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月亮银行》的读后感大全

《月亮银行》的读后感大全

《月亮银行》是一本由靓灵著作,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亮银行》读后感(一):流动者

通过作者自序,其实能看出来作者是一个很温情的人,记忆消失前,能写下文字,然后我们才会在此相遇。

《波兰来客》有点悲伤。以前有梦,现在梦却破碎。看来《月亮银行》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猫子的性格和我有些像。性情中人,什么都写在脸上。像个小孩。但是主人公很爱他。我期待这样。

月亮银行是真的月亮而不是一个银行的名字是我没有想到的。猫子去月亮银行存东西却正好遇到了月亮碎了。我以为月亮碎是一个梦的碎,结果是真的实体的碎。然后就是主人公去月亮碎片寻找猫子。见到流动者之后我其实不太能够想象他流动的画面,为什么那样的流动会导致人类死亡。不知道是同一个系列的书的原因还是写作思路受限,当然我更希望是前者。看了很多科幻短篇小说以后,我发现这些作者都喜欢以插叙的方式,一边是现实的推进,一边是回忆过去故事。虽然这样的左派可以把两条线理得更加清晰。但是看多了以后,就会觉得是一个模板刻出来的,就会腻。

看了回忆中他们的爱情,以前有一个故事是女孩心在遥远的天空,男生苦苦挣扎,这个故事正好相反,猫子喜欢旅行,但是习惯上的不同其实他们都表现出不是最合适对方的人,但是猫子好可怜哦。别人对她的一点好就当成了宝贝。开头说我想要,但是我又不太想要了现在,虽然这其实是最常见的爱情状态吧。科幻爱情总是给人这种无力感和将就感。

抖抖睫毛(有一种在看言情小说的感觉,很词穷,又很不恰当,但是我们眼熟了,我们认为这是好。)流动者在这里面的角色有点像上帝。他希望人类流动起来而不是固步自封,希望人类能够走向宇宙。但是他这样做的意义什么。为什么选中了主人公作为交谈对象。最后他把月亮银行的人时间倒流,成为婴儿,重启时间,又把所有纪念品归还。这个行为,真的有点像神。但是我觉得,问题的讨论没有再更深刻。讨论了爱,讨论了记忆。没有记忆之后你是否会依然爱我。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结合上流动者,其实这些问题也可以是内心的对话。最后林子带着猫子,开始幼女养成了。只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会喜欢旅行。但是我没有明白,他的爱到底是什么?被流动者教育以后的大彻大悟吗?被猫子的行为感动了?还是对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的愧疚?有一句话说的对,爱情只是人类繁衍过程的附属品。

《月亮银行》读后感(二):文学的科幻

文学的科幻 ——读《月亮银行》 最近,比较集中地阅读了一些科幻文学作品,尤其是国产的文学科幻作品。以前,对国产文学科幻作品了解的不多,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是落后的,经济也不太发达,所以科幻文学的重镇都在欧美苏联等发达国家,中国好一点的作品,都是模仿的成分比较重独立开创某种风格、开掘某种题材的几乎没有。这和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学整体发展水平都有关系。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公映以后,人们开始注意国产科幻作品,注意到了电影改编之前的原创科幻作品,国产的《三体》。这部小说成就了刘慈欣,也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科幻文学这些年以来的一个顶点成就。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航空航天的高新科技也飞速发展,个别技术领先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国产科幻文学作品也有了质的提升。 从最开始的模仿阶段,逐渐走向了原创创新阶段,这期间的过程也是存在艰辛的。国内科幻作家的不断进步,也得到了世界科幻文学同仁的认可,尤其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这是不容易的。最近读了这些科幻文学作品,感触也是很深的。这些作品题材品类多样,在科幻文学创造的世界里,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让人欣赏到了目前中国科幻文学的靓丽风景线。 相较于一些“硬壳”的科幻文学作品,一些比较“软”的科幻文学作品,更令人有文学的享受。这些作品就是以科幻的技术作为背景,而探讨启发的还是人类世界目前面临的问题。而《月亮银行》这部小说集,就是这方面很优秀的一个代表。这部短篇集中的首篇《月亮银行》,就是探讨时光消逝,人世不断迁流变化,人对世界和周围人物的留恋和不舍。人想保存所有珍贵的记忆,而它们终究将消逝不见。所以,只有在科幻的世界中,畅享感受。 《绯红杀手》,则探讨了对另一种生命的伦理和法律对待的问题。其实是把人的世界里的法律公平公正理念放到宇宙星系的广阔空间去。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能不能实现,恐怕大有难度。即便在科幻作品中,这也种理念得到实践。《子弹》《珞珈》等篇,文学意味更强,科幻只是个微小的背景,文学叙述水平的呈现令人赞叹。 这部小说集呈现的形式比较丰富,对各层面的探讨也多有涉及,有的很有深度。文学作品都是人内心的精神世界的反映,科幻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而且可能反映的问题更突出,人类所要表达的也更加丰富。这些除了给人带来对未来的畅想以外,对现实世界也是有启发启示意义的。希望国产科幻文学作品,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月亮银行》读后感(三):从《落言》想象靓灵

我一向对喜欢的小说是吝啬语言的,《落言》无疑是《月亮银行》这本短篇小说集中最靓灵的,它的文字风格大概可以用靓丽而又有灵气来形容。 “落言人就是这样,观察、聆听、接受、吸收、理解、给与,终其一生。很久之后我才从那些穿插着符号、色彩和音频之类怪异注释的信件里知道,他们没有共同的语言或写在纸上的社会契约,但在他们极为单调有限的中微子词汇里,没有词语是关于疏远的。”——我一度觉得这段是整本书的精华,因为它满足了我对靓灵的想象,这是一种很难说清楚的感觉,我读一本书的时候都会对作者进行想象,我想,作者也会想象读者一样。这段话我就会想象作者是一个很枯燥的人,因为只有枯燥的人才有那么详细的动作概括→观察、聆听、接受、吸收、理解、给与,终其一生。 “算了吧,别想了——和动物交流是小孩子的事情。”可能除了枯燥,作者还是一个很童心的人吧,这个判断很童心,大人想得到,但你这么写的时候,你就是这么想得了。 “无法加速进展的工作让我只能待在船长室里,翻看工人们分享到船内公共网络上的视频。与遥远的人类世界短暂失去联系也不能阻止他们在小小的社交群体里分享见闻与心情。”→作者大约还很孤独,因为能够意识到团体氛围的人,往往她孤独的人。因为孤独,所以他们能够在无聊中释放自己的心情,因为孤独,人们才会分享见闻。真正坚强的人,往往更沉默。 “工作像洪水常年浸泡着五官,我听不见任何声音。”作者肯定会讨厌工作,哈哈哈嗝。或者说,作者对工作有很深刻观察的人。 “除了‘留在身边’,爱还可以用别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比如聆听与理解。”→作者是一个善良而懂事的人,如果我能早日懂得这个道理,也不会失去我所最欢喜的人了。 …… 星河,王逢振主编的《2018中国年度科幻小说》序中说,“大多新人在初学写作的时候,很容易过多地囿于个人经验,使得其作品的个人痕迹太过明显。”但我认为个人痕迹并非是坏事。我还要在这本小说集里寻找更多的蛛丝马迹,我还要想象作者,直到见到作者的那一天。

番茄盖饭的《月亮银行》

《月亮银行》读后感(四):送你一颗子弹

在阅读《月亮银行》之前,我读到了作者靓灵的《一点杂谈,关于<月亮银行>和我的写作》。她说短篇小说《子弹》是她写得最快的一篇作品。

我于是特意看看这篇“写得最畅快、修改最少的”小说——《子弹》。

的确不错。在读了几行之后,就被作品本身吸引着读下去。作者写得畅快,读者看得也畅快。一颗神秘的子弹,莫名其妙地出现,每次丢掉,又总是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显眼的地方。渐渐地,主人公发现了子弹的神秘能力,子弹也“帮助”主人公获得了“顺利”的生活。然而,这样一颗总会回来的子弹有一天突然不见了。等再次见到它的时候,子弹已经属于了另外一个人——他的儿子,而他则被子弹击中。至此,小说戛然而止。

子弹是不是作者留给读者的一个隐喻呢?我不知道作者的想法,只是我在阅读之后,有了这样一个感觉。

科幻也好,玄幻也好,写作者其实都是在表达自己的某种感受。这些存在于作者头脑中的感受,借助想象、联想、推演等手段,表现在一个个故事情节当中。被作者打磨出来的作品,就像似一颗颗有着神奇魔力的“子弹”。从这个角度说,这本《月亮银行》,可以看成是作者靓灵送给读者的一颗子弹。如果读者能够感受到子弹的魔力,那么就算是被击中了——当然,这种击中不是痛苦,而是一种由阅读产生的共鸣,是一种痛快!

这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说集。能攒够子弹,将第一部作品出版面世,对于每个写作者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吧?不知作者对于发射出去的子弹有没有期待?是否期待捧起这本小说的读者,能够感受到子弹的魔力,抑或阅读时打开了属于自己的月亮银行,在阅读中成为了被主人公从月亮银行带回的那个婴儿。

如果有期待,那么让子弹飞一会。

读完这本《月亮银行》,再回头看看作者的创作谈《一点杂谈,关于<月亮银行>和我的写作》,最后那句

让人别有一番滋味,祝福这个年轻的写作者。

《月亮银行》读后感(五):奇境问情

在过去阅读的一些不太尽如人意的科幻小说常常有两大令人诟病之处,其一是想象力贫乏,构筑的设定太过常见无法带给读者“幻”感;其二则是情感表达干瘪,往往只是出于形式主义的将故事和情感主题强行勾连起来。而本书《月亮银行》从天马行空的奇境中展开故事,最后又能恰到好处地落脚到人心中最温柔之处。在保持了wonder feel 纯度的基础上,也很好地表达了人文关怀,可谓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短篇集。

变化万千的奇迹尺度

在本书的封面上写着未来事务管理局的宣传语——“这里发生着很多你想都没想过的故事”,读罢本书不禁感叹一句:确实如此。本书中的十二个短篇虽然尺度各异,有的发生在恢弘的外太空背景下,有的则取材于最常见的生活场景,但无一例外,都有着令人目眩的奇思妙想。《二一博物馆》以宇宙文明的尺度制作展品,举办游览活动。《珞珈》假想了人类进入虫洞后会发生的奇异变化。《子弹》则凭借一颗不论怎么射出都会回到主人公手上的“子弹”带来了一个很有“世界奇妙物语”感觉的故事。在设定上就牢牢吸引住了读者的视线,用一个个的奇迹编织成诱人的幻境。

千奇百怪的生命形态

倪匡多次在“卫斯理”系列小说中强调,宇宙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完全可以诞生出人类无法想象,甚至无法理解的生命形态。人类以自己的一孔之见来给外星人预设形象是很不负责,也很自大的做法。《月亮银行》中不仅完美地将倪匡的这一理论化为故事和文字,并进行了富有探讨价值的延伸。在靓灵笔下,外星人既能如《绯红杀手》呈现的一般以熔岩的形式存在;亦有落言星人这样一生都在缓慢的等待飘落的尘埃;甚至还有“苗”星人这样与人类同化渐渐失去自己特殊性的种族。这些外星人不仅体型尺度悬殊,生活方式各异,其生命的形态本身都可能截然不同。不同的种族之间的交流总是缺乏着共同的语言,靓灵在每个篇章中都深入探讨了种族的交流与冲突的主题,发人深省。

以小见大的情感抒发

《月亮银行》的每个短篇故事的内核都是温柔的,试图传递人与人之间最朴素却又最真挚的情感。这些情感很多时候被忙碌的生活渐渐磨平,被人们视而不见,直到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才会被重新拾起来。《黎明之前》虽然有一个套路化的异星救援主题但却落脚在了极端生存状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甚至不惜生命代价的奉献。《颗粒之中》和《落言》虽然设定各异,但都是阐述父女之情的故事,日常忽视的对于至亲之人的情感不该到最坏的情况下抒发出来。《音错》是本书中个人最喜欢的一篇,一生听到的声音像一个橡皮筋一样的拉伸,曾经带给了主人公地狱般的生活体验。但和男友之间的情感不仅击碎了这个磨难,甚至将其转化成了一个美妙的馈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