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鱿鱼和鲸》观后感摘抄

《鱿鱼和鲸》观后感摘抄

《鱿鱼和鲸》是一部由诺亚·鲍姆巴赫执导,欧文·克莱恩 / 杰夫·丹尼尔斯 / 劳拉·琳妮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家庭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鱿鱼和鲸》观后感(一):鱿鱼和鲸

伯克曼一家正面临一场家庭危事业正在走下坡路,曾是畅销作家的他如今变得湮没无闻,反而是妻子琼而今在写作上声名鹊起,令伯纳德倍感落差,并选择用尖酸刻薄嘴脸面对妻子的成功,二人不得不面临婚姻破裂的结局。两个儿子必定要因父母关系受到困扰。大儿子沃尔特16岁了,正值青春萌动,他坚决站在父亲一边,不料自己喜欢的女生竟然上了父亲的床;小儿子弗兰克12岁,将父母离婚视作世界末日,甚至开始喝酒,因支持母亲变得和哥哥势不两立。一家四口的不知所措深深印在两个孩子的成长里面……

《鱿鱼和鲸》观后感(二):浅评(字超了……)

美国八十年代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危机,这种危机在我们这代父母还很少见,但我们或许会成为第一代面临同样危机的父母。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受传统影响很深,它自有的家庭至上属性以及保守色彩在不可否认抹掉个人强烈色彩的同时却也带给家庭稳定。而美国家庭却大相径庭,尤其以父亲为代表知识分子的优越感,自恋向再加上父权的强势造就他的控制欲带给家庭极大的压力,即使再与孩子嬉戏是仍偏执的好胜,不由分说地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大儿子作为父派,从先是模仿(或继承)父亲的文学评论观点,到对于非知识分子的蔑视,以至爱情观的左右,直到自己暗恋的对象被父亲占有时才陡然明白父系神话对自己的占有。母亲虽也有未从沟通角度维护婚姻,但她固有有的母性仍与父亲形成极大反差,这又是父母间的差异。片中的小儿子则是典型的家庭破裂的牺牲品。晃镜,粗砺的画面更凸显了本片的冲突与伤痕。而从提到野孩子和疙瘩,也不难看出导演深受新浪潮影响

《鱿鱼和鲸》观后感(三):《鱿鱼和鲸》短评续

很惊喜。鲍姆巴赫自编自导,作为男性导演难得的体察女性和尊重女性。

影片里的男女立场可以达到分庭抗礼的地步,而且处理地比较轻松自然,结尾处也收地巧妙。这个父亲的形象可以说是很典型和陈词滥调了:中年危机加剧了超强的自尊心,慕弱,各种懦弱与自怜的小情绪。母亲和父亲关于挽回婚姻的对话感觉真是对极了。男性总是试图着眼于最浅表可怜的部分,试图以低付出换得高回报,他们的心态是“我都这么做了,还挽回不了你吗?”事实上,你这么做的动机和你做的行为本身都远远不够。女性在此刻仍然是沉默的,她期待对方能够对自己有深度的理解与支持,但是每一次都会失望。而你又不知道这种失望应该从何说起——因为它太巨大太深厚,早已经把自己吞噬了。因此看起来轻描淡写地处理实际上非常有分量。男女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外就是有极少部分男性具备这个感悟力与善良的心——然后你有这个运气遇得到。所以我的看法是,不要在绝大多数男人身上浪费时间——“一个人让你失望一次,就会让你失望第二次”。从来如此。

劳拉·琳尼的表演非常打动我。很喜欢她的表演,细腻醇厚,经得起反复推敲。

很难得的是,夫妻情感危机里贯穿的两个青少年的成长也难得地在这个短篇幅电影里呈现得很充分,把“鱿鱼与鲸”的意象镶嵌在里面,非常恰如其分。

说起来都是陈词滥调。但是讲故事的方式,节奏以及镜头语言的把握让它成为佳作。

《鱿鱼和鲸》观后感(四):四口之家离婚的那些细节

家庭状况对一个孩子来说影响甚重,在畸形的婚姻下,华特和法兰克的内心也发生了畸变,这也是剧中有挺多常人无法接受的地方,比如:父子爱上同一个人 。剧中父亲一直是一个暴躁易怒傲气、喜欢“借鉴”别人作品的人,母亲则是一个放荡之人,这些缺点不同程度地遗传给了华特和法兰克。法兰克小小年纪便被性欲冲昏头脑,口头禅永远是“脏话”,华特傲气凌人,讲他人乐曲说是自己原创的而无悔恨之心……种种不顺不幸,一代接着一代地传承下去…… 剧中也提到“绝大部分华特同学的父母都已离婚”,这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导致了一个时期社会离婚率如此之高?查阅资料,我发现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里根受自身婚姻状况影响,签署了一部无过错离婚法(之前的离婚条件必须是出轨、家暴、精神虐待、遗弃)。这部法律推行后,新的婚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于是离婚潮出现。但聚焦于一个家庭,例如剧中华特一家,父母亲均是知识分子,父亲早年在文坛造诣颇深,但近些年不被出版社看好,因此郁郁寡欢。而母亲在父亲的影响下,从事写作,并有所成就,在《纽约客》上发表的文章饱受好评。父亲不甘心自己低妻子一头,便明里暗里地讽刺她。我想,母亲离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受不了父亲的大男子主义,母亲在家中承担几乎全部的劳动任务,事业上也较丈夫更加成功,但却时时刻刻要被丈夫打压。在家中,家庭成员的地位并不平等。

重新回到华特一家,故事的最后反复提及许多美好的、被遗忘的细节。与母亲闹别扭的华特,在心理医生的指引下 想起与母亲去水族馆里看鱿鱼与鲸展开搏斗的美好场景;奄奄一息的父亲在担架上问母亲是否还记得当初一起去看表演的场景。生活里的烟尘渐渐盖住这些发着光的记忆,只留下一地狼藉。这个家庭的悲剧,由离婚而起。而离婚的最终原因,并不是外遇,而是生活中密密麻麻的小事。这些零星的不顺渐渐掩盖了神仙眷侣的激情、一家四口的幸福美满。影片最后,华特奔跑着重新去观看“鱿鱼与鲸”,或许是想回忆起曾经的美好吧。破镜难以重圆,但只希望生活中的美好永远可以在记忆里熠熠生辉。

btw为了卷西看的这部电影,卷西好帅!!

《鱿鱼和鲸》观后感(五):主权

于2005年上映的《鱿鱼和鲸》是奥斯卡颁奖季热门电影《婚姻故事》的导演诺亚·鲍姆巴赫的一部早期代表作。 此片讲述了在一个一家四口的中产阶级家庭里,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哥哥比较亲近爸爸,弟弟则较为亲近妈妈,而他们的父母离异了。 影片开场就简明扼要地交代了这个知识分子家庭不和谐的关系。父母之间的冲突与隔阂都对两个孩子在各个层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小至口头禅,大至人生价值观,甚至造成了两个孩子的一些人格缺陷。 片名中的“鱿鱼和鲸”其实是影片的情感落点,隐喻了家庭成员之间纠缠在一起难舍难分又冲突不断的情感状态,其中的苦涩滋味不言而喻。 乌贼与鲸的对持传神地暗示了主人公夫妇之间的关系,隐射着现代家庭无处不在的冲撞和支离破碎的孤独。人们常常无法保持和这个世界的距离,却能残酷地摧毁亲人的信任。 家庭话语权的精神独断伯纳德一家是1986年美国布鲁克林地区新派知识分子中产家庭,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个人修为和文化修养各方面都非常优异 ,行为方式与众不同。 伯纳德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只遵循一个简单却十分苛刻的标准:对方是否是不懂文学、不读经典的门外汉。于是他几乎处于孤芳自赏、绝对自我的状态,包括对由自己亲手带动成为作家的妻子,他要求她把小说改成他认为精彩的结尾,遭到反抗后立即勃然大怒。所以有时候知识分子的倔强比愚者的固执更加可怕,因为后者不过是害了自己而已,前者却可能误国误民。当然,伯纳德危害远小于此,他只是一个对家庭走向四分五裂的局面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最大祸首。 伯纳德的主权优势主要表现在他十分享受和重视身为长辈和智者指点江山的优越感,在对待儿子和妻子的态度上,他更像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导师,常常以真诚的热情把自己所有的见地和思想灌输到他人脑海里面,而不管这种强迫性思维是否真的正确。 像《鱿鱼与鲸》这样以生活中的细枝微未来讲述生活故事的好电影实在是一朵默默无闻却香气满溢的鲜花,沁人心肺,生活对我们来说,最需要的即不是刺激,也不是批判,而是一种思考,一种反省。只有不断的思考,反省,改变,才能更幸福更美妙的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