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动画大师宫崎骏读后感摘抄

动画大师宫崎骏读后感摘抄

《动画大师宫崎骏》是一本由杨晓林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动画大师宫崎骏》读后感(一):作者的观点还是比较主流的

和网络上能看到的多数对宫崎骏的分析差不多,部分资料也看到过,觉得视角也好,内容也好,都和多数人一样.不过内容比较多,理解比较深.反正是加深了我对宫崎骏大师的理解,重看影片的时候,可以学习和理解更多的东西.

另外还有一本叫做<宫崎骏的暗号>的书,从背景来源来解读的,也不错,就是翻译太差了,全本错别字奇多,提到的图片多数都没有,可惜了.

《动画大师宫崎骏》读后感(二):相读恨晚的书

手里的这本书,是在2011年10月份的时候,到福州拜访网龙,在唐总的书架上拿出来,唐总说就送给我了,于是高兴地带回来,结果,一放几年。

这回,因为看动漫的缘故,想起这本书,翻开,读完,深恨读得太晚,其实是一直找的书,但竟然迟到今天才看。

对于宫崎骏,是一直存有敬仰之心,他的作品,也看过一些,但还不全,而且,以前看,和现在看,肯定不一样,所以必须要抽时间再看一遍,然后对照着书,加深理解,这既是对动画的,也是对这本书的。

书写的很用心,作者的后记也很感人。通过这本书,所了解的其实不只是宫崎骏,还有他的成长历程、吉卜力的管理模式等,对我的写作非常有帮助。由于时间原因,今天也只是快速地浏览,还谈不上细读,然而已经知道里面的大致内容,知道对自己来说非常有用,所以会择时间再行细读。

我特别喜欢的两段话,先摘录在这里,特意摘录到了印象笔记里,这样可以经常翻出来看一下,也复制在这里一下:

P54

工作对现代人起了宗教性的镇静作用。人们从工作中追求乐趣,获得成就,最主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价值,从劳动的过程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充实。因为沉浸于日复一日的劳动,人们懂得控制,于是冷静自持。所以,从事劳动的人都有张宁静祥和的脸孔,他们不慌不忙,自信稳重,即使是孩子也能自行处理周遭事物。

P147

由于孩子的纯洁无瑕,由于他们用心地聆听并好奇地审视着自己周围的一切,与自然界进行着亲近的交流和沟通,所以才能看见成人看不见的神奇事物。而成年人拥有了知识、懂得了理智,学会了用脑思考和算计,却无法用心体验和热爱身边的人和周围的世界,在无尽贪欲的驱使下终日奔走,早已忘了停下脚步来发现生活中的美。

《动画大师宫崎骏》读后感(三):动画大师宫崎骏

这书对宫崎骏大师,从作品到工作,创作的灵感来源等等进行分析,面面俱到,看起来蛮有说服力的。以往有看过不少宫崎骏的作品,其作品在国内的反响很不错,真正把动画电影做成一种艺术的人不多,宫崎骏首当其冲,是里面的佼佼者。

听此书作者系统二富有说服力的分析,才发现,之前零星看过的那些电影,都是很有规律地浮现眼前,细细回味,更加精彩。而且对于不同细节的回顾,还真能够跟作者解释的东西有牵连,蛮有趣的。

摘录:

宫崎骏代表了日本动画艺术和商业的巅峰成就,是继黑泽明之后日本第二位闻名世界的导演,被誉为“国宝”、“动画诗人”、“动画之神”、和“国民电影作家”。《千与千寻》获得柏林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受到广泛赞誉,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堪与迪斯尼遥遥相望的世界动画另一高峰”,甚至被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动画大师”。

战后在检讨军国主义的时候,宫崎骏像许多动漫家一样追本溯源,正视现代日本这种骨子里的攻击性和侵略性,直接就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现代的国家主义观念。在他的作品中,国家机器总是扮演着反面角色,阴暗冷酷,唯利是图,愚不可救。在宫崎骏的许多动画中,他总是会把军方人员设置成一些妄图称霸世界和天下的野心家,他们为了一己之私,予取予求,贪得无厌,造成无辜的生灵饱受涂炭,最终是自取灭亡。宫崎骏的作品,除《龙猫》、《千与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之外,其他的如《未来少年柯南》中的雷普卡、《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中的卡里奥斯特罗、《风之谷》中的多鲁美吉亚王国的女皇库夏娜和贝吉特军官、《幽灵公主》中的疙瘩和尚、《天空之城》中的慕斯卡、《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国王莎莉曼,作为军方或武装力量的首领,几乎都是一些利欲熏心的家伙,他们发动战争,伤及无辜,最终导致人类末日将至。

崎骏对战后日本政府也颇多不满。他曾说:“我们今天面对的棘手问题大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直接造成的,这些问题不断污染着地球并促使日本做一些愚蠢透顶的事情。

宫崎骏代表了日本动画艺术和商业的巅峰成就,是继黑泽明之后日本第二位闻名世界的导演,被誉为“国宝”、“动画诗人”、“动画之神”、和“国民电影作家”。《千与千寻》获得柏林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受到广泛赞誉,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堪与迪斯尼遥遥相望的世界动画另一高峰”,甚至被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动画大师”。

《风之谷》独特的世界观以及人性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其后十余年日本动画的走向,女主角娜乌西卡更是连续十年占据历代动画最佳人气角色排行榜冠军之位。优美精致的画面,丰富多彩的人物,幽默诙谐的对话,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一切使得宫崎骏作为老少咸宜的“国民动画家”声名鹊起,也因此片奠定了他在全球动画界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将他尊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而片中体现了因人类的愚昧战争和过度掠夺而反噬的自然,巨大的菌类组成的腐海,因为人类产生的毒素而散发着毒气,更是被环保主义者作为宝典珍重不已,宫崎骏作为“环保主义教主”的身份由此确定。同时作为漫画家的宫崎骏并未就此停手,漫画版的《风之谷》从1979年开始,在德间书店动画情报杂志《动漫杂志》(Animage)月刊上连载,历时13年,于1994年底才告完结。这时在东京有一位来自大阪的年轻人,名叫庵野秀明,一个不甘心自己的名字只在角落里出现的动画人,在看到《风之谷》后,决意创作属于自己的神话。和《风之谷》一起上映的还有《名侦探福尔摩斯·蓝色红宝石海底的财宝》,以及《未来少年柯南》特别篇。

1997年,在《幽灵公主》制作的最后半年里,宫崎骏由于过度疲劳,右手得了严重的手疾,不得不接受按摩治疗才能参加工作。年纪已是56岁的他忍着伤痛完成了这部让人回味无穷的动画。这之后就有媒体传言宫崎骏宣布退休。

宫崎骏对于战争,是一种“无义战”的思想,他认为国家民族之间的战争,是人类自取灭亡之道。宫崎骏确立了自己作为动画家身份的20世纪70年代末,正处于东西冷战的高潮。美苏两大国诱发最终战争,使用核武器,最后导致人类灭亡的绝望式的世界观,正风行一时。尤其在科幻小说或电影等假想世界里,不断重复着这种未来景观,宫崎骏也不例外。

对人类世界的反省与拯救是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永恒主题。

日本人的宗教信仰同森林结下了深厚的关系,远古以来的“万物有灵观”、“万物有生观”、“景灵观念”、自然之间的“生命平等”观念等,都同森林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宫崎骏揭示的人和自然的矛盾是深刻的,但是他开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是理想化的,在实践中是不可行的,因此他产生了困惑,茫然不知所措。

宫崎骏实际上是一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他称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让人类变成地球的敌人,认为人类难以逃脱大自然的惩罚。热爱自然的宫崎骏在63岁时半开玩笑地说:“我希望再活30年,我想看到大海淹没东京,NTV(日本电视公司)的电视塔成为孤岛。我想看到(纽约的)曼哈顿成为水下之城……我对这一切感到兴奋。(因为)金钱和欲望,所有这一切会走向崩溃,绿色的杂草将接管(世界)。”

宫崎骏动画继承了东方传统文化道德,而且更多地体现出对人类普遍价值的追寻,比如关怀弱者,珍惜家庭亲情,讴歌友情,鼓励拼搏奋斗精神,反抗不幸命运等。宫崎骏动画作为整个日本社会的主流文化的载体,在传播积极奋进、赞美善良真情等方面一直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部分日本动漫存在暴力、色情等不良因素形成鲜明对比,整体风格一直保持着阳光、理想和向上的正面色彩。日本是一个人口上亿、资源匮乏、竞争激烈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宫崎骏动画在传达着积极乐观精神和本民族的一贯坚韧的性格的同时,也是舒缓当代日本社会内在压力的重要慰藉手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