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毕奥神父》影评精选

《毕奥神父》影评精选

《毕奥神父》是一部由阿贝尔·费拉拉执导,希亚·拉博夫 / 克里斯蒂娜·基里亚克 / 马克·莱昂纳蒂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毕奥神父》影评(一):委婉含蓄地阐释了战后宗教与世俗生活以及宗教与政治之间的纠缠

比较委婉含蓄地阐释了战后宗教与世俗生活以及宗教与政治之间的纠缠,这对于此类真实题材、真实人物而言是不够深刻的。

毕奥神父对五圣伤“羞耻”的心理仅仅通过人格分裂以及黑暗中的癔症来表现,太过肤浅,最关键是这种耻感应来源于他对自身代言人身份的自疑。

此片人物众多冲淡了主线,使故事扁平如双马尾贫乳傲娇。在另一条叙事线上,结局是竞选过后的广场屠杀,也只呈现了意识形态的分野来到某个阶段,以及幻想与军政府竞选是与虎谋皮。与此同时毕奥却等来了基督降临,并终于显现五圣伤,这个时机的安排是想在深重的苦难中赋予毕奥救赎的使命吗?我认为是相当不恰当的。

此外镜头方式也不是我喜欢的,拖沓、毫无意义的抖动,在我心里都是减分的。但毕奥对欲望的惧怕是真实而有意义的。

总体算及格吧。

《毕奥神父》影评(二):委婉含蓄地阐释了战后宗教与世俗生活以及宗教与政治之间的纠缠

比较委婉含蓄地阐释了战后宗教与世俗生活以及宗教与政治之间的纠缠,这对于此类真实题材、真实人物而言是不够深刻的。

毕奥神父对五圣伤“羞耻”的主观感受仅仅通过人格分裂以及黑暗中的癔症来表现,太过肤浅,最关键是这种耻感应来源于他对自身代言人身份的自疑。

此片人物众多冲淡了主线,使故事扁平如双马尾贫乳傲娇。在另一条叙事线上,结局是竞选过后的广场屠杀,也只呈现了意识形态的分野来到某个阶段,以及幻想与军政府竞选是与虎谋皮。与此同时毕奥却等来了基督降临,并终于显现五圣伤,这个时机的安排是想在深重的苦难中赋予毕奥救赎的使命吗?我认为是相当不恰当的。

此外镜头方式也不是我喜欢的,拖沓、毫无意义的抖动,在我心里都是减分的。但毕奥对欲望的惧怕是真实而有意义的。

总体算及格吧。

《毕奥神父》影评(三):圣痕

毕奥神父(Pio of Pietrelcina)是号称“第二个方济各”的方济各会圣痕显现者,在自己的居室中与恶魔展开了殊死战斗。

影片中Pio在日常生活中也始终穿着黑袍。不得不提的是,方济各会不同于托马斯阿奎那的多明我会传统,并不从理性出发去理解神,而是跟随奥古斯丁传统,从意志与爱入手理解神。换言之,神与人的距离被拉得很远,因为其显现自身完全凭借其意志和对我们的爱,而不是理性这种可把握的标准。也即是说,神完全脱离我们的掌握,我们完全靠信仰与爱联合在修会之中。那么,该如何面对神隐而不显、面对世界的战争和苦难熟视无睹?方济各会的选择是用泪水与爱留在他的身边,并且用模仿圣子在Cross上肉体的受难而与其同灵。

影片中表现的就是神不现身的境况。既然我们完全无法用理性把握他,那么对于这一境况,同时表现为两场斗争。一场是人与神,一场是人与人。这两场斗争发源于同一事件,并且两场斗争本质上都是“争地盘”。人与神的“争执”中,人应该被完全损毁,在与魔鬼的争斗中完全给予出肉身,以此提升自己的灵。这表现为毕奥的虔敬和在教堂的泪水。人与人的斗争中,真正的统领只能是神,因此任何人与人之间的等级秩序(托马斯主义的,而非方济各式司各脱主义的)都必须被打破、抛弃。这种人与人主奴秩序的抛弃就体现为马主义。

在影片中,非暴力的革命最后完全失败;同样的,毕奥与恶魔的争斗中似乎没有赢得任何主的支持。然而马失败了吗?正如毕奥的泪水是白流的吗?毕奥拥有了五处圣痕,每天留出两盎司的血且永不愈合。画面中,洞穿的手搂住毕奥,而毕奥在光中用带有圣痕的手抚回的场景,是今年电影中最美的一幕。

影片对镜头的处理很有意思,在与恶魔的搏斗中虚化并且延迟拍摄很有味道,可是在拍摄日常生活时摄影机的抖动不太能看懂。似乎有些无谓。并且两条线的故事线实在是太无关了,只能够起到对比的作用。最后,毕奥的故事比影片所挑选的故事厚重很多。圣徒故事本身重要的并不是实证的事件,而是位格式的。因此这部电影在后一部分做的似乎少了一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