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飞越好莱坞读后感100字

飞越好莱坞读后感100字

《飞越好莱坞》是一本由[美]迈克·麦德沃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飞越好莱坞》读后感(一):其实是本电影CEO养成之旅,以及华语电影的历史寓言

作者是位电影制片人与影业CEO,从他的经验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制片人?他会遇到什么问题?

通常制片工作都很难量化,以及评估的,最终都是以票房论英雄。

电影业的核心是创意与人才,不可复制与控制的性质强,这也是电影具有艺术性的特质。

华语电影圈的繁荣,业内的八卦,各种流言与丑闻,其实我在这本书的故事已经得到验证。历史常常会有重复再现,毕竟人性基本不变。

《飞越好莱坞》读后感(二):legend

麦德沃于1960年代进入电影业,他在联艺公司任制片主管的4年内(1974-78),创造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三连霸(《洛奇》、《飞越疯人院》、《安妮霍尔》)的佳绩,此后又创立Orion电影公司,出品过《第一滴血》、《终结者》、《野战排》等经典作品,随后担任三星公司总裁,监督制作过《虎克船长》、《一代情枭毕斯》等影片。1995年起,他创立凤凰影业公司,制作了《细红线》、《十二宫》、《禁闭岛》等一系列大片。麦德沃还是克林顿与奥巴马的公共关系顾问。

《飞越好莱坞》读后感(三):因为好莱坞,“铜臭”亦有“香”

好莱坞就像在无有之地与无有之人谈论着无有之事。——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今天要讲的无有之事正是无有之地上的无有之人——迈克·麦德沃。这是一个让我又喜欢又讨厌的家伙,欣赏的是他对自我事业及电影产业的反思和前瞻,其电影事业传奇般的发展轨迹甚至在某些地方直接点拨了我;但这些欣赏只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另有三分之二的篇幅让我见识了作为制片人的迈克自大自负又不自知的一面,这是我厌恶的地方。本书后三分之二篇幅讲述的是他离开联艺后,与合伙人创办猎户座影业公司及之后为索尼旗下三星影业效力,及最后自己创办凤凰影业的故事。离开联艺后,迈克的电影事业发展颇为不顺,所以后三分之二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分析他不顺的各种缘由,有自身的也有他人的当然也包括环境的,但是身为读者我感受不到他自我剖析的诚意,而且觉得其分析很少中靶。用一句话来形容他在本书后三分之二的表现就是“一个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男孩,虽然有分析失败的行动,却没有真正反省自我的态度”。

书中不可避免地讲述了好莱坞的许多轶人轶事,大多数与我所知的版本不同。当然这正如《罗生门》一样,有你说的一面,有他说的一面,也有事实真相的一面,我无从辨认,但迈克带有自负的描述口气让我有些反感。比如他曾和詹姆斯·卡梅隆争论到底是谁发掘了阿诺德·施瓦辛格出演《终结者》,迈克坚持认为是自己,但后者却有不同的说法。从詹姆斯和阿诺德的关系来看,事实上我更愿意相信后者。另外正如书中陈述,在很多成功的电影作品中,迈克只是作为一个制片人主管参与其中,虽然他的份量可能比较重,但这些作品并非是由他一手造物出来的,而他像集权者一般的描述使我感觉“努力用诚实的口吻说一件不诚实的事”。

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是,我发现好莱坞的人都喜欢写传,而且在传记中以不同的版本描述同一件事,再经过“人总会有意无意地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的潜意识作祟,便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这两天拜读的传记主人公——罗杰·科曼、罗伯特·埃文斯、詹姆斯·卡梅隆、迈克·麦德沃都在彼此的传记中悉数登场。就像家庭聚会般,彼此邀请他人来坐客,同时也不忘去别家串串门,大家在《好莱坞个人传》这个名利场里玩得不亦乐乎。

迈克在自传开篇写道:“过去好莱坞的管理权在演艺圈人手中,当时制片公司的所有者是杰克·华纳、阿道夫·祖科尔、路易·梅耶、达里尔·柴纳克一类的人,他们富有创造力,像赌徒一样具有极高的承受力……现在,律师、银行家和生意人管理着制片公司,他们把好莱坞建构起的许多创造力都摧毁殆尽了。”这段话是迈克对好莱坞昔日艺术辉煌的赞叹向往,同时对其当下“商业第一”的操作原则的扼腕叹息。对比迈克自身的电影事业生涯,这何尝不是一句谶语:年轻时敢于为艺术冒风险,然而在商业圈浸淫愈久,愈求保守。正如他自己谈到错过昆汀•塔诺的《低俗小说》时坦白:“你年轻的时候,会特别愿意突破底线寻求挑战。等你老了些,你会开始意识到银幕上的暴力和现实生活中的暴力确有某种联系。你还会意识到,你将因为你所制作的电影而受到批评。最后我放过了《低俗小说》。”

写文章特别是描述一个人的时候有一种手法叫先抑后扬。虽然前面以一己之见数落了老迈克的各种不讨人喜欢,但不可否认,他还是有可爱的一面,而正是后者点缀了他在好莱坞的精彩人生。

首先讲到的是他的“发家史”。作为一个还未迈入职场的电影菜鸟来说,迈克电影事业的发展轨迹对我很有启发:他最初是在环球的收发室工作;后在环球的一位演员指导下,找了一份物色演员的工作;在其第一部担当物色演员工作的电影中认识了一名老戏骨,老戏骨经常带他出去吃饭并在吃饭过程中向他传授电影业摸爬滚打的经验;经老戏骨的介绍,迈克认识了好莱坞的一名传奇掮客,后者让他在电影圈有了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正式工作——经纪人。迈克认为,正是他在做经纪人的日子里建立起的人际关系网,最终扩展出他的全部事业。

迈克的发展轨迹让我领悟到两条职场真理。

首先说第一条:先进理想的公司,再做理想的工作。完美的职位当然最好两个“理想”兼备,但现实往往没有这么动人,得一个一个来,那么就有谁先谁后的问题。两条路相比,先“理想”公司后“理想”工作比较容易,因为你可以以任何身份进入公司大不了打杂开始(比如迈克干的收发室工作),然后再慢慢在公司内部获得升迁直到理想工作;另一条路先工作后公司则要打个问号,因为很难说没有“理想”公司的背景会有“理想”工作,因为后者需要前者平台的支持,况且在你跳槽到理想公司的过程中,你上一份为之服务的无名公司很难为你增加砝码。譬如,无名公司的工作经验(虽然你干的可能是所谓的“导演”)与华谊的工作经验(虽然你可能只是个前台或是行政人员),哪个对雇主听起来更有吸引力呢?事实上,好莱坞很多知名电影人的第一份工作都是从不相干的打杂做起,譬如被称为“B级片之王”“流行电影教父”的罗杰·科曼,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福克斯当送信的(这与迈克的工作颇为相像);再比如詹姆斯·卡梅隆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罗杰·科曼的电影制作公司当模型制作师……

第二条职场真理是:人际关系是这一行业的基石!这是迈克通过在环球收发室里阅读每个人的备忘录总结出的。这不仅适用于电影行业,更适用于所有的娱乐行业,是每一个行走娱乐江湖的侠客应牢记的规则之一。迈克在工作中实践了这条箴言:做经纪人之后,我的第一项工作是列出我在电影行业中想见的每个人,大多数熟人都是在社交场合结识的。尽管当时我并不认识什么权贵人物,也不指望有哪个好莱坞大亨会邀请我参加他们的聚会。我的营销技巧非常简单——我给他们打电话,自我介绍,说希望登门拜访。见面后,我会寄一张道谢卡,然后将他们从我的名单中划掉。

迈克带给我的另外的收获是他在书末对自己闯荡多年的电影产业的总结与前瞻,尤其是他对电影产业发展变革的七个“拐点”的反思及对好莱坞90年代末电影业面貌的描述。七个“拐点”让我得以一窥电影产业链的变革,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极有启发;对好莱坞90年代末电影产业面貌的描述则颇符合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现状,透彻精辟。现摘录前者如下:

拐点一:1938年,美国司法部因反对竞争惯例而对八大制片公司提起诉讼,高级法院强迫制片公司出售它们的连锁影院。此前影院被迫放映母公司制作的劣质电影,几乎将独立制片公司排斥在外;此后影院之间开始进行影片交换贸易。

拐点二:1945年,奥莉薇·德·哈佛兰因为合同限制向华纳兄弟公司提出诉讼,最后胜利。从此制片公司无法再雪藏拒绝为其工作的演员。

拐点三:20世纪50年代,电视崛起。电视节目取代了B级片,进影院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

拐点四:20世纪70年代,ABC,NBC,CBS等电视台参与电影制作,为长片电影制作投入大量金钱,由此拯救了电影行业。有线电视获取了两个收入来源:预订金与广告。

拐点五:20世纪80年代,家庭录影带热潮。

拐点六:20世纪90年代早期,国际收入从制片公司国内收入的50%攀升到了150%,这是第一次国外对美国娱乐产品的需求发展快于国内,同时也哄抬了电影明星的身价。

拐点七:新千年及其以后,数字化。其三大引擎是数字技术、互联网和宽带信息传输,终级目标是趋同或集合内容、接收内容的地点以及方式。

纵观迈克提出的这七个拐点,我们正处于最后一个拐点中——弯道没有结束,直道还没有来临,在这个“转弯”的过程中,必然有变革和阵痛,胜利的人必定是直面它并走在前方的。它带给我的启示是:电影制作变得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复杂,说它容易是因为数字化带来的技术便利,说它复杂是因为虽然技术门槛降低了,但内容门槛却上升了——在这个万事浮躁的时代,创作出原创有深度有感情的作品越来越难。互联网技术的井喷式发展及由此带来的观影观念的转变让我不禁展望,未来的电影人恐怕越来越多地要在各大网站谋生了。

最后的最后,以迈克自己的话作为对这位“无有之人”的认识的结束:

“只要我们能够保证人情味和好奇心不被泯灭,我简直等不及去看我为之奉献终生的媒体会发生些什么。人们需要电影来娱乐,感觉到与他人之间的联系。简言之,我们的生活需要电影。

我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因为我也是芸芸众生之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