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莲生与阿玉》的读后感大全

《莲生与阿玉》的读后感大全

《莲生与阿玉》是一本由陈丹燕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52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莲生与阿玉》读后感(一):生和死都好像过于疼痛

看了一整天,终于还是看完了书。10号陈老师会来签售。这也是这种,读者和作者面对同一片的心情总是太不相像。莲生和阿玉太老,生活太苦太苦。总是觉得叙述里的人像是从来没有起身的力气,时间一过就老了。这种场景很像小时候看到爷爷奶奶老去,极致死亡的情景。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因怀念至疼的。

《莲生与阿玉》读后感(二):信仰

看的过程中,总是不住的想,若干年后的某天我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会不会也来一次寻根追忆之旅呢?写得很棒。。。。

喜欢文字中闪现出的一张张照片。。。。。。

老一辈的共产主义者是伟大的。。。。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是那么的统一。。。。

PS:到这里打分才看到,竟然是如此小众的书。而且我很喜欢。

《莲生与阿玉》读后感(三):人生的际遇

花了一个晚上读完这本书。

想到在香港,大娘跟我说,是信仰帮助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还想到阿甘正传,想到柴静,想到活着。

人生的际遇,会以为某件大事就此改变。

而人的韧劲和忍耐,让时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阿玉的照片很美。那种美,洗净了所有的尘埃。

《莲生与阿玉》读后感(四):莲生与阿玉

莲生的名字似乎更接近爸爸给的意思 廉生 廉生 一如廉洁一生

阿玉 阿玉 也在我的想象中 自动更名为 阿育 阿育 庇佑着她怀中的5个孩子

也听过有自梳不嫁 多是穷人家的女子家庭负担过重 需要做女佣到老

阿玉不算自梳 却对女人和女孩这两个词组有着深切的避讳

如她不愿进入澡堂 不愿与已婚妇女共用物品等

清洁

是这两张脸共有的特质

莲生 濯莲而生 清涟 熨帖

阿玉 温润如玉 温和 包容

两姐弟如并蒂而生的莲 一个露出来 有着向上的潮气蓬勃的脸

一个深深的埋在泥土里 最低的姿态守着破灭信念后的坚持

黑白纸质照片 蓝黑墨色的钢笔字迹

沉静的躺在内侧 文字远没有照片给的故事多

然而那照片亦是黑洞 有巨大的引力却透不进光

历史终归是尘埃 任你我亦无法还原

有纹路的手 比起光滑圆润的 总有一种皱感带来的触动力

跟风干的桂圆 腊肉 话梅也是没有多少区别

家里的丝瓜络也是褪去青色的外皮 呈现内在的坚韧密切

探寻未来的足迹 依照着他们日益蜷缩瘦小的脸和手掌

如时光的大手抚过 云层变迁中 加速发丝肤色阴影变动

你有一直过来都相信着的东西吗?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怀疑的信念?

有一日你发现信念被踩在低低的尘埃里,无法自救。

有一日当你看着信念的最初理由在开始转变

你是站在你所站得原地 虚怀若谷 还是愤慨激昂的背离决裂?

如果是莲生 他会坚持他一直以来的 信念的初衷是他所相信的他坚持

如果是阿玉 即使她的信念被毁灭得支离破碎 但内心无寄托还是会让她保持着教徒的清规

茹素一生 廉若清水 育己育人

《莲生与阿玉》读后感(五):生命轮回的奇妙

关注上海城市变迁,又致力于旅行文学的女作家陈丹燕又出心力之作《莲生与阿玉》。

这是一本发自偶然的书。

人生的奇妙正在于此。在陈丹燕经历了整整二十年的长途旅行后,如果没有那位识路朋友的指引,就没有这次偶发的故乡之行;如果没有去平乐,她也不会将父亲称为“莲生”,将姑妈唤为“阿玉”。

这是一本记录成长的书。

回到陌生而遥远的平乐,陈丹燕开始真正认识和理解她的亲人:通过父亲回忆录中的文字,她开始找寻他年轻时候的足迹,以理解他从学习到革命一路的坚定;在“阿玉”住过的旧屋寻访,在医院里陪伴她最后生命的对话,都足以还原她苍凉却坚韧的一生。两位老人渐渐从陈丹燕原本概念中的中年人,变得立体、完整。

这也是一本书写亲情的书。

血脉永远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缠,即使是唯物主义的忠实信徒“莲生”在女儿宣称要去为从未谋面的奶奶烧香上坟时,并不阻拦,只是似笑非笑地问了声:你有感情吗?因为他明白这对陈丹燕是何等的象征意义;在给“阿玉”买热馒头时,陈丹燕一路落泪,只为感激在姑姑生命最后一刻把做一件让她高兴的事的机会让给了她。

这更是一本讲述信仰的书。

信仰很奇怪,也很微妙,有些人一辈子等不到它,有些人却可以依赖它活一辈子。虽然“莲生”是彻头彻尾的革命信仰,绝对的唯物主义,而“阿玉”一直信菩萨,即使菩萨后来倒了,她也在菩萨留下的樊篱下生活,但他们同样纯粹与执着,这种略带洁癖、形而上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活得无私无畏,也让人理解了信仰的必要。

徐志摩曾说,描画自己心爱的对象是很难的,描夸张了怕恼了它,描谨慎了又怕辜负了它。

正因如此,陈丹燕干脆唤其“莲生与阿玉”,以一种平视的方式来记录所有,书中还大量运用陈丹燕本人的书写笔迹,在我以为,这是一种情感的书写,它们点点滴滴参差在各个篇章,看似局部,但却细腻,看似疏离,却又紧密,更令你不由自主地感到亲切。

突然翻到书中有“太阳”(陈丹燕的女儿)的照片,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她与“莲生”、“阿玉”眉宇间活脱脱的相似,不禁让人又一次感叹生命轮回的奇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