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别上美元的当经典读后感有感

别上美元的当经典读后感有感

《别上美元的当》是一本由岩本沙弓著作,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186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上美元的当》读后感(一):分析的很好

可能因为作者是个外汇交易员,分析的更透彻一些,看问题也比较深刻,十分推荐,必须好评。日本和美国的货币战争值得借鉴。而且深刻的阐述了弱肉强食的道理,现在有好多不负责任的专家忽悠大家去炒股去买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为了帮助大鱼吃小鱼,财富一共就那么多,当然是掠夺

《别上美元的当》读后感(二):看到第三章

广场协议,美元贬值--赖账--升值--继续剥削券世界。书写的比较浅显,对于想了解这部分知识的外行人来说,很不错。其他几张还没看,等我看完了继续写书评~~~~~~~~~~~~~~~~~~~~~~~~~~~~~~~~~~~~~~~~~~~~~~~~~~~~~~~~~~~~~~~~~~~~~~~~~~~~~~~~~~~~~~~~~~~~~~~~~~~~~~~~~~~~~~~~~~~~~~~~~~~~~~~~~~~~~~~~~~~~~~~~~~~~

《别上美元的当》读后感(三):4--6章简略点评

第四章:美联储停止公布M3,现在纸币体系的契机在于货币与黄金脱钩。纸币的历史,纸币的信用,日本的货币(被货币搞垮的江户幕府,这个例子很重要,对于理解货币-黄金)

第五章: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金本位的意义,用于战争的纸币,帮倒忙的金本位,P100的图对于做外汇来说,非常重要!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美元霸主地位巴拉巴拉。。。,消费大国,布雷顿解体(广场协议),各国黄金储备。

*第六章:个人认为本书最重要的章节。石油美元,石油欧元。作者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石油走势和欧元正相关,而不是和美元正相关。P120的图,请仔细背诵!!

第七、第八张还没看完,从目录来看,没有第六章重要。有空补充~

《别上美元的当》读后感(四):【一天一书】 《别上美元的当》

上午草翻了一本与健康心理学领域相关的书籍,那是一本介绍心理学实验及结论的书,没有太多意思,然后果断转战:这本《别上美元的当》。

但是这本书看着也不是很有意思,主要是个人原因,对整个金融史都不甚了解,甚至对一些金融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和名词有的还很生疏。之前看过的《货币战争》也是看完就忘记,只略微有个概念是大国间的博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之策就是把对方的经济搞垮;控制一个国家的主要命脉即控制该国家的货币发行;而在当今大融合的环境下,保持国家竞争力首先要守住货币稳定,如此云云。

在这个领域的学习还处在积累阶段。

对这本书的几个感兴趣的点做些总结:

1)美元如何成为全球货币

英国的衰落促成了美国的崛起和美元的地位。

18世纪,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获得了无可比拟的经济实力。其制造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从而控制了世界经济。但是随着英国成为经济大国,其国内生产成本的升高乃必然,而技术和产业形式可以传播和被新兴国家模仿、改良,制造出更加廉价的物品。于是,大量国外商品涌入英国,贸易出现逆差,国际竞争力随之下降。

贸易逆差的出现让英镑大量流出英国,而当持有英镑的国家要求将英镑换成黄金时(金本位还未取消),英国大量黄金外流;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并未进行贬值本国货币来维护本国产业。资本的趋利性使得“世界工厂”转移到新兴的美国。国内产业低迷与日益不景气,使得利率也在不断下降,与国外的利率差也在随之增大,瞄准利率差额的投资基金纷纷从英国转向了海外。

恰逢此时,一战全面爆发,英国急需筹措物资和作战资金,导致黄金继续外流;同时,英国变卖手中债券,还向美国借入大量资金,丧失了其债权国的地位。

战争结束后,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英国为了维持威信,保持汇率不变,导致了更大规模的黄金外流,加速了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进程。

躲过两次世界大战浩劫,并大发战争财的美国,使得美元走向世界各地;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为欧洲提供大量美元援助,促进了美元的流通。当美元渗透到世界各地,美国为了避免重蹈英国被海外廉价产品拖垮的覆辙,认识到英国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金本位,于是想方设法取消了货币和黄金的兑换,这样美国让货币轻而易举地变成了一张张钞票,在强大的国力支撑下,实现了通过国际货币美元来让世界为其工作和买单的愿望。

2)美元结算的威力

对美国有百利而无一害,对他国则仅一利存百害。

由于商品结算(国际上的大宗商品多事以美元进行结算)是以美元进行,对美元的额需求就会增大。在商品体系中以美元标注价格,即使美国并没有产品参与其中,但是对美元的需求却依然存在。

关键的是,只要价格以美元标注,进出口中的汇率变动的风险就全部由进出口国家承担,而与美国没有任何影响,美国更可以调控本国汇率来从中渔利。唯一的好处就是进出口国找到一个美元中介来达成交易,但各自损失却在无形间产生。

3)中国为什么要大量购买美国国债?

首先,购买美国国债的主要任务是维持人民币币值和汇率的稳定。中国投资美国国债并不看重其投资利息率,而是在于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两国双边贸易额巨大且国家绝大部分商品,尤其是大宗商品仍是以美元结算,购买美国国债,可以避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

其次,投资美国国债是在国际形势普遍低迷的无奈之举,暴涨安全是外汇投资最关心的问题,相比之下,虽然美国陷入经济危机,但仍是最大的经济体,拥有最完善基础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其债券交易的广度和深度也使其有一定的保障。

最后,则是中国深陷“美元陷阱”,中国在美国投下了太大的摊子,一旦美国经济一蹶不振,中国经济也会受到强烈冲击,而美国复苏了,中国的外债也能保住,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借钱给美国。

据最新消息,中国在不断减持美国国债,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周刊网站3月17日报道,美国财政部3月16日在华盛顿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为1.2391万亿美元,比2014年12月减少52亿美元。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则增加77亿美元,升至1.2386万亿美元。根据之前公布的数据,日本上次持有的美国国债超过中国是在2008年。

我天朝终于是看不下去美国,决定抛弃小伙伴单飞了,哈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