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是月亮》读后感摘抄

《我是月亮》读后感摘抄

《我是月亮》是一本由朱宜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月亮》读后感(一):朱宜《我是月亮》读后感

我已经忘记是怎么知道朱宜的了,关注了她的微博,觉得她是个很聪明,很犀利的人。甚至一度想过要不要也去考南大做一名编剧……但最终放弃了,因为自己实在是没有才华,哈哈。

言归正传,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我从没有认真地把一本书看过超过两遍,因为在那些书里,我找不到自己(也有可能是我太笨了)。可朱宜不一样。你在她的书里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些我们忽视了的、表达不出来的心理活动,她都能捕捉到。她的表达也不复杂,是我看了不会觉得脑壳疼的程度。

总之,推荐。

《我是月亮》读后感(二):“灵”

朱宜有一种诗意的灵性,浪漫的理想主义中掺杂着黑色幽默。她横冲直撞、古灵精怪,像精灵,收集着人世间各种细小的瞬间,然后延展出可爱的真实的卑劣的人性,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肆意挥洒着新时代青年编剧蓬勃的生命力……她的语言不华丽但是一次次刺中我的敏感点,展现的内容真实动人、激发着人们的共情能力而不俗气。喜欢《我是月亮》和《车祸》,一瞬间的美好定格,即使几秒也是共度余生,这种浪漫简直让我热泪盈眶。《特洛马克》里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女性主义渗透在冲突里但感觉融合得有点生硬,读来有割裂感,但是这种跨时代联动的奇思妙想非常具有挑战性也需要勇气,这和她的“灵”也是分不开的。最后一个故事虽然没给我什么触动,但是这种让戏剧走进生活、我演绎我的人生的实验性做法真的好有意思,不过目前好像也就流行于国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国内才有这种活动呢!

《我是月亮》读后感(三):《我是月亮》剧本观后简记

作者真的是奇思妙想、天马行空,这剧本真的不错。最喜欢《车祸》这篇了,其次是《蜂蜇》和《特洛马克》。看完好想去现场看哇!

《我是月亮》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朦胧美,距离产生美。

《特洛马克》 特洛马克说:“我走得越远,父亲就仿佛变得越陌生。我觉得我在渐渐失去他。妈妈,我觉得,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他们都在寻找与等待的过程中获得了意想之外却更难能可贵的东西,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当然这个故事里对女性婚姻,自由独立,地位权利等方面也做了阐述,觉得很棒!喜欢结局,哈哈哈完全没想到甚至有点搞笑。

《哥本哈根动物园里一头年轻健康的长颈鹿安乐死了》 这篇真的好讽刺啊,竟然还是真实故事…人与自然动物和谐共生,请问为什么可以做到自以为是的替其它物种来做任何决定?

《车祸》 在生命的最后几秒里,他爱上了一个人:“也许她就是我可以共度余生的那个人。”这个念头让他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爱一个人多么美妙。”下一秒,一扇车门砸中了。 救命啊,这篇好浪漫哦!!!那种瞬间即永恒的感觉,crush爱在转瞬即逝间。

《蜂蜇》 哇!这个结局惊呆了!剧本是14年的诶,疫情下看竟觉得有些应景。以此为证,爱只存于不触及自身利益情况下,才能叫爱。

《床上的故事》

好新颖的本子,看到最后有些感动。

《我是月亮》读后感(四):我的躯体是一本记录人类活动的档案

作家偏好用多重故事互相呼应,重叠意象从而深化主题,典型的第一篇《我是月亮》则是通过不同的幕次将月亮、身体和苹果串联起来,以丰富完整个体受到不同损坏的意象,而我最喜欢的事最后用类似于蒙太奇的镜头刻画将所有人的一瞬间重叠起来(我对蒙太奇一直有一种偏好)。

《特洛马克》则是传统的神话与寻父的故事,以现代的框架去重新展开主题(算是西方的《故事新编》),有意思的是里面关于佩内洛普和仆人还有雅典娜的女性意识觉醒的部分的刻画(看到类似《欲望都市》那段,发现那歌我都会唱hhh),以及相呼应的丈夫对受欢迎妻子的试探,特洛马克和特洛马克二号(喀尔刻其实也和等待丈夫归来的佩内洛普相呼应)。

《长颈鹿安乐死》自不必提近亲繁殖的暗喻,不过长颈鹿居然是骆驼和豹子杂交出来的,我也对此感到诧异。

我最喜欢的应该是《车祸》,感觉好浪漫,说是临死前发现想要与萍水相逢的女子共度余生,其实也确实是共度了余生,微妙的暗合,感到幽默的同时又有点感动。

《蜂蛰》看完没有什么感觉,但是这个模式的创作很有意思,我会想尝试一下。

《床上的故事》也是一个创作灵感的来源,会留着。

作者自己创作的和即兴的还是在质量和完整度上有一定的差异,不过即兴的确实也很有意思,虽然我更偏向于结构完整的部分。

《我是月亮》读后感(五):月亮是一团黄色的毛茸茸

收到书后一口气读完。每一部剧,或长或短都很精彩。这是我第一次读剧本,被亲临其境的剧场感带入,既有第三人的视角,也有当剧中人的带入。

《我是月亮》月球每一个陨坑都来自一次撞击,近视的人看月亮是一团黄色的毛茸茸。我们只看到了其他人生活的一个面,但是他们内里是幸福还是疼痛也许只有月亮知道吧。

《特洛马克》花了一辈子要等的人,后来其实发现并不需要。等待是虚无的,当越接近别人的真相,可能才更看清自己究竟是什么。古代与现代,神话与现实交错融合。

马里乌斯,源于真实事件,但是我总觉得作者是带着审视和讽刺的目光的。

对报纸上车祸的想象和共情是爱情产生的源吗?一开始我以为男女主是鬼。

床上的故事就是在家里的剧本杀吧。剧本可以改可以编,现实却可能经不起一问一答。

很棒的书 推荐大家看看。作者相当有才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