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叶落长安》影评摘抄

《叶落长安》影评摘抄

《叶落长安》是一部由姚晓峰执导,陈小艺 / 倪大红 / 刘涛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家庭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叶落长安》影评(一):为什么会觉得价值观相当正确?

抖音上看了这个剧,我真的要被这个妈妈气死了

牡丹老公被判了死刑时牡丹怀孕了,牡丹不想要这个孩子,非要牡丹生,不生就没良心,我???

莲花老公出轨,这个妈妈不同意女儿离婚,还让女儿好好反省自己,我???

这就是相当正的三观?反正我被恶心到了。如果在那个年代,女性地位低,不能用现在的三观去评判那时的行为。但是作为一个现在看剧的人仍然觉得这个三观相当正确而且在短评中点赞第一,着实令人震惊。

《叶落长安》影评(二):真实

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因为妈妈让牡丹把孩子生下来,让莲花原谅长安而打低分……

妈妈的行为有问题,价值观有问题。甚至剧里的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

可这不恰恰是这部剧最真实的地方吗?每个人因为各自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这种各自的不完美才是最应该拍摄出来给大家看到,给大家讨论的不是吗?如果因为对主角行为的不满而打低分,那以后只能看到歌颂各种赞扬,各种包装后的“正能量”才好吗?现在春晚的小品满满“正能量”,大家不更是在吐槽吗。这部剧真实的拍出了那个年代人的行为那个年代人的想法,让现代的我们有了讨论,有了反思,这样的真实不好吗?

《叶落长安》影评(三):叶落长安

1942年,河南连年灾荒,难民们大规模逃荒到陕西,年仅十岁的郝玉兰跟随父亲也融入迁徙大军,在古城西安的小东门落下了脚。玉兰为生活所迫,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白老四,后又共同生育了五个孩子。玉兰和她的七个孩子以及小东门的河南乡亲们相濡以沫,共同渡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无论生活多么艰苦,玉兰都充满希望地活着,她对自己许下了三个愿:让和蔼慈祥的二奶奶安享晚年;开一家河南风味餐馆,让父亲有用“武”之地;抚养孩子健康成长,个个过上好日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改革开放,玉兰的希望一个个成为现实。玉兰和他的老乡们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郝玉兰从当初那个逃荒而来的小姑娘变成了能够为家人、朋友撑起一片天空的大女人,岁月的磨砺也让她身上的母性光辉愈发的耀眼。儿女们由对她的不理解到深深地敬佩。是她,帮助大女婿长安的工厂度过危机;是她,时时记挂着漂泊在外的二女儿槐花;也是她,背着难产的小女儿牡丹去医院。最后,她选择与小儿子东京生活在一起,用余下的时光来弥补对儿子的亏欠。玉兰的几个孩子也都长大各自成家。当年愣头愣脑的长安成了家具厂厂长,在走了一段弯路之后,重拾初心,原谅了竞争对手,与莲花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当年发誓不再回锦华巷的槐花在经历了感情的挫折之后回到家里,却不料扰乱了初恋情人平静的生活,无奈之下,远走他乡,继续追寻自己的幸福。岁月流逝,唯有真情不变。

《叶落长安》影评(四):反抗塑造我的一切

年代剧是父辈的历史,是中国近代的人民的历史。尤其在40-80年代,距离今天也不过是80年左右。那个年代存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变革,旧事物和新事物,旧思想和新思想彼此碰撞,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存在着许多的戏剧性和悲壮性。这就是我在读近代史后,对年代剧感兴趣的理由之一。

《叶落长安》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苦难”作为全剧的一个关键词之一,它告诉我们对待生活要永远保有一种敬畏苦难,忍受苦难,直面苦难的态度,即使在短暂的幸福生活面前也要警惕未来的苦难。苦难是永恒的,而幸福是短暂的。剧里的一个个故事将近代中国的我们父辈和爷爷辈那代的苦难表现出来,因为饥荒逃荒抛弃女儿、为50大洋卖女儿、为给家里人省一口吃的空腹去做苦力拉车、将无法养育的小儿子送往姥姥家养活、怀孕中为挣钱去做苦力拉车、为了一份稳定的编制工任劳任怨的大女儿被迫辍学去给人家做保姆看小孩、昨天还是精英干部今天就被打成了走资派受尽侮辱、为了争取一个大学名额又拉票又送礼最后还献身给高官……因为这些苦难故事,就衍生出了许多的憎恨、愤怒、挣扎、叛逆。

“反抗”作为全剧的第二个关键词,全剧不停循环着新生一代人对塑造自身的一切的反抗。大女儿反抗母亲,她怀恨母亲逼迫她辍学,还让她去给亲戚做保姆看小孩,她不认这样的妈,得到分配工作机会时候毫无犹豫地选择了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小儿子反抗父母,他被送养在姥姥家,从小就感觉被父母遗弃,为此不惜自愿去上山下乡,他憎恨不要他的父母。二女儿作为觉醒的知识分子,她憎恨这个家庭,憎恨命运,为了摆脱像她姐姐,像她父母一样的命运,她不择手段地挣扎着去追求她想要的。小女儿作为新生代的代表,她反抗着旧事物旧思想,追寻着一切新生的事物,她没有太多苦难生活的根,所以不懂得敬畏苦难以及那些身处苦难中的人,或者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

如果说还有第三个关键词,那就是属于守旧派的了。无论是姥爷念念不忘的大酒楼大师傅,还是姥姥的重男轻女,还是男主前期的家庭暴力,张俊童养媳的养儿子般养丈夫……这些形象作为时代的背景底色,告诉我们这是80年前的人们的命运。而反抗还需要在下一代,他们会反抗塑造自己的一切。有些会寻得正确的道路,并且时代给予了他们机会,他们就走上正途获得短暂的幸福。有些走错了路,并且时代封锁了他们的机会和其他出路,他们就去走向新的困境。

最后要说一点,就是在看待历史的故事时候,最不能做的评判就是用现代的价值观来批评过去人的行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