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迎春阁之风波》经典影评有感

《迎春阁之风波》是一部由胡金铨执导,李丽华 / 乔宏 / 田丰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悬疑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迎春阁之风波》影评(一):迎春阁之风波

胡金铨导演创造了一种只有胡氏作品才有的独特风格,特立独行并且不可复制,这使得他的电影至今追捧者甚众,却模仿者寥寥,但胡导对华语武侠电影类型的开创与确立有着其他导演所无法比肩的影响。各色人等进进出出,杂而不乱,而且没想到可以幽默成这样,还各种京式粗口张口就来。收尾的打斗戏就实在不够好看,果然不是导演本意么。

《迎春阁之风波》影评(二):迎春阁之风波

元朝未年,朱元璋率众反抗元朝统治,其部下沈天松企图将朱的布兵图献给蒙古王爷李察罕。李察罕率高手前往陕西接头,反元志士与陕西迎春阁客栈主人万人迷商量对策,并乔装打扮,严阵以待,准备捉拿内奸并夺回布兵图。李察罕也带人住进迎春阁客栈,沈天松献图后即被活捉。女侠黑牡丹前往李察罕 处盗取布兵图,却误取了另一文件;她的同党小辣椒在将文件放回原处时遭到杀害。李察罕查觉后亲自查看,双方斗智斗力,短兵相接,展开一场鏖战。

《迎春阁之风波》影评(三):武戏细节中的卸兵器

《迎春阁风波》里面对于武戏中卸兵器这一细节描述的十分精彩,也非常合理,卸掉兵器也就削弱了对方的杀伤力,最后群殴赤手空拳的田丰,力战数个回合,侧面也体现了其厉害之处。胡金铨的打戏很有特点,虽然没有小说中大战几十回合的浪漫,却招招透露着杀气,对阵双方往往都找准时机一击必杀,这也更符合实战的样子。电影中另一个闪光点是对于元朝当地底层官员的描写,个个酒囊饭袋胸无点墨,却处处巧取豪夺仗势欺人,凭借无脑忠心竟然混得节节高升,侧面也映照出元朝气数之将尽。迎春阁两点精彩,其一是开张时各色人物登场,你来我往间交代了角色背景,推杯换盏间推动了故事剧情,几个插曲打断赌台风云,寥寥台词尽显黑色幽默。其二是王爷郡主盘问之时的眼神戏,在二人对话之间,其余众人通过眼神的交流各自进行不同分工,虽不发一言,却随机应变,十分精彩。徐枫真是掩饰不住的主角,眉宇间很有灵性和侠气,所演郡主也很俊逸。《新龙门客栈》明显是融合了迎春阁和龙门客栈两部戏的营养,孕育而生的,也或许影响了《风声》。胡金铨真乃宗师级导演!

胡金铨手稿

《迎春阁之风波》影评(四):《迎春阁之风波》,胡金铨的武侠版《茶馆》

乍看之下,《迎春阁之风波》并不像胡金铨的作品。

没有了熟悉的云烟雾与水墨画风,少了戏曲配乐,故事背景从明代移植到了元朝,就连客栈都变成了窑洞。

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就会发现,《迎春阁之风波》还是《大醉侠》《龙门客栈》那一套,只不过相较于前两部电影,这部片子更像武侠版《茶馆》。

片中的角色定位与《茶馆》有几分相像,尤其是唱元曲的高英杰,其作用跟数来宝的大傻杨一样,借助他们所唱之曲道出电影的主旨,并成为故事发展的重要引子。

胡金铨作为老舍先生忠实粉丝,在《迎春阁之风波》中采用了与《茶馆》如出一辙的叙事手法。

胡金铨运用京剧中出将入场,入相退场的舞台表演方式,让人物一一出场,带来一个个相互交叉的小故事,拼凑出“捉内鬼、抢兵图、杀王爷”的大概轮廓后再下台。

最后王爷一行人到场,在迎春阁这间客栈内上演明争暗斗、你死我活的戏码,这个时候考验的便是胡金铨的导演功底,让故事如何在一间小小的客栈内变成电影,而非舞台剧。

在单一空间里拍电影,一向都是难上加难的,因为那意味着表演、剧本、技巧都得是上品才行,不然就会成为一部电影不像电影,话剧不像话剧的四不像。

很显然,胡金铨在《迎春阁之风波》里并没有露怯,剧本结构严丝合缝,每一处细节都与主体故事相连,演员表演恰到好处,老板娘、店小二,账房、跟班等角色都塑造的极其用心。

在场面调度上,胡金铨充分利用了客栈的每一个空间,让一眼窑洞,见天知地,只是片尾岩山上的大决战让空间分裂,破坏了空间的整体性,导致剧情前后的割裂感严重,观感不佳。

不过,这场戏并非胡金铨的本意,他是想像《茶馆》一样,故事由这里始,再由这里终,可投资方要求胡金铨必须加这么一场精彩的打戏,以便卖票房,这才让结尾成了电影为数不多的败笔。

但也正因此,让《迎春阁之风波》有了更多的改编空间,如动作设计、故事节奏,徐克的《新龙门客栈》便借鉴了片中许多设定。

金镶玉是万人迷,店内的伙计是水蜜桃、黑牡丹、夜来香等人,龙门客栈内的叙事逻辑与迎春阁中的方式一模一样,徐克甚至直接照搬了片尾烧掉客栈的那一幕。

由此可见,在武侠片领域,胡金铨就是一个大宝藏,只要拍此类型片,必然要从胡金铨的武侠片吸取养分,这就是大师与导演的区别。

《迎春阁之风波》影评(五):硬朗的线条才好看

可以说,《龙门客栈》+《迎春阁之风波》=《新龙门客栈》。 讲的是侠女义士反元助朱(元璋)的故事。情节简单,但戏剧张力十足,全程吸引人,很能凸显导演的功力。 胡导电影文戏武戏都特点分明。 文戏很文,元朝的王爷,不是脸谱化的凶残暴虐,而是气度儒雅,这才像坐江山的样子。 武戏很真,打斗场面让人相信,实在是有血有肉的真人在打,而且是真的会武功,不是靠蒙太奇:他们会跑,但跑得不那么快;会轻功,但是不会飞;打一下会气喘吁吁,需要透口气才能继续;见到血和同伴死了会愣一下神;会把敌人的内脏打碎,但没法一只手噶一下扭断脖子;被绑作人质会怕会慌会想活命,不会下巴一抬大喊“不用管我”。总之会让观众感觉,每个人,包括匪兵甲路人乙都是活生生的命,像你我一样。 这种一点都不魔幻的硬线条风格,出乎意料地好看。 徐枫大美人真是太漂亮了,她演的应该是赵敏吧,只要她在镜头里,总是吸引视线。 终于发现,喜欢老电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滤镜和美颜,美人们的线条清晰,辨识度超高。现在的电影,加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滤镜,就像永远看不清轮廓一样,过于平滑,没有棱角,看得腻歪。

迎春阁之风波 (1973)

8.1

1973 / 中国香港 / 剧情 动作 悬疑 武侠 古装 / 胡金铨 / 李丽华 乔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