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白色婚礼》经典观后感集

《白色婚礼》经典观后感集

《白色婚礼》是一部由让-克洛德·布里索执导,凡妮莎·帕拉迪丝 / 布律诺·克雷梅 / Ludmila Mikaël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色婚礼》观后感(一):《白色婚礼》有感

《白色婚礼》是一部我无法产生共鸣的影片。虽然以前也看过师生恋题材的影视作品,但那些影视作品并未触及道德底线,所以我尚且能收获感动。可这部影片的男女主用我的视角看,就有点渣男和烈女的味道。许是我世俗了吧,无法理解这种插足家庭的“爱情”观。而且,我也不认为哲学可以作为道德沦丧的护身符。 影片大概讲了一个17岁的不良少女在年近50的男教师帮助下得到救赎的故事,随着少女的解脱,两人陷入了这段不伦恋中。在男教师准备回归家庭时,女主同意了。而后却做了一系列伤害男主妻子的事情,让人难以理解。有人美其名曰,“爱滋生的恶”。可我不这想,爱明明是美好的,怎么能因为女主的样貌或灵气就忽略她破坏家庭的事实呢?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的观点不能代表所有观众。 看影片时,我有个疑问:女主玛蒂尔是否有恋父情结?电影中她不止一次提起家庭。而在家人中,她最喜欢的人是父亲,她的父亲是精神病医生,而她的恋人弗朗索瓦是哲学老师,这或许并非巧合。或许,玛蒂尔的潜意识里一直渴望的是父爱也未可知。

《白色婚礼》观后感(二):早熟 却永远不会再长大的女孩

凡妮莎的气质在世界上是独一挂的,太独特太美了,纯洁灵动又性感可爱。虽然对男女主的师生恋不认可,但是看到女主的脸却无法责怪她。

苍白的透明,过早的沧桑,却又永远不会长大。

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能仅仅从道德角度评判的艺术作品。必须要承认美有时候就是美本身,与所谓的伦理道德没有关系。

导演拍这部电影的意图显然不是鼓吹、提倡这种近于畸形的爱情,号召男男女女都去步弗朗索瓦与玛蒂尔德之后尘,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爱情悲剧。影片所要表现的,是感情与理智之争;导演只不过想借此说明感情是非理性的,人们可以沉溺于其中,也可以逃避它,但无法解释它。这正是影片力量之所在。

“海,弗朗索瓦,这里就是海。”

《白色婚礼》观后感(三):摘录了几句喜欢的台词

1. 马蒂达拥有非凡却易碎的天赋,可惜......她的不幸远超出我们能解决的范围。

2. 我对拉辛更感兴趣,他剧作中的费德拉等人物被激情操控,他们总是被外力所控制如同提线木偶。拉辛认为上帝操控一切,这种想法类似弗洛伊德的观点。弗洛伊德的思想出现在十九世纪末,他以自己的医学经验定义了潜意识,潜意识即记忆及存留我们脑海的概念的总和,在某些时刻以病症的方式重现。起初弗洛伊德治疗非机能性问题的瘫痪病人,实际上这只是他们压抑自己欲望的结果,在病人畅谈了自己的精神创伤之后,他们的病症就消失了。我的意思是,人是被渴望、情感这类东西支配着的,就像是所谓的命运。某些人是自己命运的囚徒。他们发现自己永远处于同样的悲剧之中,就像我刚才说的他们是命运的俘虏。用精神分析学的话来说,他们是自己潜意识的囚徒。

3. 你要走?别走嘛。我一个人会害怕的。你难道从来没有和别人聊天的欲望?

4. 生活比你想象中的精彩得多。所谓绝望,其实说白了不过是一种潜在的空虚。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空虚,我只是觉得一旦被绝望攻陷就很难摆脱。

5. 对别人期许太多,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6. 这整个哲学体系,只是为了,掩盖自身的痛苦,和疲惫的人生。

7. 你吃醋了?我好开心。

8. 我爱你就像之前从没爱过任何人。是你让我觉得我变成了一个女人。我只想与你共尽此生。没人知道生活会给你铺设什么样的道路。绝望只是潜在的空虚。你对我说,要有一颗开放的心来接受一切。别人怎么想不重要,人和人之间本来就存在分歧。我们只要找到自己的路就好了。请你对我,对生活,有点信心。

p.s. 人们有无数个理由爱上苔丝小姐,却只会因为一个理由爱上这个哲学老师——这是一个庸碌的好人,因为他的好,苔丝小姐爱上了他,因为他的庸碌,苔丝小姐绝望死去。

《白色婚礼》观后感(四):我最喜欢的主题,最讨厌的影片

我今年十八,《白色婚礼》是十七岁时一个大我十几岁的恋人给我推荐的,他说我和片中的女孩很像。该片是我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主题,也是我目前十几年生命的很大困惑来源。有关少女与老男人的恋爱,生命和死亡,但该影片的呈现方式过于做作矫情。视听调度略生硬,光线很突兀。情节安排也很尴尬,例如少女在哲学课上的发言环节,以及同学对她过于夸张戏剧的鼓掌认可。其中哲学部分的穿插显得很油腻,像在故作高明。其次我并不认为这个少女是什么天才,她与其他同龄人最大的不同不过是她游走干”正常生活”之外,过那样的生活,有那些关于生命的“清醒”看法,在我看来是很正常很普通的事。

影片中他们间的“爱情”给我一种不适感,我并不认为这是爱情。一开始男老师送少女回家时,少女就立马脱衣服勾引他,显然是为了刺激和好玩才这样做,没有任何情感铺垫。后来在二人的相处过程中,缺爱少女对男教师产生依赖,年长男性对少女本能的“爱护”和“崇拜”,被性欲支配所产生的情感联系,我不认为这是爱情。他们间的感情其实很廉价,很儿戏。影片前段的铺垫不够有力,让影片最后少女自杀显得很突兀。爱情是一种顾影自怜,片中少女的“爱情”更是将这种自恋放大到了一个极致,她不过是把自己的生命全部寄托在了男教师身上,渴望他就是那个能解救自己的人

我可以接受人性的复杂,但是影片中少女对男教师妻子的骚扰让我觉得难以接受,妻子没有任何错。妻子一开始对男教师和少女的意外恋情显然是包容和原谅的态度,这说明“爱情”确实不是维持他们一起生活的动力,而妻子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我看不惯男教师的怯懦,即想拥有少女又不敢面对世俗的批判。其实我又太清楚,面对这样的选择时,男人们都会选择家庭,因为他们不靠爱情而活。

我恨少女只能是老男人的调剂品,他们靠汲取女孩的年轻活力获得满足,恨女孩无法从老男人那里得到真正的爱

同时少女的死虽然突兀,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悲剧有美化故事的作用。这种早慧的少女,我不忍心看到她长大后成熟,老去的样子,我觉得成熟对于这样的少女来说是很残忍的。而我也痛恨这样的结局,因为我不愿意相信这样的少女只有死路一条,但又无法不去相信,我总觉得这样的少女再活下去就会是下坡路了。在我看来,片中的少女本来就是向死的,和男教师恋情的失败不过是她终干肯放手的借口,她其实一直在等这样一个借口,她已经得到过“爱”了,趁着还没对这段爱情去魅,她了。死时她一定既悲壮又感到一种宏大的幸福,我可以理解,但厌恶这种情感,因为它又是自恋很极端的表现形式。我之所以这么厌恶,是因为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情感。如果片中的少女没有死去,而是长大成人,不知道她会如何看待这段“恋情”

《白色婚礼》观后感(五):浪漫的毁灭

这是那种典型的,不能够仅仅从道德角度评判的艺术作品。必须要承认美有时候就是美本身,与所谓的伦理道德没有关系。

有些人是值得靠近的,他们是值得信赖的人,可以很好地支持你度过人生;而有些人是不应该靠近的,虽然他们魅力十足,聪明绝顶,无尽地吸引你前往,但事实上他们只会把你拖进深渊,万劫不复。

前者是平凡的、普通的,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后者是浪漫的、艺术的,更多时候作为艺术形象存在。

玛蒂尔显然是后一种存在。

十七岁的金发女孩,忧伤敏感,不循世理,聪明而通透。她悲惨的身世和算不上健康的 家庭环境导致了她的虚无、自毁和缺乏道德感。但她身上同时又具备所有必要的,浪漫的气息,让人向往,一同溺毙在幻想的河里。

男主应该是四五十岁的年纪,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美丽体贴的妻子。他的同情心让他走向这个女学生,最终女学生将他推向万劫不复,推向万劫不复。

但这是无可避免的,有些人就像一团火,让你被燃尽也想奋不顾身地飞向,哪怕付出一切。

毕竟爱情是毫无道理的,爱情是一种激情。

玛蒂尔像菟丝子,缠上了绝对不放手。少女对于世界的错误认知和嫉妒缺爱让她很快爱上了这位关心自己的年长教授。其实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依恋,不健康的病态关系。少女需要活下去,这份依恋支持她活下去,否则她就要死掉了。最后的结局她也印证了这一点,她没发活下去。

影片其实有两条线,一条明线是禁忌的师生恋情,另一条是暗线是哲学课上的内容。每一趟哲学课关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际上都是对于男女主关系走向以及结局的一种暗示。比如最开始的潜意识,隐晦地暗示了男女主感情的变化,还有后续很长的关于形而上学者生存方式和信仰的论述,“他们不能接受表象的生活,最终只能另寻出路,寻找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他们大多自杀了。这是不正确的。”这一段论述已经暗示了玛蒂尔的结局。

男主身为一名哲学教授难道不知道他和玛蒂尔的关系是病态的嘛?他当然知道,但身为一个哲学老师之前他首先是一个人,缺乏青春年少那种激情的男人。

于是最终也还是沉沦。

玛蒂尔要求男主抛弃妻子时男主反问“那我们靠什么生活呢?爱情吗?”这个问题残忍,但是非常现实。就算真的浪漫地离开了,难道真的能够不顾及世俗目光,快乐地活下去吗?

不能。

越浪漫的故事在一切结束后,在完美表象破裂后就会越发糟糕。

这个故事的走向或许就会变得有点像洛丽塔两人同居的时候那种绝望的感觉了。这不美好,也不会有更好的结局。

这是无解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