的绘本,因为一次愉快地阅读能让我们度过一整个愉快的下午……

晚上,茜茜又因为什么事情在虚张声势地哭。小墨拿着一本写着她的名字的书跑来说,这上面写着她的名字是她的书,不允许妹妹看。我企图说服她书是要和妹妹共享的,不料小墨反应激烈:“坚决不给妹妹看!”最近五岁的她好像总是跟大家合不来,我正忍不住要生气,听到小墨说:“除非,和我一起。”

我忽然发现——安妮,不就是我希望的吗?我的宝贝——她,不一定是这样的,也不一定是那样的。她不一定总是乐于分享的,她不一定总是坚强的……她可以霸道,如果是必要的;她可以不分享,如果还没想好;她也可以哭,如果她觉得委屈……然后,我知道好孩子会想出一个好办法,让自己快乐,让爱她的人快乐——快乐的孩子不用愁……谢谢安妮,我有了方向。

《安妮的椅子》读后感(五):作者访谈: 我希望我的书能给孩子们带来欢笑

作者访谈:

我希望我的书能给孩子们带来欢笑

——黛博拉•尼兰德访谈

问:在《安妮的椅子》中,你塑造了一个倔强、任性而又情感细腻的小女孩安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问这个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她的原型?

黛博拉(以下简称“黛”):安妮身上有我认识的好些小孩的影子,而且我自己小时候也有过舍不得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与人分享的经历,我记得那种感觉。学会分享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功课。当我们学会与人分享,我们就是在长大。

问:你出生于一个艺术家庭,双亲都是澳大利亚著名的作家,他们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行囊》(The Shiralee)、《糊涂的袋熊》(The Muddle-Headed Wombat)等。请问你的父母在你的儿童时代给了你怎样的影响,而你又是一个怎样的小孩?

黛:目睹父母在家中从事写作,这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职业道路。他们总是给我很多鼓励,在我的心目中,能够以写作和艺术创作为生是最值得向往的事情。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小时候,我总是不停地涂涂画画,在学校里我也很用功,各门功课都很拔尖。我家养了很多宠物,一直到现在,我都非常喜欢动物。我还喜欢运动,热衷于游泳、篮球、网球和跑步。

问:你有三个孩子和一群狗,作为一个女性,你是怎样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的?现实生活中,你的孩子是否常常给你带来灵感,或打扰你的工作?

黛:作为一个母亲,我的确得忙里偷闲,挤出时间来从事创作。孩子们小的时候,我总是等到晚上他们都睡着了才开始做自己的事情,白天的时间我都用来专心致志地照顾他们。此外,有一个体贴的丈夫也让我轻松不少,他总是和我分担照顾孩子的工作。我一直都养狗,现在家里还有两只狗。查理7岁,是一只特别温柔的雄犬。哲玛个子小小的,快17岁了,耳朵已经聋了,眼睛也快瞎了,很可怜,所以这些日子它需要更多的照顾。孩子们小的时候,如果他们真的来打断我的工作,我总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去满足他们的需要,但他们也学会了不要在我有重要工作的时候来打扰我。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都曾梦想做一个艺术家,但长大后他们做了别的工作。我的孩子的确给了我很多灵感,无论是作为艺术家还是作为一个人,我都从他们身上获得启迪。

问:《安妮的椅子》是一本成功的绘本,不仅获得了诸多奖项,也多次在儿童自己评选的最佳童书中高居榜首。你认为它受到儿童如此喜爱的原因是什么?能否给我们介绍一条最让你感动的读者反馈,或是一件创作中的趣事?

黛:《安妮的椅子》在澳大利亚反响非常好,对此我当然很激动。这个故事打动了那么多孩子的心,这一点最让我欣慰。我想孩子们在安妮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舍不得割爱,却愿意做一个好孩子,不想做出让别人难过的事情。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快乐是,我收到很多可爱的信和电子邮件,有的是父母写来的,有的是孩子写来的。他们能够在忙碌的一天当中抽出时间给我写信,这已经让我十分感动。读着这些信,听他们告诉我他们如何喜爱我的书,真是无比的快乐。

问:在你的博客上,你提到很喜欢朝鲜的民间绘画。东方的绘画元素是否对你的绘画产生过影响?在你的图画书创作中,谁对你的影响最大?

黛:我从上学的时候起就十分喜欢东方的绘画,它们的确给了我很多影响。我喜欢东方绘画中那种精美的布局和细致的笔触,在我看来,它们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我搜集了很多来自印度、中国、韩国、日本和蒙古的艺术作品,经常陶醉其中,从不觉得厌倦。我想,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些绘画中出神入化的细节处理。


问:你是一个勇于尝试各种技术和风格的画家。除了铅笔、墨水、水彩和水粉之外,还在尝试数字绘画。不同工具的使用,是否给你的创作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在这方面,你有哪些心得?

黛:在讲述不同的故事时,我的确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技巧。《安妮的椅子》是先用水彩画在纸上,然后扫描到计算机上,用Photoshop进行修改和润色而成的。还有一些书从头到尾都是用Photoshop画成的,这样我可以自由地试验各种不同的颜色或背景。我的确感到,在使用数字绘画时,我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修改那些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过,我还是喜欢我的作品有手绘的感觉,唯一的区别是我用了数字手段。

问:《安妮的椅子》马上就要在中国出版,相信它一定会受到中国小读者的喜爱。值此之际,你能否对中国的孩子说几句话?

黛:我很高兴《安妮的椅子》就要与中国朋友见面。我希望孩子们喜欢安妮和小狗本尼的故事。我喜欢写作和画画,我希望我的书能给孩子们带来欢笑。如果有孩子愿意给我写信,我会非常高兴,我很愿意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